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PEHP (真♂ㄧ把青○菜)
118.166.236.4 (台灣)
2023-12-21 03:11:36 → max70937: 收入是否穩定?這信貸利率真的不怎麼樣,信貸分7年還,要維持槓桿也得一直轉貸。最符合生命週期投資法的槓桿是房貸,所以也可以考慮買自住房。 1F 12-21 07:11
作者:
prgsgncg323 (嘶嘶咻咻蜂)
60.251.26.38 (台灣)
2023-12-11 16:01:38 → max70937: 一年食衣住行保險只要8萬好驚人…建議你要算一下以這個薪資和支出要達到你的目標需要多少年化報酬率,我大概算了一下是8%,然後從這裡出發去選擇你能接受的投資工具及標的。 9F 12-11 18:24
作者:
kload (kload)
123.192.178.162 (台灣)
2023-12-08 21:14:44 → max70937: 不覺得你可以直接退休,以很粗略的4%法則來看你每年大概頂多領40萬台幣,但這已經幾乎等於你們家庭一年開支,要再領個30年以上勢必要減少開支或是再想辦法增加資產 1F 12-08 21:38
作者:
ffaarr (遠)
114.25.31.186 (台灣)
2023-12-07 11:54:59 推 max70937: 推哆啦王邏輯清晰,引用數據很有說服力 4F 12-07 12:37
→ max70937: 樓上的結論到底哪來的?真的大跌兩次都接近大盤跌幅,從三年前的跌幅直接推論很強? 50F 12-07 20:22
作者:
showlive0214 (凡艾草)
114.44.29.48 (台灣)
2023-12-06 05:59:06 → max70937: 從指數化投資資產配置需要再平衡,居然是直接推論到買很多中華電信類股票,而不是用指數化投資標的再平衡,我錯過了什麼… 2F 12-06 07:10
→ max70937: 你真的對指數化投資不了解,不用急著去批評,怎麼會覺得指數化投資不能不擇時或不能單筆投入?令人啼笑皆非。 24F 12-06 18:15
… 共有 7 則推文,點此顯示
作者:
forgetwhat ( )
123.192.157.128 (台灣)
2023-11-26 13:55:45 → max70937: 美股以指數投資為主,那配置00878的理由是?所得稅級距要注意是否配越多稅繳越多。
信貸+車貸看起來已經高於增貸額度,怎麼覺得還會有額度再購入不動產? 1F 11-26 21:40
作者:
symphony1 (沒有頭的貓)
101.10.49.147 (台灣)
2023-11-19 22:55:12 → max70937: 通常年支出40萬,應該可以留少一點現金在手上,但因為你是用現金當債券作資產配置,所以我並不覺得你可以放更多現金到股市,除非你改了配置比例。既然設定了現金配置比例,在符合比例的情況下為何又會覺得現金太多?借貸的話是可以,但仍須維持你的配置比例,注意現金流 12F 11-20 07:20
… 共有 6 則推文,點此顯示
作者:
Carrera (TY)
59.115.205.234 (台灣)
2023-09-16 21:58:24 → max70937: 你應該要先看看就目前收支而言,若都不再投資,45歲時會有多少資產,然後再看每年投入本金後,需要多少年化報酬率才能達到你的目標,決定資產配置方式。 4F 09-16 23:20
作者:
oceanmonkey (海猴)
114.25.77.146 (台灣)
2023-09-16 09:19:02 → max70937: 我覺得貸款投入債券佔比那麼多效益不是很高,若你真的想很保守也無妨,只是覺得你的收入而言最少股債比例可以60:40以上才對。 3F 09-16 13:11
作者:
KiraYoshikag (Kira Yoshikage)
1.165.172.98 (台灣)
2023-09-10 01:06:13 → max70937: 是否要考慮開始配置債券了?想要FIRE股市曝險比例有點高 8F 09-10 08:57
作者:
loveq4ever (loveq4ever)
27.242.64.247 (台灣)
2023-08-31 13:04:29 → max70937: 3年美債或VT報酬確定能抵過匯率波動?若從現在31.8降到28.8就已經接近10%的損失了
短期目標的資金直接定存比較好 19F 09-01 08:01
作者:
forainy (咖啡)
150.116.253.86 (台灣)
2023-08-08 11:20:23 → max70937: 其實你的想法已經是答案了,長期投資本來就不應該在意短期的低點,誰知道現在的高點不會是以後的低點呢?
一次買進很棒,理論上沒問題,當然有可能買在短期高點但也有可能買在低點,重點在於讓投資人盡早參與市場
因為長期投資而言就算現在沒有參與,以後也會有大量資金 8F 08-08 12:14
… 共有 6 則推文,點此顯示
作者:
oeca 2023-08-03 02:38:58 → max70937: 新青安能用就趕快用吧,政策性的東西不知道能維持多久,年紀越大能談到的貸款年限也越難40年。 2F 08-03 07:05
→ max70937: 我不預測市場,有資金就會投入,有剛需就會買,不等待不等於急,要分清楚 7F 08-03 08:08
作者:
birdq (鳥哥)
223.140.82.214 (台灣)
2023-07-31 19:44:52 → max70937: 保費太高了,40歲一年五六萬就很夠了,這樣買到的保障必須要有雙實支、癌症一次金、重大傷病一次金、失能險、定期壽險、意外險。可到保險板爬文或詢問。 12F 08-01 19:44
作者:
timtdsas (松農manu)
203.69.90.37 (台灣)
2023-07-22 12:26:53 → max70937: 我覺得可以先買房,然後持續做指數化投資,一般股債配即可,個股不要配置太多。 2F 07-22 13:12
作者:
ianfang (I'm ianfang)
59.120.2.23 (台灣)
2023-07-18 16:11:44 → max70937: 同意先買房,連日後的學區也考慮進去,若房貸利息低於房租,則買房較划算。 12F 07-18 17:27
作者:
yy08582be (2be)
114.136.150.98 (台灣)
2023-07-15 21:54:58 → max70937: 推薦一年投資5分鐘
1. 買房的頭期款存到就可以開始找了,放著就是現金拖累2.高股息等策略型ETF長期很難贏市值型ETF,尤其你所得高現金股利併入綜合所得課稅,成本更高
3.請先定義你的保守,真的不想承擔風險就不要投資股市了 3F 07-15 22:49
作者:
VictorC (大頭中)
163.29.121.28 (台灣)
2023-07-11 12:31:46 → max70937: 給爸媽投資?若他們投資有道也可以請教
緊急預備金通常最少要6個月生活費,看起來不夠
你的每月支出跟收入快差不多了,理財可以先從節流開始依你的年紀人身保險年繳4萬就應該要有很足夠的保障,
可到保險板爬文看看是否有調整的必要。 1F 07-11 12:36
作者:
zuo (想飛的心)
42.72.19.234 (台灣)
2023-03-12 01:03:51 → max70937: 賣出買回需付給券商的手續費及證交稅用整筆交易金額算,成本似乎未必會比股利所得稅低? 2F 03-12 08:10
→ max70937: 手續費6折:0.1425%*0.6*(1+0.96)+0.3%=0.4676%
股利所得稅:4%*(12%-8.5%)=0.14%
以上殖利率假設4% 買進時股價除息4%變原本的0.96 5F 03-12 08:57
… 共有 8 則推文,點此顯示
作者:
ff8squall (...)
36.239.254.14 (台灣)
2023-03-06 11:53:26 → max70937: 你擔心的情況保險可以解決,定期壽險、失能險、實支實付等要規劃足額保障,買房投資收租OK
可能還需要癌症和重大傷病一次金,壽險你們的收入大概會需要定期20年500萬以上喔,意外險也差不多,你可到保險板做健檢,板上會有許多人給建議。 2F 03-06 12:32
作者:
chuenchuen (yuchuen0)
106.64.137.198 (台灣)
2023-03-05 20:39:15 → max70937: 房子應優先,還可順便省下房租,房貸利息若小於房租都很划算,房地產也是資產配置的一部份,且符合生命週期投資法,存完頭期款(定存、高利活存)就可以考慮買了 6F 03-05 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