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MAXjames (麥酷斯)
標題 [心得]《預防失智大作戰》:心得筆記
時間 Sat Nov 16 23:21:47 2024


部落格圖文版:https://maxjamesread.com/how-to-prevent-dementia/
《預防失智大作戰》:認識失智症,一部適合所有年齡的記憶之書 - 姆斯的閱讀空間
[圖]
乍看《預防失智大作戰》這標題覺得好像跟自己沒什麼關係。畢竟,雖不敢說年輕,但三十幾歲的人應該還不用擔心失智吧(笑)。然而,讀來卻意外地好看。作者理查.瑞斯塔克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臨床教授,曾撰寫過多本關於大腦的專書。書中他以通俗又睿智的話語,深談關於失智這棘手文明病的種種知識。讀完覺得腦洞又被打開了 ...

 
Podcast有聲版:https://apple.co/48NT4ya

乍看《預防失智大作戰》這書名覺得好像跟自己沒什麼關係。畢竟,雖不敢說年輕,但三
十幾歲的人應該還不用擔心失智吧(笑)。不過,讀來卻意外地好看。作者理查.瑞斯塔
克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臨床教授,曾撰寫過多本關於大腦的專書。書中他以通俗又睿智
的話語,深談關於失智這棘手文明病的種種知識。讀完覺得腦洞又被打開了些。


以下會分三個部份來介紹這本書。首先,會先幫大家簡介一下失智症(相信大家應該也跟
它不熟);接著,會談談要怎麼要去辦別一個人是否有罹患失智症;最後,則會分享一些
預防失智症的小撇步。


【失智症知識小補帖】
就算身邊多少有遇過罹患失智症的人,大家對這個病症可能還是覺得很陌生。所以,這裡
還是簡單來和大家科普一下。

失智症其實是一種泛稱,涵蓋許多疾病。其中最常見的就是鼎鼎大名的阿茲罕默症。目前
,阿茲罕默症仍無法治癒,是相當棘手的疾病。

而失智症其實是一種標準的「文明病」。在過去,由於人類平均壽命較短,這類記憶疾病
相當罕見。隨著人類壽命延長,失智問題才頻繁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事實上,在經濟穩
定、收入中上的先進國家,罹患失智症的人反而更多。


儘管對失智症仍有許多未知之處,醫學界基本上已確認這是一種腦部疾病。以阿茲罕默症
來說,患者最主要的症狀「失憶」,就與海馬迴的受損有關。而透過正電子放射斷層造影
,也可以明顯地看到阿茲罕默症患者的顳葉出現嚴重異常。


正因如此,社會上許多刻板印象將失智症患者視為「活死人」,認為他們是腦部受損的癱
瘓存在。然而,瑞斯塔克指出,失智症其實是一個光譜,就像癌症一樣,有輕微、中度與
重度的狀況。許多時候,只要能提前發現並治療,患者仍能繼續工作數年不成問題。


遺憾的是,社會對失智症這樣「污名化」的偏見,導致其診斷率極低。根據國際阿茲罕默
症協會統計,只有四分之一的患者有被診斷出來。所以瑞斯塔克強調,我們應該抱持同情
心來理解這種病症,不應過度渲染晚期患者的困境。唯有如此,才能讓更多人勇於面對病
情,並及早接受治療。


【如何判斷失智症】
接下來,讓我們來談談怎麼樣去判斷一個人是否罹患失智症。以阿茲罕默症患者的外在表
現與內在感受來說,基本可歸納成以下四種功能障礙:

1.失憶
指的是記憶喪失,通常發生在短期記憶。

2.失語
在言談中難以找到正確詞語,或無法理解別人說的話。

3.失用
個體有正常身體狀態,卻難以執行有意圖或經常做的動作(比如刷牙)。

4.失認
患者無法理解感官所傳達的訊息,甚至認不出自己的配偶和家人。

前兩種障礙一般人偶爾也會經歷,但後兩種則是典型的失智症指標。然而,如前面提到的
,失智症其實是一個光譜。在最初,這些輕度的認知功能障礙非常不明顯,因此很難察覺
。大多數的情況下,我們很難判斷出發病的徵兆以及何時開始發病。


那麼,難道我們就無法盡早發現一個人是否有失智症嗎?其實還是有一些蛛絲馬跡可以觀
察的。瑞斯塔克提到,成年後,一個人的行為通常會變得規律且可預測,而失智症則會打
破這種模式。因此,你可以試著用以下兩組問題來檢測一個人是否可能罹患失智症:


1.一個人的日常態度是否有所改變?記憶是否開始出現障礙?是否出現戲劇性、不尋常或可
疑的舉止?

2.如果第一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請進一步評估這些改變是否對日常生活造成負面影響,
尤其在人際關係上。

簡單來說,我們通常在年輕時就會培養應對內外在壓力和衝突管理的技巧,雖然偶爾會暴
怒或做出侵略性的行為,但很少會一再做出過度的情緒表現。然而,失智症卻會打破這些
「束縛」。因此,如果一個人的情緒或言行突然改變,且經常失控,同時出現記憶問題,
那就可能要小心。最好可以進一步到醫院做更深入的診斷。


【如何預防失智症】
預防勝於治療。所以最後,就讓我們來看看要如何預防失智症吧!

〔閱讀〕
閱讀可說是最好的腦力活動(作者真的這樣說,不是我愛看書才掰的)。例如,當你看這
篇文章時,大腦迴路就會開始重整。這種變化的幅度取決於你過往的經歷。如果你對失智
症不太了解,這篇文章就會對你的大腦產生較多改變。反之,如果你是專業醫生,這篇文
大概不會對大腦產生太多刺激。


另外書中也提到,閱讀小說會比知識性的讀物更具挑戰性。這是因為在讀小說時你必須集
中注意力,才能掌握每個章節中的情景和角色。同時你還必須發揮想像力來猜想角色的動
機與劇情的發展。因此,讀小說可說是種腦力特效藥哦!


〔多提當年勇〕
研究發現,不斷回顧往事有巨大的好處。透過回憶過去人生中發生的重要事件,可以強化
自我認同,增進認知能力,降低失智風險。你可以試著查看照片,加強回憶的鮮明度;也
可以試著與當年認識的人交談,確認彼此回憶是否一致,並補充更多細節。書中強調,這
樣「多提當年勇」的做法對任何年紀的人都有助益。所以,不要再堅持「好漢不提當年勇
」了!


〔運動〕
正所謂運動治百病,這當中當然也包括失智症!有學者認為,運動後心率會變快、血壓會
上升,大腦內的血液和養分供應量就會提升。此外,運動還會刺激肌肉釋放出「肌肉激素
」,進而促使大腦分泌有益的蛋白質來改善思維能力。定期運動還能增加大腦灰質和白質
的體積,強化腦細胞的連結。書中瑞斯塔克甚至說,在阿茲罕默症藥物問世之前,運動是
現階段可用上最有效的預防法。


〔聰明飲食〕
想要維持大腦的健康,還可以從「吃」著手。這邊整理個四個書中的建議:

1.戒除「超加工食品」
超加工食品的特徵是含有過多的糖、鹽和油,且蛋白質含量通常較低。像軟性飲料、香腸
或甜甜圈等食物都是標準的超加工食品。

2.不要喝酒
酒精是阿茲罕默症的風險因素之一,對記憶力有破壞性的影響。偶爾小酌當然沒問題,但
過度飲酒可能就會導致失智找上門。

3.吃抗發炎食物
研究發現,炎症可能是導致失智症的主因。因此,可以多吃像是莓果或是巧克力等抗發炎
食物。

4.喝茶和咖啡
學者發現,咖啡和茶所含的咖啡因可以減少大腦中澱粉樣斑塊的形成,而這些澱粉樣斑塊
被廣泛認為與失智症高度相關。

書中提到,飲食雖然只是影響認知功能的諸多因素之一,但仍然是相當重要的一環。健康
飲食不保證能防止失智症,但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卻一定致命。

〔適度社交〕
研究顯示,社交孤立的人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比較高。孤獨感會導致大腦結構發生變化,讓
顳葉、額葉和海馬迴中的灰質減少,從而增加失智症的風險。人類是天生的社交動物,只
有在有互動的環境中,神經細胞才能發揮最佳效能。


〔美好的狂熱〕
「美好的狂熱」指個是對某個領域抱有濃厚的興趣,並長期學習相關的知識。書中形容這
是對抗失智症軍火庫中最強大的武器。你可以試著挑選一些引起你興趣的事物,然後花心
思去鑽研。這些刺激都能增加大腦的活性,進而降低失智的風險。


作者也強調,培養這種狂熱不一定要從童年開始,任何年齡都可以展開。事實上,不管在
什麼年紀,你都有機會改變大腦。在整個生命週期中,大腦都能保持高度可塑性。所以,
別猶豫,不管是彈吉他還是做甜點,只要想學就出發吧!

【後記:刺激思考的科普】
這本書內容真的十分有趣。除了腦科學的知識與醫療衛教之外,還有許多超出我原本預期
的內容。像〈數字會說話,但也會說錯話〉這一章就談到了像是相關不等於因果、多重因
問題與檢驗正確率等科研中常見的判斷難題。而〈藥廠與大財團所扮演的角色〉中提到的
醫病商業問題,相信不只是失智症,其他許多的病症也會面臨類似的糾葛。


此外,書中提到的「閱讀能活化大腦」這一觀點,意外地為我找到了另一個支持「雜食閱
讀」理念的理由。畢竟,多看看自己不熟悉的領域,才能對你的大腦迴路產生更多刺激。
所以大家一起多元閱讀起來吧!


總之,這是本相當輕鬆又有料的科普書。不論你是什麼年紀,都推薦大家讀一讀啦!

--
姆斯的閱讀空間
FB: https://www.facebook.com/maxjamesread/
IG: https://www.instagram.com/maxjamesread/
Podcast: https://apple.co/3THZYMo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00.166.25 (新加坡)
※ 作者: MAXjames 2024-11-16 23:21:47
※ 文章代碼(AID): #1dEBYKkc (book)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731770516.A.BA6.html
milubi: 推1F 11/16 23:55
rehtra: 我都要懷疑自己失智了2F 11/16 23:56
Steveluke: 推3F 11/16 23:59
viaggiatore: 推4F 11/17 00:53
weimr: 推5F 11/17 00:58
skyhawkptt: 謝謝推薦 列入待讀書單6F 11/17 03:37

--
作者 MAXjames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