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freelance978 (公平與客觀)標題 [閒聊] 自備款三成的房市比較健康嗎?時間 Mon Jul 7 20:52:03 2025
自從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後
房仲狂酸自備款高達三成害民眾買不起房,
比如說房價1500萬,原本自備款兩成只要300萬就能買房,但現在卻要450萬。民眾只有300
萬就永遠買不起房。
但反過來說,
民眾只有300萬這件事不變,
自備款三成這件事也不變,
那房價可能會慢慢休正成300.3=1000萬。對民眾買房是大利多不是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2.14.133 (臺灣)
※ 作者: freelance978 2025-07-07 20:52:03
※ 文章代碼(AID): #1eQyBriS (home-sale)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751892725.A.B1C.html
推 ceca: 不會.
只要一波熱錢你就會發現.
就算是現在這種限制,價格還是會往上爬.
現在主要是央行那個政策太硬.
所以多屋族還沒調整好.
你等多屋族調整好,就可以繼續買了.
而多屋族是這樣,我賣一間就買一間.
你今天讓我買賣很麻煩.
那我就都不賣一直買.
那本來賣一間買一間,偶爾賣一間買兩間.
所以屯屋4 5 6 這樣成長.
阿你讓我都不賣一直買,也是屯屋 4 5 6這樣成長.
差別只是資金運作和轉換方式不一樣.
本版很多包租的,你看他們有沒有在賣.
阿就沒再賣阿,一直買阿.
所以那只是一個時期性產生資金混亂的狀況.
但是之後調整過來,最後還是.
台灣市場有多少錢,因此房價就會怎樣繼續被買高.1F 07/07 20:54
→ toto123: 問題是下面接盤挾力道變很弱了19F 07/07 20:57
→ ceca: 有人住就有人買.
不用自住的買.
洛杉磯紐約的包租公買走了六成的房子.
房價還不是該網上就往上..XD
買盤是看錢...不是看人.
只要房子有人住,就有人買.
日本東京那麼多人不買房子,那房子是誰的?
包租集團嚕.
所以不要再想接盤了..XD
你只怕台灣的錢沒了,類似2000年那種.
台灣資金瘋狂逃出,一票去美國拿綠卡,一票去對岸.
一大堆幾億幾億的往海外搬走.
那樣房價就垮了.
不然.
房子只是繼續落入少數人手上.
你看台灣租率是不是在上升.
而如果頭期款拉到三成.
這個現象會更明顯跑入包租集團手上.
因為之前那麼多討論.
一個薪資中位數的人要買房子,他最大的困擾就是頭期款.
阿這個頭期款再被拉高..XD
那就是少數人更優是去買房子.
不過當然這種觀念沒事就不會講了..XD
要讓別人有空間可以喘氣.
另外央行真正在打的也不是針對屯屋.
他針對那種只是洗一手的.
也就是,他例如手上就是有一先現金.
然後抓一個大漲,進去買間房子在賣掉,洗一手撈了就跑.
央行在押這種,因為它們很不安定.
屯屋很安定阿,買了就出租,買了就出租.
而洗一手的就很不安定.
除了在買賣市場上是一個高投機的存在外.
他也會讓租屋市場很混亂.
一堆租客,本來以為租了房子可以住個半輩子.
結果沒兩三年就被趕走.
又租,又被趕走,又租,又被趕走.
這樣它們很崩潰.
而建商也會因為這些人而蓋它們喜歡的東西.
因此有可能某些產品生產過剩,而非實際居住需求.
央行會更希望建商蓋的東西是住的人想要的.
就算是出租也可以...租客想要的.
而不是建商被這種高投機存在給拉走.
因此央行主要打擊這種人.
你從房地合一拉長到五年,減稅優惠也是拉長時間看就知道.
上面的可以接受你屯屋,但不喜歡你洗一手就跑.
當然他這樣打就打到我們短期.
我們短期把爛屋翻新轉賣..會對市場上堤共低價的可助住宅.
這是政府樂意見到的.
而且我們堤共工作機會....刺激資金在內需市場滾動.
但問題是短期就會跟這些投機的產生重疊性.
所以現在短期就被打趴...害我現在超閒..XD
因此你要仔細的看,上面的喜歡甚麼不喜歡甚麼他想打甚麼.
畢竟政策他說得算.
另外因為我短中長期都做.XD..所以各種型態的狀況我都會有感20F 07/07 20:57
→ harlanstars: 給你買10間20間,100間.百年後也變棺材紙和家產爭鬥75F 07/07 21:16
→ ceca: 活著的時候會有成就感就好,死了不關我的事.76F 07/07 21:17
→ leonidass: 一般持有的如果根本不像Ceca想這麼多那還不是白搭XD
一般住屋還是會被新建案價格影響啊77F 07/07 21:21
→ ceca: 市場有一點很害怕就是不安定籌碼太多.
如果一大票人都只是想要洗一手,不持有.
那會產生一波狂買和一波狂賣.
你在狂賣的時候就會產生負面的市場震盪.
這就是為啥上面的不喜歡他們的存在.
而你要知道,這一批洗一手的,以長時間來講,它們不占持有.
所以例如市場可以持有100.
有沒有這一批人,市場都可以持有100.
但是這一批人會造成短時間內110的假象.
多的那個10就是會產生負面震盪的問題.
但是如果沒有這一批人.
市場照樣持有100...沒有它們,也是100.
所以房價照長,建商照樣炒作..XD
因此這批人並不會實質性的對長期炒房的正面影響有多大.
他們只是一個不安定的波浪,會起來也會下去.
但沒有他們,潮汐上漲的時候,水平面還是會往上漲.
因為他們會賣掉,他們又不持有.
到最後房子還是會落入持有的人手上.
無論這個持有的人是自住自用,還是包租還是屯屋還是收藏.
至於說他們墊高房價?...喔不..他們也會把價格拉回去.
2016的回檔不就這樣.
以及最近有一些預售屋無法交屋的末代預售屋轉讓.
它們不就把本來漲上去的漲幅又要搞修正回去..XD
而惡性的時候,有它們的存在反而不力於炒作.
因為結構會被破壞掉.
因此上面的主要就是打這一批人.
其次才是打建商,現在建商卡34%那個一個...
所以建商比各位更難借到錢推案.
因此推案量大幅被壓制.
而建商推案量大幅被壓制...這...XD
我們屯屋的角度表示"好啊..!!"
建商炒高房價主要是炒地皮,而不是狂蓋狂賣.
這我講過很多次.
就算這邊推案量不多,但只要地皮吵起來.
他價格就會狂飆.
你看水楠是有很多案喔,但為啥他價格一下子就在天上.
阿土地那麼貴,就只能在天上阿.
而當供給量不高的時候,買新屋的就會被逼著只能追上去.
你反而推案量太大+土地釋出太多.
那個因為土地供給量太多,他要集中炒地皮反而困難.
所以實際土地供給量和建商炒地皮的狀況.
才是決定房價的走勢.
當然土地炒作就會看熱錢..
建商背後有金主有募資幹嘛的.
所以熱錢會影響到他購地和炒地皮的實力.
因此,當熱錢來了,除非你土地供給量過多..
市府抓狂亂賣土地(市府是最大的地主)
不然基本上地皮都會再度被網上吵,地皮被網上吵,房價一定跟.沒人擋得起來..
而你說建商要死了幹嘛的,那他會優先把手上土地賣掉.
他賣掉的時候有沒有人去接土地,成交價有沒有hold住.
就是房價有沒有下修的關鍵.
不然建商倒你的,你手上沒土地連屁都不是.
有土地的再度把地價炒高10%.
那你就看到有的建商倒了,但為啥房價還在漲.
因此真正戰場一直都不再房屋,而是在土地.
只要土地價格撐住,就算有2016的回檔.
那也是大概半年一年,價格就又平穩回來.
當然2016那一次有搞到不少土地價格往下走.XD
那一次預售屋炒作有點誇張...一堆人無法過戶掛掉.
牽連到建商手上現金無法回收..
以及某些地主處份土地(包含非不動產企業)..
價格沒甚麼守.
所以搞到地價有一些往下成交.
不過當然整個局面還是在可控範圍..
只是當時2016的背景就這樣,台灣房市大概就重感冒一下.
在家破病臥床個幾天..XD
阿就那些不安定籌碼細菌害的.
不過因為台灣資金面還是很猛.
所以感冒一下沒多久就復甦了.
真正送進ICU的是2000年,資金大外逃..
興達港當年土地炒作到27萬/p...崩潰到3w/p.
刺激吧...79F 07/07 2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