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 本文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25-04-18 09:39:29
看板 C_Chat
作者 ChikuwaM (翻譯竹輪)
標題 [閒聊] 日本首部AI動畫播出!網批:抖音大便片
時間 Fri Apr 18 02:06:41 2025

 
關於日本首部AI動畫 ツインズひなひま、Twins Hinahima
剛剛估狗到另一篇報導
搭配版上另一篇對照看
還蠻有趣的
完全不同的觀點
 
-
日本首部AI電視動畫播出!網批:抖音大便片,台灣動畫師怎麼看?
 新聞來源:https://reurl.cc/EVjzGm
日本首部AI動畫播出!網批:抖音大便片,台灣動畫師怎麼看?
[圖]
日本首部AI電視動畫《雙胞胎陽奈妃莉》(ツインズひなひま、Twins Hinahima)95%由AI輔助製作,網友評價不一,台灣動畫從業者發表深度觀點,直指創作核心。 ...

 
 
日本首部AI電視動畫播出,95%由AI輔助製作
 
日本首部 AI 電視動畫誕生!《雙胞胎陽奈妃莉》(ツインズひなひま,暫譯)已在近日於
日本電視台播出,總共一集完結,目前可在 Abema 收看(日區)。這部作品最大的特色,?
是 95% 以上鏡頭的製作過程中都運用生成式AI技術,但製作方強調,AI 只是「輔助工具」

 
在製作方面,可以看到有真人演員先實際表演,然後使用 3D 動作轉描技術,並結合大量生
成式 AI 自動補幀的痕跡,人物動作有較突兀的抖動感。當然,負責幫動畫打底的分鏡、角
色設計、劇本等仍由人類負責。

 
https://i.imgur.com/Uzag14V.png
[圖]
圖源:YouTube
日本首部AI電視動畫《雙胞胎陽奈妃莉》(ツインズひなひま)播出,95%由AI輔助製作
 
在動畫片尾曲展示的工作人員名單中,可看到在作畫部門中分為 2D 與 3D 兩個部分,包含
 3D 動畫監督與動畫師在內人手約為 20 人左右,還有一個比較特殊的職位是レタッチ(Re
touch),是負責調整 AI 生成結果的人員,雖然製作目的是實驗是否能減輕人類動畫師的?
作量,但官方尚未透露製作這一集動畫的具體時長與成本。

 
https://i.imgur.com/pNk7eCx.png
[圖]
圖源:YouTube
日本首部AI電視動畫《雙胞胎陽奈妃莉》(ツインズひなひま)播出,95%由AI輔助製作
 
AI動畫舞蹈片段掀熱論,從技術進步到強烈批評
 
台灣網友在 Threads 分享《雙胞胎陽奈妃莉》舞蹈片段,並稱讚:「我覺得講太多就感覺?
到這部影片的屌點了」,引發了大量討論,反應兩極。
 
抱持正面態度的網友表示,能感受到 AI 技術變動之快速,竟然已經被運用在動畫番劇裡,
效果也比一開始進步很多。但批評聲浪更為強烈,多位網友指出動畫中「詭異的蠕動感」和
「中割(註)亂七八糟」、「有廉價感」等問題,有的網友用詞激烈,直呼是「抖音大便片
」,並提出這個成品遠不如 2006 年的《涼宮春日的憂鬱》動畫片尾曲的舞蹈畫面。

 
一位資深動畫愛好者更指出:「動畫的迷人之處就是可以用一拍三(註)、timing的掌握來
表現有趣、有節奏的動態感,這種 AI 動畫逐幀只是為了彌補中割錯誤的不流暢感。」
 
什麼是中割:中割一詞是指日本動畫製作專有名詞「中割り」。Clip Studio解釋,日本動?
作畫現場分為「原畫師」、「動畫師」兩個讓畫面動起來的主要職位,原畫師負責描繪動作
重點的「原畫稿」,而動畫師的工作是清稿,以及繪製讓原稿與原稿間可連接起來的圖,讓
人物、場景動作變得流暢。

 
https://i.imgur.com/sGgKPNg.jpeg
[圖]
圖源:Clip Studio
動畫製作中的中割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一拍三:日本動畫通常一秒為24幀,一拍一等於 24 幀 24 張圖,一拍二為 24 幀 1
2 張圖,以此類推。日本動畫善於利用改變一秒鐘的張數來呈現節奏感與動態,厲害的動畫
不是一秒畫越多張越好,如何調整張數來掌握節奏感也很重要,為此還有專業的「律表」來
控制作畫節奏。

 
https://i.imgur.com/3IcwCeU.jpeg
[圖]
 
動畫家教仙人掌:創作的前提是用心設計,技術實驗不是護身符
 
在 Facebook「2D 動畫作畫交流會」社團中,有網友分享並探討了這部動畫,指出這不是最
終產品,而是技術展示與創作實驗。該網友認為,技術從來不會以完美的姿態出現,它總是
先帶來恐懼、混亂與不適感,再逐漸融入我們的習慣。

 
對此,台灣知名動畫師家教老師仙人掌表示:
 
「工具就從來不是重點,而且要創作好作品的前提本來就是要用心設計。以那部《ツインズ
ひなひま》來說,我無法感受那是個有用心設計的作品,技術展示與創作實驗不是免責的護
身符。」

 
仙人掌老師強調,真正的動畫創作,除了需要用心設計以外,審美的訓練也很重要。
 
這些能力不會憑空長出來,而是來自於長時間的基礎功修練(繪圖力、觀察力、動作理解)
,對動畫節奏、情緒與鏡頭語言的敏銳度,對角色心理與表現的轉譯能力等等。
 
他還表示,如果不了解日本動畫產業的實際結構與運作方式,根本就沒辦法精準討論,一切
都只是停留在技術表層,毫無實務性可言。
 
https://i.imgur.com/1bowxcE.png
[圖]
圖源:FB
台灣動畫家教仙人掌評價AI動畫《ツインズひなひま》
 
註:如果普通觀眾想了解日本動畫的製作流程,看看 AI 是否真能影響動畫產業的話,加密
城市很推薦觀賞《SHIROBAKO白箱》,這部動畫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紹動畫製作的各個環節?
並且作為職場劇,許多情節是連非動畫人士也能感同身受的。

 
https://i.imgur.com/BmEaVIn.png
[圖]
圖源:巴哈姆特動畫瘋
日本動畫《SHIROBAKO白箱》介紹動畫製作的各種環節
 
AI將降低動畫門檻?台灣二值社監製持不同觀點
 
對於AI技術會使動畫創作門檻降低的觀點,台灣動畫工作室二值社監製曾品喬則有不同看法
,他認為:「舊技術的敵人,從來就不是新技術,而是使用者本身。」
 
參與過《進擊的巨人》、《我推的孩子》等熱門作品的曾品喬,從兩個面向提出討論:
 
「如果大多數觀眾仍有一定的審美需求,那麼門檻其實會『提高』,而不是降低。進入這個
行業的人,可能只剩下能達到品管等級的人才。」
 
曾品喬表示,一位審美標準較低的人,可能會滿足於 AI 創作出的作品,但具有高審美標準
的創作者,則會將 AI 生成的內容調整到更高水準;但如果多數人開始接受 AI 產出的作品
,那麼業界標準勢必會下滑,這其實是整體文化退步的表現。

 
https://i.imgur.com/gBiVlLW.jpeg
[圖]
圖源:FB
台灣動畫工作室二值社監製曾品喬評價AI動畫《ツインズひなひま》
 
曾品喬認為,未來最可能的發展是「共存」,他以攝影技術與傳統藝術的關係為例,說明新
技術並不一定會完全取代舊有形式:「真正的門檻,不是進入變得容易了,而是能留下來的
人,必須更強。」

 
AI技術在動畫產業的應用仍處於初期階段,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動畫創作的形式與標準可
能會面臨更多挑戰與變革。但即使技術如何發展,創作者的審美與專業判斷,仍將是決定作
品品質的關鍵因素。

 
『日本首部AI電視動畫播出!網批:抖音大便片,台灣動畫師怎麼看?』這篇文章最早發佈
於『加密城市』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7.247.32.151 (臺灣)
※ 作者: ChikuwaM 2025-04-18 02:06:41
※ 文章代碼(AID): #1e0KCqxS (C_Chat)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744913204.A.EDC.html
diabolica: 抖音大便片1F 04/18 02:08
※ 編輯: ChikuwaM (27.247.32.151 臺灣), 04/18/2025 02:09:22
y124421473: 不愧是AI,short直接量產...2F 04/18 02:09
x2159679: 這工法真複雜呢 要不要在真人演員表演的那步停止就好3F 04/18 02:11
seer2525: 從一開始強調95%AI就覺得來吵話題的4F 04/18 02:12
x2159679: 推一下仙人掌老師5F 04/18 02:13
ciike4: 大便片6F 04/18 02:17
h0103661: 用工法在吹人工就是跑偏了,藝術什麼時候是在比製程7F 04/18 02:17
Armour13: 去YT搜了一下 看了感覺還行 比一堆資金短缺的動畫好了8F 04/18 02:18
f59952: 所以日本人也覺得抖音都是...9F 04/18 02:18
f59952: 還是台灣網友說的啊?
台灣網友
h0103661: 整篇文章都是台灣人在評論日本動畫11F 04/18 02:19
h0103661: 第一個引用就是脆
別這樣 台灣是很愛看日本動畫的觀眾群餒
f59952: 抱歉我看太快了13F 04/18 02:22
 
wsdykssj: 看過了 顯而易見的問題是AI字、線條抖動、色塊抖動14F 04/18 02:22
※ 編輯: ChikuwaM (27.247.32.151 臺灣), 04/18/2025 02:25:07
wsdykssj: 這些問題搞不好他們換更新的模型就解決了15F 04/18 02:25
seer2525: 你好聰明喔 怎麼都沒人想到要用更新的模型16F 04/18 02:32
wsdykssj: 樓上講的好像動畫沒期程 這個月馬上變出來一樣17F 04/18 02:41
wsdykssj: 製作時用的搞不好是落後兩三個世代的
zChika: 標題怎麼不說台灣網友19F 04/18 02:53
AirPenguin: 他這個立案算快的 AI剛流行就搞了 模型舊正常20F 04/18 03:01
AirPenguin: 看官方說法就是嘗試看用最少人力能做到哪而已
asdf6630: 我覺得要求技術展示片的審美也是有點怪怪的,它就不是成22F 04/18 03:06
asdf6630: 品等級的作品
I don’t think so.「創作實驗不是免責的護身符」,好的實驗性動畫如1998年的《玲音》
至今仍有人討論,糟糕的實驗性動畫我們也有欣賞與批判的權利。
 
※ 編輯: ChikuwaM (27.247.32.151 臺灣), 04/18/2025 03:13:40
KyHZ56: 老實講 進化果實好看多了24F 04/18 03:16
BOARAY: 記得當初好幾個吹AI的 怎麼這部出來沒繼續吹25F 04/18 03:52
HOCTY: 這是日本做的,那台灣人不能批評喔,這樣會影響體內的皇民26F 04/18 04:25
HOCTY: 血統。
toastade: 若Ai可以穩定產裏漫動畫,就真的支持了28F 04/18 04:49
gm79227922: 他們搞錯AI方向了29F 04/18 05:05
KDGC: 每當技術發展 像手繪轉電繪 2D轉3D時 都有指稱沒靈魂的批評30F 04/18 05:11
KDGC: 但不論是褒是貶 現實就是AI仍然會持續進步 而且不會停止
KDGC: 就算是批評 最終也會成為讓AI進步的養分 這才是AI可怕的地方
lovesleep68: 說等抖音不一定是貶義,畢竟現在很多人都看短影音...33F 04/18 05:29
CostDown: 看國產貨 就算是3D 也是要砸錢才會棒34F 04/18 06:05
AoWsL: 這是逐幀畫 不是目前主流的操作系..差滿多的35F 04/18 07:04
anumber: 覺得當小品還行 但還是很不穩定 大概就樓上說的演算法吧36F 04/18 07:19
a4636230: 看一下OP是蠻明顯不自然的.不過也看出AI動畫的潛力37F 04/18 07:21
kimokimocom: 笑了 仙人掌講的也太一針見血 確實取代仔整天在吹38F 04/18 07:33
smart0eddie: 可以輔助一些沒人力的吧39F 04/18 07:33
wetor: 剛快速掃過,不在意細節挺流暢的。臉也不會崩40F 04/18 07:39
mc3308321: 中割是不是分鏡的意思?41F 04/18 07:41
smart0eddie: 畢竟主題動作是真人捕捉42F 04/18 07:48
gm79227922: 中割就關鍵幀跟關鍵幀中間的畫 簡單來說就是動作與動43F 04/18 07:49
gm79227922: 作間負責銜接的畫
a1090236: 用心設計這講的真抽象,有些免洗動畫我也感覺不到用心45F 04/18 07:50
a1090236: 設計
mc3308321: 原來如此,謝謝47F 04/18 08:07
mc3308321: 雖然現在中割AI做很差,但不得不說這領域對AI來說應該
mc3308321: 是很擅長的,遲早會全面碾壓
mamamia0419: 看預告是有點微妙,應該是生圖後再用人力把矛盾點修50F 04/18 08:12
mamamia0419: 掉,但這樣不會更麻煩嗎?
Annatiger: 目前透露的製作流程太冗餘了,反而沒有達成使用生成式A52F 04/18 08:19
Annatiger: I 的目的,即節省人力跟成本,而且沒有使用有名人效應
Annatiger: 的畫風,不怎麼吸引人,所以我認為這算是比較失敗的實
Annatiger: 驗作品
yurian: 講的一堆廁紙作品很用心一樣lol56F 04/18 08:20
yurian: 妮姬也是用ai在做了啊 ai以後一定會融入 問題在於不是有a
yurian: i就不用心 像妮姬這次的高額時裝就被罵得很慘 不過這部作
yurian: 品被這樣罵也不過就是因為他有噱頭才被關注而已 不然一堆
yurian: 手繪作品更糟糕
BunZ: 我們五年後再回來看61F 04/18 08:34
HyperLollipo: ED的雙人舞好鬼,單純展現技術力吧62F 04/18 08:35
dongdong0405: 我覺得與其搞得這麼麻煩 動畫師一樣低薪苦力 中國一63F 04/18 08:37
dongdong0405: 堆人力等著你去用
Tsozuo: 這個放在台灣一定被人噴騙補助要飯作品 製作組全家被人起65F 04/18 08:42
Tsozuo: 底
astinky: 作品好壞重點還是看投入多少心力,手繪轉電繪、2D轉3D也67F 04/18 08:50
astinky: 只是工具轉換而做不到取代,現階段AI就是效率低下品質又
tofusmoked: 說不定養ai太貴了,不如動畫師的低薪就,這樣就不會69F 04/18 08:50
astinky: 差的工具而已,要取代還久得咧70F 04/18 08:50
tofusmoked: 被取代了71F 04/18 08:50
twn65w65: 消滅人類職業的開始72F 04/18 09:06
[圖]

--
※ 看板: ACG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114 
作者 ChikuwaM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