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EMAYA (微筆木)標題 Re: [爆卦] 台灣少子化榮登全球第一 三料冠軍時間 Sun May 12 18:35:18 2024
少子化其實不是出生率低,是結婚率低
以下節錄今周刊的文章,全文請點連結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27/post/202303290002/
https://i.imgur.com/MKpFP0c.jpeg
https://i.imgur.com/r5sqxWo.jpeg
催生大錯漏 忽視未婚族快速成長
當年專家警告的「新婚育現象」,現在看來不新了,但喊了20年的晚婚、遲育老問題,卻絲
毫沒有任何改善跡象。政府歷年「少子女化對策計畫」,都將「晚婚及不婚影響生育人數」
列為主要成因,但除了指向「年輕人婚育態度改變」,似乎未提出具體對策。政策重心更只
環繞在如何減輕育兒家庭負擔,缺乏對前端、也就是未婚族群的關注。
在搶救少子化過程中,被徹底漏看的這群人,近20年正以驚人速度成長,更從普遍晚婚、遲
育,逐漸演變非自願的終生未婚、未育,或者少生。這樣的政策斷裂與錯漏,形同少子化對
策的一個長期重大失誤,也是台灣力拚催生20年終告失靈的關鍵因素。
先看「政策失靈」的殘酷現實。2003年,台灣總生育率首次跌破1.3,正式成為「超低生育
率國家」,至今整整20年,不見回升跡象。去年在疫情和虎年共伴效應下,生育率一舉跌到
0.87的歷史新低,近十幾年來,台灣和韓國宛如「難兄難弟」,輪流搶做全世界生育率最低
國家。
新生兒數下降,讓台灣人口負成長提前兩年報到,自2020年開始進入「生不如死」時代,且
出生數與死亡數的逆差,從近8千人、2021年近3萬人,到去年新生兒數僅剩13萬多人,比死
亡數少了6.8萬人,人口流失擴大速度驚人。
出生數下滑趨勢很難逆轉,因為當下孩子生得少,未來可生育的女性也跟著減少。去年全台
15歲到49歲的「育齡女性」共546萬人,根據國發會推估,到了2040年,育齡女性將僅剩下3
89萬人,減少近3成,即使結婚率及生育率維持相同水準,出生數仍會逐年下滑。
那麼,催生失靈的背後,真的與「政策失誤、錯漏了未婚族群」有關嗎?
事實上,在台灣生育率崩盤的20年間,「有偶婦女」的生育率並未降低,甚至,對比2003
年的1.12左右水準,到了2021年,每位有偶婦女平均更為台灣生出了1.53位寶寶,數字不降
反增。另一端,真正跟著台灣生育率快速下降的,則是各年齡層「有偶率」,以30到34歲年
齡層來說,有偶率就從2003年的接近62%,溜滑梯到2021年的37%。
簡單的數字,透露了政策失靈的原因與補強線索,但對於這條線索的向上探查,其實政府
早該採取行動。
「生育率1.5是條警戒線,一旦降到1.3,就很難再彈回來了。」前政務委員、台灣大學國發
所兼任教授薛承泰直言,西方國家之所以訂出「超低生育率」,就是認為只要跌破門檻,任
何鼓勵生育措施效果都不太管用,只能盡可能延緩人口下降速度,很難扭轉趨勢,因為彈性
已經疲乏。
https://i.imgur.com/GWYr75N.jpeg
https://imgur.com/eD4cN6g.jpg
https://imgur.com/iadHFEb.jpg
警覺性低又看錯問題
對照他國經驗,不難發現台灣政府反應確實慢半拍。日本早在1990年,生育率創史上新低1.
57、逼近「低生育率」防線時,就被社會輿論以「1.57衝擊」稱之,政府也開始正視少子化
問題,研擬對策。之後10年,相繼推出「天使計畫」、「緊急托育措施」5年計畫等大方針
,跨部會展開多項育兒支援工作。
2003年,日本訂定「少子化社會對策基本法」,隔年擬定「少子化社會對策大綱」,其內容
雖是針對育兒支援、女性就業支持及育嬰假等層面進行規畫,但值得注意的是,其實在2002
年,日本更早一步推出「少子化對策plus one」,其中,就納入了「支援結婚」的措施。政
府力挽狂瀾下,與台灣同時在2003年跌破超低生育率的日本,3年後拉回1.3以上水準;反觀
台灣生育率一路探底。
「我們的確錯過了最關鍵的時機,日本、德國警覺性都比我們高。」擔任行政院少子化對策
總舵手的政務委員林萬億回憶,2002、2003年間,許多學者都曾提醒少子化問題,但當時學
界見解不同,人口學家、環保學者及女性主義者各有主張,「社會還沒形成共識,生育率不
等你討論,啪啪直接往下掉。」
2006年,林萬億接任蘇貞昌內閣政務委員,銜命修正人口政策白皮書,推動少子化對策,之
後政黨輪替,一晃眼又是8年。等到2016年他再度擔任政委,「我回來發現,還是那些問題
,在生育率降到1.3時,沒有及時出手,當社會壓力漸漸變弱,每個人都覺得少生不關我的
事,就很難再挽救。」
這段時間,政府確實做了些努力,中央和地方生育獎勵、育兒津貼陸續上路,增設公幼、擴
大準公共化托育補助,改善職場育兒環境,但刺激生育率效果有限。
2021年2月,一場行政院記者會上,林萬億宣布全面加碼育兒津貼和托育補助,年預算將從
6百億元,逐年增加到1千億元。他現場舉2019年數據說明,「約52%女性只生一個,生兩個
比率是36.7%,生三個以上是11.9%,現行政策第三胎才加碼,不足以回應現實需要,我們
要改變策略,第二胎就加碼,鼓勵大家生兩個。」
然而,這番分析以及基於分析所形成的「催生第二胎」政策,在人口學家看來,卻是有待
商榷。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鄭雁馨點出,政府單位經常把「單一年」的胎次分布數據
解讀成「女性完成生育數」,而形成近年「一胎家庭超過5成」的判斷,偏離事實極遠。
她強調,特定年度的生育胎次分布中,不管生育第幾胎的母親,都有可能再繼續生育,生
育第一胎的母親占比增高,絕不能據以斷定這些女性就此停住,不會再生,而進一步說「獨
生子女家庭過半」。「如果連人口指標都理解偏差,對現象的認知當然錯誤。」她嚴肅地說
。
要更準確反映現代婦女的生育水準,必須從已完成生育的世代著手。鄭雁馨分析台灣的家
庭調查,統計1970到1974年次,也就是現年49歲到53歲世代中,已婚婦女約僅5%從未生育
,20%生一個,50%生兩個,25%生三個以上。
她進一步比較前後世代,婚內未育和生育一人者有緩步上升趨勢,因此生育兩人以上的女
性,從1960到1964年次的86%,1965到1969年次的81%,降為1970到1974年次的75%。但即
使如此,生兩胎以上仍占大多數。
另一個謬誤,是當台灣總生育率掉到一,政府順著「整體育齡婦女平均只生一人」的字面
意義,直覺認為年輕人生得比過去少,進而祭出一連串鼓勵生育政策。但現實中,並非所有
育齡女性都已成家且只生一人,更趨近真實的狀況是,已婚婦女依舊生兩個,卻另有一半的
人,未婚、也沒生。
上述推論,可從數據得到印證。前面提到,近25年間「有偶婦女總生育率」其實維持在一
定水準,甚至2010年後有上揚趨勢。真正造成整體「育齡婦女總生育率」一路下墜創新低的
主因,並非已婚家庭生育水準劇烈變化,而是另一端未婚人口,正以驚人速度擴大。
根據2021年統計,在最多人結婚生育的25歲到44歲區間,共有694萬人,其中未婚比率多達
49.4%,相當於343萬人。對照2001年,同樣年齡區間僅有28.6%未婚,20年來,該族群未
婚率暴增超過20個百分點。
同時,再對應到台灣近40年來,不超過5%的「非婚生育率」,於是,在育齡婦女因少子化
逐年減少之時,搭配婦女有偶率持續下滑,造就了具生育潛力的女性基數萎縮再萎縮。
這些問題,不是沒人點出。早在十多年前,內政部2011年「我國人口政策評估機制之探討」
委外研究報告就示警,台灣生育率下降,主要來自有偶率下降,趨勢日益惡化。同一年,中
央研究院「人口政策建議書」也提醒,我國生育率持續下降的原因之一,是政府「未把降低
偏高的未婚比率列為重點措施」。但直至今日,政府依然後知後覺。
後面文章沒引,請自行參閱網站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27/post/202303290002/
懶人包:
我國已結婚的婦女,生育率沒有下降,大都生兩胎
最多人結婚生育的25歲到44歲區間,未婚比率多達49.4%,比20年前暴增超過20個百分點。
非婚生育率極低,所以沒結婚就沒有生育率
--
Sent from Putty on my Nintendo Switch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0.61.173 (臺灣)
※ 作者: EMAYA 2024-05-12 18:35:18
※ 文章代碼(AID): #1cG9jesZ (Gossiping)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715510120.A.DA3.html
※ 同主題文章:
Re: [爆卦] 台灣少子化榮登全球第一 三料冠軍
05-12 18:35 EMAYA
推 lu19900217: 華人要有房才結婚,薪資中位數50萬
雙北40-50年老屋要千萬,租金又沒管制是要結個屁婚?1F 1.161.75.211 台灣 05/12 18:38
推 firelemon: Dpp說一定要結婚才能生嗎4F 27.240.193.90 台灣 05/12 18:38
推 tanted: 鼓勵未婚懷孕好了5F 106.1.107.225 台灣 05/12 18:38
推 dsa3717: 寧願養博美也不結婚6F 220.129.84.111 台灣 05/12 18:41
推 mikayu: 可以讓王必勝教大家怎麼樣多生7F 101.12.17.211 台灣 05/12 18: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