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 本文為 dinos 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13-08-29 21:20:13
看板 historia
作者 liang691206 (liang691206)
標題 Re: [疑問] 馬鈴薯為何沒有在東亞形成主食?
時間 Thu Aug 29 18:55:40 2013


※ 引述《in09 ()》之銘言:
: ※ 引述《Nakata0911 (夏亞 阿茲納布 )》之銘言:
: 先回應一下這最後一句, 我想不能解決飢荒問題(只是'想',我沒搞懂)
: 引用自賴建誠老師<馬鈴薯是季芬財嗎>一文.
: ----------------------
: 為什麼愛爾蘭人會陷入這種慘狀?原因很簡單:馬鈴薯引入後,原本存在糧食的壓力舒解了,人口因而大增。17世紀中葉時,全國約有
: 1.1百萬人,兩百年後19世紀中葉飢荒發生時,人口已爆增到9百萬。增加最多的時期是
: 1779-1841年間,人口增加率約172%,也有專家說不止此數。以人口密度來說,已經超過
: 當時的中國,名列世界第一。簡言之,愛爾蘭掉進了馬爾薩斯的陷阱,無法逃脫人口與食
: 物之間的嚴重不平衡。愛爾蘭變成歐洲最窮的地區,物質上的匱乏程度,和當時澳洲的原
: 住民相當。
: --------------------------
: 然後我要跑題, 借這裏問一下: 那為什麼這狀況沒發生在歐洲其它地方?
: 最早引進馬鈴薯的歐洲國家並不是愛爾蘭吧?
: 其實我讀馬爾薩斯陷阱一直覺得很有道理, 可是又一直覺得問題很多,
: 有人可以藉這問題講解一下嗎?

因為馬鈴薯把社會所能接受的基本"生活工資"不斷壓低


譬如  一個區域中  一天產值是一萬塊

本來一個人一天賺100塊可以活得不錯  可以買原來的農作物

可以養活100人

假設給個最低限度來個一天最起碼75塊才可以活

133人就很極限了



馬鈴薯引進後  因為不需要太多成本  也不需要太多人力

結果工資也隨之降低  但是食物也變便宜了


一天賺50塊就買馬鈴薯可以活了

全面改種馬鈴薯

但是整體一天總產值沒變  一就是一萬塊

一開始大家生活變好了  就不斷敦倫

就暴增到至200人

假設25塊就可以買到一天夠吃的馬鈴薯了

400人就是極限了



雖然人變多了  但是一天賺的  比以前低到爆了

若這世界上只有愛爾然這個世界  就沒有貧窮的問題


當時愛爾然是率先全面改種馬鈴薯的國家

但是在歐陸(包括英國)那邊  馬鈴薯依然不能被接受

是被歐陸(包括英國)那些國家認為  很低賤  有毒  且吃了會得麻風的農作物

雖然愛爾蘭馬鈴薯很豐盛  但是沒辦法拿去跟那些國家有所貿易
(在西班牙人發現馬鈴薯後三百年  歐洲人才徹底接受馬鈴薯)


想當然爾  愛爾蘭在當時歐洲依舊還是窮的國家了

雖然人口爆增的很漂亮 大家都有食物吃


說白話一點

就是窮到只有馬鈴薯(食物)吃

--


                     廢文!無誤!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6.159.168
reallurker:德國不是接受馬鈴薯較早嗎?1F 08/29 19:14
genewing:不過 在古代要如何才能控制人口啊....2F 08/29 19:25
傳染病..
Georgeliu:戰爭最快,打一打死一死人口就減少了3F 08/29 19:28
※ 編輯: liang691206     來自: 114.36.159.168       (08/29 19:33)
heavensun:洋竽片還滿貴的~~窮人吃不起4F 08/29 20:42
Silverdawn:洋芋片貴的是油吧?5F 08/29 21:10
Pietro:水煮6F 08/29 21:16

--
※ 看板: dinos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262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guest
x)推文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