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tock
作者 spineless ()
標題 Re: [新聞] 堅持勞退自提20年 逾2萬人報酬率翻倍
時間 Sun Aug 17 20:33:22 2025


看到很多人反對自提
其實我覺得所得稅率要繳20%以上的都適合自提到6%
自提部分免稅 這點誘因很大
我也是提繳10幾年了 覺得還不錯
因為自覺沒能力每年投報率都2,30%以上.....

-----
Sent from MeowPtt on my iPhon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2.42.192 (臺灣)
※ 作者: spineless 2025-08-17 20:33:22
※ 文章代碼(AID): #1eeSmKvt (Stock)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755434004.A.E77.html
※ 同主題文章:
Re: [新聞] 堅持勞退自提20年 逾2萬人報酬率翻倍
08-17 20:33 spineless
ssarc: 股版看天下會覺得人均沒幾千萬都是垃圾1F 08/17 20:35
Fezico: 你每年投報率都破10%,你也能當股神2F 08/17 20:35
Wolverin5566: 20%是多少?這麼猛3F 08/17 20:36
cloud7515: 20%是年收133萬 其實不多4F 08/17 20:37
Fezico: 超過130的好像就20%惹
如果自提能讓稅率級距往下掉一層還不提滿只能說傻惹5F 08/17 20:38
CorkiN: 會有一些扣繳實際年收到133還不會到20%7F 08/17 20:39
washilan: 20%家庭年收大約2208F 08/17 20:43
ghb: 就算只繳最低的5%稅率  加上勞退的投報率6%也有11%算是懶人投資術吧  我就是那2萬人9F 08/17 20:52
CorkiN: 樓上那樣算不對
因為那個抵稅20趴是整個全部抵20趴,要看你總共繳了多少年才能算多少的年化達成了這20趴
稅率5趴的級距就真的不用提撥,因為20年最後只拿到了多5趴的績效換算年化就是真的差
假設是提撥20年,20繳稅趴級距,績效大約是+1%~1.5%
所以提撥幾年/所得稅級距這兩個都要考慮進去,這兩個都很大的影響換算出來的績效
好像推文內容都快要可以發一篇文了@@11F 08/17 20:54
myheartest: 提了又不是就不用繳所得稅
正確說法是遞延21F 08/17 21:01
CorkiN: 這個題目好久以前科技版討論過,最後的結論是年紀夠再提就好23F 08/17 21:06
shyshyan: 就每個月自提省要繳的稅啦 其實叫GPT算就知道了==你可以自己評估啦 反正就是儲值節省稅金 跟不儲值丟股市能不能賺比稅金多25F 08/17 21:09
RungeKutta: 一想到繳稅養的那些人就......28F 08/17 21:11
TokyoHard: >=20 離60越近,越適合提,over29F 08/17 21:11
rebel: 你只想到省下的稅金 有想過被綁死在低報酬的勞退數十年損失的報酬嗎 拿隻筆算算吧 只要投資大盤就好30F 08/17 21:31
guk: 沒自提的靠自己投的。應該是退休金都有千萬了32F 08/17 21:34
XiaoLi: 快退休才值得33F 08/17 21:36
silentence: 20%的級距可以自己去看看吧 報稅的時候不都會算
133-266萬 比12%扣起來痛多了34F 08/17 21:43
veter: 那筆錢本來就要繳給政府的啊,跟低報酬沒啥關係36F 08/17 21:55
IanLi: 只看報酬率不看波動與MDD,談啥投資組合與風險管理37F 08/17 21:56
TaiwanUp: 自動從薪水扣 免經理費 保管費 手續費 遞延繳稅很好 如果要搞主權基金 可納入VT排除中國ETF
Vanguard 準備推出38F 08/17 21:56
mcgrady12336: 你如果確定錢可以二三十年後才用當然可以自提,現實就是中年有一堆金流開銷等著你41F 08/17 21:57
yokann: 12%可以不提 20%+就應該要提了 划算太多43F 08/17 21:59
IanLi: 低所得稅的差異不大,但高所得的稅務上除當下的扣除,省下來的稅參與複利也是很可觀。44F 08/17 22:01
TaiwanUp: 最大的風險就是抱不住 沒錢抄底 主權+國安基金就可以完美做到這些事情46F 08/17 22:01
IanLi: 笑報酬率的很多都是為了酸一下啦,勞退是保守型股債混合基金,那全股票報酬來比只是凸顯認知不足。48F 08/17 22:03
zuo: https://i.imgur.com/CMP9zPe.jpeg
貼出來給少年股神笑一笑,報酬率真的普普
但這些年來的自提讓我少繳30幾萬所得稅,還不錯就是50F 08/17 22:13
[圖]
DarkArbiter: 投0050和其他國際美股組合etf53F 08/17 22:16
chen1230: 光節稅跟保底收益,除非少年股神,不然很穩54F 08/17 22:26
shyshyan: 反正要進20%級距 單身的年收大概180萬才會進去55F 08/17 22:34
rjie: 這邊不少人連所得稅的累進稅率都不知道, 跨一個級距並不是很嚴重的事56F 08/17 22:35
shyshyan: 想省稅金不想給白癡政府亂花錢也是可以提撥啦58F 08/17 22:35
aegis43210: 之前的討論不都是超過40才自提比較划算,最高級距的可以提前自提省稅59F 08/17 22:37
Kydland: 高薪族本來就應該要自提 反正差那一點錢對生活沒影響XD 低薪族光過生活開支都斤斤計較了 還自提勒
當初退這個政策是很左膠的想法 說想要保障中低民眾結果實際運作後 變成很右派的走向XD61F 08/17 22:43
rebel: 勞退強迫每個人都要用保守型股債配本來就很奇怪 剛入社會的年輕人跟隔幾年要退休的人 適合同樣的保守型配置嗎 更別說勞退是鎖長期不能動用吧 既然這樣股跟債長期那個報酬比較好不是很明顯嗎65F 08/17 22:57
idlewolf: 高薪能自提掉一級距的話就自提調高 不然是錢太多喔省的拿去補興趣愛好小孩打砲啥的不是很好嗎69F 08/17 23:31
zxcvbnm6102: 是沒錯 但大部分人應該沒到20%的級距 所以還是自己投大盤吧71F 08/18 00:14
bndan: 離退休越近 自提損失越低 因為離解放時間越近+省稅+保底投資報酬率 這說法沒問題 但是如果是還在國際高速通膨時期 那還是隨便丟個黃金躺贏較佳 除非省稅73F 08/18 00:55
skng: 我分享一張圖,是來自一位網路「魯爸」分享的圖,每個人可以依據自己的「年齡」「所得稅級距」「投資方式來評估的,此圖來自「魯爸的財富自由之路」,如有不恰當之處在請告知! https://i.imgur.com/sHn4jx5.jpeg
https://i.imgur.com/bh80LOM.jpeg76F 08/18 01:25
[圖]
 
[圖]
pilimew: 避稅好用82F 08/18 07:41
jagarandy: 同時期0050報酬率是+300%……與其自提不如0050
https://i.imgur.com/rvSZkiB.jpeg
老實講,看著這長期遠低於指數ETF的績效還會有一堆人寧願信政府退休基金……我只能說愛國人士真多83F 08/18 07:59
[圖]
TaiwanUp: 60/40比較算穩健型 不是保守型87F 08/18 09:53
avali: 20趴的一定要自提阿,6趴又不影響生活,省下來以後自己用88F 08/18 13:06
ManiaX: 股版一堆喊大聲的都不怎有錢 嘻嘻
我都有自提啦,因為20%啊90F 08/18 16:09
Dalapa: 上一篇我說了等你碰到30%稅率,可以自提,這邊討論20%其實優勢不大,收入快300萬那個痛感真的不要太酸爽。建議投資海外資產+自提+房貸避稅92F 08/18 18:59

--
作者 spineless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