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helixc (@_2;)標題 [閒聊] 從生態攝影談無反相機與長焦鏡頭(2/2)時間 Wed Jan 29 20:18:58 2025
接續
#1dcXiPGX (DSLR) 再來一篇談鏡頭。
**DSLR年代非大砲拍鳥鏡頭**
2000年初以拍鳥來說當時入門有兩個選擇:
-Canon EF/Nikon F 的300mm/f4 簡稱340
Canon 無IS(1991) 有IS(1997) Nikon無VR(2000)
-Canon EF 400mm/f5.6無IS(1993) 簡稱456
再更長的鏡頭就是經典的大砲300mm/f2.8, 400mm/f2.8, 500mm/f4, 600mm/f4
這些大砲基本上都是4-5公斤起跳,只有328有機會3公斤出頭
然後這些鏡頭會有一些小光圈的下位版本如400mm/f3.5 500mm/Ff.5等等
2002年Sigma還出了一個300-800mm/F5.6 (7000USD/5.88kg)
這些真大砲(口徑超過十公分)都要上腳架用油壓雲台才會穩
當年我沒錢買,照我的使用習慣買了也沒耐性定點等,這部分就不多討論
**2013年平價長鏡頭150-600mm加入市場**
340/456獨霸非大砲拍鳥鏡頭的年代很久,一直到150-600/f6.3推出才改變
才讓非大砲的使用者有機會在2000美金以下使用光學600mm的鏡頭
當時我用Nikon 300mm/f2.8 + 1.7x,畫質當然是貴的328好
但便宜治百病,也讓更多人投入拍鳥的領域
2013年Tarmon推出了SP 150-600mm f/5-6.3 Di VC USD (1400美金)
2014年Sigma也推出150-600mm f/5-6.3 DG OS HSM C/S (1100/2000美金)
**2014年實用級菲涅耳透鏡(Fresnel Lens)鏡頭明顯減重
Canon叫他DO-Diffractive Optics,Nikon叫他PF-Phase Fresnel
菲涅耳透鏡是分段式折射透鏡,由多層同心圓狀的"台階"組成,
每一層都像是一個小透鏡,能大幅減少厚度和重量
初代的是Canon EF 400mm f/4 DO IS USM (2001) 但這顆逆光下畫質不好
但和當代428比起來重量可以從5.3公斤降到2公斤左右
雖然5000美金要價不斐,但和428的7500美金比起來又是便宜
只有犧牲一級光圈非常划算
之後Nikon出的340PF/556PF就真的改變了長鏡頭的遊戲規則
Nikon AF-S 300mm f/4E PF ED VR (2015) 0.75公斤
相比於傳統340大概1.5公斤左右 328 3-4公斤
Nikon AF-S 500mm f/5.6E PF ED VR (2018) 1.5公斤
和同規格500mm/f5.6 4公斤以上相比非常輕
最早的Canon 400mm/f4 DO也在2014年改版II代
**無反年代的入門機身與長焦鏡頭**
這些鏡頭上一篇
#1dc5t90M (DSLR) 已經有詳細的整理了
[閒聊] 從 Z, R 系統推出的長焦鏡端倪未來市場 - 看板 DSLR - 批踢踢實業坊
作者: garraypierce (穩一個) 本篇主要是透過目前至今也超過五年歲月,究竟 Canon R & Nikon Z 新接環帶來了哪些超 過 300 端的鏡頭,如此的佈局是否暗示未來專業相機的出路勢必只能往中長焦發展?也歡 迎各位先進發表自己的看法。 (以下價格參考B&H網站的產品未折扣前之原價) 以下是 Nikon Z 系統長焦超過(含) 300 端的鏡頭:
在無反年代拍鳥,已經是機身比鏡頭重要的年代,和早期底片大家先投資好鏡頭的邏輯已
經不一樣了
畢竟AI後製當道,只要鳥有對到焦,高ISO雜訊高甚麼都好處理
和底片/DSLR時代的長焦鏡頭不同的是,終於可以不用管最小光圈F8的問題了
雖然無反小光圈也會影響對焦速度(我用OM-1 150-400mm 配合2x會明顯變慢)
但現在大家更看重的是體積和價錢,光圈已經是一個相對不重要的議題了。
以入門拍鳥來說,當代的最入門的器材和鏡頭是:
任何有鳥類對焦的機身:A6700/R7/OM-1等配合任何可以超過400mm的鏡頭如下
Canon RF 100-400mm F5.6-8 IS USM
Tamron 150-500mm F5-6.7 Di III VC VXD
Sigma 150-600mm F5-6.3 DG DN OS | Sports
Sigma 100-400mm F5-6.3 DG DN OS | Contemporary
Nikon還沒有出APSC有鳥類對焦的機身,這邊就不討論惹,只能買Z8 Df很貴
**大變焦旅遊鏡頭**
回到非拍鳥的領域當中,DSLR甚至底片年代其實已經有大變焦的鏡頭了
Sigma 50-500mm/f4-6.3 (2001, 2006, 2010)
Sigma 28-300mm/f3.5-6.3 (1998, 2004, 2007)
Canon 28-300mm/f3.5-5.6 (2004)
Nikon 28-300mm/f3.5-5.6 (2010)
但可以注意到最大光圈都在f5.6到f6.3之間,主要還是因為DSLR對焦系統的限制
在無反年代,可以看到各家開始出更小光圈的版本如
Tamron 28-300mm F4-7.1 Di III VC VXD
Nikon Z 28-400mm F4-8 VR
或者是更長焦段的版本
Sigma 60-600mm F4.5-6.3 DG DN OS | Sports (本來是50-500mm)
**主流變焦鏡頭**
NCS三大廠如果不想要上大口徑長砲的話,通常就是這幾個選擇了
Nikon Z 180-600mm F5.6-6.3 VR
Canon RF 100-500mm F4.5-7.1L IS USM
Sony FE 200-600mm F5.6-6.3 G OSS
**大口徑高階定焦鏡頭**
Canon/Sony 的600mm/f4以及400mm/f2.8都減重有術,目前都壓在3公斤上下
Sony FE 300mm F2.8 GM OSS 1470g真的是輕中之輕
Nikon的話就只剩下640 428內建1.4x加倍鏡比人家帥了,還沒有S C輕
但445 663 863定焦很酷很輕但沒有比較便宜
**很隨便的總結**
入門拍鳥就選S吧,A6700便宜,副廠鏡頭最多
要不然選C也可以,R7夠好用了,RF100-400也夠便宜
N就留給喜愛定焦鏡頭的,除了45 663 863可以玩,也可以轉接556PF
C社變焦鏡頭的話有很多選擇:100-500 200-800選不完,還有600/11 800/11
S社除了超輕328之外,除了200-600就沒有甚麼其他選擇了,但有很多副廠
M43?!?! 雖然我是盤子OM-1 150-400mm PRO使用者,就有機會再談啦
兩年前還可以推薦人家買這組,現在就不用惹QQ
微距鏡頭的話我寫過了,請參考
#1cv-9q_2 (DSLR)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93.118.43.92 (日本)
※ 作者: helixc 2025-01-29 20:18:58
※ 文章代碼(AID): #1dcXoqVQ (DSLR)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SLR/M.1738153140.A.7DA.html
→ dddaiel: 不過OM 1 ii不錯拉1F 01/29 20:22
→ helixc: 我盤 兩台OM-1 都有2F 01/29 20:29
推 fromia: 打鳥我還是選M.Zuiko 150-400mm,用過就回不去了
最近買了863來雙修
150-400的重量我可以手持一整天3F 01/29 21:14
→ helixc: 終於有同為154使用者了QQ6F 01/29 21:18
推 porscheruf: 154大概已是M43最後神器,以後有能力還是會想入手7F 01/29 22:00
→ helixc: 我身邊已經兩個人買了100-400之後出清換300/4了…8F 01/29 22:10
推 issac: Z50ii 可以偵測高達九種物體 包含 鳥 很多人拿來拍鳥9F 01/29 22:12
推 kkky7: 期待分析om-1,官方似乎專注強調在飛羽、生態,好像人物、旅遊、運動很少著墨10F 01/29 22:35
→ helixc: 啊我就只用相機拍鳥,其他都用手機啊啊啊啊…12F 01/29 22:41
推 ghchen1978: C家那支200-800超殺的,雖然不是L,但是超方便,短暫手持還不用上倍鏡,大晴天下比100-500還好用13F 01/29 23:11
推 lvlvlv2g: 我居然花了點時間看完兩篇幹古文XDD15F 01/29 23:21
※ 編輯: helixc (220.134.237.166 臺灣), 01/29/2025 23:46:57
推 dnawars: 認同超長焦是手機拍不出的領域 但一台apsc的富士能隨時掏出來拍 也能增添許多樂趣18F 01/30 01:06
推 ymwz: 我覺得將來手機廠商或許會開發出可拆式長焦模組,類似增距鏡的概念23F 01/30 10:02
推 CGary: c的200-800的確很殺 另外150-400那管真神器25F 01/30 11:25
推 simpleclean: 看完這兩篇覺得我這個世代才開始接觸 不知道算幸運還是錯過經典XD26F 01/30 12: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