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Metro123Star (火腿太陽擔當)標題 Re: [新聞] 北捷調2班次江子翠發車 新埔站可怕人潮曝時間 Wed Aug 20 03:50:13 2025
昆陽加班車281-286次共六班
改點前281、284次空車自板橋起載,其餘自亞東醫院發車
改點後新增282、283次空車自江子翠起載,原281、284次不變
...大概就是玩Mini Metro發現某些車站快爆了臨時把空車調去的概念
如果要維持江子翠空車應該把283跟284次對調
不然亞東醫院-新埔站間會每隔8-9分鐘就出現4-5分長班距空檔
應該是造成板橋新埔月台擁擠的原兇
但無論怎麼調整加班車空車起載點,都只是把人流累積轉移到不同地方去
甚至部分車站少一班車還會降低總運能
8/19動態資訊顯示:江子翠0814發232次全車廂紅色,0816發283次前四黃後二綠
資料都是在離開江子翠後行駛於站間時截圖的
尖峰時間冒出綠黃色擁擠度也太奢侈了吧?
不應該把列車空間做更有效率的運用嗎
北捷離峰時間還是用最低的運能把車廂塞滿
綠線晚上10點前後還會有全車廂橘色的擁擠度
板南線在近年早尖峰時間其實有減班
班次最密集時的連續班距從2分0秒增加至2分10秒
原先時刻表上最高29tph降低到現今的27tph
實際各站時間會有差異,但大約就是少了2班車
班距2分0秒來自北捷出版品 軌道經營與管理第13期
https://www-ws.gov.taipei/001/Upload/public/Attachment/3123017283393.pdf
其中pdf的12-19頁(印刷頁碼011-018頁)描述了軟硬體層面的瓶頸改善
「板南線平日上午尖峰往南港展覽館方向之最密班距由 2 分 15 秒縮短至 2 分鐘,
尖峰小時(8 ~ 9 時)通過臺北車站班次由 27 班增加至 29 班」
但8/18改點後的台北車站8-9時往南港展覽館方向僅有26班
0801-0845班距2分10秒、0845-0854班距2分15秒
也就是說現狀班表直接反轉了原先的瓶頸改善結果
不知原因是旅客增加而拉長靠站時間,還是列車數根本就不夠用?
觀察現在班表可以得知,班次最密集時,列車依序是
全程車、區間車、全程車、昆陽加班
也就是說上行往南港展覽館方向全程車班距達到4-5分鐘
至於下行班距大約是5-6分鐘
簡單用5分鐘班距估計列車運用數:全程行駛時間約48分、區間約38分
全程48*2 = 96,往上取100分,100/5 = 20列車
區間38*2 = 76,往上取85分(袋狀軌折返),85/5 = 17列車
總共需要37列車,而配車數為42列
至於實際上線列車數是38列:
全日201-222次、早尖峰223-232次、昆陽281-286次
(晚尖峰35列:增加233-245次)
以目前固定有一列車進行推進系統重置來說,備用只有3列車
要再增加班次密度確實有困難
註:219、220次自亞東醫院發車時間為0812、0821
281次於0827抵達昆陽收車後,286次於0834才從亞東醫院出發
如果要觀察線上列車動態可以稍微注意時間
此外也不排除是南港展覽館站折返容量稍有不足容易導致連鎖誤點
但如果以前可以達到更密班距,沒道理現在就不行
※ 引述《hicker (笨蛋治世的時代)》之銘言:
: https://www.ctwant.com/article/439477/
: (圖片借用ETToday的 CTWant的網址太長放不下)
: 北捷調2班次江子翠發車!新埔站可怕人潮曝
: 網譏「台北最high上班城」
: 編輯:薛羽彤 2025-08-19 10:26
: 台北捷運板南線平日早上7時30分至8時30分上班尖峰時段,列車班距約為2分鐘1班,已近
: 系統極限,但仍有許多在龍山寺站等車要往台北車站方向的民眾,常遇到「有車擠不上去
: 」的窘境。北捷日前宣布18日起調度2列次,改在自江子翠站開始載客,豈料此舉引發板
: 橋站、新埔站要上車的乘客反彈,今天一早月台更出現宛如跨年般的人潮。
: 北捷日前宣布,為因應龍山寺站前1、2站的民眾也能擁有更好的乘車體驗。原本即已安排
: 6列次往昆陽方向的加班車,6月2日起,6列次加班車中有2列次在板橋站開始載客、4列次
: 在亞東醫院站載客;8月18日起會有其中2列次改在江子翠站開始載客。
: 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8361/d8361857.jpg
: 北捷開始新措施後,導致尖峰時間新埔站的旅客爆滿。
: (圖/Threads/@lin__han__lin)
: 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8361/d8361858.jpg
: ▲有網友拍下今天一早新埔站的人潮。(圖/Threads/@andrewmyc)
: 沒想到新措施才上路第二天,就惹來許多民眾抱怨,多名通勤族在Threads上發文指出,
: 北捷把從亞東醫院發車的2班次,調至江子翠發車後,使得原本就擁擠的新埔站、板橋站
: ,尖峰時段人潮更是塞爆整個月台,氣得發文怒批:
: 「以前每分鐘都有車,今天看著空車直接開去江子翠大無言……新埔全部人擠成一團」、
: 「新埔站、板橋站反而更塞更擠更上不了車了呢,接下來只能把椅子全拆了」、
: 「新埔根本擠不上去!越等越氣欸!每天至少要等4班車以上。」、
: 「早上在新埔站等上車的我已經連續兩天等了十幾分鐘都上不去,班班爆滿」、
: 「調度之後反而後面的班次來了四班都上不去,遲到兩天了。」
: 更有乘客拍下今天上午新埔站的人潮畫面,此景宛如跨年般,還用台北捷運的標語「台北
: 捷運超越想像」傳達諷刺意味,「2025/08/19台北最high上班城。台北捷運,今年不知道
: 第幾次,超越想像。」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2.181.105 (臺灣)
※ 作者: Metro123Star 2025-08-20 03:50:13
※ 文章代碼(AID): #1efDLvI8 (MRT)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RT/M.1755633017.A.488.html
※ 同主題文章:
Re: [新聞] 北捷調2班次江子翠發車 新埔站可怕人潮曝
08-20 03:50 Metro123Star
→ hicker: 有沒有可能從紅/綠/橘線再調車來支援??
但紅線的淡水 橘線的蘆洲新莊中永和 都自顧不暇了
能調的大概只剩綠線了1F 08/20 03:57
綠線有藍線的備用車 真要擠就是藍線運用點滿 如果壞車就兩種選擇
1.事先知道車不夠就當天少發一班昆陽 2.臨時故障時從綠線西門抓車去跑藍線
歷史上只要板南線安排增班導致備用車不足時都會從綠線調一列車去備用
但暫時沒有實際載客的紀錄 (淡新時期不算)
反而是臨時從西門抓車這個SOP執行過一次
綠線運用率是24/28 確實較有調度彈性
不過可預見未來371-4的TPIS重置又會調去橘線
https://web.pcc.gov.tw/tps/QueryTender/query/searchTenderDetail?pkPmsMain=NzA2NDUxNjQ
紅線則是列車維修率高 新車交車前暫時沒辦法安排更多線上班次
甚至離峰也要安排大小整修 加班稍有困難
實際尖峰時間運用率我還沒查證 配置是37列
※ 編輯: Metro123Star (1.162.181.105 臺灣), 08/20/2025 04:13:02
推 glenn920: 龍山寺上不去,我建議去萬華搭台鐵6F 08/20 08:18
推 winner1: 其實講白了就是容量不足 龍山寺江子翠之間站點太長又沒有足夠分流的公共運輸8F 08/20 08:31
推 azcooper: 台北捷運跟漲價了其實 費率可以跟台中高雄甚至機捷一樣10F 08/20 09:20
推 kenro: 不用都只有滿腦子漲價,問題沒解決只是跟民眾剝皮而已11F 08/20 09:34
→ el1901: 北捷已公告381a標電聯車將再增購3列共計十列車,將可紓解目前列車不足,後續三鶯線運量增加需求。14F 08/20 10:22
推 h120968: 反正板南線連汐止都沒辦法延伸了 你覺得能找到地蓋機廠?17F 08/20 10:43
推 acchiang: 可惜北捷就算是高運量也沒有預留緩急分離的空間,不然就可以開行快速列車只庭人流多的大站了18F 08/20 11:29
推 mtc5566: 北捷開行快速列車?? 下輩子吧20F 08/20 11:54
推 h120968: 板南線小站是哪些 可以分享一下嗎?21F 08/20 12:01
推 hicker: 高運量列車增購案再增加到10列喔 那新車進來後的列車大風吹計劃有變動嗎??22F 08/20 12:17
→ Mytsb2421: 什麼線都想連板南線,造成現在這種擠爆後果
板橋搭火車去台北松山南港還比較快也便宜
要快還可以選擇高鐵25F 08/20 12:28
推 hicker: 但要到台鐵站點以外的地方 還是得搭捷運28F 08/20 12:34
推 crazy203: 那也要那個時段剛好有火車的班次,板南線無腦隨到隨搭還是比較方便29F 08/20 12:36
推 eugene0315: 淡水河以西的新北市除了板南線 沒其他路線直接橫貫大台北了 不全壓進板南線要怎麼進出台北市31F 08/20 13:08
推 h120968: 樹林人:你跟我說捷運比台鐵好用我可是不信的喔33F 08/20 13:36
推 rmna: 說起來板南運量也還沒有回到疫情前高峰吧34F 08/20 13:43
→ sweizhe: 就新聞炒作議題而已,現在板南線的站間流量也沒有疫情前的高35F 08/20 14:13
→ Metro123Star: 本來就幾乎運能上限了要怎麼更高XD
新聞炒作一回事 但擠不上車也是事實37F 08/20 15:22
推 Noe1: 拆椅子增加運量不行嗎40F 08/20 15:43
→ dantes1013: 之前新聞不是說已經幾乎到系統上限,加不了了吧?43F 08/20 16:35
推 murasei: 板南線運量最少2站:土城與頂埔,三鶯線和萬大線開通後將成轉乘站,未來板南線小站應該不復存在44F 08/20 16:53
推 tim8676: 請問現在下班時間昆陽發車的加班車改成幾點發車呀?46F 08/20 18:38
推 icm1201: 樓上:16:32 17:28 17:55 18:14 18:3347F 08/20 18:52
推 a5mg4n: 挑幾站略過不停,或許就能提高上限了48F 08/20 19:09
推 h120968: 樓上 你看區間車略過四站結果一樣塞爆就知道這沒用了49F 08/20 19:11
→ sweizhe: 擠不上車是要在月台多等幾班車才能上車,但不代表達到運50F 08/20 19:12
→ h120968: 反正一直有人會抱怨 我一律推薦開發任意門51F 08/20 19:13
→ sweizhe: 能上限,板南線實際尖峰時段站間最大運量接近4萬人/時,高運量每小時最大運輸能力6萬人/單向。52F 08/20 19:14
推 a5mg4n: 不能只挑區間車略過,而是要尖峰時段部份車站暫停辦客,類似台大醫院前例
減少列車開關門和停靠的時間損失
例:尖峰時新埔開車後直接到西門54F 08/20 19:15
推 h120968: 龍山寺乘客:你這樣我們要再抗議喔58F 08/20 19:50
推 Aixtron: 學高鐵啊,早班打折,尖峰拒絕優待票種進站,提高舒適度!60F 08/20 20:18
推 tbrs: 怎麼大家都擋在門口 再來吵沒位子站
還聽到網民說被裡面的人打出去的62F 08/20 20:30
→ hicker: 說到這 最近一直感覺 不論捷運或公車
"先 下 後 上"這個基本上下車禮儀是否從大眾眼中淡化了??每次車來 門一開 就一堆搶上車的 下車的都被擋住....64F 08/20 20:35
推 Aixtron: 我今天就看到一堆人先擠進來,然後搶門口,到站還不動,中間的出不去,外面進不來,一個擋門俠至少少十位,一個門兩位,一台車三個門,一列六台車來算,總共36位擋門俠,一位大約搞到十位,就360位,每列車1672位,就二成吧,有擋門俠存在的一天,我都認為是假議題!
其實我突然想到!東京首爾都會換門開喔,就是左左右右,台北好像只有幾站會換,其實這可以提高壓縮比!
不過北捷好像很難換,這是設計那裏不一樣?67F 08/20 20:44
推 h120968: 左右開前提是要蓋側式月台 島式基本上都是同一邊75F 08/20 20:49
推 a5mg4n: 先下後上的前提之一是要不怕上不了車76F 08/20 20:52
推 tbrs: 現下後上的前提就是要自覺性地快走上下車 除非是老人家
如果都龜步走 就只下得了車 上不了車77F 08/20 20:58
推 assanges: 中和線:FIRST TIME?79F 08/20 21:02
→ hicker: 還好吧 又不是文湖線有固定開門時間
高運量與公車都還會等到上下車結束後再關門
其實島式月台也可以每站換邊開 每站間都做個麻花就好了80F 08/20 21:11
推 h120968: 軌道做交叉設計感覺比麻花簡單一點83F 08/20 21:16
→ hicker: 只是這也太搞工 且其實沒必要....84F 08/20 21:16
推 Aixtron: 我覺得技術可行下,定期左右開應該會提高運載量吧?北捷不試試?85F 08/20 22:52
推 Richun: 北捷很不愛岸式月台,能島則島,這樣能最大化在月台上塞人站間做平面麻花一定有交會問題,調度失誤直接變對撞了。87F 08/20 22:57
推 coffeemilk: 這只是困擾吧!還定期左右開,板南線地下隧道軌道又不是每一站都有道岔可以讓你列車換邊,要為了這個挖開板橋文化路、台北市中華路、忠孝東路去蓋你要的道岔嗎?而且你換這個,月台上的顯示牌也要更新,太麻煩了,而且說真的,如果真的要挖開馬路各站增設道岔為了這個,挖開這件事幹嘛不直接挖開車站,增長月台= = 做一堆道岔還不如做月台延伸
再來一點,挖開馬路到地下增設月台也是長期工程且很棘手,有的地方可能沒有土地可以增長月台(有穿房子的車站例如府中需要確認一下地下空間,且那邊還有台高鐵隧道)與其花時間這樣費工,在板橋段做一條平行板南線的新地下捷運比較安全容易,板橋中山路到台北市西園路到台北市和平東西路,可以串連起來板新站、古亭、科技大樓,這樣還反而比較實用89F 08/21 05: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