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qaz27966 (夜月)
標題 Re: [新聞] 川普若對晶片課關稅 文曄董座霸氣回應「
時間 Fri Aug  8 13:41:54 2025


看到標題說很霸氣、推文寫反觀的...
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講。

3036本業是電子通路商,
直到去年第二季之前,
毛利率基本上長年維持不到4%。
稅後淨利率更是近四年多不曾超過2%。
近四季在回升後更是只有1%左右。
https://files.catbox.moe/frsbek.png
[圖]

所以20%關稅你想要他怎麼貼?
我出2%美國通路出18%。
白幹虧錢都可以的概念?
這是不合理的,所以他也只能轉嫁。

有關關稅爭議,
如果透過補貼或吸收還能維持競爭力。
廠商或許會考慮一下。
但當稅額差距導致失去競爭力、甚至要賠錢。
那轉嫁只是必然。
不然關稅如果都由外國廠商支付,
各國幹嘛不對美國也徵收高關稅?
FED為什麼不敢快點降息?

這波只有兩種國家有資格不跪。
1.具備人口紅利的國家
2.具有美國必要的必需品國家

剩下的只要你要跟美國做生意,
你就得在被勒索和做生意之間取得平衡。


-----
Sent from MeowPtt on my iPhon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8.133.15 (臺灣)
※ 作者: qaz27966 2025-08-08 13:41:54
※ 文章代碼(AID): #1ebOubnV (Stock)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754631717.A.C5F.html
※ 同主題文章:
Re: [新聞] 川普若對晶片課關稅 文曄董座霸氣回應「
08-08 13:41 qaz27966
rebel: 這篇推 一堆人搞不清楚通路商角色 沒有關稅就砍到見骨了 有關稅還吞是要賠錢賣嗎 整條產業鍊一定有人要吞沒錯 但多半不會是賺過路財的通路商1F 08/08 13:46
magamanzero: 台灣大多淨利在20%以下的 要怎麼吞..想也知道4F 08/08 13:49
zuvio: 這些通路商最終都會被迫關門或轉戰美國5F 08/08 13:49
idletime: 產業鏈吞我覺得也很慘,現在便宜的物價大部分就是來自於成本低的人力或者材料,如今要移到美國,代表成本會提高,價格也會再提高6F 08/08 13:50
rebel: 我的產業鍊也包含終端消費者喔9F 08/08 13:52
pujos: 不會賺錢最多就收掉錢放回自己口袋而已,賠錢賣,你賣啊
叫產業鏈吞?哪個智障會賠錢賣?10F 08/08 13:54
qwe78971: 關稅本來就是進口商支付 不對美課徵關稅 一方面是高科技產品來自美國 像農產品 汽車 等非「壟斷」型就課了 另一方面 全球化 我說這麼明還不懂可以唸書13F 08/08 13:55
pujos: 真的當這些台灣企業家做慈善事業的歐16F 08/08 13:57
qwe78971: 台灣這波完全可以免關稅 因為 先進製程有九成都是出自這裡 幾天前川宣布目前在美建廠0關稅 就是有我一點本事的人都可以 如果是跟我程度相同 全部免關稅 基本上是板上釘釘 不會像現在這樣被課20%17F 08/08 13:58
magamanzero: 如果有關稅0%地方 是可以轉單過去阿 但好像沒有21F 08/08 13:58
qwe78971: 再者台灣的政治及地理 完全可以掐住美國 一年付千億美金只為維護台美關係 說真的 現在一堆菜雞完全不行 這都很基本的操作22F 08/08 13:59
abcalmighty: 殺頭的生意有人做 賠錢的生意沒人做25F 08/08 13:59
linbryan: 台灣人很喜歡聽霸氣這句話.有意義嗎?除非你的產品是唯一且必需.加上關稅比別人貴.為何要向你買.霸氣基本上是講給ptt鄉民聽。沒意義的幹話。剛好ptt最喜歡26F 08/08 14:09
ohsho62: 先漲價賣,然後被迫裁員,再跟政府要求補助,三贏30F 08/08 14:24
magamanzero: 給上面 現在大家關稅都在15~25左右 是要貴到哪去31F 08/08 14:24
pujos: 加上關稅比別人貴<=所以哪個國家被課比較低、比較便宜?
講幹話噢32F 08/08 14:25
magamanzero: 以台灣來說就比日本貴5%而已 還是日本佛心不轉嫁?35F 08/08 14:25
pujos: 成本變化又不是只看關稅變動,想換區域你要連原成本差全吃36F 08/08 14:28
magamanzero: 像是美國本土沒有關稅 可是沒有競爭力www38F 08/08 14:29
SuperModel: 中部水五金改上班時間跟休假反應。39F 08/08 15:12

--
作者 qaz27966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