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torym94374 (瑪利歐)
標題 [請益] 一些入坑心得 三大件缺DAC該怎麼挑
時間 Thu Jan 23 02:53:07 2025


撇開閃亮RGB電腦不說的話,目前持有的相關設備如下,線材都是小黑線等級

耳機:Meze Elite + 斜置麂皮耳罩 + 原廠銅鍍銀升級線

耳擴:Zahl HM1

排插:AudioQuest PowerQuest3 (插座沒有接地)

DAC:主機板接前面板 (ALC4082 + ES9218)


最早是到處試聽耳機並喜歡上Elite的音色,那時候還只有Hybrid耳罩可以用

後來推出斜置麂皮耳罩,換上去以後發現音場變得立體前推了一些,這點加不少分

除此之外高音也變得更清晰明亮,人聲和樂器都變得比較有質感

但缺點就是低音少了一部分,連帶失去了特有的包圍感


後來看上了HM1是因為它有方便的EQ和音場調整功能,一直很好奇聽起來怎樣

此外混音功能讓我不用切換輸入就能同時聽到兩個設備的聲音,對懶人如我超方便

像我平常就用電腦聽音樂和看動畫,也可以一邊玩NS一邊和隊友用DC語音

實際入手後覺得音場+1~2很萬用,感覺上就是在不影響人聲的情況下拉開並放大樂器

這種可以自動將耳機音場升級的效果對我來說非常有魅力,程度接近換耳罩

除了MYTH & ROID的FOREVER LOST聽起來聲音會變亂,這是唯一聽過有副作用的曲子

此外我覺得低音+2可以大致彌補斜置麂皮耳罩失去的低音量


雖然Hybrid耳罩的包圍感還是無可取代,但我覺得這是目前最喜歡的搭配了

一直覺得要是官方能出個斜置hybrid耳罩一定能夠飛天


以上是我覺得能夠明顯聽出聲音差別的部分,接著就要來講我聽不出來的部分

儘管HM1是台高價位的耳擴,因為我看中的是功能性,所以直接盲狙且不會後悔


不過要問我它推出來的音色到底跟以前用的一體機M30差在哪,我是絲毫分辨不出來


特色之一的Class A和Class A & Servo切換功能對我來說也聽不出音色差別

感覺上入手這耳擴的另一個功能,是讓它不會成為系統中的弱點這種心理因素吧


另外就是從雜牌排插換PQ3排插並把所有電子設備插上去,也是完全聽不出任何差異


感覺上買來只有保護電器防止突波這點有用,什麼濾波功能都是浮雲

還有它的網路線濾波只能跑100Mbps,插上去網路反而會被降速,這點還滿爛的


接下來終於要講到這篇的主題DAC了

常常聽到很多人說在準備好三大件之前,線材和電源處理的影響都是其次

所以我也一直都沒有花錢在各種看起來好像很厲害的小玩具上面

我曾經在家裡仔細比較過主機板/M30/Weiss 501 MK2這幾個價位差距很大的DAC

結果不論用USB還是光纖傳輸,都還是無法分辨出任何差異

這讓我對購入DAC的必要性產生疑惑,或許該說對自己木耳的程度有點絕望

雖然不知道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但怎麼想都覺得繼續用主機板還是太奇怪了

所以後來有再給自己一次機會,拿耳機去音悅現場試聽高價位的DAC

結果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店家環境好,我發現自己還是能區別出他們之間的差別的


Mola Mola Tambaqui的聲音很濃郁溫潤,音場不算大,跟我喜歡的方向不太一樣

Linn Selekt DSM聲底比較冷,聲音比較抓耳也能聽到不少背後的細節

但有點擔心因為音色偏尖聽久了會疲倦,體積太大也是一個問題

dCS Lina Network DAC + Master Clock組合一聽到就給我種你怎麼這麼特別的驚豔感

低音沉重音色很暖卻不糊,樂器的分離度和音場都很出色,甚至讓人聲有種後退的錯覺

不過一旦關掉時鐘只留DAC本體的話,人聲的厚度和偏暖的音色就瞬間不見了


還有整體來說那種不知道該怎麼形容的華麗感也消失了,簡單來說就是變得很無聊

另外我還有去謬思聽過大名鼎鼎的Chord Dave,聽起來的印象是聲音很甜很明亮

音色雖然不像Lina那套有強烈的自我主張,一樣有著突出的樂器分離度和定位

雖然體積小很有魅力,但顯示器的新細明體和色塊真的醜到不行,完全不能接受


總之我現在實在很迷茫,不知道接下來到底該怎麼挑DAC

我的目標是找到一台能讓我這個木耳明確聽出和主機板差距的設備

不然就會變得比有功能性的HM1耳擴還不如,聽不出差別的話只是買心安的

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非得到幾十萬以上的價位才能符合需求,也許便宜的DAC也行

我可能該多找些店家去嘗試各種DAC,腳踏實地累積經驗和鑑賞能力以求從木耳畢業

不過我也擔心買來DAC在家裡聽就會退化成主機板等級,失去在店家感受到的魅力

可以的話能借來家裡試聽是最準的,只是不知道台北有哪些店家會提供這樣的服務

問題有點雜亂,感覺有點變成閒聊了,但還是希望各位能分享一些意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5.37.247 (臺灣)
※ 作者: storym94374 2025-01-23 02:53:07
※ 文章代碼(AID): #1daJwM2U (Headphone)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eadphone/M.1737571990.A.09E.html
quillmane: 可以考慮借一台streamer用串流聽音樂,這樣就應該不太可能聽不出來換DAC聲音的差異,原來聽不出換DAC的差異是訊源問題的機會大,耳朵不太可能木成這樣1F 01/23 03:13
串流嗎...我一直沒有把這個方法納入考慮過,主要是因為不夠方便和泛用

如果我認知沒錯的話,就只有音樂可以透過串流機接DAC,但電腦上的影片和遊戲不行

這樣一來就得按照用途另外去做切換,跟我平常的使用情境不同

如果問題真的出在電腦這個訊源太差的話,不知道還有沒有什麼能改善的方案?

沒有的話那可能真的只能試試看串流播放器,並改變平常的使用習慣了吧
※ 編輯: storym94374 (220.135.37.247 臺灣), 01/23/2025 04:33:41
ken080808: 我自己的做法是 音樂串流機 電腦的聲音訊號要求70%就好 訊源其實還是挺重要的!4F 01/23 04:54
一直很難想像訊源的重要性會大於DAC,看來只能借一台串流機來實際體驗看看了

m3365789: 我有一陣子也覺得沒差,所以只留很便宜的DAC,後來找到有明顯差異的就換了,訊源是筆電和CDP沒改變6F 01/23 07:29
想請問一下是從哪台DAC換到哪台,讓你能夠成功感受到明顯的差異

LIONDOGs: 不只要帶耳機,擴也要帶著8F 01/23 07:50
雖然這樣是最理想的,但要跟耳機一起把擴扛去店裡還是不太可能...

IanOP: 串流機接dac最優的輸入,電腦就用光纖接dac啊,dac就用遙控器切換輸入. (光纖的話要注意一下延遲問題9F 01/23 07:59
我的印象中USB的延遲通常會比光纖還要高耶,不知道是不是驅動問題

wwwxwwwyoo: 木耳就不用買省錢,如果是單純想花,就找個看順眼的買11F 01/23 08:18
這種不甘於現狀的心情,好像也不是不能用單純想花錢來解釋

takase: 先找個平價dac換掉主機板直出,再慢慢去聽去研究12F 01/23 08:25
我也好幾次這樣想過,不過平價DAC的選項太多了,讓人覺得眼花撩亂
不知道我能不能聽出來delta sigma和r2r的差異

myg8style: 訊源、DAC、電源處理,差不多到補短板的階段了13F 01/23 08:28
可以理解這些是我目前需要補足的弱點部分
如果可以的話還是想要知道改善其中哪一項的效果會最明顯,讓錢花得有價值些
※ 編輯: storym94374 (61.218.53.138 臺灣), 01/23/2025 09:58:34
quii11: 單純想要把電腦聲音 弄到串流機上 可試試SWYH
但音質就不會太好  也可能有延遲14F 01/23 09:43
原來還有這種玩意,不過你說的副作用也是我重視的地方,所以沒辦法成為解決方案

louissyou: T+A DAC200加上HDMI ARC模組,這樣不論串流機還是電腦就可以一鍵切換HDMI和其他訊源,而且配合串流機還可以直接屏除電腦直連USB去DAC帶來的問題16F 01/23 10:06
看起來主流做法是同一台DAC接電腦和串流機,分別用來隨意聽和認真聽

crush666: 好奇訊源以及輸出到dac的格式設定。自己經驗訊源差異在良好DAC下會蠻明顯的。另外推2541,音樂性好,搭配elite好聽19F 01/23 10:42
我是直接設定96000Hz 24bit輸出到前面板耳機孔,沒有另外多做調整

tekigetsu: 10萬是一個顯著分水嶺,以下的跟直插電腦差不到那去,但至少有一顆音量旋鈕比較方便。22F 01/23 10:43
所以DAC還是要買10萬以上的,上限才會明顯高於主機板囉

crush666: dave+oor(bypass)+elite 拿不下來24F 01/23 10:44
dave就真的什麼都好,就是無法接受顯示器的介面...
※ 編輯: storym94374 (61.218.53.138 臺灣), 01/23/2025 11:11:29
aria0520: 搞台R2R來玩
另外非NOS的基本上就是差在調音 調的空間很大 振鈴處理 各種濾波
一定能聽到差別的就是OS和NOS切換25F 01/23 11:06
聽起來好像很厲害,這樣有推薦的R2R嗎?

tekigetsu: 你也聽過幾台10萬級的,心裡的聲音是誠實的,有時候捏一把,比你一直在中階場玩換裝遊戲還省,小弟的經驗參考看看。29F 01/23 11:32
當初買耳機和耳擴的時候確實是抱著同樣的心態,不過這兩件都買得心安理得
直到DAC這邊我才開始疑惑該怎麼挑,一方面也是DAC的價格上限實在是很高,存錢不易

lordlisei: 去聽看看MSB discrete 吧32F 01/23 11:46
台北不知道有哪邊可以聽到,一直都聽說MSB和dCS齊名

trialmoon: 以你的情況ADI-2就夠了 破10萬的DAC都是在看品牌調音擁有過Discrete & tambaqui 最後降到aqua跟merlot
頂多如果喜歡R2R就在額外選33F 01/23 13:55
從來沒想過有人會把設備主動降級耶,應該不是因為缺錢或退坑吧?

dragon2543: 搞定三大件沒搞定第四件訊源也是徒然36F 01/23 15:23
看來三大件落伍了,以後都要改稱四大件才對
※ 編輯: storym94374 (61.218.53.138 臺灣), 01/23/2025 15:33:24
sa950502: 我自己覺得adi2資訊量還是很明顯輸10萬級的37F 01/23 16:16
evadodoya: 但他也不差
比是比不完的38F 01/23 16:37
fenrirdire: ADI2我自己用了幾年 有差距也要上到701等級才比較明顯頂多工作機的口味對一部分人不太合 還是很對得起價格40F 01/23 17:58
感覺ADI2還滿多人推薦當入門DAC耶

n1m5w8tsarp: 挑口味比素質重要太多,自己經驗是有時無感真的是口味不合,這時候就慢慢來就好,覺得這部分也蠻看機緣的,哪天就會剛好碰到很喜歡的機器42F 01/23 18:56
或許三大件大概都會有類似的狀況吧,就是要有緣份才能碰到很對味的

ozyamazaki: 你都能在店家聽出差異了 就表示自己系統哪裡出了問題 建議先從電源處理下手 其實挑三大件 電源至少要有基本的處理才不會錯殺好機子45F 01/23 19:40
能幫忙推薦一下要怎麼進行最有感的電源處理嗎?
如果買再生電源或電源淨化器,然後把訊源和耳擴之類的都接上去,不知道效果如何
※ 編輯: storym94374 (220.135.37.247 臺灣), 01/23/2025 21:08:26
trialmoon: 因為價格對得起價格而且也好脫手 如果會調EQ可玩性很高電源配個IPOWER X 本身不吃5V USB直連就好 真的很簡單48F 01/23 21:15
這個電源也是很有印象,常常在板上看到拿來搭配各種機器

sa950502: 我只是覺得他的等級用adi2有點委屈 後面大件等級都不錯不然這台入門來說沒什麼問題 (漲價前)50F 01/23 23:35
我現在連自己到底要不要使用入門DAC都不清楚,實在很怕又聽不出差異
不過如果沒有DAC的話串流機也發揮不了作用,變成只是另一台DAC而已

theshape87: 去外面視聽時要小心前面可能塞很多補品,數十萬都有可能。 看你前面有在家裡試過weiss 也沒有感覺的話,可以先試試eversolo 這種串流一體機,避開電腦這難處理的。電處可先試試隔變,或者直接選隔變+濾波來改善52F 01/24 01:16
如果我選擇了隔變+濾波,是否需要注意哪些東西能插上去哪些不能,還是全上就好?

asdfg0612: 既然擴換過 可以再借一次看看 三大件是會彼此拖後腿的56F 01/24 02:52
確實是可以再跟方浪借來試試看,不過雖然有擴了我還是沒什麼自信能聽出差異
依照各位的建議,還是得先準備好串流機和電源處理,才比較能測試DAC
※ 編輯: storym94374 (220.135.37.247 臺灣), 01/24/2025 03:19:27

突然想到,請問DAP一般來說作為訊源的表現如何?

因為我手上的M30這麼大台,雖然之前都當作一體機來用,但以DAP來說理應表現不俗

如果把M30當作訊源接在一台DAC上,這樣效果通常會比沒處理過的電腦還要好嗎?

要是我手上有一台不錯的DAC的話就可以交叉測試看看了
※ 編輯: storym94374 (220.135.37.247 臺灣), 01/24/2025 05:45:27
boss921001: T+A DAC200路過,20萬的世界和10萬還是差蠻多的,就像4K IPS螢幕跳到OLED這麼多
解析好像差不多,但深度和密度動態都更明確57F 01/24 12:36
PowerPro: 會覺得無感 應該是系統哪邊bug更大導致的60F 01/24 13:13
theshape87: 主流說法是大瓦數(放大器)都不接,其他都接。但我覺得全都接上去試試聲音怎麼樣,覺得有壓縮感就別接61F 01/24 17:15
evadodoya: 看到最後我覺得聽不出來省錢蠻好的63F 01/24 17:36

--
作者 storym94374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