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iaminnocent (人生無常)
標題 [新聞] 美國研發NGSRI飛彈針對近程空中及高超音
時間 Fri Jul 18 16:57:44 2025


原文來源:
https://bit.ly/4nWCbs5
New NGSRI missile for U.S. Army offers high interception capability against short range aerial and hypersonic threats New NGSRI missile for U.S. Army offers high interception capability against short-range aerial and hypersonic threats ...

 

原文摘要:
美國陸軍推出新一代近程攔截器(NGSRI)飛彈,提供針對近程空中及高超音速威脅的高攔
截能力

美國陸軍下一代近程攔截器(NGSRI)的開發標誌著機動式近程防空技術的重大轉變,其性
能和能力遠超經典的 FIM-92「毒刺」人攜式防空飛彈系統。

作為機動短程防空(M-SHORAD)第三期現代化計畫的一部分,NGSRI 被設計用以對抗多種先
進空中威脅,包括旋翼機、無人機、巡航飛彈以及近程高超音速彈藥。透過在速度、射程、
導引頭性能和推進系統等方面的整合提升,NGSRI 有望成為美國陸軍未來分層防空戰略的核
心部件。


FIM-92「毒刺」是一款人攜式、紅外導引地對空飛彈,自1981年問世以來,一直是美國陸軍
近程防空的支柱。該系統由通用動力開發,後由雷神系統公司(Raytheon)製造,「毒刺」
迅速成為戰場上的標誌性武器,廣泛部署於美軍及30多個盟國部隊。它在冷戰時期至全球反
恐戰爭期間多次用於對抗低空飛行的直升機和固定翼飛機。儘管該飛彈輕便且便於攜帶,但
在射程、速度及對抗現代化干擾技術方面存在限制,使其在當前威脅環境中逐漸顯得不敷使
用。


NGSRI 計畫啟動的目的是提供一款能在日益複雜的作戰環境中,擊敗更先進且機動性更高威
脅的後繼飛彈。

由雷神公司(Raytheon)負責開發的下一代近程攔截器,是一個全新類別的地對空飛彈,旨
在針對現代空中威脅提供高速、遠程的精確打擊。該飛彈長度低於1.5公尺,發射後數秒內
便能加速至超過3馬赫,為快速出現的威脅提供立即且強力的攔截能力。


其採用高載能顆粒(HLG)固體推進技術的推進系統,能夠提供遠超傳統推進器的持續且強
勁推力。此先進火箭引擎使飛彈具備高達9公里的攔截距離,遠超「毒刺」不足4.8公里左右
的最大射程。飛彈在整個飛行範圍內均能維持高精度飛行與末端攔截能力,使其成為需快速
反應的機動化編隊的重要資產。


2025年6月5日,雷神(Raytheon)(RTX旗下業務單位)與諾斯洛普· 格魯曼(Northrop Gr
umman)宣布,在美國陸軍系統成熟度計畫下,已成功完成四次高載能顆粒推進火箭引擎的
飛行測試。這些測試驗證了引擎在高G機動及短時間內達到目標條件下,能產生更長時間的
推力與更大動能,進而提升攔截器的射程與可靠性。


HLG 推進技術的採用,是該飛彈對抗包括巡航飛彈及在低空運行的新興高超音速系統等日益
複雜威脅的重要技術創新。

今年稍早的2025年2月18日,雷神確認已成功完成 NGSRI 計畫中十項關鍵子系統驗證,涵蓋
導引頭、彈頭、火箭引擎及發射控制組件(CLA)的測試,確保滿足美國陸軍對性能與射程
的規格要求。


具備多模式感測能力的先進導引頭,在實驗室及戶外測試中,檢測及追蹤距離均超越「毒刺
」傳統導引頭,並設計能在受電磁干擾的環境中維持鎖定,具備抗干擾與誘餌的韌性。


飛行就緒的火箭引擎測試證實,其在延長飛行路徑上能穩定提供推力;而 CLA 則在低可見

度的操作環境中展現了優異的目標偵測與識別能力。

對彈頭的實彈測試顯示,其對多種空中目標(包括小型無人機及機動飛機)具有精確且可複
現的破壞效能,較先前世代系統在末端殺傷力上有顯著提升。

雷神官員將這些子系統測試形容為推動飛彈邁向作戰成熟度的關鍵一步。雷神陸基與空中防
禦系統部門總裁 Tom Laliberty 表示:「這些成功的子系統驗證,是滿足美國陸軍對於此
轉型性近程防空能力的射程與性能要求的關鍵。我們有信心能迅速提供給陸軍一款可負擔、
低風險且高度量產的 NGSRI 解決方案。」


此飛彈與現有美軍系統的物理相容性,提供了部署上的極大優勢。NGSRI 可無縫整合至現行
的「毒刺」車載通用發射器及人攜發射裝置,無需重新配置發射平台或火控系統,即可迅速
投入使用。這種向下兼容性,搭配性能提升,使其成為陸軍現有及未來機動防空編隊的倍增
器。


升級後的 M-SHORAD 配置將不再需要整合「地獄火」飛彈,車輛的近程飛彈備彈量將由四枚
翻倍至八枚,簡化後勤程序、減輕人員負擔,並大幅提升對群集式空中攻擊(如無人機群或
協同飛彈齊射)的火力密度。


NGSRI 的數位化架構支援軟體定義功能,能持續升級並針對特定威脅訂製任務,使攔截器不
僅符合當前威脅環境,亦能適應未來戰場需求。隨著雷神與洛克希德· 馬丁競爭設計的最終
選擇預計不久後進行,美國陸軍鎖定在2027財年作出低速率初量產決策,並於之後不久部署
到部隊。


總而言之,NGSRI 在各方面均對 FIM-92「毒刺」實現了代際躍進,從導引頭靈敏度與射程
,到飛行速度及整合靈活性均有所超越,為美國陸軍提供了一套高度回應、機動性強且可擴
展的解決方案,以應對同級或近同級對手在低空空中威脅方面的全光譜挑戰。


心得感想:
刺針飛彈的繼任者NGSRI可以攔截高超音速武器?新聞寫能數秒內飛到3馬赫速度以上,射程
9公里,要攔截的話要先有雷達及預先規劃攔截路徑才能攔截吧?

另外有個冷知識,M-SHORAD的刺針飛彈裝填是直接將整根刺針飛彈連發射組件直接塞進去四
連裝發射桶
https://bit.ly/40ZhKkg
之後難道NGSRI也要這種裝填方式嗎XDD

注意事項:請注意版規內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3.200.9 (臺灣)
※ 作者: iaminnocent 2025-07-18 16:57:44
※ 文章代碼(AID): #1eUWoFNA (Military)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752829071.A.5CA.html
wahaha99: 高超音速武器其實滿燙的, 可以用IR鎖?1F 07/18 17:08
b777300: 武器要大量實裝,最終還是會考慮到價格
便宜又實用的Ai無人機,絕對是未來趨勢2F 07/18 17:09
iaminnocent: 絕對是IR,刺針就紅外導引的,NGRSI不知道是不是多模式導引頭4F 07/18 17:10
b777300: 能克制無人機的短程防禦武器絕對會是雷射聚能
烏俄戰爭打到現在,很多以前的戰術與武器使用方式,早已經完全不同6F 07/18 17:11
iaminnocent: 應該是不會用刺針打Group1-2等級的小型無人機,至少要是Group3以上的,只是1-2等級的目前還沒看到M-SHORAD上有相關的對抗裝備,也許是DE-SHORAD(雷射)但是不確定9F 07/18 17:12
b777300: 未來可能還會出現遠程EMP無人機,來應對無人機海攻
很快就會看到,造價低廉的長程巡邏式無人母機帶著自殺式子機稱霸各國領空,多低廉?遠比一發最便宜的防空或AA飛彈還便宜
內建Ai,斷訊後由Ai獨立判斷作戰13F 07/18 17:13
CHYYP: 快拿去烏克蘭測試?19F 07/18 17:19
iaminnocent: Epirus Leonidas系統就是啊,用微波去面照射無人機,讓無人機的電路板因為微波誘發的強電磁場而燒掉但是也能反制,就是用法拉第籠罩住重要的電路板,只是所有的接縫都要包住,可能還要特殊設計方式才20F 07/18 17:20
chi17: 高超音速5馬赫,10公里只要6秒要怎麼準備..25F 07/18 17:36
op15678900: 車載刺針 一直都是整根發射器捅進去
等級1、2 m shorad的對抗設備 不就是30砲嗎?26F 07/18 17:37
DameLillard: 極音速飛彈至少5馬赫以上 3馬赫速度差太多了28F 07/18 17:58
iaminnocent: 新聞只有寫3馬赫以上,不代表只有3馬赫
我猜最大速度應該是3.7馬赫
另外這種短程防禦一般是頭對頭追擊,所以重點反而是前期對高超音速武器的持續追蹤以及末段NGSRI的導引頭反應速度及飛彈機動力可能才是重點29F 07/18 18:16
opm: 先等看看吧 等實際東西跟價格出來
這些年 中共跟美國有些東西吹蠻大...-.-
高性能 量產 便宜 是很麻煩的事
美國的研發也許性能不輸 量產跟便宜就硬傷了34F 07/18 20:22
giancarlo82: 是刺針不是毒刺....38F 07/18 20:57
iaminnocent: OpenAI的翻譯問題39F 07/18 21:43

--
作者 iaminnocent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