作者 chopinmozart (aha)標題 Re: [心得] 槓桿指數化-簡單快速財務自由時間 Sun Feb 9 19:13:21 2025
※ 引述《onekoni (一貓人我的超人)》之銘言:
: 借貸是風險嗎?
: 是,又不是。
: 是的原因是沒想清楚就借,那不如不借。
: 不是的原因是,天然的通膨減債、善用對沖工具就能把風險降到比不借還低。
: 比方說你借100萬,利率2.5%,七年。
: 月需還款13000。
: 這100萬拿去投資,等於每年通膨3%(自然平均值)幫你還0.5%。
: 然後如果你本來就有基礎的投資部位,然後每月孳息回買,借錢出來投入,只是提早讓
孳
: 息回買實現。
: 比方說我有資產配置的需求,除了股票,還質押買400張投等債ETF,每月配息大概2萬
,
: 強制回買,才有複利效應。
: 但我也可以直接借100萬,在利率高位直接一次回買質押,變成630張,配息變3.2萬左
右
: ,拿去還還有餘裕回買公債當保險。
: 由於投等債缺點就是要很長的時間再投資,才能提領完報酬(約20年),以及碰到金融
海
: 嘯會跌15%左右,因此透過借貸質押系統反而:
: 1.提高報酬,因為在利率高位回買,提早產生更大的複利效應。
: 2.降低風險,因為相較裸奔400張投等債,有公債抵銷暴跌風險。
: 借貸就是提領金流出來的中性工具,可以提領工資,也可以提領債息,提領工資怕意外
生
: 病失業,提領債息就沒這問題了。
是這樣的
我是Coast FIRE 海岸消防這方面的專家
或稱槓桿理財達人
退休規劃這個課題
一直是一個深奧的學問
一般來說在精算師二級考試裡面的一道重點題
因為一班人需要的退休理財規劃
需要包涵相當多參數
家庭年開銷 家庭開銷增長率(通膨率) 平均薪資成長率
退休後開銷百分比 退休金占在職薪資百分比
然後再根據你的當前年齡 目標退休年齡 死亡年齡
去推估你的所需年報酬率
但重要的是你每年的重大開銷需要列入在不同年份計算
一班人不同年齡重大開銷如 結婚 生小孩 買房 買車 孩子上大學 賣房 退休旅遊
所以退休規劃一直不是一個單一複利公式
這個礙於版權問題 請大家自行在網路找試算表
至於槓桿投資這方面
主要量化風險的指標有兩個
大概是Max drawdown 和 Value at risk
或簡單用 Sharp ratio 來看待一整個投資組合
量化就是統計
統計數據越大時間越長 越具有參考意義
直接看答案的話
過去30年
SPY 股債 6/4 配 Sharp ratio 0.74
SPY 股債 10/0配 Sharp ratio 0.69
就如巴菲特所說
大部分組合都輸給大盤
所以只看SPY 就夠了
而提高收益的方式就是加槓桿
股債 6/4配加上 1.07倍槓桿
收益可以跟單買 SPY一樣多 但標準差以及Max drawdown都比單買SPY一樣好
至於加槓桿的方式
如同天文學家伽利略所說
給我一根夠長的竿子 我就能舉起地球
除了跟銀行借錢以外 或是單腿買call之外
可善用 Call stock put 不滅定律
正股delat 恆為 1
Call delta 1 ~ 0
Put delta 0 ~ -1
單腿買call ITM
操作代表如 國會山莊女股神 裴洛希
擅長買ITM Call 代替正股
但人家有內褲線
而且 call 會有時間耗損
或者比較進階的做法
假設你持有100正股
只要再賣出 delta -0.07的put
相當於券商 1.07倍槓桿
但這是屬於高難度操作
因為 delta 不是線性函數
gamma是 delta得加速度
越接近到期時間 delta 增加的越快
所以這種無成本開槓桿方式有學習成本
需要一直rollover 到 delta 維持在你想要的槓桿delta
新手不建議
如果你跟銀行信貸 加上券商的融資額度
其實是有 5 倍或以上的槓桿
至於都說量化風險了
過去30年 SPY max drawdown -52% 2002年
QQQ max drawdown -82% 2000年
所以基本上你安全度過所有黑天鵝
因為量化就是統計
過去30年內 SPY 一直開槓桿1.5x的都在 2002年爆倉
歷史不保證重複發生
但如果發生在你投資的第29年
你就會破產
一定 ipad 債券
有圖為證
99 TLT
https://i.imgur.com/mlZwbam.jpe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4.178.128 (臺灣)
※ 作者: chopinmozart 2025-02-09 19:13:21
※ 文章代碼(AID): #1dg8tJUe (Stock)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739099603.A.7A8.html
※ 同主題文章:
… ×9
Re: [心得] 槓桿指數化-簡單快速財務自由
02-09 19:13 chopinmozart
※ 編輯: chopinmozart (123.194.178.128 臺灣), 02/09/2025 19:14:23
推 sdbb: 推二樓3F 02/09 19:33
→ fifa186: 你太認真了 等下會有人來噓你說:股市長期向上,等29年沒賺,等40年就好了5F 02/09 19:47
→ fifa186: 這個版一堆在無腦推指數甚至借貸的,整天拿「持續買進」之類的大師著作出來講,然後無腦樂觀。但很奇怪,明明人家大師在著作都有提到風險的部分,而且也沒鼓勵一直無腦存。但這些人偏偏只會拿無腦存出來吹,看來根本連書都沒仔細讀過9F 02/09 19:55
推 LeMirage2000: 阿基米德表示:...辣個...槓桿...4窩的。
持續買進不推薦激烈操作啊,而且舉債要能穩定獲利。14F 02/09 19:56
推 duriel3313: 建議要嗆人之前先把無腦樂觀,無腦存的的意思明確寫出來,再跟持續買進內推薦的做法比較差異性,才有論點可言,不然不就是無腦嗆?
最近討論槓桿指數的幾乎每一篇都有寫到風險的考量啊
這一篇不就是在講效益前緣的資產配置搭配槓桿的運用嗎,這不就是是風險掌控的一環啊17F 02/09 20:06
推 IanLi: 這篇不錯啊,忽視風險就那幾個猛吹,或是發文又自刪怕沒人知道一樣24F 02/09 20:16
推 Numbstu: 哀 說啥大實話呢,大家都以為退休就只是加減乘除
一個數字而已29F 02/09 22:44
推 spike1215: ipad 債券,結果只剩債券這樣的意思嗎XD32F 02/10 00:07
推 dirtygg: PLTR 也是買很高的位置耶33F 02/10 13: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