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kcy05785 (肥宅一號)標題 [閒聊] 美國關稅對台灣未來建設的影響時間 Sat Jul 19 14:42:45 2025
呆丸目前金額最大的公共建設
大概就高鐵的南北2個延伸線
宜蘭3500億(25年估計)
屏東1200億(19年估計,現在應該2400億以上)
而美國的關稅
光汽車關稅和貨物稅就1300億
加總其它有的沒有的應該近2000億
若通通免稅
政府1年就短少近2000億的稅收
這些重大公共建設還推的下去嗎?
買來投資的會不會咕嚕咕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4.209.162 (臺灣)
※ 作者: kcy05785 2025-07-19 14:42:45
※ 文章代碼(AID): #1eUpvdyJ (home-sale)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752907367.A.F13.html
→ kcy05785: 南星?還在打嘴炮階段的不考慮啦。小港才剛擴建而已2F 07/19 14:49
→ VSshow: 重大公設是用來‘’賺錢的‘’,頂多沒賺到而已3F 07/19 14:57
推 minazukimaya: 沒影響 台灣政府財務健康度全球前五 租稅負擔又低稅收年增速又高 沒有需要擔心財政的理由吧
不管要加稅要舉債都還有海一般大的空間4F 07/19 15:00
推 NeihuSnape: 台灣政府太保守 舉債比例世界低 實際上再多借一倍的錢也不會怎樣
尤其ai黃金十年才剛開始 未來稅收會越來越多7F 07/19 15:03
噓 samarium: 你忘記藍白還說要舉債發掉2350億了
後面還有三年都要這樣玩10F 07/19 15:05
→ KY1998: 台灣的問題是近年特別預算開得太頻繁
給災難救急用的東西被當作平時預算使用12F 07/19 15:06
→ kcy05785: 這篇也能吸引到鳥鳥,看來壓力真的很大QQ14F 07/19 15:12
推 minazukimaya: 我有看到一種說法說台灣政府的財政保守是一種路徑依賴 在1997年韓國倒下而台灣沒有 讓台灣更堅信財政保守才能面對金融衝擊 然後2019-2023疫情又重演第二次所以財政保守=安全=繁榮的路徑依賴就很難打破17F 07/19 15:23
→ kcy05785: 現在龍哥的lesson也是如此21F 07/19 15:27
→ gprs910: 低能鳥講唬爛話 真好笑22F 07/19 15:32
推 deepinheart: 這種明顯之後稅收會開始減少的狀況,現在有存糧卻要人家不准存錢(還債也是一種形式的讓以後需要可以借多一點),台灣真的很有趣
不過往正面想,台灣現在債務不到30% 根本空間超大23F 07/19 15:33
推 ChikanDesu: 只能期待轉單效應
如果其他國關稅高 理論上轉單給台灣台灣會更爽 就看關稅開多少28F 07/19 15:57
推 jamo: 台灣拿的出手的重大建設居然是宜蘭跟屏東的延伸段? 我是懶的研究,不過如果真如你所說,且沒有漏講,那台灣真的太可悲了~31F 07/19 15:59
推 kuominj: 汽車關稅這麼重原本就不合理,該導正40F 07/19 17:11
噓 encoreg57985: 某樓笑死 政府自己說超徵 那超徵還稅於民以前蔡也發過 怎不說蔡也掏空 又是雙標小丑42F 07/19 19:32
→ cobrabaton: 你知道轉單效益有多大嗎?彰化水五金關稅消息一來超哭,結果中美對幹爽爆,因為能留在台灣的早就做中高階商品,一堆轉單到台灣瘋狂加班,然後又延期關稅,國外大客戶直接包產線。現在只要比東南亞低就是爆單45F 07/19 19:41
推 a5656565: 別做夢了 不可能比東南亞低
人家是褲子脫光光 你台灣能脱嗎?49F 07/19 19:42
→ cobrabaton: 現在只要政府不要為了西進南向的上市櫃及中小企業就好了,西進跟南向的營業稅跟營所稅主要都是繳交給當地政府,對台灣實際貢獻只有股東所得稅而已
連超徵都不懂真是無言,超徵稅額應該要改名才對。以個人學業成績來比喻,就是今年預估明年考試6科平均80分,結果考6科都滿分,所以可以說平均每科超徵20嗎?現在就是去年預估全年稅收沒這麼多,結果營業稅營所稅大好,所以超出預估的稅額。但實際上人民繳的稅並沒有變多,所得稅還降了 可以抵免的還變多,所以主要繳稅的是企業又不是全體人民,為何要還徵於民?不是應該還徵於超徵的企業嗎?51F 07/19 19:46
推 amnotu: 哪有差 超徵一年就五千多六千億了62F 07/19 2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