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81311i ()
標題 [請益] 對美順差權會不會成為國家間的交易商品?
時間 Fri Apr  4 13:19:20 2025


在美國重振美國製造大幅減少逆差之前
在逆差總額不變的情況下
其他各國需要去分攤這些逆差並被課相應的關稅
那會不會產生猶如碳權交易的模式
對美順差小甚至是逆差的國家如阿根廷新加坡
可以向其他有高額對美順差的國家出售"對美順差權"
其他國家向賣順差權的國家購買
商品可以到當地去洗產地

由川普關稅公式換算後可以得知
只要順差不超過出口總額的1/5
一律課10%的基礎關稅
例如A國對美出口1000億 順差是0
那麼A國就有250億的額度可以讓人洗產地
250/1250=1/5

對於賣順差權的國家這是憑空生出來的一個錢袋
對於買順差權的國家
運費、重新貼標、買順差權的成本
比起被課關稅、搬遷工廠還要低的話
那也是有利可圖
大家覺得如果川普關稅持續多年的話
有沒有可能產生這種交易模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9.246.115 (臺灣)
※ 作者: l81311i 2025-04-04 13:19:20
※ 文章代碼(AID): #1dxslQB0 (Stock)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743743962.A.2C0.html
minimalin: 碳權想法是吧1F 04/04 13:22
dabih: 不知道外貿法律上是怎樣 但這種像是碳權交易的想法也不是不可能 wwww2F 04/04 13:23
soy5566: 小腦袋發問~ 關稅加上去最先爆掉的不是美國物價嗎? 有辦法這麼快速找到本土替代品且量夠大的?4F 04/04 13:24
ntnuljg: 不行 用100元美金買到100元美金 沒有必要6F 04/04 13:24
luke0407123: 被美國抓到直接100%關稅伺候7F 04/04 13:25
bnn: 原本從中國搬去越南墨西哥洗產地就這模式啊
中美貿易戰持續多年於是搬去洗產地 然後美國繼續抓8F 04/04 13:33
Mytsb2421: 國人買YouTube Netflix 算是從美進口嗎?10F 04/04 13:51
dabih: 不知道樓上是不是要問 服務貿易的狀況 美國服貿順差大概是+300B 而 商貿逆差是-1.2T 經常帳戶還是赤字很多服務貿易計入 可能是各地分公司 要看財報 QQ11F 04/04 13:55
orze04: 你這就是變相的洗產地啊14F 04/04 14:11
bndan: 買對美順差 實際操作是 本來該國跟美國買超的部分 移到台灣跟美國「進口」 然後再從台灣出口到該國 這中間操作有幾個問題 1.貨物時間 2.台灣該物關稅+該國對台灣關稅+增航程運費 出入關手續費等 認真說 這操作不會不行 但台灣本身關稅要夠低才行 不然轉一手虧個幾十% 誰願意這樣做 ==
認真說 這種洗產地做法對「美國」沒差 誰跟美國買東西 美國都是賺同筆錢
一般說的洗產地是把要「出口」給美國的東西換稅低的地方來出口 這會直接影響美國利益 但「進口」美國東西洗一圈 美國無損利益15F 04/04 14:34

--
作者 l81311i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