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jimmy5680 (還想飛的企鵝)
標題 Re: [情報] 烏俄戰爭雙方傷亡數字整理
時間 Tue Jul 22 14:54:07 2025



補一篇相關分析

===

https://x.com/Tatarigami_UA/status/1947500120624562652

有幾位關注者要求我進一步說明我們團隊 Frontelligence Insight 在 2025 年 3 月提
供給高級訂閱者的損失比估算。當時,我們評估雙方損失係數大約為 1 比 1.8,對烏克
蘭有利。


以下是詳細說明:

首先,需要明確定義「傷亡」的範圍:我們的統計包括陣亡(KIA)、失蹤(MIA)、逃兵
以及嚴重殘疾、無法重返戰場者。

如果只看確認的陣亡人數(KIA),損失比會更偏向烏克蘭有利;但烏方較高的逃兵率則
拉近了雙方損失差距。

我們的分析不包括受傷人員,而是專注於那些極不可能再回到戰場的人員。這個決定的依
據是:從 2022 或 2023 年起服役的人,很多都經歷了多次受傷,這會使單純的傷亡數字
大幅膨脹。


此外,我們對烏克蘭方面的逃兵情況進行了調整,特別是那些離開原單位但後來又加入其
他部隊的案例。這些士兵往往選擇自行離隊(AWOL),而非正式被控逃兵罪。我們的估算
考慮到了這些細節。


準確的傷亡數字仍然難以確定,這類數據通常是機密資訊。

雖然我們的估算不代表絕對數據,但參考了大量公開和非公開的陣亡/受傷資料(包括洩
漏數據),整體趨勢的反映具備一定合理性。

當然,這些數字會引起很多爭議:

親俄方聲稱烏克蘭損失高於俄方,而部分烏克蘭支持者則相信損失比是1比3,甚至1比5。
但實際情況是,即使估算有誤差,真實比率大概率也落在1:1.5到1:2.5之間。

遺憾的是,即使在這個區間內,俄羅斯仍能保持攻勢,因為俄方在兵源補充上有優勢。簡
單來說,俄軍的損失還沒高到讓它出現兵力缺口。

不過,除了單純的傷亡數學,還有更廣泛的因素影響戰局:

例如,俄羅斯補償金和徵兵獎金的上升,再加上國家財富基金的流動性逐漸枯竭,這些都
是更大局勢的一部分。

其他地緣政治因素同樣會影響戰爭走向,但這些已超出我們的專業範疇。

--
Never give in. Never give in. Never, never, never, never—in nothing, great
or small, large or petty—never give in, except to convictions of honour and
good sense. Never yield to force. Never yield to the apparently overwhelming
might of the enemy.
        ~ Winston Churchill, Never Give In, Never, Never, Never, 194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7.149.18.244 (美國)
※ 作者: jimmy5680 2025-07-22 14:54:07
※ 文章代碼(AID): #1eVpMI4W (Military)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753167250.A.120.html
andyken: 從一些之前流出的數據算就大概是1.5~2.5之間,這趨勢看起來沒啥改變1F 07/22 17:18
Sazip: 之前有一說法是烏放傷病的救傷復原比較好,應該也有守方傷兵較好後送的優勢3F 07/22 18:00
weimr: 整理推5F 07/22 23:45
Alex13: 烏的救護 後送與醫療是比照西方,俄的就不少士兵抱怨6F 07/23 00:46

--
作者 jimmy5680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