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ome-sale作者 jamo (hi)標題 Re: [閒聊] 會羨慕有爸媽出400萬頭期款嗎?時間 Mon Aug 11 14:08:13 2025
※ 引述《vava5566 (開心)》之銘言:
: 北中南不一樣
: 台北父母:幫出兩千萬 或者直接送一間老公寓
: 中部父母:幫忙出八百萬
: 南部父母:四百萬以內 沒拿孝親費就偷笑了
: 我是不知道現在父母拿孝親費的比例有多少啦,但碰到的大部分都是中南部的父母
: 才會拿孝親費,不知道大家碰到的CASE是不是吻合這個觀察?
其實該羨慕的不是到底幫忙出多少錢,而是"父母會出錢支持買房"這件事,前面究竟篩選掉多少人
首先這個爸媽要支持買房,這下所有租屋股神都被篩掉了
然後這個爸媽自己得名下有房,自己還要有存款,這下房版所有魯空都被刷掉
這個爸媽還要願意為了兒女掏錢,這下又篩掉一群自我為主的爸媽
貧窮是會遺傳的,但不是看錢,而是看父母的認知,以及他留給小孩什麼財務觀念
買不買房這件事,背後看的是整個家庭的價值觀
真想買房,不用到什麼頂大電資醫牙,普通正常人只要努力工作,認真存錢,由外而內由小而大,房板很多大老都給過方法了
可以說只要認真工作,身體健康,智能正常,按表操課幾乎都買得起房
而爸媽留給你錢,沒有留下正確觀念的,到了40歲以後,不一定守得住
所以真要說,除非錢多到可以成立信託那種等級
否則一般人的家庭,父母的家庭教育,對財務的觀念,就整個人生來看,影響要比給幾百萬頭期重要很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83.87.43.148 (荷蘭)
※ 作者: jamo 2025-08-11 14:08:13
※ 文章代碼(AID): #1ecOZFYW (home-sale)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754892495.A.8A0.html
※ 同主題文章:
Re: [閒聊] 會羨慕有爸媽出400萬頭期款嗎?
08-11 14:08 jamo
※ 編輯: jamo (83.87.43.148 荷蘭), 08/11/2025 14:10:11
推 alexstag: 我記得不久前才有人講過PR99算中產的驚奇言論,建
議主計處另外出一個放大PR 90-99分佈細項的表5F 08/11 14:26
推 zaqimon: 我家樓下巷子賣衣服的阿桑也買了三間房 說有什麼價值觀好像也沒有 以前的人單純只是賺錢存錢如此而已
一樣在抱怨媳婦抱怨兒子 媳婦也沒有因此而尊敬婆婆
婆婆還把家裡的神主牌位放在兒子家 不過這也很正常吧
以前老公寓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神明桌
現在新大樓好像不流行放神明桌
以前沒知識沒水準的普通人隨便都存買房賺好幾十倍
現在買房的是不是將來還能賺好幾十倍呢9F 08/11 14:38
推 childeviler2: PR99是看家庭資產還是薪資水平,薪資水平PR99大概是年薪300萬,這水準大家應該認中產無誤吧?如果是家庭資產PR99,那還蠻屌的17F 08/11 14:43
→ zaqimon: 台北老公寓住了很多這種南部來的人 有些甚至沒念書不識字反正一切都是時代的紅利 人家剛好遇上了
也有聽過有老人一輩子有賺錢就是買黃金 子孫爽死了
子孫一定都會很孝順這位老人
黃金漲得比較少但至少也漲超過十倍20F 08/11 14:44
推 taylorabc: 「爸媽自己得名下有房,自己還要有存款」不一定要自己有存款。爸媽頭期款全出,小孩負責每月房貸就好,這種也是有。25F 08/11 14:51
→ g9xuggf: 沒錯 魯蛇生下來的就是魯魯蛇28F 08/11 15:01
推 alexstag: 會驚奇當然是說資產PR99,那個圖就是講資產,不是
年薪30F 08/11 15:23
推 zpf2005: 推,無法留足夠的錢讓後代舒服躺平,只能留給他們正確的財務觀念32F 08/11 16:08
Upper class - Wikipedia
Since the 1970s, income inequa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has been increasing, with the top 1% (largely because of the top 0.1%) experiencing significantly larger gains in income than the rest of society.[15][16][17] Alan Greenspan, former chair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ees it ...
→ minazukimaya: upper middle和upper完全就是兩個不同的階層啦
然後中信那個高淨值的定義是1M美金也就是3000萬台幣如果你拿3000萬當標準那就會有3-4% 各家報告都差不多 但問題是3000萬台幣淨資產在台灣就算upper了嗎47F 08/11 16:32
→ abyssa1: AI內容參考參考,1M~5M是個尷尬的區間。生活型態差很多51F 08/11 16:34
→ minazukimaya: 你問一圈有3000萬淨資產的人都過什麼樣生活就好XD那個標準還不如我自創的冒險者分級呢XDDD52F 08/11 16:34
→ abyssa1: 自己專業賺上來的跟繼承祖產的心態跟生活方式落差很大54F 08/11 16:35
→ minazukimaya: 其實這些在吵起來的那篇原文都聊過了
最重要的重點是 那篇文章的討論標的人物(a90)
他最後自己上來說他就中產階級出身的啊...
這有什麼好吵的 PR95的人根本不認為自己是upper
class啦 我認識的PR95一大堆 沒人覺得自己是upper的55F 08/11 16:36
→ abyssa1: 一樣的被動收入跟總資產
不工作就比較像資產階級 有受僱感覺就不一樣60F 08/11 16:39
推 minazukimaya: 經營事業也是工作 其實多數upper都是有「工作」的CC Wei也是有工作啊 他是董事會聘來當CEO的63F 08/11 16:42
→ abyssa1: 台灣人有錢但不滿足 主動被動都要賺 中產命
也不喜歡小孩躺平收租只想當個資產階級 給我出去工作65F 08/11 16:42
推 minazukimaya: 社會本來就該嘉獎entrepreneurship
不過在這板上談entrepreneurship真的太遙遠了XD67F 08/11 16:45
推 jerrylin: A000000000名言: 房蟲真的很愛對著魯空打手槍69F 08/11 16:47
推 alexstag: 真的說的很好,就跟PR99是普通學生,一定要全國前
十才算優秀一樣的邏輯,完全理解
除了K董,大概沒幾個會直接承認自己是富二代,這樣
子他們也都是中產70F 08/11 16:57
推 abyssa1: 還是客觀數字定義比較好討論 自我認任職實在落差太大
在工商協進會舉辦的工商早餐會上,張忠謀再次強調「年收入逾300萬應多繳稅」的建議,並明確表示年收入300萬台幣以下的中低收入者應減稅,300萬以上的高收入者應增稅。他還主張開徵資本利得稅(如證券交易所得稅)並讓促進產業升級條例完全落日,以避免減稅優惠被濫用。他認為這樣的政策對富人也有好處,可避免社會貧富差距過大引發激烈反彈。
像Morris的中低收入定義在300萬(2008喔)75F 08/11 17:18
→ abyssa1: 客觀數據的話 年收300萬現在大約PR9885F 08/11 17:22
→ minazukimaya: 這和我說的有任何衝突嗎? upper middle就繳稅主力啊我反而不能理解一直要把upper middle歸類在upper的86F 08/11 17:22
→ abyssa1: 說不定Morris也自覺是中產階級呢88F 08/11 17:23
→ minazukimaya: 邏輯在哪裡 這兩種人的生活方式差那麼多
哪可能 成功創業家很少定義自己是upper middle的啦本質上 upper middle和upper差異最大的地方就是在entrepreneurship
重點是 這歸類方法又不是我發明的 維基一查就有..我只是講客觀事實 不知道為啥有人覺得自己認知被
挑戰之後就一直盧一直盧 挑戰你認知邊界的是wiki又不是我 一直捂著眼睛捂著耳朵不願意打開認知邊界
有什麼好處...89F 08/11 17:23
推 KrisNYC: 台灣的稅大概8成是所得稅 這8成裡面一般人繳的綜所稅
大概25% 營利事業所得稅37% 營業稅19.64% 剩18%是其他稅98F 08/11 17:46
→ abyssa1: 一般人其實繳關稅消費稅貨物稅牌照稅可能比較多100F 08/11 17:49
→ KrisNYC: 再細拆這25%左右的綜所稅的話 其實大概所得40百分位以下都不太需要繳稅 中位數以下很可能領的補助比繳得稅多
我覺得跑不掉的薪資收入大概150萬左右開始會覺得稅很痛101F 08/11 17: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