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wbenjin (WBJ)標題 [閒聊] Zeiss重返CNS無反時間 Thu Feb 20 07:31:07 2025
https://tinyurl.com/bddu3rxj
目前leak出來的有兩顆
Zeiss Otus 1.4/50 ML
Zeiss Otus 1.4/85 ML
E、Z、RF通通有
日本製造應該還是Cosina代工
看起來是手動對焦
開價以Zeiss來說還算合理?
有人說難怪Nikon沒有出f/1.4的S鏡 原來是要留給老蔡
但目前各家無反定焦光學素質都很頂尖 價格也比單反時代實惠
各種AI識別對焦大亂鬥的背景下 會買單高價手動鏡的人不知道有多少......
反正Zeiss做民用鏡頭應該只是太閒搞個side project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121.203.49 (臺灣)
※ 作者: wbenjin 2025-02-20 07:31:07
※ 文章代碼(AID): #1djcd0r9 (DSLR)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SLR/M.1740007872.A.D49.html
推 xiemark: planar 85mm/f1.4很難對焦3F 02/20 07:53
→ wbenjin: 用過2/135 對焦超痛苦 雖然畫質頂尖但還是賣掉了4F 02/20 07:55
推 xoy: 同樣的話題SLR就吵過了,EF接環上L鏡跟蔡司不管是不是Otus都吵了十幾年,各做各的原廠不需要讓路給副廠,蔡司也不會管原廠有沒有同焦段光圈的
N家朋友倒是不少D810 D850裝蔡司拍風景的,很普遍的搭配5F 02/20 07:59
推 sssd: 會買蔡司的就是要對蔡司很有愛
我手上za,ze,loxia,milvus,batis也有超過20顆
雖然也有gm,gm是工作用
生活慢拍我還是會用手動蔡司9F 02/20 08:05
推 xoy: 另外手動鏡一個很大的用途是專業錄影,蔡司還做了一票尺寸的齒輪對焦環,畢竟蔡司的電影鏡爆貴。在EVIL時代MF反而變輕鬆了,各種輔助方式都是OVF做不到的
N家Z接環{目前}沒有S等級的50/1.4,但是RF跟E接環都有L跟GM鏡,所以新的Otus 50/1.4會只出Z接環還是CS兩家要把自己的高階50/1.4停賣?想也知道不可能13F 02/20 08:08
推 ghchen1978: 手動鏡就是賣情懷的,即使素質組裝再好大部分人還是不想用20F 02/20 08:26
→ oldk13: 原廠鏡跟副廠規劃哪有可能做讓路這回事22F 02/20 08:43
推 xoy: 高價手動鏡本來就不會想要賣給大部分的人,之前Classic改Milvus,原廠一個很重要的動機是錄影,所以外觀改了方便上對焦環,最重要的是發色統一。本來不是要賣給用不到的
新的Otus對焦環也改了,搞不好直接就可以上跟焦器23F 02/20 08:47
推 sssd: 徠卡哈蘇蔡司這些歐洲牌,原本就是小眾市場
沒在講cp值的
就是賣情懷賣品味
要量賣不過日系品牌
只有固守自己的小眾利基市場
生活慢拍,有品味這些人
工作用需快速準確對焦就日本牌27F 02/20 09:10
推 XristianBale: 看了些國外評論覺得蠻有道理 1.他們是賣給特殊玩家小眾市場 2.維持品牌名聲證明寶刀未老 方便掛牌收錢3.他們本來就沒有AF技術底 與其做一個有AF但被屌打的昂貴鏡頭被噴爛 不如就純MF 簡單講:裝B
也有人質疑 這些新的Otus 跟現代鏡比 究竟還能維持多少領先? 但比起各家用數位修正的現代鏡 Otus這種純拚光學的復古機械鏡 還是有他們存在價值的35F 02/20 09:39
推 xoy: 舊Otus跟Milvus在SLR接環本來就不會做數位修正,但是EVIL就未必了,這是新Otus的觀察重點。其餘之前聊Touit跟Batis就想點蔡司AF鏡是日廠設計跟製造這個國外廣為流傳的說法,其實另一家L開頭的也有這種做法42F 02/20 09:58
推 sssd: 就富士和騰龍代工設計製造貼牌
自動蔡
歐洲機械錶和日本電子錶
30萬和3000元
機械錶時間還不準
歐洲這些百年品牌就是賣品味
賣情懷,賣金字塔頂端的
底層百姓要存錢存好久,才買一個
目標客群不同,利基市場46F 02/20 10:05
推 xoy: 要講究血統很簡單買蔡司電影鏡就不難找,這是蔡司從電影機一路佈局到相機的重要產品線,都是手動鏡,現在用Otus打頭陣,不過我猜Milvus應該也不遠了,沒理由放棄這塊,現在CNS接環都有專業錄影的產品56F 02/20 10:15
推 sssd: 騰龍是batis自動蔡60F 02/20 10:15
→ xoy: Cosina之前CNS都出手動鏡了,這早就佈局好了61F 02/20 10:16
→ sssd: otus手動蔡應該是cosina確善能62F 02/20 10:16
→ xoy: 品味人士養不活蔡司的,專業用途才是63F 02/20 10:17
推 sssd: 專業用途是專業電影頭這種公司用
我是指有品味的業餘玩家
照相頭
畢竟otus,milvus還是偏民用照相頭
真的養活蔡司是一台幾十億的光刻機64F 02/20 10:18
推 xoy: Otus跟Milvus只顧照相就不會是這個奇葩的造型,這都不是品味人士喜歡的樣子69F 02/20 10:23
→ sssd: 還有授權幾千萬隻手機鏡頭貼牌的授權金
外型是主觀的,歐洲設計都是走在前面
一開始看不習慣,但會耐看71F 02/20 10:23
推 xoy: 當初Classic改Milvus就一堆品味人士崩潰,但它的設計方向就很明確74F 02/20 10:24
→ sssd: 後來一堆亞洲品牌抄襲外觀
車子就很多這種
bmw 的鼻孔愈來愈大76F 02/20 10:25
推 xoy: 現在也沒人抄Otus跟Milvus,DSLR都淘汰了裝Otus跟Milvus還是很奇葩79F 02/20 10:27
→ sssd: 也是很多品味人士崩潰
但還是買81F 02/20 10:27
→ xoy: 不過新Otus看起來正常點是真的83F 02/20 10:27
→ sssd: 當然也有翻車的時候
但偶一兩次翻車
不能全盤否認品味人士購買這利基市場84F 02/20 10:27
推 xoy: 沒有人否認品味人士的購買傾向,但這跟設計方向是兩回事,品味人士錢夠多買電影鏡也沒人管得到87F 02/20 10:30
推 sssd: 我有batis 和milvus
我還蠻喜歡外觀的
這種原本就很主觀
classic 我反而覺得間隙過大,容易吸塵
看照片外觀不準確
實際上手就知道
我手上zeiss超過25顆了
za,loxia,classic ,milvus,batis都有,約25顆
長期把玩下來,新外觀真的紮實89F 02/20 10:30
推 xoy: 這數量也養不活蔡司啊,專業錄影買的量遠不止如此,不然設計上就不用考慮上跟焦環,原廠自己都出了98F 02/20 10:35
→ sssd: classic 和loxia 都有操作不便之處
一個是間隙大,卡灰塵會手動對焦環不順
一個是體積過小,拆卸容易誤觸100F 02/20 10:35
→ xoy: Loxia的設計一樣是要兼顧錄影,跟Milvus Otus類似103F 02/20 10:37
→ sssd: 反而網路帶風向說醜的,我看大多是沒長期認真用過milvus和otus的
loxia是體積過小,拆卸無施力點易誤觸104F 02/20 10:38
推 xoy: Loxia的體積跟統一濾鏡跟對焦機制就是為了錄影,不是為了小而小
Classic到Milvus也不是換個殼取悅品味人士,都是有用途的107F 02/20 10:41
推 sssd: 但不可否認因體積小,太接近,對焦環和光圈環容易誤觸
所以我說要實際使用才知道
不是看個照片跟風就說醜
不買的總有理由
會買的就是會買110F 02/20 10:43
推 sssd: 沒人說只能拍照啊
但手動頭還是適合生活慢拍
這沒錯啊
若要工作用,不能出錯,要捕捉瞬間,還是日系品牌自動頭較適合
我是說適合,沒有說一定
手動自動原本就是適合不同用途118F 02/20 10:56
推 xoy: 生活慢拍從針孔到電影鏡都可以,但是設計上跟主要用途是兩回事125F 02/20 10:59
推 sssd: 問問婚攝或運動攝影錄製的,會用手動otus還是自動gm127F 02/20 11:01
→ xoy: 手動鏡偏拍照或為了專業錄影都有,設計不同而已128F 02/20 11:01
→ sssd: 10個應該有9個會說要gm
otus設計zeiss當然會想要跨拍照和錄影這兩個領域
但動態攝影的消費者買不買單就不一定了129F 02/20 11:01
推 xoy: Classic跟ZM時代不會去想到太多錄影的用途,但是改Milvus跟Otus跟Loxia功能上就是要考量錄影用途,甚至犧牲部分徒手拍照的方便性,如果只靠拍照的品味人士就可以養活這產品線那根本不用改
願意買幾十顆的菁英人士也不會比從業人士的量加起來多132F 02/20 11:09
推 xoy: 品味人士的生活慢拍最大的競爭對手是Leica M,比蔡司體積重量輕便太多,外觀又逼格,價格還高一大截
光萊卡就佔據多少品味人士的市場了,蔡司想延伸自己在專業錄影市場的優點到相機就很自然138F 02/20 11:16
推 yytseng: 蔡司otus一直都是這個價啊,重點要看的是重量能不能接受而已
蔡司光賣台積電設備給ASML,就足以當上光學一哥了,人家賣這種鏡頭只是興趣的好嗎144F 02/20 12:20
推 sssd: 蔡司就是剛上市定價貴
但能等就等
庫存出清或二手就便宜了
我的milvus和loxia和za有幾顆就是全新品庫存出清
都是定價四折五折
超級香,只是要等個五年以上
手動頭不好賣,小眾市場
庫存久了,就會有貿易商認賠出清
一顆一萬至二萬的全新loxia,za,milvus不香嗎?
za是自動頭,但索尼出了gm
所以有些店家za之前也有出清價
otus感覺是zeiss宣示光學龍頭的肌肉
賣不好是一定的148F 02/20 12:33
→ sssd: zeiss是秀肌肉用的
光學龍頭屹立不倒,這樣貼牌手機鏡頭權利金也可以高一點
測試文出來,無一例外,光學品質超群,只有太貴和手動兩個缺點162F 02/20 12:46
推 linpo1206: 不是說 Batis 是 Kenko 做的?166F 02/20 12:49
→ sssd: 這樣宣示zeiss依然是光學龍頭
太貴和手動缺點與光學無關
batis是tamron做的
我都有
實際使用,真的很像
batis和騰龍的定焦sp35,45,85那三顆
我有batis40,85,135
我有tamron35,85,90
內在真的無敵像
batis是蔡皮龍骨167F 02/20 12:50
推 M16A1: 有rf 應該是手動了177F 02/20 12:56
推 sssd: 我不是網路看看,我是長期實際上手體會
歐洲大叔大媽手工組裝手工打磨
和日本工廠生產線組裝
我還比較相信日本製造的品質
所以zeiss找日本代工,我是ok的
去歐洲旅遊過,就清楚歐洲人的工作態度178F 02/20 12:57
推 CGary: rf 50/1.4 看來很有戲,希望真的會出
蔡司鏡本來就是不用預期是自動頭啦 玩手動基本預期184F 02/20 13:21
推 xoy: 大公司產品線沒營收就沒尊嚴,不太可能靠別的部門養,O家相機部門就是例子,蔡司的鏡頭是消費者市場部門的產品線,這部門去年賺的不多,半導體部門的確是大賺,消費者部門收入的領頭羊是光學鏡片跟電影製作186F 02/20 13: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