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ome-sale
作者 azlbf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
標題 Re: [新聞] 人口連19月負成長 邱泰源提4對策:育
時間 Sun Aug 10 14:05:49 2025


我覺得說錢的人…不全對就是

育兒最重要的是犧牲時間

尤其是娛樂跟休閒時間

剛出生犧牲睡眠時間

然後2歲開始就需要花費大量時間陪伴

正常社畜下班7點 吃完飯頂多8點

還可以廢到11或12點

聚餐、看劇、玩遊戲或喝酒都可以

有小孩之後你每天有自己的半小時就偷笑了

團體活動基本上跟你絕緣

朋友同事出遊到線上遊戲團建

然後老婆大部分的心力都在小孩身上

90%時間夫妻聊天都被小孩打斷

然後一年特休3/4用在小孩生病或是保姆請假、幼稚園公休

好不容易擠一週特休出國

還要遷就小孩,買最貴的機票、最貴的住宿然後最差的旅遊體驗

你出國可能至少要安排2/3以上的兒童景點,然後這些景點對大人有夠無聊

更別提5-6歲之後開始有自己的意見更煩

想到以後還有叛逆期zzz

所以錢真的不是問題

現在又不是窮人不生

是連年收200的也不生

問題是我一天只有24小時

所以補助我錢 還不如補助我週一到週五的夜間兒童住宿

或是實際一點 ,小孩生病的時候有單位可以直接幫忙送醫跟照護

人權圖

https://i.imgur.com/HFeQ7EZ.jpeg
[圖]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0.57.10 (臺灣)
※ 作者: azlbf 2025-08-10 14:05:49
※ 文章代碼(AID): #1ec3R0aw (home-sale)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754805952.A.93A.html
quiet93: 養小孩最貴的真的是時間不是錢
小孩是很貴的娛樂體驗,所以不想要這個體驗的,當然就不生啦1F 08/10 14:11
Dontco: 確實 即便你花錢找保母解決 你還是得花時間陪小孩培養感情後悔也不能塞回去4F 08/10 14:14
quiet93: 小孩是專屬自己訂做的娛樂體驗,你都要外包的話,何必買這個提議?就為了延續基因?沒必要啦
不想花錢養小孩的可以生,不想花時間養小孩的真的別生6F 08/10 14:17
zaqimon: 新竹吊車大王:我有一堆老婆跟一堆小孩 看來我時間很多五寶爸:我有一個老婆跟一堆小孩 看來我時間也很多9F 08/10 14:21
azlbf: 你拿特例當通則嗎11F 08/10 14:23
zaqimon: 錢真的不是問題 我爸媽今天還沒死才是問題
我未來的老婆小孩跟我說不喜歡我爸媽今天還沒死12F 08/10 14:24
quiet93: 他是富二代,時間多很奇怪嗎
他又不是第一個吊車大王14F 08/10 14:24
zaqimon: 五寶爸不是富二代 時間一樣非常多16F 08/10 14:26
ceca: 海生館6歲以下免費.17F 08/10 14:26
zaqimon: 我只希望老人生病之後有單位可以直接把老人變不見
有些人會希望爸媽趕快去死 應該沒人會希望小孩趕快去死這就是小孩跟老人最大的差別18F 08/10 14:27
taylorabc: 時間是大問題不代表錢不是問題21F 08/10 14:28
zaqimon: 錢不是問題啊 不信你問五寶爸 連房租都付不出來耶22F 08/10 14:30
zzahoward: 錢假如不是問題就代表錢不夠XDD 錢多請個本土幫傭阿23F 08/10 14:34
jessicaabc98: 交房貸就沒錢了,養毛24F 08/10 14:39
zaqimon: 五寶爸:我連房租都付不出來 照樣生六個小孩 easy25F 08/10 14:41
MTBF: 內文說的不太對 有小孩並不會失去團體社交 而是你的社交團體改變了 有小孩的會自己一圈 單身的自己一圈26F 08/10 14:42
ceca: 窮養生五個會拿錢喔.
這你自己算看看..XD28F 08/10 14:42
MTBF: 如果堅持要跟單身的一起活動還是朋友本來就少 那當然覺得社交沒了30F 08/10 14:43
ceca: 但必須是窮養..窮養可以很省.
然後拿補貼.照小孩人頭算.32F 08/10 14:43
kusomanfcu: 錢一直都不是問題 問題是那些唉唉唉理由一堆的巨嬰
巨嬰就巨嬰 理由一堆34F 08/10 14:50
Arashi0731: 錢多到一個程度,什麼問題都能解決,但那能拿來套一般人嗎?36F 08/10 14:50
kusomanfcu: 所以 養小孩沒奢侈品加碼就不能活嗎
不就自己想要用奢侈品
你付不出來的東西就是相對你自己的奢侈品
雞巴毛理由一堆 最後 不就 拖延老來生子ADHD 唐氏症開始 新一代地獄輪迴
年輕時基因最優的時候不處理 後來就自己負責花更多時間和更多金錢38F 08/10 14:51
Arashi0731: 養小孩一堆問題要解決,錢不夠都有相對應的妥協方式,問題是現在的人就不想降低自己生活水準45F 08/10 14:53
kusomanfcu: 那些自以為的投報都錯的漏算一堆東西,你們基因早該稀釋了 去認養吧47F 08/10 14:54
inzaghi0221: 基本就是十年
為什麼我知道,因為我走過XD49F 08/10 15:16
KrisNYC: 你會自己綁架自己 因為保鮮期真的只有十年
十年後你找他幹嘛 要他理你那你要很有料51F 08/10 15:20
inzaghi0221: 也沒這麼誇張啦跟感情好不好有關
你用什麼打罵當然不可能理你
從小每天出門睡前抱一下,養成習慣53F 08/10 15:21
KrisNYC: ID叫英薩吉的一定超過40歲 給推56F 08/10 15:45
foolwind: 有錢直接請人幫忙帶了 誰跟你每天只剩不到半小時能利用57F 08/10 15:46
NeihuSnape: 年收200就是窮人啊 哪來錯覺他們很有錢
真的有錢 直接請兩個保母輪班帶小孩 父母每天花一個小時專心陪伴就好
比自己帶每天忙個半死的親子關係更健康
錢買不到時間代表你還不夠有錢58F 08/10 15:53
wsadwsad: 自己生自己養 干我屁事63F 08/10 15:56
quiet93: 講的好像張清芳他老公不夠有錢一樣蝦,每天一小時勒64F 08/10 16:10
berserk: 真的是時間問題 以前自己經歷唸書過程過的 現在還要搞一65F 08/10 16:30
s8752134: 如果不願意花時間陪小孩  確實不要生比較好
應該說 如果你要生 你就應該要有犧牲時間的心理準備
你說的那些時間 / 休息 / 跟朋友出去玩之類的都是
生了  其他能做的事情會減少
看自己想選哪個而已  現代人明顯選擇後者居多67F 08/10 16:32
KBMJ: 完全認同72F 08/10 16:33
Morphee: 淨資產沒有過億加上第二護照,別生。73F 08/10 16:55
g9xuggf: 有24小時保母阿74F 08/10 17:06
buji: 帶子女去親子行程,多數父母都是心甘情願的
看到孩子玩得開心,自己也覺的得開心
彷彿自己重新經歷童年,而且是自己希望過的痛童年75F 08/10 17:25
abyssa1: 中年男子海邊玩沙很尷尬 帶兒子一起玩就變好爸爸了78F 08/10 17:36
ceca: 那小孩要先學游泳.
有一種老爸養小孩是為了給自己找玩伴.
外國這種比較多.
不向台灣大多數都在煩惱小孩的就業和賺錢問題.79F 08/10 17:37
twic: 推83F 08/10 17:38
david850914: 自己打電動叫幼稚 跟小孩一起打電動就叫好爸爸84F 08/10 17:53
zaqimon: 就算父母還很健康 帶父母去老人行程多數的小孩都不願意沒人在乎父母要什麼 父母不要找小孩麻煩就好85F 08/10 17:55
Ensidia: 錢多到一定程度 養小孩仍然是問題
大谷翔平還不夠有錢嗎 他這麼忙小孩還是要花時間親帶
生活品質的巨崩確實比金錢壓力更大87F 08/10 17:57
ceca: 那可能是你父母不夠愛玩或不夠好玩..XD
有些父母還不是會跟成年小孩出去玩...
當然不是膩再一起那種..而是有時候就一起去玩.
我所謂的玩可能是,騎重機橫越66號公路.90F 08/10 17:58
Ensidia: 他的隊友超級明星自由人小孩也是自己帶94F 08/10 18:00
ceca: 挑戰秘境三天,叢林打獵.95F 08/10 18:00
Ensidia: 常常可以看到他上傳在自家後院陪小孩玩球的影片
這些都是要花你自己的時間 有錢也沒有用96F 08/10 18:00
ceca: 當然在台灣就比較少看到,但在國外很多.
之前國外就有父子檔山路胚車,老爸車禍送醫院影片..XD98F 08/10 18:00
jamison04: 含淚推,這就是現實,不是沒錢是根本沒時間…時間要全部犧牲掉268F 08/11 08:47
sismiku: 如果家人能幫忙帶的話,就不要把小孩帶出國了270F 08/11 08:51
gowellplayer: 真的XD 但有小孩人生真的有不一樣的感覺
當爸媽都只能苦中作樂QQ271F 08/11 10:43
james199045: 這還是錢的問題,你可以請全年無休的保姆
可以出國帶保姆,花錢都可以解決
請一個保姆不夠就請兩個,錢都可以解決
要不要花時間陪伴是自己的選擇,與錢無關273F 08/11 11:21

--
作者 azlbf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