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 tim2502: 貝托魯奇的電影是大美國風味??? 看完整部電影從來不覺得溥儀是悲劇英雄1F 06/28 21:58
→ Herblay: 大美國風味...你很幽默4F 06/28 22:08
想強調的是:這是西方人看東方的想像
推 HCracker: 雖然與事實不符,但不覺得有美化
裡面也演出溥儀不把老鼠的生命當一回事5F 06/28 22:08
那麼他對待婉容的部份也並非美化?事實上他在成立偽滿洲國就二娶了。
推 Herblay: 溥儀是個悲劇 後面不用接英雄兩個字7F 06/28 22:10
是悲劇,他周遭的人也很悲劇。
※ 編輯: meoww (220.136.159.79 臺灣), 06/28/2020 22:13:15
他就是歪掉了,但我想看導演拍歪掉的部份,而不是避開
※ 編輯: meoww (220.136.159.79 臺灣), 06/28/2020 22:14:25
推 pauljet: 照史實拍就索然無味了 這個朝代的末代皇帝跟其他朝代的末代皇帝有何不同?明朝末代皇帝不也是昏庸暴虐沒人性?最後能感到人性的部份還是小說家杜撰的獨臂神尼9F 06/28 22:19
我文中也提出不必照史實拍,但人物的情感完全失焦:恨到把婉容的孩子丟到鍋爐裡。
既要刻劃這個人物,怎能否定他的愛恨?
※ 編輯: meoww (220.136.159.79 臺灣), 06/28/2020 22:23:54
→ qazxswptt: 他在宮中成長有人伺候著長大 比起一般老百姓 一定某些感受是相對麻木的13F 06/28 22:21
是,那會使人心腐化
→ NaaL: 這又不是歷史(紀錄片)……
你寫的那些“史實”,我在看電影前早就知道了,也沒影響觀影啊15F 06/28 22:22
如果本片呈現真實人物情感也會很戲劇化,不會像紀錄片
※ 編輯: meoww (220.136.159.79 臺灣), 06/28/2020 22:25:20
葉問有美化到從把老婆用鐵鏈綁起來,到變成很愛老婆嗎?
※ 編輯: meoww (220.136.159.79 臺灣), 06/28/2020 22:28:04
※ 編輯: meoww (220.136.159.79 臺灣), 06/28/2020 22:30:11
推 pauljet: 我覺得你可以看尊龍的另一部電影蝴蝶君 也是歷史事件改編 男主角其實沒在獄中用鏡子自殺 還在多年後表示永遠不原諒時珮璞 對他已經沒一絲感情 這部電影的愛恨關係也是與史實顛倒的19F 06/28 22:32
蝴蝶君想看很久了,排入待看!謝謝
※ 編輯: meoww (220.136.159.79 臺灣), 06/28/2020 22:33:19
→ pauljet: 但是我超愛這部電影裡的英倫岳父傑瑞米艾朗QQ23F 06/28 22:33
我也很愛青春溥儀拼命握手那段呢!
→ pauljet: 如果照史實拍 我覺得就沒那麼精彩了24F 06/28 22:34
唉 也許,但實在受不了婉容死亡被草草丟在山上,觀影的大眾還認為溥儀很愛她
※ 編輯: meoww (220.136.159.79 臺灣), 06/28/2020 22:37:25
※ 編輯: meoww (220.136.159.79 臺灣), 06/28/2020 23:05:38
→ NaaL: 電影中,溥儀對婉容有些感情,不過從來不到妳說的“癡情”,追車那段更多是在描繪他在時代下的身不由己,還有那份不甘心25F 06/28 23:04
電影中是日本人殺了婉容的嬰兒且送走婉容而身不由己;現實是他殺死婉容的孩子並用鐵
鏈把她囚禁起來,在這個時期他與新妻子ㄧ起生活。
※ 編輯: meoww (220.136.159.79 臺灣), 06/28/2020 23:11:22
→ NaaL: 我講A妳講B?28F 06/28 23:12
我們講的是同樣的東西:他在偽滿洲國底下的確身不由己,但他的感情並非身不由己:他
是自己選擇的。
※ 編輯: meoww (220.136.159.79 臺灣), 06/28/2020 23:14:57
→ NaaL: 我在講電影當中呈現出的畫面(未必是史實)以及藉由畫面想傳達出的意涵,妳在套“史實”駁斥,這個叫做在講“同樣的東西”?另外,看了電影跟妳一樣覺得電影中溥儀對婉容很“癡情”的,應該很少吧XDD29F 06/28 23:19
問題是你說的「身不由己」的畫面就是電影製造出來的。
應該思考的是:為何導演不僅要避開他有新歡且二娶以及囚禁婉容的部份?拍出來戲會變
難看嗎?我不覺得,反而很能夠顯現出他的愛憎分明。那麼導演為何要這麼敘述?是怕觀
眾討厭這個角色嗎?牯嶺街少年的小四刺殺自己愛慕的女孩也是對惡的深刻描寫,要夠深
刻,就不要害怕挖掘人性的惡意。
就算不是「癡情」,看過電影的人也從未感受到他可以恨到殺死婉容的小孩吧?
推 rcak801: 你都說2004才解密 那1987拍攝的電影 這一段你覺得應該要怎麼演才行?33F 06/28 23:22
文中也有提及雖然2004年才解密,但他原本的自傳中就有描寫自己從偽滿洲國時期就不想
管婉容以及囚禁她。
推 Herblay: rcak突破盲腸了35F 06/28 23:24
※ 編輯: meoww (220.136.159.79 臺灣), 06/28/2020 23:32:36
→ qazxswptt: 那時電影方能拿到自傳刪掉的部份 沒拍正常 但此篇看起來 是講到沒刪的 也拍得太美化 我是這樣理解
看完電影再去了解自傳事實 好像真有點洩氣感
電影似乎更專注娛樂性就是了36F 06/28 23:28
身為同樣被尊龍的演技感動的在下我,何嘗不希望他真的在最後見面時還因婉容而趕不上
逃走的飛機?我甚至希望溥儀真的如同電影中那樣對待婉容阿,嘆。
※ 編輯: meoww (220.136.159.79 臺灣), 06/28/2020 23:37:17
→ hedgehogs: 這部看到的負雷都在與史實不合的部分,或許這就是成功的地方。畢竟按史實與否就是見人見智的事情40F 06/28 23:40
之前在版上也看到一篇負評認為「情緒毫無著力點」,他沒有提到史實的部份。
※ 編輯: meoww (220.136.159.79 臺灣), 06/28/2020 23:42:29
→ qazxswptt: 真實的溥儀感覺人味不足 照拍恐怕很沒娛樂狗血感吧42F 06/28 23:45
沒錯XDDD
※ 編輯: meoww (220.136.159.79 臺灣), 06/28/2020 23:46:52
※ 編輯: meoww (220.136.159.79 臺灣), 06/28/2020 23:59:55
→ NaaL: 一如我前面關於這部電影到小小文章裡有句“電影本身,因為敘事要求與訊息傳達,有著不少虛構劇情或者是誇大或象徵的手法”,就我認為,既然並非標榜是歷史片,導演最重要的就不是要講“史實”,而是在說故事與“傳達訊息”,至於導演想傳達出的訊息是否能被接收,或者是否能以藝術層面被接受,可能還是要看個人了。其實這部電影有很多細緻的地方,像是不經意地解構(或者是將之置於疑問)所謂“歷史”以及溥儀本人說法的一般被認為的百分之百信度,都是非常有意思的,這裡就不多說了(既然各說各話溝通不良,就省點力了XDD)43F 06/29 00:01
我明白,看這片的時候我也為某些橋段擊掌讚嘆,尤其喜歡最後結尾的處理。但我發現原
來在觀看時覺得人物情感和斷裂的瑕疵,是來自於敘事上的躲避,所以才提出這個論點。
以電影的敘事藝術而言它絕對夠好(蓋章),三幕劇的典範。
電影本來就不是以還原真實為目的,但我自己喜歡的是願意呈現真實中矛盾情感拉鋸的電
影(他可以愛她也同時對她殘酷,這很真實)。不諱言是個人愛好唷!所以喜歡這片的觀
眾別氣XDD
→ Amygo: 不知道你看奧斯卡最佳影片梅伯的英雄本色感覺如何?54F 06/29 00:02
我沒看過欸,但奧斯卡得獎片我喜番《幸福綠皮書》XD
※ 編輯: meoww (220.136.159.79 臺灣), 06/29/2020 00:13:52
※ 編輯: meoww (220.136.159.79 臺灣), 06/29/2020 00:15:14
推 s7172001: 溥儀自己不是說很像他的人生56F 06/29 00:17
溥儀1967年去世,這片1988年才上映。
※ 編輯: meoww (220.136.159.79 臺灣), 06/29/2020 00:20:34
推 teatime1010: 推Naa大!一直跳針史實,這又不是紀錄片.....57F 06/29 00:25
我文中已經說明電影好壞本來就不是以符合史實而論的,我在意的是「人物情感斷裂且不
夠深刻」讓我無法投入認同角色,史實的部份是我試圖為「人物情感斷裂」的原因尋求解
答,如果電影ㄧ直在避東避西,在我還沒去了解史實前看電影就「卡卡的」了。
它如果能不合史實並且創作出順暢的人物情感,那也很棒阿。
※ 編輯: meoww (220.136.159.79 臺灣), 06/29/2020 00:35:52
※ 編輯: meoww (220.136.159.79 臺灣), 06/29/2020 00:38:56
※ 編輯: meoww (220.136.159.79 臺灣), 06/29/2020 00:42:40
→ Amygo: 舉英雄本色是因為他感情戲根本亂演的 何止瑕疵斷裂59F 06/29 00:42
笑死!那我要看,謝謝
※ 編輯: meoww (220.136.159.79 臺灣), 06/29/2020 00:43:22
→ Amygo: 但不妨礙整部電影仍是史詩佳作60F 06/29 00:43
不好意思 我愛看的劇情片都跟紀錄片無關餒
※ 編輯: meoww (220.136.159.79 臺灣), 06/29/2020 00:46:10
推 rcak801: 既然你說史實與否跟電影體驗本身無關 那我覺得你那兩段敘述可以再多描述詳盡一點...62F 06/29 00:47
嗯我決定把後段的觀影斷裂感放到前面講了,更加強調!感謝。
※ 編輯: meoww (220.136.159.79 臺灣), 06/29/2020 00:53:00
→ rcak801: 像第二點 宛容對文繡的交情 在電影裡面有哪一點斷裂64F 06/29 00:49
電影把婉容塑造成另一個溫柔又有度量的女人,在她忽然開始吃花斷裂(其實她早有精神
困擾,但前面各種美好的婉容完全看不出來徵兆),還有看電影時也覺得他們感情破裂的
很突然,只是因爲滿洲國和吃大煙?破裂到無可挽回?但其實兩人感情在此時已經有諸多
因素造成崩壞,但電影並未/無意處理。這些斷裂感我文中的確未提及。
→ rcak801: 我知道你下面補充很多史實 可是在電影裡面就沒有演所以上面很多人跟你討論史實與電影 問題就在這裡你描述了很多史實 但跟電影就沒有關係啊
或許你在電影裡面看到有格格不入的地方 但從你文章列出來才幾行 說實在看不不太所以然...65F 06/29 00:49
※ 編輯: meoww (220.136.159.79 臺灣), 06/29/2020 01:09:09
※ 編輯: meoww (220.136.159.79 臺灣), 06/29/2020 01:10:15
噓 cyan09: 看電影也不覺得他對婉容癡情啊,原po到底糾結什麼啦70F 06/29 01:11
你才糾結「癡情」這個形容吧!不論是否「癡情」(如果此詞不當),這苦苦追車的形象
,也與後來完全沒試圖尋找她很斷裂。
推 ClawRage: 好萊塢的電影哪個在跟你管事實的72F 06/29 01:12
※ 編輯: meoww (220.136.159.79 臺灣), 06/29/2020 01:21:05
※ 編輯: meoww (220.136.159.79 臺灣), 06/29/2020 01:34:54
※ 編輯: meoww (220.136.159.79 臺灣), 06/29/2020 01:36:51
推 aiFly: 好萊塢劇本強調角色性格的一貫性,以及主角不能是無法讓人認同的對象,大概可以說明為什麼劇本隱去你說的部分,終究它還是美國電影74F 06/29 01:36
「傳達性格的一致性」和製造敘事的精彩度,的確就是導演在這部片抹除包括溥儀二娶、
三娶,最後陪他到老的那些女人的原因。
前面大家也討論了,電影夠精彩,不符合史實也沒關係,我也支持這個觀點,但又有一種
強烈不安:如果婉容的下場不那麼慘,我不會如此不安。也許因爲婉容已經作古,所以無
所謂,但在某個層面上,這故事的精彩似乎建立在再一次剝削了無力反抗的她。
※ 編輯: meoww (220.136.159.79 臺灣), 06/29/2020 02:02:45
※ 編輯: meoww (220.136.159.79 臺灣), 06/29/2020 02:54:02
※ 編輯: meoww (220.136.159.79 臺灣), 06/29/2020 02:57:19
「英雄」用得不恰當,總之是要打造被時代壓迫、犧牲的人物
→ takenostand: 主要是要表現人在歷史巨輪下的無奈,殺小孩的事,導演不可能不知道78F 06/29 03:17
「製造無奈」這件主要任務導演做得很多很滿,也為此抹去與「讓主角無奈」不相干的事
件(例如他加害別人)。也許就是他做得太用力讓我ㄧ直被「我才不要讓你們看到這些呢
」的隱藏聲音干擾。
好奇有觀眾真的很愛電影中的溥儀這個角色,但卻對他本人的真實經歷和情感、心情、想
法毫不在意嗎?甚至覺得認識電影中的溥儀就好了,管真的溥儀去死?「反正我就愛虛構
的溥儀」阿XDD
推 gm79227922: 照史實 片尾那段會很好笑
浦儀真的有回去坐龍椅 還是跟同事一起去
坐到一半還被工作人員制止 最後得出結論龍椅很難坐就沒再回紫禁城了80F 06/29 03:19
這個又好笑又悲涼欸!
※ 編輯: meoww (220.136.159.79 臺灣), 06/29/2020 03:47:43
※ 編輯: meoww (220.136.159.79 臺灣), 06/29/2020 03:49:13
推 cat0429: 真要照史實,那每部電影都是垃圾。而且什麼是史實?84F 06/29 08:09
就說電影沒有要ㄧ定照史實,看一下內文與回文。
牯嶺街少年、少年時代、安妮的日記、熔爐、殺人回憶、不存在的房間......
以上每一部片都由真實事件、人物改編。但沒有一部片有我提出的問題。在選擇如何敘事
時,才是導演觀點和意圖的展現,如果為了製造故事精彩,把原本人物的經歷改造(溥儀
很早就厭棄婉容而二娶了),且讓同樣是受害者的人(婉容),完全毫不解釋的消失,只
為掩蓋溥儀的惡(陪溥儀到老的那位女子也被消失),看電影時我就覺得為何連配角川島
芳子都有「下場」婉容沒有?
就因為其中有在時代中被壓迫的人,揀擇更要小心,如果把牯嶺街的小四編成沒有愛慕小
明,殺人只是因爲他變態,合理嗎?如果把安妮的日記的安妮下場略過,拍成她最後過得
幸福快樂,因為納粹對她很好,你覺得呢?
導演觀點,常決定ㄧ部片的視野與品質,技術再好都還是技術。
→ cat0429: 我對溥儀的自傳是存疑且認為他最不符合史實。你想想,一個在面臨生命威脅下,每天要你檢討自己,沒寫出來就不放過你的,在這種環境多年下,寫出來的東西當然是過去我好糟糕,以反應現在我好棒棒了,不然他怎麼當宣傳工具。一堆人說西方視角?講真的,它之所以經典就是不帶情緒的描寫溥儀及時代。真要是中國拍的,就會像完全跟史實不合的葉問。85F 06/29 08:09
葉問是類型片(武俠),類型片有它的敘事公式,難以跟我上述提及的片ㄧ併而論。還有
,葉問中,沒有明顯「歪曲時代中受害者」的部份。
溥儀寫的自傳,最邪惡殺嬰的部分被拿掉,如果是共產黨要檢討他,應該緊抓這點不放吧
?問題是阿共當時已經把他塑造成改過自新的「舊時代受害者」,不想看他供出驚人言論
。
經典?我看很多電影學系的書,還沒看過把它當經典定位的,不是得過奧斯卡就是經典,
但可以當成你自己心裡的經典,它不是我的經典XD
西方想像在我看慈禧那段就很干擾了,後來查導演說那段他想像的。
我想再問,選擇溥儀來拍,想必這個人物有打動導演的點吧?那溥儀和與其親密的人怎麼
生活、經歷過什麼都不重要?身爲看電影的人,會看「末代皇帝」,就是對那段時期有興
趣,只能對電影中的角色溥儀有興趣,而毫不關心盡可能真實的溥儀的事件?被他殺死的
嬰兒,被他用鐵鍊鎖起崩潰的婉容,也毫不重要?同樣是時代受害者的婉容,為何其存在
痕跡要為了成就溥儀在電影中的「好」而被取消?因為只要電影看得爽就好嗎?是這樣嗎
?
推 mysmalllamb: 推!我從來對這片毫無興趣,看完你這篇開始有興趣了。電影絕不會緊貼史實,但電影如何節選史實並修改,是值得整理分析進而琢磨背後意識形態的。另,光提到這位導演當然稱不上「大美國」風味,但提到「奧斯卡九項」時,這風味也未必不切題呢?92F 06/29 08:44
推 jeff0528: 應該只是觀眾無法接受主角有黑暗面吧97F 06/29 08:48
很切奧斯卡的題XD是導演鎖定的「觀眾群」無法接受黑暗面,不是所有觀眾都無法XD
※ 編輯: meoww (220.136.121.16 臺灣), 06/29/2020 09:33:02
※ 編輯: meoww (220.136.121.16 臺灣), 06/29/2020 09:36:32
→ NaaL: 願意以電影的呈現來欣賞電影本身(而非僅以電影呈現去了解歷史以及人物),就是推波助瀾剝削歷史人物的人生?就是“管真的溥儀去死”嗎?如此對觀眾的指控也未免太偏頗。這裡想為“願意以電影的呈現來欣賞電影本身”的觀眾(包括我)說說話。一如我前面寫的,我個人是在觀影前就熟知這些妳觀影後才去查的“史實”,對於婉容本人,我也是寄予很大的同情與感嘆(我自己前面那篇文章,篇幅最大的部分就是在寫婉容),不過這些並不妨礙我觀影,或者是在觀影後因此對歷史有什麼錯誤認知之類的。「末代皇帝」雖然有虛構的地方,可是在大方向大致是符合歷史以及人物,比如說,溥儀是個在大時代下被推動著(還有因自己的選擇)無奈又不甘心的人物,是個充滿矛盾並薄情寡恩的人,也是個“不可靠”的敘述者。而婉容是個幾乎沒有選擇的犧牲者,從原本靈動又新思維對未來無限想望的少女,一步步被逼到崩潰,瘋狂,對周遭和自己充滿厭憎。而文繡是個能夠在桎梏(歷史,時代,性別,家族)當中,自己劈荊斬棘地開創新生的人物。好好觀看完電影的觀眾,除了接收到導演透過篩濾歷史事件以及安排劇情畫面呈現等等,所傳達出的訊息之外,以這部電影來說,觀眾也能對電影中這些人物“有所感”,甚至會想因而進一步了解歷史中的他們(一如本文作者),那也是這部電影的其中一個看點與價值了。另外推樓上cat大~98F 06/29 09:52
我並沒有要檢討觀眾,我提出的是疑問句,被檢討的是我吧?
有人可以享受導演餵你們吃什麼,並去分析導演讓你享受的點(你的文我有看),我只是
在觀影時不享受而已,我當然可以問,為什麼我不舒服?為什麼餵我吃這個不是那個?不
想照單全收的我只是提出質疑。而且,電影創作就是觀點提出,何以我討論觀點,就不是
以電影呈現論電影?還是你覺得一定要接受並分析所有導演餵我吃的東西才是電影論電影
?
※ 編輯: meoww (220.136.121.16 臺灣), 06/29/2020 10:35:04
推 chuosn: 我看完電影就有覺得浦儀後來跟本不愛婉容也對他很殘忍,但也知道對照他的生長環境他不把妃子當人看很正常,只覺得對他同情並沒有認同跟喜歡,所以後來去查了史實並沒有跟你一樣的驚訝。BTW我印象綠皮書的鋼琴家後代也有跳出來批評這個電影有美化很多東西122F 06/29 10:35
推!提供自己不同的看法,但也不否定我的驚訝XD
原來鋼琴家有後代(長知識)
※ 編輯: meoww (220.136.121.16 臺灣), 06/29/2020 10:40:32
→ NaaL: 用疑問句來檢討觀眾就不是檢討觀眾,這挺有意思的XDD 這裡我願意為「末代皇帝」電影和觀眾說些話,前提是這部電影大方向並沒有偏離歷史與人物。之前看到某部中劇,把婉容末日描寫成她是神智清醒,並且自願跟著善良熱心的人民好朋友共產黨游擊隊到處“轉進”,真是很赤裸的挪用與剝削呢。希望影視相關從業人員都能有廣闊的視界,盡量不要讓自己和作品為各種“政治”所綁架。127F 06/29 10:54
我的疑問是針對自己對大家的回應:「電影夠精彩跟史實無關也無所謂」的認同,我說我
自己不安欸!倒是你去脈絡化的將我的原意的疑問解為肯定且有對象的「檢討」,為什麼
要這樣?而且是有人提出不要以歷史來討論電影,我才針對這個提出問號,因為我沒有要
電影按歷史寫實,但我在觀影過程中就是覺得人物情感斷裂、無法打動我,才覺得人物塑
造可以提出討論,這點為何要被否定?
另外的劇我沒看,但我覺得你因為我提出的想法跟你不同、感受跟你不同,就要我「讓自
己和作品不要被政治綁架」,哪一點我被政治綁架XD單純不喜歡本片就不正確?就被
政治綁架?我笑了。
※ 編輯: meoww (220.136.121.16 臺灣), 06/29/2020 11:18:35
推 rcak801: 關於他們感情線的轉折 我倒是認為轉變的時間點是在他們被趕出紫禁城之後才發生的(從電影的敘事線來看) 所以雖然沒有詳細的劇情來演出 但我個人觀影的時候倒是蠻能接受這種轉變的
本來的皇宮生活 看似平穩之下 外面世界卻兵荒馬亂關在紫禁城裡面其實像壓力鍋一樣 當被逐出皇宮後
整個壓力炸開 人還能不瘋狂嗎135F 06/29 11:12
可能因為出宮後跳舞、請吃口香糖等橋段讓我感覺他們感情還很好?我感受到的是吃花那
超崩壞XD
※ 編輯: meoww (220.136.121.16 臺灣), 06/29/2020 11:20:56
※ 編輯: meoww (220.136.121.16 臺灣), 06/29/2020 11:22:14
→ rcak801: 而電影與史實之間的關係 這可能就是每個人觀影的角度了吧 如果你看電影的習慣就是會從史實角度切入
那情感上不能接受這樣的改編也是合理142F 06/29 11:22
感謝你的理解,但其實我看電影時還沒了解史實就吃不下這種人物塑造了(遮臉)
※ 編輯: meoww (220.136.121.16 臺灣), 06/29/2020 11:24:20
→ rcak801: 但從別的角度來看 外國有更多超級改編的電影啊 誇張點像惡棍特工 還是吸血鬼獵人林肯 要是都從歷史角度來看 這樣可能會錯失不少好電影145F 06/29 11:23
惡棍的確是我覺得拍得不錯卻沒特別喜歡的呢!你舉例精準。
※ 編輯: meoww (220.136.121.16 臺灣), 06/29/2020 11:25:56
推 rcak801: 看電影是一種主觀的感受嘛 本來就不可能跟別人有相同的體驗 不過聽你講完我倒是真的想去找書來看看到底跟電影差了多少148F 06/29 11:26
→ NaaL: 咦?我寫的對影視相關從業人員的期望,是針對我自己留言中提到的那部荒謬中劇,照脈絡來讀,也沒問題啊,怎麼您自己急著對號入座…… 另外,原來您是“影視相關從業人員”大大啊?真是失敬失敬~ 另外,從前面其他版友的文章,還有關於這部電影的相關留言,好像很多觀眾都有接收到電影中沒有偏離歷史與人物的大方向的訊息,以電影和歷史的愛好者來說,感覺很開心^ ^151F 06/29 11:32
開心就好
但別人不喜歡你喜歡的也很正常,有人一直否定別人的觀影感受,似乎得要接受「該怎麼
感受」才行,實在很令人無言呢。推
「rcak801」大的發言,他觀感和我不同,但我們都能彼此尊重互相討論。
※ 編輯: meoww (220.136.121.16 臺灣), 06/29/2020 11:41:55
※ 編輯: meoww (220.136.121.16 臺灣), 06/29/2020 11:43:42
推 mysmalllamb: 那句疑問句,就是原po覺得觀眾應該都不會這樣子,那怎麼會是在檢討誰真的這樣子呢?159F 06/29 11:48
嘿啊,我明明就在驚疑:不可能有人只喜歡電影裡的溥儀而完全不關心或好奇真正的他吧
?我也是關心而好奇的其一觀眾,討論電影如何挑揀史實如何敘事,不行嗎?XD
※ 編輯: meoww (220.136.121.16 臺灣), 06/29/2020 12:18:21
→ TPhow: 是覺得看片的角度切入錯誤
導演是想呈現大時代下被禁錮的自由
儘管如高高在上君王 也是如此悲戚161F 06/29 12:24
的確反覆讀到這點,但我想討論的不是他「想呈現什麼」,而是「為何不呈現什麼」,可
能那會是我更想看的。
→ v60i: 上色要不要換個顏色,深藍色很難讀164F 06/29 12:25
因為滿討厭紅色的,有推薦的顏色嗎~
→ TPhow: 至於符不符合歷史? 這部還真一點都不是歷史片165F 06/29 12:25
同意。
※ 編輯: meoww (220.136.121.16 臺灣), 06/29/2020 12:30:55
→ TPhow: 而且說真的 溥儀可能本人作為主角是沒有魅力的
他的性格特質都不是這個人重要或值得成為主角的因素166F 06/29 12:30
時刻感受到導演覺得他「不值得成為主角」,讓我觀影時很被打斷。
※ 編輯: meoww (220.136.121.16 臺灣), 06/29/2020 12:34:55
→ TPhow: 只要他的「身份」才是最可以書寫的地方168F 06/29 12: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