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nyk3 (阿晃)
111.82.101.248 (台灣)
2023-10-23 10:01:41 推 icelaw: 又一堆看不懂投資總額的人出現了 CC 126F 10-23 11:13
推 icelaw: 我猜啦 本金大概四五百萬 然後越衝本金越少 所以損失隨本金下降而減少 然後現在就是輸怕了 怕整個
本金都沒有 就投降輸一半
只好退出市場 保護最後剩下的本金 133F 10-23 11:20
… 共有 11 則推文,點此顯示
作者:
laptic (靜夜聖林彼岸花)
180.74.216.174 (馬來西亞)
2023-10-22 20:26:59 推 icelaw: 越南就跟30年前的中國一樣啊,肯拼就會有錢,所以以前媒體吹什麼狼性,
反觀現在中國經濟蕭條 誰跟你狼性 ,反而中國年輕人跑去躺平了 笑死 75F 10-22 21:16
作者:
FIFI8488 (廢文人)
111.251.21.112 (台灣)
2023-10-22 20:59:13 推 icelaw: 如果真的跌了63%,那些投資大盤的信徒會崩潰嗎 CC 13F 10-22 21:06
作者:
PrettyOdd 1.171.91.111 (台灣)
2023-10-22 15:57:31 噓 icelaw: 乾脆搞50年房貸 貸貸相傳到孫子 CC 8F 10-22 16:17
推 icelaw: 哥等百年房貸 CC 24F 10-22 17:40
作者:
waterlin1993 (waterlin1993)
223.140.75.31 (台灣)
2023-10-22 16:20:31 推 icelaw: 美國的垃圾食物本來就很便宜啊,所以美國窮人才一堆胖子
如果不重視健康,在美國每天吃漢堡 披薩 炸雞 薯條 可樂 花不了多少錢的 13F 10-22 16:28
推 icelaw: 我以前去歐洲出差的時候,要省錢也是去麥當勞 跟漢 34F 10-22 16:33
… 共有 12 則推文,點此顯示
作者:
newbrain (普丁下地獄救眾生)
122.116.228.113 (台灣)
2023-10-22 15:08:09 → icelaw: 未來人口不一定會大幅下降喔,只是住的人不一定是漢人而已,未來只要大幅開放移民 人口下降的問題就解決了 CC
台灣現在移民管制還是很嚴格,
只要台灣把加薩的難民接個100萬過來 ,只給他們居 33F 10-22 16:18
… 共有 15 則推文,點此顯示
作者:
cpc21478 (にゃんぱすー)
118.232.130.4 (台灣)
2023-10-22 14:55:49 噓 icelaw: 週末鬼故事來了 CC 7F 10-22 15:07
作者:
Carr77 (cat)
111.71.17.199 (台灣)
2023-10-22 12:03:10 推 icelaw: 成熟製程的單中國只能吃內需的單,歐美不下單給中國 機器再多 再會魔改也沒用
intel 雖然有機會,但歐美人不耐操 不想輪班 要人權,公會不時就會跳出來搞事,要威脅取代台積就不太可能 88F 10-22 13:19
作者:
ej03xu3 (Touerin)
111.248.23.181 (台灣)
2023-10-22 11:57:34 推 icelaw: 我還是選擇自提參加勞退6% 因為分散風險,用不同方法投資市場,老了還能多一筆退休收入
ps 不一定只有勞工才能自提,雇主也可以自提6%勞退 20F 10-22 12:39
→ icelaw: 6%那個我是當保底的,與其說當債 不如說我是當保險再用,人生最後一道屏障 36F 10-22 13:24
… 共有 44 則推文,點此顯示
作者:
airpoe1 (我是宅男ok)
42.71.46.227 (台灣)
2023-10-22 11:34:38 推 icelaw: 新加坡的物價明顯比台灣貴很多好嗎,我去過新加坡 338F 10-22 13:29
→ icelaw: 我看到的是這樣 340F 10-22 13:29
→ icelaw: 只是新加坡的gdp有六七萬美金,是台灣人的兩倍,所以才能負擔這樣的物價 346F 10-22 13:31
… 共有 7 則推文,點此顯示
作者:
Carr77 (cat)
111.71.17.199 (台灣)
2023-10-21 23:44:24 推 icelaw: 聯準會已經縮表一年多了, 從8.9兆 到現在7.9兆,你各位有沒有發現美股已經不再創新高,還開始緩跌 5F 10-22 00:06
→ icelaw: 縮表一年多了
距離聯準會的目標 縮表到6兆 ,才走了1/3,美股的 8F 10-22 00:06
… 共有 6 則推文,點此顯示
作者:
rrazer (可以不要嗎)
114.40.194.41 (台灣)
2023-10-21 19:21:20 → icelaw: 觀念錯誤,你應該高興 還有機會可以買YTM更高的債 12F 10-21 19:37
→ icelaw: 我今年3月當初買債的時候就有想過債再升息怎麼辦,所以我當時買很多BBB級公司債 因為債息比較高, 當時買在殖利率有5.5%的債券, 14F 10-21 19:42
… 共有 21 則推文,點此顯示
作者:
apple960164 (工具Ren)
111.184.169.54 (台灣)
2023-10-21 18:41:31 噓 icelaw: 樓上 沒錯,然後情況往往就會變成降息一宣布殖利率立刻大減,債券價格立刻大漲,
就跟財報公布後 股價會立刻反應一樣,這時候你才追早就是追很高了,
效率市場理論 懂? 29F 10-21 21:07
… 共有 20 則推文,點此顯示
作者:
join183club (183club)
1.200.68.0 (台灣)
2023-10-21 17:54:46 噓 icelaw: 喔 觀念錯誤
以前同樣票面利率的債券,如果比較貴就沒人買了
所以那邊買都沒差
答案就在你自己文中,如果不划算你就不會買啊,其實別人也是阿誰想吃虧啊,所以債券賣方不把債券降 14F 10-21 18:15
… 共有 13 則推文,點此顯示
作者:
powerxk (powerself)
101.10.65.213 (台灣)
2023-10-21 17:10:31 推 icelaw: 投等債過去紀錄沒有連續兩年負報酬,今年是特例
而且過去的紀錄是債券就是負報酬的隔年績效都蠻好 3F 10-21 17:14
→ icelaw: 因為過去都是瘋狂加息後,泡沫破滅 股市崩盤,就快速降息一直這樣循環在走 9F 10-21 17:17
… 共有 48 則推文,點此顯示
作者:
YAYA6655 (YAYA)
220.132.139.226 (台灣)
2023-10-21 12:28:12 → icelaw: e大就同一批人啊,因為我就是去年的鎂蛙 今年的債蛙,我有記住那些酸過鎂蛙的id
我去年初的一月 二月買了1000萬當鎂蛙, 在點位27.5到28.5之間,也是被這群人狂酸了一年多啊 CC
然後今年買了2500萬公司債券,這群人又開始選擇性 23F 10-21 16:39
… 共有 12 則推文,點此顯示
作者:
newbrain (普丁下地獄救眾生)
122.116.228.113 (台灣)
2023-10-21 11:37:56 → icelaw: 重點不在總量,在美國的gdp能持續成長,代表還債能力上升,就能借更多的錢 支付更高的利息 48F 10-21 12:27
→ icelaw: 就跟一個月薪五萬的人 貸款五十萬,後來他薪水上升到十萬,即使貸款100萬 的負擔也是一樣的,沒有比 51F 10-21 12:29
… 共有 25 則推文,點此顯示
作者:
AnneofGreen (安的綠色小屋)
36.226.35.61 (台灣)
2023-10-20 23:15:35 推 icelaw: 市場反應很快的,也可能不到半年可以存了 49F 10-21 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