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ilitary
作者 DorkKnight ()
標題 [討論] IDF在加薩損失還不小的樣子?
時間 Wed Nov 15 23:14:30 2023


https://milirepo.sabatech.jp/israeli-army-loses-23-of-combat-armored-vehicles-de
イスラエル軍、最近5日間でガザ地区に投入した戦闘装甲車両の内23%を失う│ミリレポ|ミリタリー関係の総合メディア
[圖]
パレスチナ・ガザ地区への地上侵攻を進めるイスラエル軍(IDF)。圧倒的な武力で侵攻を進めているが実はIDF側の損害も大きく、最近5日間でガザに投入した戦闘装甲車両の23%を失っていることが分かった。 ...

 
ployed-to-gaza-strip-in-last-five-days/
剛剛看到上面那篇報導,會日文的應該可以自己閱讀,裡面說以色列目前在加薩地區投入的
383台裝甲車輛在近五日有高達88台的損失(約佔23%),且裝甲部隊指揮官薛達克‧喬爾(
音譯)上校已經戰死,另外從開始進攻後戰死人員已達40名,雖然可側面證實以色列裝甲車
防禦力的確很高,但在面對之前我貼文中的方式(先炸戰利品)似乎還是有點脆弱,後來也
有看到用連裝RPG透過時間差攻擊裝甲車的方式,看起來在城鎮戰中沒有再另外用火力掩護
的裝甲車也的確是脆弱目標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2.179.155 (臺灣)
※ 作者: DorkKnight 2023-11-15 23:14:30
※ 文章代碼(AID): #1bLE1On1 (Military)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700061272.A.C41.html
ggeneration: 地面戰就是這樣1F 11/15 23:15
Esca: 損88台裝甲車只死40個人,這防護超強吧2F 11/15 23:17
Brioni: 馳車設計不是以保護成員生存優先嗎?3F 11/15 23:19
geesegeese: 向烈士致敬,以色列軍官是衝前面的無誤4F 11/15 23:20
wowu5: source: trust me bro5F 11/15 23:20
ashrum: 這還是沒地雷原的情況6F 11/15 23:22
nanozako: 紅明顯 IDF戰損88台這數字是半島電視台說的
他們計算加薩北部衛星照片裡看得到的戰甲車總數
只要統計數量少了,就直接算是戰損
所以才會有損失88台 但KIA才40人這種微妙的數字7F 11/15 23:23
jerrylin: 矛與盾的對決總是盾先被攻破11F 11/15 23:24
Howard61313: Joe是要對決12F 11/15 23:29
DorkKnight: 原來是半島的喔,我看文裡面沒有就沒繼續查了13F 11/15 23:34
sammyymmas: 對岸貼一堆哈瑪斯放出來的游擊戰影片
以色列雖然強 城市戰還是很頭痛14F 11/15 23:42
nanozako: 這個算法的問題包含如果以軍戰甲車開到隱蔽內躲藏或是被市區建物遮蔽(衛星偵照總有角度)而看不到
還有人眼漏看衛星圖等等都會造成戰損膨風
外加戰甲車可能輪調、故障後送維修等原因離開加薩或運送物資人員離開,這些也會被當成是戰損
說實在不是一個非常嚴謹的數字16F 11/15 23:43
ashrum: 哈瑪斯聲稱加薩傷亡破萬,其中哈瑪斯至少占4000,4000:40,就算甲車88還是單方面痛打22F 11/15 23:44
nanozako: 看到只有少數中東 保加利亞 越南等媒體引用這數字24F 11/15 23:44
geesegeese: 就算真的88台,才40人,已經輾平一半加薩走廊了25F 11/15 23:49
skyhawkptt: 真主黨據聞68死26F 11/15 23:49
geesegeese: 下次記得別再侵略以色列,不然他們會再用88台換另一27F 11/15 23:49
smaxtor2002: 對岸影片放一半的 有些坦克炸到沒事還開走..29F 11/15 23:56
sdiaa: 以色列早有預設到 不然不會搞雌虎這種超厚皮裝甲車30F 11/15 23:57
boringuy: 打仗哪有不死人的31F 11/16 00:01
patentshit: 這一波連以黎邊境,已經戰死好幾位中校、上校,真的是身先士卒32F 11/16 00:09
fragmentwing: 真的要算還是之前烏俄那種有看到破損照片的才能確實算出下限吧34F 11/16 00:10
curlymonkey: 這就是城鎮戰36F 11/16 00:11
HiggsBoson: 哈馬斯死傷應該是以軍數倍@@37F 11/16 00:13
aquarius360: 坦克還是適合野戰,移動碉堡跑進固定碉堡群裡去攪和本來就有點錯棚了。38F 11/16 00:21
IMGOODYES: 梅卡瓦的設計宗旨是保車40F 11/16 00:21
haiang: 侵略者的代價41F 11/16 01:50
peterlee97: https://news.ebc.net.tw/news/world/391494
這位也戰死42F 11/16 02:16
Netflix影集製作人證實戰死加薩 官方網站哀悼|東森新聞
[圖]
曾經拍攝Netflix講述以色列軍隊影集製作人梅爾,近期被證實戰死加薩,噩耗傳來,劇組同仁在官方網站上表示哀悼。 ...

 
SpiritDodge: 看來這次地道戰績不如建造者預期44F 11/16 02:50
tsairay: 地道要通風設備要有管線的,隱蔽性沒那麼神45F 11/16 02:54
gg0079: 巷戰兼游擊就是那麼難應付,但沒開坦克進入,只會損失更多士兵的46F 11/16 03:00
insidelonely: 地面戰很正常,美軍當年更慘48F 11/16 03:14
Gjerry: 還是不好打49F 11/16 05:29
ganjuro: 城鎮加上地道就地獄模式50F 11/16 08:48
baboosh: 巷戰打到現在死40個 應該算超強了51F 11/16 09:04
BigBird110: 40個超強的耶...美軍現在去打地面也是怕怕的52F 11/16 09:24
pippen456: 所以不要小看雜兵土炮,台灣城鎮戰也可參考53F 11/16 09:36
geordie: 看哈瑪斯被圍成那樣還有武器可用就知道有多難消除54F 11/16 09:50
chrischiu: 加薩損失的人民與士兵才多吧55F 11/16 09:51
balius: (X)加薩士兵 (O)哈瑪斯士兵56F 11/16 10:07
OpenGoodHate: 美軍打伊拉克也是城鎮戰的時後重損57F 11/16 10:16
ashrum: 1:100要怎麼不小看雜兵58F 11/16 10:55
LegioGemina: 雌虎面對縱列彈頭的rpg也是全車陣亡的說59F 11/16 11:10
frank111: 深入敵營中心,這損耗算好了
邊打還要被罵不人道,綁手綁腳的,對方可是不講武德的人渣60F 11/16 11:15
oas: 沒辦法用大量無人機進行360度動作辨識監控威脅嗎?63F 11/16 11:20
XXXXXXXCC: 以色列才是侵略者吧64F 11/16 12:17
arx3721: 城市戰除非T800還是阿斯塔特不然應該都差不多65F 11/16 12:18
Mazda6680: 城市戰到了CQB等級了,就是老美也會損失慘重66F 11/16 12:19
Ekmund: 數字還是太扯 半島那算法肯定不行67F 11/16 12:28
twdreamnight: 有一種講法是以色列擺防高的坦克在那吸引哈瑪斯打畢竟你要他們從地道出來就得給他們攻擊的目標68F 11/16 13:32
arthur9292: 又在以色列侵略者 當年納粹爽完被盟國打進家裡 怎沒出來哭盟國是侵略者70F 11/16 13:49
Howard61313: XXXXXXXCC大你說以色列是侵略者我沒意見,但換個角度,列強侵華難道就表示義和團是好東西嗎
哈瑪斯也是義和團亂源R
你用了「才」這個字就是在二分法啊72F 11/16 14:28
yuinghoooo: 應該大部分都可以修復吧
確實損失了幾十台裝甲車,但能修都還好
地道要是伏擊用確實沒那麼好,但飽和轟炸了一個月還能打,這點來說地道在戰力保存上還是相當成功的,我們可以參考這方面的經驗。還有哈瑪斯跟俄羅斯的防禦手段似乎也比想的要紮實,不要因為是敵人就看不起戰術。76F 11/16 14:44
aicassia: 只能說哈瑪斯人盾還是有用的 洗腦或阻止平民逃走
以色列就沒辦法直接將加薩北部轟平 鵝肉都可以靠砲彈直接把烏克蘭城鎮轟爛了 以色列的火力面對這點面積更不用說 轟平後等他幾個月再掃蕩就不會有啥損失83F 11/16 15:42
Anutmiao: 想到血戰摩蘇爾裡面的一幕:從城裡逃走的平民被一個拿狙擊槍的中年跟一個拿AK的青少年射殺,主角問為什麼要殺平民,隊長回說是為了懲罰他們逃走
沒加入ISIS都是人肉盾牌或韭菜,哈瑪斯也同樣德性87F 11/16 16:50
s870158: 能聽到薛達克喬爾戰死的死訊,著實令人振奮91F 11/16 17:06
MKIIjack: 以色列真的猛 有信仰加持92F 11/16 19:48
xxfc2003: 那88台拖回去修一修又是變成可用的戰車93F 11/16 22:09

--
作者 DorkKnight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