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joanzkow (星浪)標題 [新聞] 台灣音樂始終飄揚《歌手》 製片人:兩時間 Fri Aug 1 09:07:42 2025
台灣音樂始終飄揚《歌手》 製片人:兩岸有共同音樂記憶
ETTODAY
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8334/d8334973.jpg
▲《歌手2025》製片人張丹陽。(圖/記者陳冠宇攝)
記者陳冠宇/長沙報導
大陸知名音樂競技節目《歌手》(前身為《我是歌手》)從2013年推出以來,每一季都受
到華人世界關注,其中台灣歌手與台灣歌曲幾乎從不缺席該節目。《歌手2025》製片人張
丹陽受訪時直言,在大陸年輕一代人成長過程中,台灣流行音樂有著不可磨滅的印記,且
兩岸擁有共同的音樂記憶和文化基因。
張丹陽曾任《歌手2024》總導演,並曾參與製作《歌手》系列、《聲生不息》系列、《舞
蹈風暴》等湖南衛視節目。在7月31日兩岸記者參訪完《歌手2025》每週例行直播彩排之
後,張丹陽於該節目審片室接受採訪。
對於大陸娛樂界人才輩出,《歌手》卻始終有台灣歌手身影,1993年出生的張丹陽坦言,
自己是聽台灣流行金曲長大的一代,其團隊在音樂領域的風格和影響上,對於台灣音樂非
常熱愛,特別是(大陸)年輕一代人的成長過程中,台灣流行音樂在生命中特別多的審美
及知識面拓廣上,有著不可磨滅的印記。
談到台灣歌手參加《歌手》或大陸綜藝節目的裨益之處,張丹陽認為,最重要的是雙方具
有共同的音樂記憶和文化基因,「這就意味著我們唱出來的歌、傳達出來的作品和音樂,
一開始的出發點和共情力都非常足夠,這也是為什麼那麼多的台灣歌手在節目中可以受到
大家的喜歡」。
她並舉例,上週大陸歌手單依純在《歌手》中帶來鄧麗君作品的串燒(組曲),於大陸各
年齡層都得到很大迴響,這是在台灣歌手參賽之外,另一層台灣流行金曲於現在時代的意
義,「所以我就覺得不管是從音樂還是從人來說,我們雙方都有特別深刻的一個勾連和牽
絆」。
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8334/d8334972.jpg
▲湖南衛視《歌手2025》。(圖/記者陳冠宇攝)
《東森新媒體ETtoday》則詢及張丹陽與台灣藝人和製作團隊的合作經驗,她分享,自己
常與台灣藝人團隊合作,例如《聲生不息.寶島季》的特約引言人王偉忠,當時就向製作
團隊介紹了許多眷村文化及成長經歷;製作團隊的相關知識是從書籍與紀錄片上攝取,而
王偉忠則是親歷者。
張丹陽回憶道,「我記得跟他(王偉忠)交流的時候就特別的親切」,例如第一幕是王偉
忠到小時候吃的眷村麵館,這次與他成長記憶中的地方,「像這種前輩的製作人的經驗交
流,我認為也是非常有意義的」。
張丹陽還提到,相信很多大陸綜藝節目都與台灣團隊有過合作和溝通,這並不僅限於某一
平台或公司,因為這種交流合作非常良性且有助於推展,無論是拍攝或節目製作上的交流
經驗,雙方都有很多值得交流借鑑的地方。
▼《歌手2025》於湖南廣電的節目生產基地錄製。(圖/記者陳冠宇攝)
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8334/d8334975.jpg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50801/3007004.ht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176.190.76 (臺灣)
※ 作者: joanzkow 2025-08-01 09:07:42
※ 文章代碼(AID): #1eZ1DaH3 (CN_Entertain)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N_Entertain/M.1754010468.A.443.html
※ joanzkow:轉錄至看板 popmusic 08/01 09:08
噓 xox5678: 喔 阿每次都淘汰台灣人怎說?1F 08/01 10:35
→ OPPAISuki: 正常啊! 不然中國有音樂喔? 都嘛是選台灣跟香港的老歌中國又沒人會創作流行音樂
不過台灣流行音樂 也停留在20年前了 也快死了
金曲獎只剩一堆獨立音樂 難聽的要死 沒人聽了 可憐那獨立音樂人都太有品味 太高及 不屑做商業流行音樂
KPOP紅遍全世界 太商業了
以後沒共同記憶了 金曲獎的歌 連台灣人都沒聽過 哈
都是一堆要飯拿補助 舔黨 台灣價值的咖2F 08/01 11: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