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uodam64402 (菜花被河蟹) 2023年在 PTT 的推文記錄
2023年在TY_Research板第140篇~第121篇
點此顯示第8頁
→ uodam64402: 花蓮大橋的高水位要等到5~6日共伴較猛烈才會有。 10F 10-04 21:20
→ uodam64402: 這時剛好槽線帶鋒面與東北季風南下,比較容易出現 16F 10-04 21:21
推 uodam64402: 50.4m/s且是平地站,這如果提報JTWC,年鑑可能調升? 38F 10-04 21:25
→ uodam64402: 回tina1007:我還在等帆船石浮標2100的數據… 58F 10-04 21:28
→ uodam64402: 台東可能是出現空氣繞山產生的壓縮現象而升溫吧。 68F 10-04 21:30
… 共有 16 則推文,點此顯示
→ uodam64402: GFS預報上,小犬颱風是否會因為下個槽線通過,而使 237F 10-04 20:55
→ uodam64402: 其發生在臺海滯留的現象還要觀察,但一滯留就會強度 245F 10-04 20:56
→ uodam64402: 急掉,高低層分離,最後可能剩LLCC西南飄了。 247F 10-04 20:57
→ uodam64402: 蘭嶼帆船石浮標20:00氣壓是972.6hPa 325F 10-04 21:13
→ uodam64402: 再講講97W,因為按EC預報這有可能會影響國慶收假後 13F 10-04 01:32
→ uodam64402: ,EC00Z是報呂宋~巴海通過;但現在因為138E 7N出現 15F 10-04 01:33
→ uodam64402: 疑似新的LLCC,如果後者LLCC穩定發展,這會影響97W
中長期的路徑,抑或是強度型態等等;有待EC開示。 17F 10-04 01:34
→ uodam64402: 現在97W大概在148E 12N的位置(IR不能看LLCC) 20F 10-04 01:36
→ uodam64402: 問題是看高層風向是西北風,高層眼居然比低層眼北了好幾十公里,有點想不透。 135F 10-04 00:26
→ uodam64402: 正確來說第二象限沒有幅散,第一象限的極向也快沒了 175F 10-03 19:49
→ uodam64402: JTWC預報減弱可能是因為中高層雙眼牆無法完成整合; 186F 10-03 19:51
→ uodam64402: 但因為雙眼牆的原因,風場會遠比海葵還大不少。 189F 10-03 19:52
→ uodam64402: 高層應該還在雙眼牆狀態吧,如果是,那應該也是風眼 187F 10-03 18:46
→ uodam64402: 進動的狀況而產生北向量突增,整體應該還是西北。 190F 10-03 18:47
→ uodam64402: 倒是日本海現在還有疑似短波槽,可能影響了高壓壩 194F 10-03 18:49
→ uodam64402: 修補回復的速度,但移速快應該很過就過了。 198F 10-03 18:49
→ uodam64402: 現在的小眼可能是雙眼前兆,而且風眼停滯與進動也是 170F 10-03 00:26
→ uodam64402: 發展雙眼牆的現象。 172F 10-03 00:27
作者:
kadar (卡卡達達)
223.139.111.90 (台灣)
2023-10-02 14:16:22 → uodam64402: 狹義秋颱(有共伴效應的)要登陸臺灣,只能走4或8類 550F 10-02 21:22
→ uodam64402: 侵颱路線吧。2004年說是有弱聖嬰,2007年不知有無? 552F 10-02 21:23
作者:
kadar (卡卡達達)
220.133.216.116 (台灣)
2023-10-02 09:05:34 → uodam64402: 我是覺得GFS和EC在擾動時期是各有預測到的地方啦;
主要還是因為高空東風太強,使擾動季低化進而分裂 40F 10-02 09:38
→ uodam64402: 這也反應出EC副高常報偏強,而GFS對槽線敏感。 43F 10-02 09:40
→ uodam64402: 以及EC難反應擾動生成,而GFS常常在畫餅的問題。 46F 10-02 09:42
作者:
daron (一)
123.192.150.98 (台灣)
2023-10-01 20:22:17 → uodam64402: 也不能這麼說,是因為96W代替小犬颱風東北走了,否
則如果一整個季低往日本衝去,那臺灣就能快速入秋了。更正一下,按早期GFS預報可能連日本都碰不到。
另外,聖嬰發展年,秋季副高脊線會比正常年晚南下;所以正常的共伴颱風大概要晚個一旬才容易出現。 161F 10-02 01:14
… 共有 8 則推文,點此顯示
作者:
daron (一)
123.192.150.98 (台灣)
2023-09-30 14:29:45 → uodam64402: 北修感覺是因為現在於14W東北方的低壓渦旋,使西風
槽北收,華中高壓單體主導移動的時間往後移;而且
下一道槽線下來,華中副高單體愈顯撐不住。 192F 10-01 13:35
→ uodam64402: 我是覺得可能這東北方的低壓在搞事,造成北方高壓壩 242F 10-01 15:28
→ uodam64402: 在14W西行期修補不會很牢固,再加上94W/95W距離太遠 247F 10-01 15:30
… 共有 14 則推文,點此顯示
作者:
jasonccr (不是ㄈㄈ尺)
118.167.29.222 (台灣)
2023-09-30 05:34:29 → uodam64402: 就如同先前所言,14W是一個大型季風低壓,其東北方
有一個風場曲率狹小處,未來會變成閉合低壓往日本東北方移動,侵臺的關鍵是這個大型季風壓總體北移到
哪個緯度,致使14W與該低壓分離時,14W在多高緯度。更正:低壓往日本東南海面移動;大型季風低壓。 82F 09-30 13:11
… 共有 7 則推文,點此顯示
作者:
exempt (123)
101.9.175.92 (台灣)
2023-09-29 15:59:01 → uodam64402: 由於目前93W算是季低模樣(風場大但高低層分離)
而且風場有狹長化趨勢,個人感覺會發生東北方分裂出一個低壓併入西風帶,而93W會受到華南單體高壓西南 33F 09-29 18:03
→ uodam64402: 西移動,故是否侵臺就要看季低北移時的最高緯度。
感覺這也是GFS和EC系集有報東北移和西移的原因。 37F 09-29 18:05
… 共有 8 則推文,點此顯示
作者:
daron (一)
123.192.150.98 (台灣)
2023-09-22 11:55:06 → uodam64402: 如果南海擾動是向偏西走,那冷空氣會被抑制;反之
如果是向北甚而東北走,那共伴才會比較明顯些。
現在南海擾動正在通過呂宋島當中。 68F 09-22 21:08
作者:
kadar (卡卡達達)
220.133.216.116 (台灣)
2023-09-21 12:43:06 → uodam64402: 先前登陸利比亞造成嚴重災情的副熱帶風暴,大概就有ST3.0~3.5的風速,從ASCAT有紫色風羽也可以判斷至
少有45kt以上的風速,型態差不多像ST3.0第一張圖。
給一下別人上傳的連續動畫VIS影片,給大家參考:
https://youtu.be/JIWoQ5NauRI 4F 09-21 22:26
作者:
w510048 (黨的恩情比山高)
101.12.102.33 (台灣)
2023-09-20 14:32:35 → uodam64402: 總感覺今年秋季是較乾燥溫暖,但冬季反變得較潮溼。 19F 09-20 17:54
作者:
daron (一)
123.192.150.98 (台灣)
2023-09-16 16:52:55 → uodam64402: 秋天來得早,指的是北方系統開始活動時間較早到來;但秋天持續多久,就得看南高和副高的臉色了。 18F 09-16 18:25
作者:
yasan1029 (鴨賞)
223.140.52.239 (台灣)
2023-09-14 09:07:35 → uodam64402: 不要下到宜蘭與雙北基桃到處積淹水就好,而且今年第一首冷鋒就在華中南沿海一帶,難保不會下暴雨…。 45F 09-15 00:51
作者:
a26893997 (文山浪人)
223.140.218.107 (台灣)
2023-09-10 16:43:13 → uodam64402: LLCC過不了山,只能在雲嘉南駐足了。 124F 09-10 20:59
作者:
lulu1305174 (ㄌㄨˇ ㄌㄨˊ)
123.194.198.42 (台灣)
2023-09-09 10:54:08 → uodam64402: 可以直接再畫一條滯鋒了吧… 42F 09-09 14:59
→ uodam64402: 如果照EC預報高空轉東風,那南海的低壓未來也是向西 79F 09-09 20:28
→ uodam64402: 這就表示副高會西伸北抬到臺灣東北部海面,臺灣會
天氣較穩定(但要注意秋老虎徵象),颱風未來也是
西移方向移動,不用再看南海的動靜。 81F 09-09 20:29
… 共有 7 則推文,點此顯示
點此顯示第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