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unbysea (忠言逆耳良藥苦口)標題 [新聞] 超10萬元買金需申報 專家揭中共新規動機時間 Thu Jul 3 17:00:31 2025
1.媒體來源:
大紀元
2.記者署名:
大紀元記者李淨、駱亞採訪報導
3.完整新聞標題:
超10萬元買金需申報 專家揭中共新規動機
4.完整新聞內文:
https://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ds/2024/05/id14252517-17_000_Hkg85348972-600x400.jpg
圖為中共央行資料照。(Mark Ralston/AFP/Getty Images)
【大紀元2025年07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淨、駱亞採訪報導)自8月1日起,中共央行
將實施嚴格的貴金屬交易監管新規,要求現金購買黃金等貴重資產單筆或日累計超過10萬
元人民幣時,必須向監管機構申報,官方稱此舉措旨在打擊洗錢活動。
專家分析認為,中共所謂的反洗錢措施「醉翁之意不在酒」,這一政策的核心目標並非單
純的金融犯罪防範,而是服務於更深層次的金融維穩戰略考量。
央行規定現金購黃金超10萬元強制申報 分析:中共缺錢
中共央行日前正式發布《關於印發〈貴金屬和寶石從業機構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管理辦法
〉的通知》,規定自8月1日起,境內所有從事黃金、鑽石等貴重商品交易的機構,當客戶
以現金進行單筆或當日累計達到10萬元人民幣及以上交易時,必須嚴格執行客戶身分識別
程序,並在5個工作日內向中國反洗錢監測分析中心提交詳細的大額交易報告。
該管理辦法同時建立了長期追溯機制,要求所有客戶資料與交易記錄必須保存不少於10年
,並規定無論金額大小,一旦發現任何可疑交易行為都必須立即向監管部門報告。
https://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02295b052e5-e1751475000238.jpg
(網頁截圖)
業內分析人士普遍認為,這項政策不僅將對珠寶、貴金屬行業產生深遠衝擊,更將對現金
流通秩序和公眾財務自由度造成實質性影響。
事實上,自2023年以來,中國多地陸續傳出「銀行櫃檯拒絕大額取款」「需提前預約」「
需提供資金用途證明」「儲戶取款2萬元以上需經轄區派出所同意」的消息,特別是在河
南、山東、雲南等地,出現銀行儲戶圍堵網點、排隊維權的情況,引發輿論廣泛關注。
時事評論員楊威分析,中共確實沒錢了,應該早就盯上了老百姓手裡的錢,新華社所寫的
「10萬元以上現金交易需上報」恐怕不是筆誤,更可能在試風向,看老百姓有什麼反應。
對於中共限制現金交易,網民紛紛發視頻表示擔憂,「你存在銀行的錢,真正屬於你嗎?
」
https://www.ganjingworld.com/s/qWYYanpxBB
專家:中共金融新規或試圖延緩金融風暴
中國問題專家王赫在接受大紀元採訪時,深入分析了新規出台的深層動機。他指出,中共
所謂的反洗錢措施「醉翁之意不在酒」,其真實目的是金融維穩。
王赫表示,此次政策調整與中共在2024年修訂《反洗錢法》形成有機聯繫,表面上這是標
準的金融犯罪防範措施,但實際上隱藏著更為複雜的戰略考量——通過嚴格控制居民資金
流動來預防系統性金融風險的爆發。
他進一步指出,金融風險的堆積與2018年開始的中美貿易戰密切相關。美國政府陸續加徵
關稅,促使外資產業鏈外遷,中國出口結構受損,製造業利潤大幅收縮。與此同時,三年
疫情封控政策則加劇了內需萎縮和就業壓力,為金融系統積聚了更大的流動性風險與債務
違約潮。
「當局並未選擇從根本上解決這些深層次的制度性問題,而是將『反洗錢』工具化,用以
加強對民間資本流動的管制。」
關於政策的戰略意圖,王赫分析認為:「當銀行體系出現信任危機時,民眾的自然反應是
提取現金或將資產轉換為黃金等實物形式,這種行為模式可能引發區域性乃至全國性的擠
兌風險。」
「中共通過種種行政手段,限制現金交易,就是為了延緩金融風險爆發的速度。」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中國多地頻繁出現「銀行取款難」的案例,這些事件在大陸社交媒體
平台上引發廣泛關注,用戶公開表達對「存款無法自由提取」的擔憂。
王赫認為,這些現象表明當局已在實際操作層面對現金流動實施嚴格限制,並且正在系統
性地維穩,這將削弱公眾對金融體系的信任基礎。
中共金融新規或為無錨印鈔、未來資產徵稅鋪路
資本市場資深分析師徐真從貨幣政策與資本流動的雙重維度解讀了這一監管新規。
徐真對大紀元表示,中國經濟目前正處於由通縮向通脹急速轉換的關鍵節點,黃金作為傳
統避險資產的屬性使其成為高淨值群體的重要配置選擇,這一趨勢已引起監管層的高度警
覺。
「盛世買古董,亂世藏黃金。中國目前有點像進入經濟末世的狀態,中共此時強化黃金現
金交易管制,很可能是為即將啟動的大規模貨幣寬鬆政策(無錨印鈔)預作制度準備。」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以來中國M2貨幣總量激增,僅上半年同比增長超10%,而GDP與實體
投資增速則顯著滯後,表明大量資金流向非生產性領域。民間普遍擔憂人民幣持續貶值,
加劇了資金「脫實向虛」的衝動。
從貨幣政策角度,徐真進一步分析:「如果中國實施進一步的貨幣超發政策,人民幣面臨
大幅貶值的系統性風險將急劇上升,而黃金因其價值高度集中、易於攜帶和保存的特性,
將成為資金保值與跨境轉移的理想工具。」
「新規要求對黃金現金交易進行詳細登記,也有可能是為未來在特殊時期通過『實物資產
徵稅』建立法律框架和數據基礎。」
https://www.ganjingworld.com/s/oWYWg1qnNY
楊威認為,中南海新的權力中心可能也怕關鍵時刻有些官員要把錢卷跑,就勢看看哪些官
員可能慌忙大肆提錢,各種賬戶就暴露了。
此新規8月1日實施,楊威認分析,中南海故意給了一個月時間,看有哪些人可能有動作,
就能掌握不少官員的家底;如果要借反腐開刀的話,基本上一抓就準。 無論怎樣,如此
嚇人的做法都透露了中共的極度虛弱,已經自身難保。
防資金外流 中共憂系統性金融崩盤
徐真還指出了另一重要考量——防範非傳統資本外流通道。
「這很可能是對『非傳統資本外逃渠道』的精準管制,特別是通過香港、澳門等邊境口岸
將黃金、寶石轉移出境的行為。相比於電子轉帳的高度可監控性,實物黃金交易的隱蔽性
更強,因此監管部門加大了對這一領域的封鎖力度。」
2024年中國外匯儲備止步不前,但海外資金「跑」的速度卻在加快。根據外媒分析,越來
越多的中國高淨值個人通過換匯中介、地下錢莊、貿易對沖等方式轉移資金出境。美國財
政部也曾在2024年中點名中國「疑似資本管控回潮」。
第三個戰略層面的考量,則直接關聯系統性金融風險的預防。徐真分析:「從近年來的金
融事件觀察,中國在銀行業、理財平台、地方政府債務等多個領域都出現了風險暴露,為
避免發生系統性金融崩盤,必須通過多元化手段來降低公眾的『擠兌預期』。」
「限制現金提取、實施交易登記制度,甚至與公安系統建立協同審批機制,都是維穩邏輯
指導下的政策工具。」
https://www.ganjingworld.com/s/B3J3bq7eZJ
金融監管日趨嚴格 削弱市場對其的信任
中國黃金消費量在2024年連續第12年位居全球首位,儘管同比下降9.58%,但仍是全球最
大黃金消費國。這一數據清晰地反映出投資者對經濟前景和貨幣穩定性的深層擔憂。在中
國不確定的經濟環境中,黃金作為一種傳統的避險資產,其吸引力依然強勁。
中共三年疫情封控政策全面放開後,中國經濟復甦乏力,青年失業率一度被認為超過20%
。房地產持續下行,恆大等眾多房企爆雷震盪市場信心,民間投資與信貸意願均下降。在
這一背景下,黃金、美元和海外資產成為中國富裕人群的首選避險配置。
與此同時,中共央行的金融監管措施也日趨嚴格。除了此次黃金交易新規外,自2024年起
,中國多個省份開始對企業與個人的大額美元兌換行為實施限制,並強化了對海外帳戶的
申報義務,這些舉措引發了國際社會對「資本管制政策重啟」的廣泛關注。
專家認為,中共此輪以「反洗錢」為名義的金融管制措施,本質上是內部金融風險防控與
社會維穩戰略的有機延伸。
王赫總結道:「中國目前呈現出『半開放經濟體』的特徵,一方面積極吸引外資流入,另
一方面又通過行政手段嚴格限制資金外流,這種內在矛盾的體制設計,最終將削弱國際金
融市場對其的信任基礎。」
責任編輯:孫芸#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轉載媒體: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5/7/2/n14543481.htm
6.備註:
--
清界線,善惡報應之時才不至於隨惡黨一起遭報,給自己選擇一個光明美好的未來!
https://i.imgur.com/MGxr2Ng.jpg https://youtu.be/OSqNGxXB1t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7.42.215 (臺灣)
※ 作者: sunbysea 2025-07-03 17:00:31
※ 文章代碼(AID): #1ePaQqYD (Gossiping)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751533236.A.88D.html
推 gn134679: 大紀元有調查 黑熊老爸怎麼賺中國錢嗎大紀元應該查 民進黨還有誰賺紅錢1F 111.246.14.20 台灣 07/03 17:01
噓 BaGaJone: 傻逼東西 台灣買賣黃金也都要登記申報3F 101.12.206.212 台灣 07/03 17:02
→ johnhmj: 中共的10萬RMB申報 vs 某島的50萬NT申報6F 49.216.177.157 台灣 07/03 17: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