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zsa123 (沉默的熊)標題 Re: [討論] 新手租書店老板 半年來經營的心聲時間 Mon Jul 14 09:22:20 2025
※ 引述《yokann (我怕練太壯)》之銘言:
: ※ 引述《GTES (GTES)》之銘言:
: : ※六萬本漫畫、武俠、文藝、BL、光碟...陸續出清中,營業時間:每日13~21時,歡迎大
: : 家光臨搶購,因不斷變動中,恕無法提供查詢喔!
: : ※有預放餘額的會員:請於結束前盡量使用完畢,亦可兌換店內各類書刊或光碟,感謝!
: → jojojen: 你房子就算是自己的 算機會成本也是賠錢R 07/14 00:04
: 推 chewie: 主要還是房東啦 07/14 00:08
: 推 Cishang: 房屋自有也是賠拉,能當店面的本身就是大成本 07/14 00:09
: 推 pauljet: 做生意第一條 房子要是自己的 07/14 00:15
: → Strasburg: 也不算啥追夢吧 就退休人士腦熱不顧反對跑去接手根本 07/14 00:17
: → Strasburg: 不熟悉的行業 15個月比預期中久 畢竟地是租的 07/14 00:17
: 推 skullxism: 現在店面不是自己的還開租書店註定的事 07/14 00:39
: 推 qazw222: 最貴的成本就房子 07/14 00:51
: 我自己就是店面房東,如果自己跳下來開結果收到的利潤還比我租給人家低,
: 那何必開店?
: 就算今天原PO店面是自己的,可是每天門可羅雀養蚊子,那樣撐下去又有何意義?
: 以機會成本來看,也是很差,把店面釋出到市場活化才是真的
: 原PO最大的問題是國人看書比例太低了,
: 書的市場又被電子化跟盜版平台侵蝕,
: 那個剩的餅屑已經不夠租書店能維持利潤了,
: 連網咖都轉型成低價旅館在用,
: 小孩子不看書,大人也不看書,書店要怎麼支撐我實在想不透.
: 誠品的主力已經是周邊產品跟賣場餐廳,賣書只是裝B的一部分,
: 只能打打不比價願意掏錢的客群(更多人是跑回去上網買)
: 而租書...等於純販售交換知識的商業模式,能買單的客群更少.
: 這產業太難了,就算店面0成本,也是賺不到錢,
: 我看連店員的錢都賺不回來
認真說,會造成這樣的情況,主要還是現代人都依賴短影音的情況
知識的取得越來越速食跟被動。
尤其是那種幾分鐘說什麼的加速這種情況,更甚者現在長影片也開始慢慢被淘汰中
像是長篇的作者老高,最新的影片就是在闡述 日本作者:藤田田的猶太人怎麼賺錢?
雖然本意是在講猶太人的賺錢之道,不過其實也算是講了這本書的一些內容
書的內容:97條法則,老高直接也只能拿其中的一些來講述
光這樣將近三十鐘的影片,我自己都要看十五分鐘休息一下才能看完
回到主題
那書的部分,高級版本的店家也是有的例如益品書屋
原本台中有現在也收掉,只剩下台北店了
台中只剩下蔦屋書店台中老佛爺店,算是變形的版本提供自助吧,變成一個類似的店
認真說現在出版行業,如果能跟音樂一樣出現串流平台,應該至少會轉型成功
日本都已經有類似的情況,台灣的還是因為出版社的問題無法達到很完善有點可惜
--
作者 u3275647 (hank) 看板 TaichungBun
標題 [請益] 尋找台中市下雨天好去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20.229.242 (臺灣)
※ 作者: zsa123 2025-07-14 09:22:20
※ 文章代碼(AID): #1eT5lEPz (C_Chat)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752456142.A.67D.html
※ 同主題文章:
Re: [討論] 新手租書店老板 半年來經營的心聲
07-14 09:22 zsa123
推 DEGON: 台灣線上書城我自己覺得商業上滿成熟的 問題在於連載要同步的話串流成本太高了 沒記錯的話韓漫那種平台也倒過幾個1F 07/14 09:27
→ Porops: 看老高和看短影音差不多吧...3F 07/14 09:28
推 psee: 益品台北店原本在仁愛路精華區 也撐不住改到淡水4F 07/14 09:30
推 vm4m06: 你知道音樂轉型成串流之後,歌手大部份也轉向靠開演唱會賺錢,而不是收版稅賺錢嗎?6F 07/14 09:33
推 OEC100: 市場在縮小,有腦子的作者也不會跳進來,缺乏創作者那麼市場又更小了,長影片和書的對手是podcast8F 07/14 09:33
→ OEC100: 書本的特性就是更新頻率低,資訊的時間價值低11F 07/14 09:35
推 vm4m06: 串流的收費低廉,而且大部份投入串流平台這個領域的投資者,目標都是想拼到能達到行業壟斷地位之後,對上游砍價,對下游抬價,自己平台的利潤是3成5成的在抽成,剩下的才給創作公司分12F 07/14 09:36
→ OEC100: 創作者現在賺的都是業配廣告費16F 07/14 09:36
推 vm4m06: 日本出版社會不想走向串流,自然是有他們的商業考量的,日本音樂界,在cd時代賺的多還是串流時代賺的多,出版社是看在眼裏的
日本出版社就還有本錢能出來自己搞平台啊,他們也不是小到任人宰割的規模17F 07/14 09:38
推 widec: 實體書店已是侏儸紀公園了22F 07/14 09:39
→ class21535: 漫展聯名店狂開 谷子狂賣 漫畫沒衰退 只是租書店跟
實體CD一樣沒賺頭而已23F 07/14 09:40
→ mikeneko: 日本人再慘都還是願意看出,台灣人自己摸摸懶叫一年看幾本書,多少人一年看不到一本書25F 07/14 09: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