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jeromeshih (以謹慎態度來面對問題)
114.137.131.117 (台灣)
2023-10-23 22:57:21 推 daze: duration 16的ETF,convexity通常會比duration=16的直債高一 49F 10-24 15:57
→ daze: 點,YTM可能稍微有差別,但通常不會差很多。做這種套利是有搞頭,但弄炸掉的例子也是有。
對散戶來說,ETF還是首選。就算YTM差0.05%,散戶也賺不到。 51F 10-24 15:58
作者:
rexpower (Rex)
1.161.191.218 (台灣)
2023-10-22 08:49:00 推 daze: 其實就設定讓智力不能加點,或者加智力需要10倍價格
就好啦,誰說系統一定要每個選項都能加點 9F 10-22 10:36
作者:
fawangching (公園哲學家)
101.8.22.241 (台灣)
2023-10-21 18:01:44 推 daze: 可惜台灣的年金產品都不是很理想,否則年金對Die with zero是個很適當的產品。
不過在討論如何實際執行之前,這是個關於個人的風險忍受度的問題。而風險忍受度是個人屬性,沒有絕對正確的答案。
另外,個人風險忍受度可能是很難改變的一個屬性。除非遭遇重 11F 10-21 22:18
… 共有 12 則推文,點此顯示
作者:
top99 (李光)
101.137.189.77 (台灣)
2023-10-20 12:44:22 推 daze: 買在28或買在32都是沉沒成本,跟現在該如何處理並無關係 8F 10-20 15:21
作者:
blueslin (blues)
136.23.35.39 (台灣)
2023-10-17 16:20:36 推 daze: 放暈眩至少可以省boss攻擊的時間啊。 4F 10-17 16:38
作者:
rizman28 (栗子)
45.144.227.62 (台灣)
2023-10-15 16:18:52 推 daze: 用聖誕阿提拉+妖崔雙寶具,可以用五星課金禮裝 7F 10-15 16:27
作者:
Carr77 (cat)
111.71.28.114 (台灣)
2023-10-15 05:57:22 推 daze: 過一段時間殺一批頭頭雖然治標不治本,但姑且也算治標的方法啦。如果不能一勞永逸解決,治標還是要治的,但就是時不時會復發。 143F 10-15 08:42
→ daze: 問題在於治本的方法到底存不存在。如果其實不存在,相對低成本的治標,總好過花一堆成本還越弄越糟。 149F 10-15 08:46
… 共有 6 則推文,點此顯示
作者:
manman0324 (聖誕快樂 )
182.234.86.121 (台灣)
2023-10-14 18:47:10 推 daze: 前手息。但是前手息是按票面利率,也就是2.25%計算的,跟YTM無關。 1F 10-14 19:39
作者:
imyme 116.14.181.227 (新加坡)
2023-10-14 14:29:47 推 daze: 如果買方不主動行權,OCC會按收盤價決定是否行權,但買方最晚有權在17:30 ET之前主動行權。 2F 10-14 15:10
→ daze: 所以可能有些沒有盯盤後的買家就放到expire,有盯盤後的買家就主動行權了。 6F 10-14 15:12
→ daze: 行權是權利不是義務,買家高興要在價格50時行權也是他的自由 9F 10-14 15:13
… 共有 7 則推文,點此顯示
作者:
Carr77 (cat)
223.140.13.182 (台灣)
2023-10-14 10:26:56 推 daze: Correlation does not imply causation. 而且correlation是否真的存在,也是需要小心處理的。
否則也可能得出"太陽黑子活動會影響企業獲利"的推論... 3F 10-14 10:51
推 daze: 首先,你可以試著做一點文獻回顧,看看其他人關於這個議題有過什麼看法,你的想法是否真的發前人所未發。順便也可以 18F 10-14 14:24
… 共有 11 則推文,點此顯示
作者:
Carr77 (cat)
111.71.58.89 (台灣)
2023-10-12 02:15:21 推 daze: 你如果相信通膨長期3%,現在買2.3%的TIPS就已經鎖定5.3%利率(名目利率)。上個禮拜甚至可以買到YTM超過2.5%的TIPS。
對長期投資者來說,我非常推薦TIPS作為債券部位的主要成分。 16F 10-12 10:14
推 daze: 對長期投資者來說,indexed annuity才是無風險資產。長年期的TIPS會相對比較類似。至於你是不是"長期投資者",就要問你 23F 10-12 18:04
… 共有 13 則推文,點此顯示
作者:
Carr77 (cat)
111.71.2.224 (台灣)
2023-10-09 05:12:19 推 daze: 「價值因子」跟「價值投資」雖然都有價值這兩個字,但並不是同一件事。 1F 10-09 08:44
→ daze: 當初Fama並沒有把HML命名為「價值因子」,是後來被報導時取了這個俗稱,結果太過流行所以Fama後來也只好跟著用。
Fama原始提出來的時候,是用股價淨值比,但是後來有一群指標 4F 10-09 08:52
… 共有 18 則推文,點此顯示
作者:
testUI (毫無反應,就是條魷魚)
36.230.178.14 (台灣)
2023-10-08 14:50:10 推 daze: 如果追蹤的是同一個指數,沒有貨幣避險,換ETF的計價貨幣對於貨幣曝險是完全沒有影響的。
如果你一定要換的話,XNAQ.LSE是英鎊計價,XNAS.XETRA是歐元EQSG.LSE是英鎊,EQQX.XETRA是歐元,但這支ETF是swap-based東証2568是日圓計價沒有貨幣避險,東証2569有貨幣避險。 3F 10-08 16:05
… 共有 7 則推文,點此顯示
作者:
imyme 116.14.181.227 (新加坡)
2023-10-08 12:23:52 推 daze: 你是不是把5元的最低手續費算進購買成本了?
另外,美國公債是T+1 settlement,所以是84天。
(13000/12841)^(365/84)=1.05493 2F 10-08 12:50
作者:
stayfool (fool)
1.161.112.233 (台灣)
2023-10-07 20:15:17 推 daze: YW的最小單位是1/8cent,乘以1000以後得到1.25美元。如果YW真的漲了1 USD,損益是會跳1000 USD沒錯,但這相當於漲了800個tick。 1F 10-07 22:11
作者:
phantom1010 (期末考加油~)
50.47.89.68 (美國)
2023-10-07 11:43:23 推 daze: 不會卡住30年。你總是可以賣掉的。 5F 10-07 12:19
作者:
PTTdoggy (科科)
123.204.136.117 (台灣)
2023-10-06 15:17:27 推 daze: RegT下,各隻股票的 Initial Margin和Maintanence Margin可以直接分別相加,以得出整體部位的Margin requirement。
你只要拋棄「個股需分別計算融資比例」的想法,就不會有這麼多疑惑了。
最後那個問題,沒有補繳問題也不會違約交割,只會繼續計息。 1F 10-06 15:33
… 共有 40 則推文,點此顯示
作者:
Carr77 (cat)
111.71.36.180 (台灣)
2023-10-05 14:13:29 推 daze: 同時配債券ETF跟槓桿ETF,雖然不是一定不行,但要有很特定的一些假設,才可能會合理。
然後如果一定要這樣子配,可以考慮NTSX,開銷比會稍微省一點有什麼證據比特幣能對沖美元的貶值風險? 當你以為你買了保險,但其實根本沒有,反而是最危險的。 6F 10-05 16:13
… 共有 21 則推文,點此顯示
作者:
YAYA6655 (YAYA)
220.132.139.226 (台灣)
2023-10-05 11:28:30 推 daze: 如果是為了要抬槓,只要殖利率曲線長得夠怪異就可以,但沒有什麼現實的意義啦 66F 10-05 11:59
→ daze: 比如說一開始20年殖利率5%。明年19年殖利率5%,20年殖利率6%,後年18年殖利率5%,19年殖利率7%,20年殖利率9%。 70F 10-05 12:02
… 共有 6 則推文,點此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