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Disp BBS guest 註冊 登入(i) 線上人數: 50
看板 Poppy
作者 Naniko (Naniko.bbs@ptt.cc)
標題 [轉寄][心得] 唐代華北東部與華北西部的方音差
時間 2011年05月15日 Sun. PM 10:16:36


※ 本文轉寄自 Naniko.bbs@ptt.cc

看板 gallantry
作者 Geigemachen ()
標題 [心得] 唐代華北東部與華北西部的方音差
時間 Tue Apr 12 14:31:41 2011


leader81:請問唐初北方的東部和西部聲韻有哪些差異 我祖先是家鄉    04/12 03:04
leader81:在河北范揚 不過有在洛陽工作過 不知道他講話腔調怎樣     04/12 03:05

          西部方音                          東部方音

聲母:    全濁聲母送氣                      全濁塞擦音不送氣
          音鼻聲母包含同部位濁塞音(mb,nd)

聲調音高:去聲和上聲高                      平聲和入聲高

http://www.lw23.com/paper_77057431_7/
http://www.lw23.com/paper_77057431_8/
http://www.lw23.com/paper_77057431_9/

第四點,有的漢譯佛經還能提供古代方言的消息。比如,唐朝高僧義淨(635-713)和不
空(705-774)生活年代相近,義淨的語音大體上能反映北方東部音,不空的語音能代表
北方西部以長安為中心的音,他們恰巧先後翻譯過同一部經《大孔雀明王經》,漢譯梵咒
用字上有不少差別,顯出兩大方言區聲、韻、調 上都有不同的地方。(注:劉廣和《〈
大孔雀明王經〉咒語義淨跟不空譯音的比較研究--唐代中國北部方音分歧初探》,《語言
研究》1994年增刊。)比方說 聲母:

         [東]             [西]
    義淨用字         不空用字
  g 伽瞿具祁健(群) 遇彥蘖仡(疑)
  gh 伽瞿(群)      伽具(群)
  j 社氏時膳樹(禪) 膳(禪)爾乳惹(日)薺祖精(從)
  jh @⑥(清)      cuó@⑦(從)

    d 陀馱達地宕(定) 那努南能(泥)
  dh 陀馱達地但(定)陀馱達地蕩(定)
  d 荼遲雉持宅(澄) 你膩nǎi奶拿(娘)  
  dh 綻(澄)        荼(澄)
 
  b 婆部跋僕盤(並) 冒母門沒(明)
  bh 婆部跋盤頻(並) 婆部跋僕(並)

     @⑥原字為紅的左部右加差
   @⑦原字為邛去工加贊

    不空對音反映長安一帶代表的西部方音全濁送氣,因為除了梵文j和jh對音以外,
他的群紐對gh,定紐對dh,澄紐對dh,並紐對bh,全濁塞音一律對梵文濁塞送氣音。
   不空音鼻聲母包含同部位濁塞音,他的疑紐是[附圖]和g;泥紐是nd,因此對n又對d;
娘紐是nd,因此對n又對d,明紐是mb,因此對m又對b。
   義淨對音反映東部中原音的全濁聲母不能區別梵文濁輔音送氣和不送氣音,他的禪
紐對j不對jh, 好像透露全濁塞擦音不送氣,不過因為材料少,最後不拿它論定;中原音
,或者叫《切韻》音,全濁應該不送氣,陸志韋、李榮先生已經證明,不必多說了。(注
: 陸志韋《試擬切韻聲母之音值並論唐代長安音之聲母》,《燕京學報》28期,1940。
李榮《切韻音系》P116-124, 1956。)

   比方說聲調,梵文是樂調重音,重音音節用高調,非重音音節用低調,觀察在重音
位置上漢字聲調分佈情況,能看出來四聲相對音高的情況。

                    [東]   [西]
     梵音       義淨對音 不空對音
  1.ásura        阿蘇羅  阿上蘇羅
  2.Nāgá          那伽   曩@⑨
  3.dharanánda 達喇難陀 馱@⑩難上拿
  4.yaksá         藥叉   藥乞灑二合
  5.mayūrye    摩瑜利裔 麼庾引哩
  6.kumbhanda    俱盤茶 禁伴引拿
  7.índra        因達羅 印捺羅二合
  8.dīrghá    地@(11)伽 你你逸反伽去
  9.hári        @(12)裏 賀哩
  10.ké@(13)a(h) 雞舍 計爍

    @⑨原字為讓去上加我
   @⑩原字為口右加羅
   @(11)原字為口右加栗
   @(12)原字為喝右加欠
   @(13)原字為s上加′

    例證1至5,重音位置上義淨譯音字羅伽難叉瑜都是平聲的,不空改譯用字
阿上曩難上灑庾都是上聲的。6至10, 重音位置上義淨用字盤雞是平聲,
達@⑩@(11)[原字為口右加栗]是入聲,不空改譯用字伴印伽去賀計是去聲。
說到四聲相對音高,義淨是平聲和入聲高,不空是去聲和上聲高。
以上僅僅舉兩個例子說明梵漢對音材料還能反映歷史上的空間因素。



--

                                               ξ         ~真討厭~
                                                -●
                                                 ν)
                                                √■_ˍ▁▂▃▄▄▃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24.11.18
qekye:專業!1F 04/12 17:13
ophiodon:推專業!2F 04/12 18:17
Lorenzia:推一個!3F 04/12 19:14
MerinoSheep:推4F 04/12 20:51
omena:推5F 04/12 21:42
※ 編輯: Geigemachen     來自: 114.24.11.18         (04/13 02:10)
Yenfu35:推薦這篇文章6F 04/13 09:12
zhongxia:推!不過專業的東西我每次都看得想睡覺XDDDD7F 04/13 12:49
leader81:推 感謝原po 梵漢對音的書我也有買一些 不過所知有限8F 04/13 20:05
leader81:是不會想睡 只要有興趣 都可以克服 聲韻和歷史語言學就是
leader81:這樣的學問 正因為是語言和歷史地理完美的結合 所以好玩
shyuwu:有夠專業!11F 04/13 20:59
youtien:推orz12F 04/13 23:15
ocean11:專業13F 04/14 14:09
PrinceBamboo:看不懂但是推14F 04/14 17:44
evansheffiel:懷念的聲韻學~~我是中文系的 要看懂都頗費力了15F 04/15 00:02
lovelyshu:完全看不懂....囧16F 04/15 11:44
mayaman:推!!17F 04/16 00:34
yongqing:專業推 完全看不懂囧18F 04/16 12:18
adst513:專業看不懂是正常的XD 歡迎大家來修聲韻學XD19F 04/16 19:17
adst513:ㄅ"ㄆ"ㄇ ㄉ"ㄊ"ㄋ ㄍ"ㄎ"兀 ㄗ"ㄘ"
adst513: b bh  m  d dh  n  g gh ng  j jh
adst513:       b        d        g

adst513:那台語應該是全濁不送氣在下排才對 拜託原PO幫我修一下XD23F 04/16 19:41

          後起特徵

       去邊音化 全濁送氣化

唐代西部方音     O          O
唐代東部方音    X          X
原始閩南語       O          X
原始客語         X          O

一。後起的唐代西部方音異變:邊音(m,n,ng)變成濁塞音(b,d,g),去鼻音化
  閩南語/台語明顯保持此後起特徵

    聲母 明     泥   娘/疑/日    
鼻邊音異變前 ㄇ      ㄋ      兀        (國音字母)
鼻邊音異變前 m       n       ng         (國際音標)
鼻邊音異變後 mb/b   nd/d      g  


台語例字:明bing 南lam 我gua
                  (dam)

有人認為現行音標中,台語的l-應該表記成d-,
因為台語的l-比較不像舌頭靠兩側的邊音,而是舌頭向前抵的濁音。

二。後起的唐代西部方音異變:全濁聲母送氣
  客語明顯保持此後起特徵以後,才進行濁音清化

   聲母    並 定  群    
全濁送氣異變前 ㄅ" ㄉ" ㄍ" (國音字母)
全濁送氣異變前 b   d   g   (國際音標)
全濁送氣異變後 b'  d'  g'

閩南語 跟客語 後來都加入了宋朝的濁音清化運動,

閩南語是 不送氣濁音  清化變成 不送氣清音
           b   d   g            p   t   k

 客語是  送氣濁音  清化變成  送氣清音
           b'  d'  g'           p'  t'  k'

客語例字: 病p'iang 定 t'in  群k'iun


繼承閩南語特徵的台語,跟客語都保存了不同特徵的唐代方音,
但是在不同項目方面各自繼承了不同地區的特徵,讓雙方語音系統差異更大。

※ 編輯: Geigemachen     來自: 114.45.187.190       (04/16 20:48)
※ 編輯: Geigemachen     來自: 114.45.187.190       (04/16 20:51)


--
※ 看板: Poppy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118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