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MADNUG (就是比你長)
標題 Re: [閒聊] Mola Mola Tambaqui 翻車現場
時間 Fri Mar 21 07:26:55 2025

 
後來寫完,自己也很好奇這到底盲測不盲測得出來,
於是來測試一下。
 
訊源:
DDC coax output 接個y插,
然後一條同軸線進翻車魚,一條同軸線進D90(註1)。
 
翻車魚設定:
Direct mode; volume offset -2db
Ghost Cable XLR Analog+
自製電源線插在專線壁插
(正襟危坐等待挑戰)
https://i.imgur.com/GwKho3O.jpeg
[圖]
 
D90設定:
DAC mode; 5v output level;
XLR線用手邊剩下的混搭,一條belden一條Ghost Cable
小黑線插在音響架內建延長線,專線壁插孔位不夠
(沒啥位置了挑戰者只能坐地上,裝備都撿剩的)
https://i.imgur.com/vnKiziB.jpg
[圖]
 
一台dac接在Serene前級的XLR1、另一台接在XLR2
而上述設定讓兩台dac用pink noise掃出來音量差異在在0.3-0.5db之間
實時切換下聽不出有音量差異
 
接著曲目我選Bach BWV.1004 Sarabande
分別用1 和2自行聆聽多次
https://i.imgur.com/jwCGmay.jpeg
[圖]
 
我兒子回來後,用兩包水果軟糖賄賂他跟我玩個遊戲
他點一下我事先準備好的RNG,看是1 or 2
接著隨便亂按前級Input button 十秒
最後停在RNG給的 1 or 2並寫下來
好了後我再播放音樂猜是1 or 2
 
測試結果
https://i.imgur.com/5q0inUk.jpeg
[圖]
16次只對了9次囧
其實我在自行聆聽的時候就覺得不妙,
幾乎分不太出來,
當時覺得翻車魚比較厲害的樂段,
實時切換到D90聽起來也一樣厲害。
哭啊,原來木耳竟是我自己,
準備有空把翻車魚賣一賣錢還老婆買個ps5就好
前文也不刪了,留給自己以後換換病發作時做警惕
 
註1:
後來怕y插不好,所以用同軸給翻車魚、I2s給D90,
再試一次,兩題後先偷對答案結果都錯,
還被我兒子笑,我們就不繼續了
 
※ 引述《MADNUG》之銘言
: 其實會買這台完全算是意外。
: 原本規劃是把之前用過還算滿意的梅kte買回來,
: 取代系統現役的Topping D90III Sabre,
: 但沒想到代理商公告川皇上任holo家商品預計漲價10-15%。
: 這個漲幅,再捏個三千就落在二手翻車魚的價格帶了,
: 趁老婆領年終時提交申請沒想到竟然通過了,
: 然後一週後usaudiomart就上了一台,價格漂亮也剛好在波士頓,
: 如此天時地利人和,就馬上帶回家了。
: 主要是用usb電訊分離然後同軸進翻車魚
: 後面接Holo Serene前級。
: 簡單幾個心得
: 細膩度:
: 音色中性真實已經是基本要求,很多入門器材都能有很好的音色真實度
: 但翻車魚有我之前用過的dac都無法企及的音色細膩度
: 鋼琴家左右手的音色營造、木管樂器空氣在管壁震動、
: 三角鐵敲擊後泛音如萬花筒散開、等等
: 說實話,這種細微差別每一分鐘裡面可能只佔了幾秒,
: 因此把D90換成翻車魚的當下,
: 並沒有那種天壤之別我以前在聽什麼鬼的感覺。
: 但每當翻車魚在這種地方展現過人的細膩度,
: 又讓我覺得這才真的是享受音樂!
: 透明有厚度的高頻:
: 透明度是另一個我最重視的特質,
: 透明度不行的器材我是不會考慮的。
: 而很多情況下,透明度跟厚度無法兼得,
: 但翻車魚在保持透明度的同時,高頻仍然有厚度且滑順(高頻延伸好)
: 配上前述的細膩度,在聽小提琴重播尤其享受,
: 翻車魚跟D90重播小提琴的對比,
: 就像是我兒子的小提琴老師給他做演示,
: 運弓流暢細緻然後琴音清澈又飽滿!
: 其他的大致上就跟其他大大的心得文差不多
: 低頻下潛與氣勢很好;
: 音場寬度跟D90差不多,但是對錄音中的空間感呈現地很好。
: 另外,有些已經聽很熟的曲目,
: 前幾次在翻車魚聽起來的速度/節奏跟印象中有點不同,
: 網路有些人評論翻車魚 “removes that last bit of timing smear”, “extremely we
ll
: -honed timing.”
: 但我不確定跟這有沒有關,也有點玄,就不多說了。
: Bottom line
: 打完文章自己重看一次,
: 當時$625入手的D90好像很超值!?
: --
: ○          "○   ○"          ○"
: (|\          (|\   ))           ))
: /○rz       /○r27\"      ○r27\"
: ○╭○rz       ○rz       ○rz-st○
:  ̄′          ○=^
----
Sent from BePTT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73.186.44.29 (美國)
※ 作者: MADNUG 2025-03-21 07:26:55
※ 文章代碼(AID): #1dtAH1Qj (Audiophile)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udiophile/M.1742513217.A.6AD.html
donkilling: 欸,要不要換曲目試試看,小提琴獨奏可能比較吃耳力,來到某些四重奏應該就能很好分辨了,甚至是開大編制的交響曲下去。1F 03/21 07:33
在我自己練習時有用室內樂或管弦樂,
結果編制愈大愈難分囧,
所以等到abx時最後我選了這曲
yamatai: 我講一個玄學你聽一下 兩台線都接著 兩邊的聲音會互混
再來就是同軸線用得不好的話 會被他影響很大4F 03/21 07:35
martinlin77: 盲測很累一下就疲勞了6F 03/21 07:38
MoneyBlue: 我自己換擴聽不到30秒就覺得差超多欸,連我媽都說差很多。
給綜擴+DAC的時候聲音走向聽不太出來差異,但是東西明顯變多,另外是聲音大小的細節變化變明顯,表現在聽人聲的抖音變得更好,而不是“很平”的抖動。
然後用HQplayer的不同filter明顯有加料,聲音差異大到感覺換了一個有模擬味的前級/擴一樣。
也有一些filter是讓聲音變得很“乾淨”。
不同filter差很多。7F 03/21 08:07
whydan: 這就是ASR上最常見的理論,機器的SINAD越高就越透明,聽起來就一樣16F 03/21 08:17
Fizban: 正常吧,DAC等級高到一定程度就聽不出來了
尤其年過40,高頻聽力衰退18F 03/21 08:22
MoneyBlue: 要不要看一下翻車魚的說明書,可能有不同filter可以調整,聽感會差比較多。20F 03/21 08:25
asdream: 能跟兒子一起玩音響,你的魚魚就值得了~22F 03/21 08:46
MoneyBlue: 真的,跟兒子一起玩=無價23F 03/21 08:52
cowbay8025: 實驗給推 器材好到一定程度應該差別真的很小了24F 03/21 08:59
odanaga: 推25F 03/21 09:24
FreeDobby: 第一次看到用Ghost cable的同好,我從Gearspace草創就開始追了26F 03/21 09:26
我也是很早就追他們,陸陸續續買了好幾對
但已經忘記是什麼因緣際會下知道他們的XD
GLUESTICK: 省錢了 然後hifi圈也被中國製造捲爛28F 03/21 09:30
holobuta: 支持盲測,大大請您先別急著賣啊,避免衝動誤殺忠良,有這個條件多來幾次盲測啊,多加些不同曲目,增加盲測樣本量更準吧。29F 03/21 09:36
iitze: 根本是引誘人買d90(誤32F 03/21 10:01
quii11: 可能你系統的瓶頸不是在DAC33F 03/21 10:08
icekiba: 平井堅34F 03/21 10:16
theshape87: 但假如dac 聽起來很像或一樣,那那些中國廠牌跟世界各廠牌還是一直出新機器耶,先別急著出吧,再試試看35F 03/21 10:21
icekiba: 假如時光倒流~~37F 03/21 10:31
PowerPro: 試試線不要同時插在前級上吧 線材的AB TEST往往因為這樣差異很小38F 03/21 10:40
fxck20202021: 同時測試真的非常容易疲乏 覺得比較好的做法是聽一段時間後再換機器
同時測試就很容易遇到你說的"都聽得到"XD40F 03/21 11:56
QuanQuan123: 很早就知道這些都是玄學,不如買外觀漂亮的看起來更好聽更好開腦放43F 03/21 12:49
q541700: 聽不出來的話省點錢也不錯啊45F 03/21 13:03
LIONDOGs: 說不定是擴大機或喇叭的問題,把兩台機器拿去朋友家試試看其他的器材差異大不大46F 03/21 13:10
Tim996688: 您的擴大機等級如何?級別到哪呢?48F 03/21 13:32
Hypex Nc252 模組* 4
segawar: 這是d90太強還是翻車魚太拉49F 03/21 13:33
sleego: 我建議可以搜尋我的2024周邊升級心得,翻車魚上限是很大的50F 03/21 13:42
ultimatevic: 推51F 03/21 14:00
Dissec: 有試過將Tambaqui音控關閉, 3個輸出電壓和前級匹配測試嗎?https://reurl.cc/GndZ9x  問Grok52F 03/21 15:04
兩台都已經設定成DAC模式,關閉音控了
icekiba: 要買外觀漂亮的東西,我是建議買一些盤子,像是哥本哈根的不錯看54F 03/21 15:18
mos1102: 聽一陣子再盲測看看 還在磨合啦!56F 03/21 15:21
deepelves: 有一個可能就是你有1K Hz以下的聽損
而你兒子因為聆聽經驗少,判斷不出來57F 03/21 16:41
yys310: D90III 用戶路過推59F 03/21 16:53
carstenan: 推換單體, 訊號差異最大是震膜到空氣段60F 03/21 17:16
gm3252: 真的找朋友盲測聽的出來的人會更少61F 03/21 17:42
w2884939: 自己系統上聽過Mola/Formula/MSB雙電源/Lina/Mola/spring3 喇叭是Scala EVO,每台dac差異不小62F 03/21 17:55
carstenan: 不過主動分音喇叭系統對線材或前端沒這麼挑剔64F 03/21 18:26
pot1234: 這翻車魚不能用了 50收65F 03/21 18:28
carstenan: 可參閱書籍loudspeakers for music recording and
reproduction, by Newell and Holland, section 5-6
active versus passive crossovers66F 03/21 18:29
deathy: 某個ID在這邊說別急著賣,多試試其他曲目,然後跑去隔壁板發文說這邊一堆人崩潰,這是什麼操作?69F 03/21 18:39
QuanQuan123: 耳機或音響這種本來就不會是10k升級到100k就會有10倍的升級感~如果是花到超過預算那個失落感會更多71F 03/21 18:53
yys310: 盲測下去一堆覺得天差地遠的都沒感覺 嘻73F 03/21 19:12
 
donkilling: 音響或耳機的討論實在沒必要冷嘲熱諷……優越感長在這種地方只是顯露惡劣的人品74F 03/21 19:15
Roa: 不是人人都有GACKT的品鑑力,但不影響追求美好事物的渴望~76F 03/21 19:18
Tim996688: 我覺得Dac影響大不大,還是要看系統其他器材的等級,比如擴大機跟喇叭,是否能充分反應前端差異77F 03/21 19:37
yys310: 想問一下原po這次測試是LX521.4嗎? 現在是DSP分音還類比79F 03/21 20:01
還是LX521.4
中低音單體換過他們的新單體
https://linkwitz.store/product/linkwitz-22mg/
LINKWITZ 22MG - LINKWITZ.store
[圖]
LINKWITZ.store - LINKWITZ 22MG ...

 

用他們新版的分音器(詳情可參閱舊文)
https://linkwitz.store/product/precision-asp-lx521-4/
precision ASPv2.0 for LX521.4 - LINKWITZ.store
[圖]
LINKWITZ.store - precision ASPv2.0 for LX521.4 ...

 
 
※ 編輯: MADNUG (174.192.14.212 美國), 03/21/2025 20:38:35
s800525: 擴還可以看用料,DAC都電子元件真的...81F 03/21 21:28
yamatai: 靠講啥幹話 擴還不是都電子元件
我跟你講啦 要盲測本來就很容易猜錯 除非你練盲測練幾年不然你是以為你很威嗎? 盲測是測記憶力好嗎
影像 文字 記憶力有經過訓練 沒人受過聲音記憶力的啦82F 03/21 21:52
Birdy: 難得有盲測結果的,很好啊~給推
上面一堆崩潰,盲測發現真相是自己潘,很難接受齁?
這邊一天到晚在那邊高音差一點點的,原來才是盤子一疊86F 03/21 21:55
mark80219: 推文看笑了,只能說音響/耳機版越來越冷清是必然的趨勢89F 03/21 22:07
buyao531: 推文偏題抱歉 不過蠻好奇Ghost cable的心得的90F 03/21 22:51
Yuiui: 我只記得哪家麵線糊好吃91F 03/21 23:14
hdd60311: 某個轉文ID看了下在隔壁已經進桶了92F 03/22 00:19

--
作者 MADNUG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