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iaminnocent (人生無常)標題 [分享] 烏克蘭的光纖無人機:演變、應用與影響時間 Wed Jul 30 08:57:35 2025
板上最近討論光纖無人機的文章及推文越來越多,我覺得我們要看一下烏克蘭人怎麼說,文
章很長
原文來源:
https://bit.ly/4oc2WZN
翻譯內容:
烏克蘭的光纖無人機:演變、應用與影響
引言與背景
光纖導引無人機(FPV)——透過實體光纖纜線而非無線電進行通信的無人機——已成為烏
克蘭與俄羅斯戰爭中的一項革命性技術。雖然有線導引武器的概念並不新穎(如美國的 TOW
反坦克飛彈和以色列的 Spike 飛彈已服役數十年),但將光纖纜線應用於無人機則是近期
的創新,並因戰場需求而加速發展。在戰爭之前,這種「有線控制無人機」似乎不切實際或
不必要,但俄羅斯對電子干擾的廣泛使用迅速改變了這一觀點。光纖無人機的早期原型於 2
023 年在俄羅斯和烏克蘭雙方出現,並於 2024 年投入實際運用。本文詳細介紹了光纖無人
機的發展、在烏克蘭的軍事與民用應用、技術規格、戰術用途、通信優勢、對電子戰的抵抗
力、主要製造商以及與其他類型無人機的比較。
烏克蘭的光纖無人機軍事應用
俄羅斯的部署
俄羅斯是首個在這場戰爭中大規模部署光纖導引 FPV 無人機的國家。首個已知型號是由俄
羅斯志願者技術團隊(Ushkuinik)開發的「Knyaz Vandal Novgorodsky」無人機,該團隊
由 Aleksey Chadaev 領導。該型無人機於 2024 年 8 月左右在俄羅斯的庫爾斯克地區投入
使用,旨在應對烏克蘭的入侵,並在打擊烏克蘭部隊和補給車隊方面表現出極高的效能。俄
羅斯軍隊利用這些有線 FPV「自殺式」無人機監控並打擊烏克蘭的物流路線,使得庫爾斯克
地區的部隊補給幾乎變得不可能。一名烏克蘭醫護人員描述道,他們的「物流完全崩潰;光
纖無人機監控著所有路線,沒有辦法運送彈藥或物資」。
到 2024 年底和 2025 年初,俄羅斯已擁有經驗豐富的精英無人機部隊(如代號為「Rubico
n」和「Sudny Den」的單位),這些部隊熟練操作光纖導引 FPV 無人機,並被重新部署到
烏東地區(頓涅茨克州),以加強在 Pokrovsk 和 Toretsk 等熱點地區的攻勢。據報導,
俄羅斯的光纖無人機在迫使烏克蘭部隊撤出庫爾斯克邊界地區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因為它
們使得移動變得過於危險。
俄羅斯的光纖無人機通常是攜帶爆炸物(通常是改裝的 RPG 弹頭或小型炸彈)的 FPV 四軸
飛行器,並拖曳著長長的光纖纜線。據回收的俄羅斯單位資料顯示,某型號的光纖纜線長度
約為 10.8 公里。俄羅斯型號的射程已達 20–30 公里,並具有高可靠性:烏克蘭情報指出
,俄羅斯的光纖無人機在 20 公里射程下的成功率約為 80%(失敗主要由於操作錯誤)。這
超越了早期烏克蘭光纖無人機的表現,後者在 15 公里射程下的成功率僅為 10–30%。其中
一個原因是技術上的差異:俄羅斯開發者選用了更高端的通信技術——使用 1490–1550 nm
波長的光纖鏈路(信號衰減較低)和基於 OpenIPC 的數位 IP 攝像頭,以及更高功率的發
射器。相比之下,早期的烏克蘭型號通常使用單一的中國模擬數位轉換系統,並使用 1310
nm 的控制波長,這導致其控制信號在長距離下的清晰度較差。
烏克蘭的應對與發展
烏克蘭在經歷了俄羅斯光纖無人機的有效打擊後,迅速加快了自身光纖無人機的研發與部署
。烏克蘭的光纖無人機通常基於商用四軸或六軸飛行器進行改裝,並添加光纖纜線。這些無
人機的框架通常由碳纖維或聚合物製成,配備標準的競速無人機電子設備和第一人稱視角攝
像頭。主要規格包括:
射程:通常在 15–20 公里之間,但某些型號可達 25 公里以上。
光纖長度:通常為 5–15 公里,視任務需求而定。
控制方式:通過光纖纜線進行數位控制,實現低延遲、高帶寬的通信。
抗干擾能力:由於使用有線連接,對電子干擾具有高度抵抗力。
應用場景:適用於城市巷戰、森林偵察、地下目標打擊等複雜環境。
烏克蘭的光纖無人機在多種戰術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包括:
自殺式攻擊:將爆炸物精確投放到敵方目標,如車輛、碉堡,甚至通過窗戶進行打擊。
偵察與情報收集:在電子戰嚴重的區域,執行短程但高風險的偵察任務,深入敵方領土進行
目標偵察或引導火力。
城市與森林作戰:在密集的城市或森林地形中,進行建築物內部或地下的偵察,這是傳統無
線電控制無人機難以實現的。
烏克蘭的光纖無人機部隊被視為現代戰爭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並在多個戰線上發揮了重要作
用。
光纖無人機的民用與非戰鬥應用
除了直接的軍事角色外,光纖無人機在烏克蘭還找到了利基的非戰鬥應用,主要集中在物流
和可能需要可靠連接的民用領域。一個引人注目的例子是使用光纖控制的無人地面車輛(UG
V)向前線部隊運送補給品。2025 年,烏克蘭部隊引入了小型履帶機器人(被描述為「微型
無武裝坦克」),這些機器人可攜帶 100–150 公斤的彈藥、食物和燃料,並通過光纖纜線
進行控制。這些地面無人機通過有線連接進行遠程引導,承擔了許多危險的補給任務,從而
避免了人員駕駛員暴露於敵方 FPV 無人機攻擊的風險。一名士兵打趣道:「我們使用無人
機來避開無人機」,意思是他們使用光纖地面無人機來躲避俄羅斯飛行 FPV 無人機對補給
車的追擊。光纖連接使得這些 UGV 對干擾或攔截具有免疫力,確保它們即使在電子戰密集
的前線也能正常運行。如果地面無人機被敵方火力摧毀(甚至被流浪狗攻擊,如曾發生過的
情況),也不會造成人員傷亡。這一創新被視為在重型無人機威脅下維持部隊補給的救命稻
草。
光纖連接在民用場景中也具有固有的實用性,特別是在無線通信無法運作的環境中。即使在
戰爭之前,繫留機器人和無人機就被用於檢查隧道、礦井和管道等環境,在這些環境中,通
過纜線進行遠程控制比無線電更可靠。戰爭加速了這些系統的發展。例如,烏克蘭公司現在
正在將重型六軸「轟炸機」無人機改裝為光纖控制,用於特殊任務(這些無人機可以攜帶更
大的有效載荷)。Dronarium Air 的一個原型使用光纖控制,並能在纜線斷裂時自動切換到
GPS 引導或返航模式。這種故障保護對於民用無人機應用(例如在災區或工業檢查中)可
能非常有價值,確保任務不會因纜線掛住而失敗。
纜線在戰場上的廣泛使用甚至催生了意想不到的「民用」用途:在頓巴斯,有鳥類被發現將
棄置的無人機纜線編織進牠們的鳥巢。亞速旅在托雷茨克附近發現了一個幾乎完全由光纖纜
線構成的鳥巢,凸顯了這種材料在環境中的普及程度。
展望未來,烏克蘭在光纖無人機技術方面累積的專業知識,可能於衝突結束後轉化至民用產
業。在那些無線電信號難以運作的高干擾區域,安全且抗干擾的光纖控制無人機,有望用於
基礎設施維護、法律執法或邊境安全等領域。
然而,目前主要的民用收益仍屬間接──透過改善戰場後勤(在人道救援角度,使糧食與水
源更安全地運送至前線),從而挽救更多生命。
---
光纖無人機的技術規格與能力
光纖 FPV 無人機在烏克蘭通常為改裝的商用風格四軸或六軸機,並加裝一捲光纖纜線。機
架多為碳纖維或高分子材料,搭配標準競速無人機電子設備與第一人稱視角攝像頭。主要規
格包括:
通信鏈路:細長的光纖纜線(多為單模光纖)隨飛行放出,捲線器通常安裝於機身與有效載
荷之間。典型纜線長度為 5 km、10 km、15 km,甚至可達 20 km。烏克蘭曾在約 15 km 範
圍內有效使用,也有 20 km 成功案例;俄軍據報部署長達 30 km 的纜線。
重量與強度:10 km 的光纖線圈重量約 0.9–1.2 kg,直徑僅 0.2–0.3 mm,但具備超過 1
00,000 psi 的抗拉強度;仍需避免過度拉扯或急彎。
速度與機動性:由於捲線器與更大電池,光纖無人機通常較一般 FPV 較大且較重,飛行速
度約 60 km/h,能執行常規機動,但加重後加速與靈活度降低,且更易成為輕武器射擊目標
。
射程:實際作為纜線長度,常見烏克蘭製 10 km 線圈,15–20 km 線圈亦有,但品質欠佳
時失敗率增高。實務上 10 km 機型命中率約 50%,早期 15 km 嘗試 < 30%;俄軍長程 20
km 機型成功率 80%。
有效載荷:早期光纖 FPV 可攜帶 0.5–1.5 kg 炸藥(反甲手榴彈或 RPG 彈頭)。無人
機(機架 + 電池 + 纜線)自重約 5–7 kg。部份大型光纖機型可攜帶 1.5–8 kg 炸藥,
惟有效航時縮短、機動性進一步受限。地面光纖機器人可運載 100+ kg,有履帶驅動但移動
緩慢。
續航時間:取決於電池與機重,一般自殺式 FPV 約 10–15 分鐘。更重的光纖機型續航略
減;任務多為短程突襲(飛出 5–10 km 後俯衝目標)。
視訊/數據回傳:光纖鏈路提供高頻寬、低延遲的高清視訊。操作者可「一覽無遺」直到最
後瞬間,避免類比無線訊號在終末階段雜訊或中斷。
控制系統:雙方多採商用飛控改韌體,透過以太網或串列數據經光纖傳輸命令。俄方整合 I
P 網路(媒體轉換器+OpenIPC 軟體+IP 攝像頭),宛如光纖網節點;烏方早期採用簡易
類比訊號轉數位後經纜線傳輸。
成本:初期中國進口纜線+發射套件高達 USD 2,500;至 2024 年底隨大量訂單量產滑落至
每 10 km 線圈 + 通訊模組約 USD 500。整機成本約 USD 1,000–1,500,僅較高階無線 FP
V 高出數百美元。國內生產有望使總價僅較普通無線機高 USD 70–140。地面光纖 UGV 批
量五架造價 1.2 M(約 USD 32 K)。
**典型中型光纖 FPV 無人機示例:**四軸機配 12–13〃 推進器,全重約 10 kg(含 1 kg
彈頭與 1 kg 纜線),最高速 60 km/h,依地形不同有 5–10 km 有效射程,成本約 USD
1 000,提供 1080p 視訊並實質免疫於 RF 干擾。
更先進機型可推射程至 15–20 km,或載彈量提升至 5–8 kg,但隨尺寸與價格同步增加。
---
光纖通訊的戰術優勢
光纖控制在烏克蘭的電子戰環境下展現巨大優勢:
不受無線電干擾:光纖鏈路完全硬連線,無任何空中信號可被攔截或干擾。雙方重金部署的
車載干擾器與對空干擾槍對此全無效用,光纖機在重干擾區域自由穿梭。
無 RF 監測痕跡:光纖機無任何無線電發射,RF 探測器、方向找向器及反無人機監控系統
皆難以察覺。僅能透過目視、聲學或雷達識別;反而偶有光纖殘線在日光下閃耀,暴露發射
點。
高頻寬、可靠連線:支持高畫質低延遲數位視訊,終端俯衝仍保持完美畫面,大幅提高命中
率,也利於偵察任務:操作者可隨時中止或調整航路。
不受視距限制:光纖可繞角、入洞、入林、入地窖,無線電機因障礙失聯的場景光纖機皆能
克服,開啟了曾天然受保護的目標。
對地形影響免疫:飛低掠地時,無線電機常因天線貼地喪失訊號;光纖機則可自由貼地機動
,對反甲 FPV 偷襲地態特別有利。
供應鏈優勢:移除無線電收發器,可避開出口管制或晶片短缺;光纖與光通訊元件易於取得
,且在重干擾環境下命中率更高,提升單機效能可抵消較高成本。
綜合而言,光纖無人機在 EW 防禦下提供抗干擾打擊能力,可穿透任何電子屏障,成為戰場
關鍵火力。
---
光纖無人機的限制與挑戰
儘管優勢明顯,光纖無人機亦有盲點,屬於專用工具,而非無線機的全面替代:
纜線物理易損:城市廢墟、樹木、電線都是纜線的潛在鉤掛物,一旦被拉斷或切斷,無人機
即失去控制。實戰中曾有俄方無人機故意穿越烏軍纜線以旋翼割斷纜線,導致機毀。
機動性與速度受限:拖曳纜線產生阻力與拖拽,捲線器佔用動力、增加慣性,靈活度及加速
性能下降,使其比普通 FPV 更易被輕武器擊落。
射程框限:纜線長度上限通常 5–15 km,最遠 20–30 km;無法深入後方深襲,仍需無
線或衛星機型執行戰略遠程任務。
後勤複雜度:操作人員須攜帶脆弱纜線並小心放出/收回;廢棄纜線累積會反射陽光暴露發
射點,必須頻繁更換位置並處理線圈。
製造門檻:光纖纏繞與通訊模組組裝需精密設備與技術。早期大量進口中國套件,整合不佳
造成可靠度問題;現已改進,但生產仍落後需求,常見長達 2–3 月交貨期。
單機成本:雖價格下降至 USD 1 000,但仍高於幾百美元的基本無線 FPV。通常只用於
高價目標或強干擾區,成本考量限制了大規模部署。
載荷折衷:為承載纜線需犧牲一部分升力,同規格機型載彈量較無線機少;大型精確打擊時
仍須考量其他載具,如地面機器人或火砲。
學習曲線:操作者須習得纜線機動技巧,避免繞障與拉扯;新手易因忽略纜線特性而失機,
但隨經驗累積,失敗率可望降低。
正如一位國民警衛隊排長所言,理想編組應同時配備多頻無線 FPV、機器視覺自動機以及光
纖 FPV,各司其職、互補優勢。
---
主要製造商與開發者
烏克蘭廠商/團隊
Vyriy Drone(Oleksii Babenko 共同創辦):首個純烏克蘭元件組裝的 FPV 四軸機製造商
,積極推動光纖發射器及更粗光纖採用,並計畫在地化纜線繞製以降低成本。
BattleBorn(基輔):推出 10 km→15 km 範圍、3–8 kg 載荷的光纖 FPV;CEO「Max」稱
「幾乎沒有防禦能抵抗光纖機」,COO「Alex」不斷優化設計並擴大產能。
Dronarium & WARMAKS:2024 年3 月即展示光纖控制原型,並與 Warmaks 合作開發重型六
軸機,斷線時可自動切換至自主模式。
Smart Electronics Group(Vladyslav Oleksiienko 領導):早於2023 年提出光纖機構想
,後因成本過高遭拒,現參與 Brave1 計畫,協助測試與認證。
3DTech、Boiovi Ptakhy Ukrainy、Kamik-A、Raptor Engineering、OWL、Ptashka Drones
等約 25 支團隊,正在閉環測試與量產契約推動;約 10 支已進入大規模採購階段。
俄羅斯廠商/開發者
Aleksey Chadaev 與 Ushkuinik:政治學者轉志願工程師,開發「Knyaz Vandal Novgorods
ky」,率先批量部署並優化 1490–1550 nm 波長光纖鏈路。
志願單位(Rubicon、Sudny Den):雖非製造商,但在實戰中通過試錯快速完善戰術並反饋
設計。
中國供應商:提供大批光纖線圈與元件,既供俄羅斯,也逐漸被烏克蘭採購;其電信級光纖
被轉用於無人機領域,使雙方快速擴產。
西方志願者
Troy Smothers(Drone Reaper):前美國海軍陸戰隊員,以約 USD 360 的商用零件設計簡
易光纖機並赴烏克蘭示範,助推本地生產起飛。
此外,NATO 盟友提供無人機與對抗訓練,烏克蘭更以空襲切斷俄羅斯光纖廠房,間接加入
「斷供鏈」的反制。
---
地緣政治影響與防禦策略
無人機作戰範式轉移:大規模 jamming 與反 jamming 的對抗,促成光纖機出現;西方適用
於反異敵 EW 情境下,未來或會納入軍事教範。
反制與對策:目前無有效電子戰手段對抗光纖機,必須以物理射擊、網槍、散彈乃至激光切
割纜線;將驅動以動能或定向能為主的 C-UAS 系統發展。
國際供應與制裁:中國雙用光纖元件未列入嚴格管制,卻為雙方所依賴;西方或被迫在制裁
與援助間拿捏,避免同時資助衝突雙方。
聯合作戰策略:各方將光纖、無線、衛星三種方案融入分層 UAS 策略:無線機用於大多數
常規任務,光纖機執行強 EW 區高確度打擊,衛星機則負責遠程偵察與戰略突襲。
心理與人道影響:光纖機的「無解」特性對士兵與平民構成心理壓迫,但其在補給、災難救
援等高危角色中的應用又可挽救人命。
全球擴散風險:技術門檻低,設計易於網路分享,恐為非國家武裝或其他衝突引入新一輪抗
干擾能力;國際社會或須考慮相關管控制度。
---
光纖無人機 vs 無線電遙控無人機 vs 衛星鏈接無人機比較
通信範圍
光纖無人機(有線):受纜線長度限制(常見 5–15 km,最高 20–30 km)
無線電遙控無人機:受視距及中繼限制;FPV 幾公里,無 SATCOM 時 TB2 150 km LOS;
中繼可拓展至 20+ km
衛星鏈接無人機:全球可及(燃料/連線可及範圍內);TB2+Starlink 可達數百 km,受
續航限制
抗干擾能力
光纖無人機:完全免疫 RF 干擾;唯一防禦為切斷纜線
無線電遙控無人機:高度易受 jamming/欺騙;需跳頻或增強天線,仍易失聯
衛星鏈接無人機:局部抗 jamming;Satcom 加密頻段可抗戰術級 jamming,但受戰略級 EW
及 GPS 攻擊
可偵測性
光纖無人機:無 RF 訊號,可被視覺、聲學或雷達偵測;纜線可能暴露位置
無線電遙控無人機:易被 RF 探測器與反 UAV 系統捕捉;發射點易暴露
衛星鏈接無人機:使用高功率衛星鏈路,地面偵測率低;大機體易被雷達識別
對地形/EW 抗性
光纖無人機:不受地形遮蔽與 jamming 影響;可深入建築、林地
無線電遙控無人機:需 EW 抑制或旁路;遇障礙即失聯
衛星鏈接無人機:易受戰略 EW(衛星 jamming/GPS jamming)及網路攻擊影響
載荷與尺寸
光纖無人機:常攜 0.5–3 kg;大型機可至 > 8 kg,成本與體積顯著增加
無線電遙控無人機:FPV 可攜 < 0.2 kg,至大型八軸機可攜數十 kg;可自由配置
衛星鏈接無人機:UCAV 可攜數十至數百 kg 專業彈藥;非戰術前線使用
機動性
光纖無人機:慣性大、拖曳纜線,速度約 60 km/h;動作受限
無線電遙控無人機:高靈活度;FPV 可超過 100 km/h 並可翻滾;大型固定翼需大迴轉半徑
衛星鏈接無人機:大型 MALE 飛機靈活度低;高空運行,不適合低空突防
典型應用場景
光纖無人機:強 EW 區高確度攻擊與偵察;高風險補給任務
無線電遙控無人機:通用偵察、砲兵觀測、群攻;常規日常任務
衛星鏈接無人機:長程深度打擊/偵察;邊境監控,非前線高壓環境
成本與可獲得性
光纖無人機:約 USD 1 k–2 k;零件專用,供應不足,需精密組裝
無線電遙控無人機:幾百至千美元;易組裝,產量大;烏克蘭數十萬架生產中
衛星鏈接無人機:每架數百萬美元;需國家級計畫或盟友支援,數量稀少
---
結論
光纖無人機在烏克蘭戰場上展現了為電子戰難題提供「返璞歸真」解方的力量──一捲玻璃
纖維便足以解鎖精確打擊能力,即便傳統無線電鏈路盡失也能繼續任務。軍事上,它們已有
效瓦解昂貴的干擾系統,並拓展了無人機作戰空間,仿若低空版的砲兵威力。生產與部署的
速度證明,創新往往源自需求與壓力之下的靈活應對。
雖然光纖機無法全面取代無線與衛星機,但它們在特定 EW 環境下的優勢不可或缺。烏克蘭
與俄羅斯雙方的成功部署與持續改良,昭示出全球軍隊都將不得不在未來軍事規劃中考量此
一技術。對於烏克蘭的國際支持者而言,持續援助無人機技術創新,已成為與提供防空飛彈
同等重要的戰略任務。
未來數月,光纖無人機與其反制技術都將持續演進:烏克蘭著手開發更完善的機器視覺半自
主打擊,以及擴大本地光纖元件生產;俄方或將嘗試更長航程或新戰術如相互切斷纜線。這
場技術與對抗的貓鼠遊戲仍在繼續,但毋庸置疑的是,烏克蘭戰爭已為全球軍事技術史開啟
了光纖無人機的新篇章。
心得:
可以看到鵝國的研發潛力還是很強的,烏克蘭急起直追,但光纖無人機還落後俄羅斯一截
光纖無人機的優勢包含:完全不受電子干擾、畫面瞬時清晰(無雪花紋)、難以偵測無線電
方式來找到無人機發射點等等
光纖無人機的劣勢:光纖纜線有斷裂風險、光纖無人機較重會讓原本FPV10-15分鐘的飛行時
間縮減到只剩10分鐘以下、飛行速度慢比一般FPV好攔截、小型FPV自殺無人機最遠5-10公里
(因為光纖重量導致電池撐不了那麼久)、光纖在陽光下會反射,可以被無人機偵查順著光
纖線路找到發射點
光纖無人機有其使用情境,但他不是Wunderwaffe,而是專項工具,在一些強干擾或是訊號
進不去的地方,光纖無人機有優勢,但並非方方面面都是優勢,烏克蘭前線指揮官也是建議
,無線電FPV、光纖無人機、以及AI無人機一起搭配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3.200.9 (臺灣)
※ 作者: iaminnocent 2025-07-30 08:57:35
※ 文章代碼(AID): #1eYMu2Hs (Military)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753837058.A.476.html
※ 編輯: iaminnocent (220.133.200.9 臺灣), 07/30/2025 09:03:31
→ sukoo: 戰爭就是比國力比後勤比工業產能
打消耗戰小國是沒勝算的1F 07/30 09:25
→ iaminnocent: 小國要做的是像飢餓遊戲裡面的名言吧,If We burn, You burn with us3F 07/30 09:30
推 nfsong: 再來一篇無人機改變戰場
從坦克縱隊,到一台也不敢出去5F 07/30 09:36
推 EYESOFDARKKE: 光纖模組從鎂2500下降至500這點太兇猛了,這下得徹底改變離島到澎湖的制定防禦策略。8F 07/30 10:22
推 aeoleron: 這是這場戰爭最危險的新技術 沒有之一
俄國開始的 結果馬上被烏克蘭學走
後面就用來炸俄國的轟炸機基地10F 07/30 10:40
→ iaminnocent: 光纖無人機最遠距離就是30公里,怎麼改變澎湖防守策略?,金門馬祖比較可能吧13F 07/30 10:54
推 viroid: 光纖無人機在待機伏擊上也有優勢15F 07/30 10:55
→ iaminnocent: 在海上也不可能處處有干擾,用衛星通訊無人機比較合理吧16F 07/30 10:55
推 pcfox: 再過幾年就可以看到台灣用無人機表演刺槍術(誤18F 07/30 10:57
推 syen: 鳥巢..19F 07/30 10:58
→ iaminnocent: 而且其實如果是光纖無人機,更該搭配國軍想要引進的AI機砲,因為它速度慢,AI機砲反應時間多很多20F 07/30 11:00
推 longyin: 大陸在賣50km甚至60km的光纖無人機套件22F 07/30 14: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