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googolplex (googolplex)標題 [新聞] 如果沒有兩顆原子彈?郭岱君斷言中國不會輸時間 Sun Aug 17 10:37:27 2025
如果沒有兩顆原子彈?郭岱君斷言中國不會輸,但日本面臨「這個下場」
風傳媒 張鈞凱
https://www.storm.mg/article/11060779#page1
https://www.storm.mg/article/11060779#page2
目錄
中國擬定「持久消耗戰」,戰略成功拖死日本
軍民團結、正確領導,日本醬油被水化於無形
抗戰勝利卻元氣大傷,打內戰注定失敗的結局
今(2025)年是抗戰勝利80周年,我駐日代表李逸洋首度出席原爆紀念典禮。長風文教基
金會主辦,風傳媒、聯經出版協辦,16日邀請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院研究員郭岱君主
講「烽火未歇:從抗戰勝利到山河裂變的關鍵抉擇」。她斷言,如果當年沒有兩顆原子彈
,「日本仍不會贏,中國也不會輸」,兩顆原子彈只是提早結束戰爭。
中國擬定「持久消耗戰」,戰略成功拖死日本
面對日本如此強大的敵人,中華民族貧窮落後,中國軍民付出慘烈犧牲,為何能夠取得最
後勝利?專研抗戰史的郭岱君,對此問題做出回答,她認為主因在於中國正確的抗戰大戰
略。她說,當時中日兩國敵強我弱,軍力相差懸殊,跟日本實際上是「沒法打」。但是蔣
介石參照德國軍事顧問法肯豪森(Alexander von Falkenhausen),以及蔣百里、陳誠等
人的建議,擬定了「持久消耗戰」對付日本的大戰略。
「日本要快,我們就慢;日本要速戰速決,我們就拖。」郭岱君指出,中國再慘敗也不投
降,讓日本非常火大,從而決定攻打首都南京,還爆發南京大屠殺,但國民政府還是不跟
它談。當國民政府退到「三陽一線」(洛陽、襄陽、衡陽),從平原地形轉為高山峻嶺,
日本很難進攻,所以持久戰敗而不屈,拖死日本,是正確的戰略。
郭岱君表示,蔣介石與中國的軍官,從不認為能在軍事上戰勝日本,但中國地大、物廣、
人多,「我們拖得起,日本拖不起」。此外,日本犯了一個戰略錯誤,即中國成功在淞滬
開闢第二戰場,當淞滬打完之後,日本重軍已在華東而不在華北,日本參謀本部有預感不
能再往下打,不能越過蘇州和嘉興這條線。問題是,日本軍人已殺紅了眼,打了3個月戰
況慘烈,國民政府還是不投降又不和談,日軍硬是要追擊國軍主力部隊,沿著長江往西打
,而日本資源其實越打越不足,最後根本已無能力占領長沙。
軍民團結、正確領導,日本醬油被水化於無形
「中國人數千年來都是天高皇地遠、帝力於我何有哉,可是在抗戰時期,中國軍民真的展
現史無前例的大團結,還有蔣介石堅毅不拔的領導。」郭岱君直言,如果當時中國是由汪
精衛領導,恐怕整個歷史就要完全改寫了。她說,蔣介石在日記裡至少3次向上帝禱告,
期盼國軍能挺過大小戰役,「這其實是很悲哀的,因為真的無計可施,也無援軍,仗打得
非常辛苦,蔣介石就是忍下來了。」
郭岱君透露,日本方面其實多次希望和談,儘快結束戰爭,但最後都無法談成。蔣介石在
此問題上有一條底線,即日軍必須退到盧溝橋事變之前的狀態,亦即退出華東、華北地區
。就算1937年底南京保衛戰開始前,日本委請德國駐華大使陶德曼(Oskar Paul
Trautmann)向中國提出和談條件,但由於蔣介石堅持底線,事情就一直僵持下去。「蔣
介石面對與眾人的爭執,他說失敗並不可怕,但如果簽了任何喪權辱國的條約,中華民族
就永遠被束縛住了。」
相對於中國的戰略成功,郭岱君坦言,日本的戰略是錯誤且失敗的。日本一開始就看輕中
國,且「貪心不足蛇吞象」,如同李宗仁所比喻,中國地廣人密,日軍一個師團、一個師
團地開入中國,猶如把醬油滴入水中,直到整瓶醬油滴完,水還是水,醬油卻被水吸收於
無形。郭岱君說,日本人就這樣「一滴滴」地,滴了8年,滴進了6、70個師團在中國戰場
,最後卻是泥足深陷,進退兩難。
戰勝利卻元氣大傷,打內戰注定失敗的結局
「很多人可能會問,如果沒有兩顆原子彈,是不是中國就贏不了了?尤其是日本人常講,
他們之所以最後無條件投降,是因為兩顆原子彈。」郭岱君提出截然不同的見解,在她看
來,即使沒有兩顆原子彈,中國的持久戰也會拖死日本。她舉例,日本曾多次想傾全國之
力直接打四川,可是做了多次的規劃和演訓,就是打不進四川。「萬一日本打進四川,我
們還有雲南、貴州可以退,關鍵是中國拖得起,日本拖不起。」
因此,郭岱君認為,日本最終都要失敗的,兩顆原子彈只是讓其提早投降的時間。此外,
一動用到原子彈,也避免了更多生命的犧牲。郭岱君總結,中國事實上沒有能力應付現代
化戰爭,當時很多軍人連飛機都沒看過,有的軍官還不會看地圖,「可是日本人來侵略,
我們不得不抵抗。」抗戰雖然勝利,但是個「慘勝」,中國已民窮財盡,社會、經濟、交
通幾乎都崩潰毀壞,元氣大傷。
郭岱君援引郝柏村的說法,「從老總統(蔣介石)決定要打內戰開始,就已經注定要失敗
了。」包含荷蘭學者方德萬(Hans van de Ven)的研究,以及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
這篇文章都指出,1944年的中國已是亂象叢生、民怨大起,到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的統
治根基已經崩壞了。更重要的是,美國原來希望扶持中國,成為東亞的反共重鎮,最後卻
轉向支持日本,戰後局勢跟蔣介石預想的亞洲發展完全不同。「人生跟國家是一樣的,往
往在失敗中孕育了機會,但在勝利中也很可能種下失敗的種子。」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8.223.224.221 (日本)
※ 作者: googolplex 2025-08-17 10:37:27
※ 文章代碼(AID): #1eeK1hrY (Gossiping)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755398251.A.D62.html
※ 同主題文章:
[新聞] 如果沒有兩顆原子彈?郭岱君斷言中國不會輸,但日本面臨「這個下場」
08-17 10:37 googolplex
→ greensaru: 日本當時窮途亦末路,兵敗如山倒1F 36.226.251.120 台灣 08/17 10:38
→ fantasyth: 如果電話亭3F 162.120.161.23 美國 08/17 10:39
推 scum5566: 結果國民黨還是輸掉整片大陸4F 125.224.152.25 台灣 08/17 10:39
→ l2l: 沒原子彈 中國版圖就不是現在那麼完整了5F 114.44.25.242 台灣 08/17 10:40
推 caity: 美國不參戰中國能贏嗎要怎麼耗死6F 223.139.213.120 台灣 08/17 10: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