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minazukimaya (水無月真夜)標題 Re: [請益] 美債ETF熬到快出頭了嗎?時間 Mon Aug 11 17:09:50 2025
※ 引述《fckavn (怡瑩)》之銘言:
: 這幾年看了不少怪老子
: 自己陸續也買了不少美債ETF
: 本想說抗衰退+等待降息
: 沒想到一路被殖利率教育到懷疑人生…
: 手上是768B+795B兩檔長債放最久
: 比較有趣的是買前者本來不配息
: 最近從不配改季配,帳面年化配到快10%
: 後者則就費率便宜,溢價也不嚴重
: 所有配息預計都放原標的再投入,慢慢做多
: 近期殖利率降回五月低點,股價連帶回升
: 台股債券ETF受益人數,自年初以來也銳減不少
: 長債更是下車不少人,感覺可以樂觀繼續撿
: https://i.imgur.com/DCymTf9.jpeg
: 等到台幣匯損回升、降息落地
: 那時算能迎來長債ETF真正的春天吧?
: (小小債蛙我是如此希望
我們來複習一下美債的三個思考層次
底層是財政平衡的長期預期
中層是利率政策的長期預期
上層是各種籌碼面的變動、與其他風險產品的相對報酬率等等
空中的是各種騙新手的雜訊,什麼六月要到期多少多少兆國債的無意義資訊
越下層的因子週期越長,但是影響就越深遠
底層的財政平衡預期,在法案過後快速惡化,沒有好轉跡象
中層的利率政策預期,在美國的就業數據呈現快速下滑之後
目前FedWatch的降息預期已來到今年降三碼
我主觀認為這波就業緊縮是結構性的,無法透過降息解決
也就是很高機率降三碼之後就業依然無法好轉,只好明年續降
上層的籌碼面變動,經過財政部不發長債和美元穩定幣一波操作
已經基本解決了短期的長債供需問題
同時透過另立發行機構,削弱了FED的貨幣政策權力
美國的貨幣政策正明確的走向財政主導(Fiscal Dominance)
因此,在短期價格變動的考量時,底層因子需要讓位給明顯反轉的中上層因子
我對短線利率預期是 年底之前,30年期會回到4.4~4.5%
利申: 我已進場長債利率期貨(ZB)
總部位已加碼到妙木山大債蛙的三分之一
應該不會再加碼
此外,我的部位不考慮匯率風險
這篇也不對匯率走勢提出預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54.47.23.109 (日本)
※ 作者: minazukimaya 2025-08-11 17:09:50
※ 文章代碼(AID): #1ecRDW1N (Stock)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754903392.A.057.html
※ 同主題文章:
Re: [請益] 美債ETF熬到快出頭了嗎?
08-11 17:09 minazukimaya
推 junior020486: 法案增加3.3兆赤字,但是關稅一年增加3-4千億,不過關稅不知道會不會被判違憲1F 08/11 17:12
推 yyyou: 妙木山 三當家3F 08/11 17:13
→ junior020486: 其實不只美國,歐洲國家的政府公債也在快速惡化
英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4.6%比美國公債還高4F 08/11 17:13
日本長債利率也是在往上走
比爛效應QQ
→ junior020486: 問題是流動性又沒美國公債優良
而且英國公債/GDP也破100%
然後歐元區那些國家又要舉債增加軍費
等於是所有大經濟體的財政都在惡化6F 08/11 17:14
→ alanjiang: 債真的太難惹,因此俺只敢碰股票@@10F 08/11 17:16
→ junior020486: 這些公債流動性還沒有美債好,到時候就是一起死
英國的問題還是在通膨
日本也是,日本那個債務規模,變成BOJ也沒辦法大量升息去壓通膨
英國最近的核心CPI年增率3.7%,還高於預期
第一個爆掉的絕對不是美債XD11F 08/11 17:16
→ rfynw: 財政惡化這種長期利空有時市場會提早反應,搞不好還沒到年底就把預測的空間吃掉了18F 08/11 17:34
可以觀察一下10年期-30年期利差變化
這是比較明確的財政預期指標
底層和中高層的因子信號相衝的時侯
我傾向短線力量會獲勝
畢竟我沒有要抱十年 我是短線價差仔
推 eknbz: m大推一個20F 08/11 17:35
推 abyssa1: ミナちゃん、こんばんは 嘴上債酸,下單債蛙21F 08/11 17:44
我從來就沒反對把美債當作一種投資/投機商品啊
我都是酸那些沒搞懂自己在操作啥商品
就下場玩什麼三層質押還推別人玩的
推 junior020486: 其實債券這個東西,最差頂多就是學日銀,無節操QE買公債
我相信有一天各國政府都會下來這樣子做XD
當然,有可能AI就是新的工業革命,直接提升全球生產力,債務問題就解決了22F 08/11 17:45
欸你這邏輯我不太懂
國家債務問題只有兩種解法 1.加稅 2.通膨(其實也是鑄幣稅)
減支是幾乎不可能的 國家官僚有其運作慣性
提升全要素生產率,對國家債務問題沒什麼實質幫助
因為美國企業所得稅,佔國家總稅收的比率非常~~~低
※ 編輯: minazukimaya (154.47.23.109 日本), 08/11/2025 17:51:31
→ abyssa1: 好啦 我覺得你會贏 也祝福你贏 因為我也下這方向27F 08/11 17:50
推 cho121696: 我是壓了4口UB,打算無限轉倉到25_Q228F 08/11 17:51
→ junior020486: 基本面要嘛看公債規模/GDP,要嘛看債息/GDP
生產力提升=GDP增加31F 08/11 17:53
推 cho121696: 最近美債期貨一直都是逆價差,做多有利33F 08/11 17:54
推 junior020486: 就像一個信貸仔可以借22倍月薪,原本月薪10萬,欠220萬,對銀行來說已經到上限,但是這個信貸仔生產力提升,月薪變成20萬,銀行就覺得這個信貸仔可以再借220萬34F 08/11 17:56
推 Fezico: 主要經濟體國家債卷真的爆掉那個場面會很刺激喔39F 08/11 18: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