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b122771 (灣灣小土豆)
標題 Re: [閒聊] 移工外籍買房"鬼話"破滅
時間 Sun Apr  6 12:16:03 2025


台灣政府撥42億去東協招生!這政策的目的是要讓年輕的新血輪進來,不然台灣整個就成老人社會,未來社會運作會完全崩盤耶!
連早餐店都可能找不到人工作,真的是超級可怕。

這些16歲從東南亞來的年輕人,可以馬上投入勞動市場,直接成為即戰力,幫忙解決勞動力不足的問題。
真的很需要這些年輕的力量啊!


這個就是政府因應 少子化 老人化社會的 政策。





台灣的街頭,越來越多越南年輕人出現啊。
其實有一些是透過一個叫做「3+4產學專班」的計畫來到台灣的。

簡單來說,這個專班就是希望吸引東協國家的年輕人來台灣念書,然後也順便幫助台灣的企業解決勞動力不足的問題。
這樣一來,台灣不僅能夠補足年輕勞動力的缺口,還能緩解一些高職和私立大學經營上的困難。

這個專班每三個月會在學校上專業課程,然後再到企業實習三個月。
台灣也在東協國家做了超多宣傳,還親自跑去當地招生,希望能吸引更多年輕人來台灣就讀。

不過,台灣人想要認識這些越南女孩,其實有點難,因為來台的不只是女生,還有不少男生呢。
因為他們的語言一樣,文化依樣,年紀差不多,並在同一間學校、同一間公司裡,大家相處起來比較輕鬆。他們通常都會和同國籍的人組成一對對的情侶,走在台灣的夜市或觀光景點,經常可以看到他們一起出遊。
這些情侶大部分都是透過這個專班來台,然後在這裡建立自己的生活和人際網絡。


(台灣)國家發展委員會-網站連結:
https://www.ndc.gov.tw/Content_List.aspx?n=E8B759C511BF7951

招生對象
僑居地華校初中畢業或相當華校初中完成同等學歷,且年滿16歲以上之僑(華)生。

政策重點
僑務委員會自103年起擴大辦理產學攜手合作僑生專班,招收華裔子弟來臺就讀3年制技術
型高中,畢業後再直接升讀4年制技專校院(即3+4)。
自111學年度起將協助學校調整產攜僑生專班開辦類科方向,鼓勵技高端學校開設製造業、營造業、機構看護(長照)、電子商務及農業五大類科,培用我國重點產業發展所需優質人才。113學年度將增開服務類科。


2024 3+4產學專班宣導短片 華語文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1La4BXdWTM







https://i.imgur.com/l63nOUd.jpg
[圖]

天下雜誌: 政府花42億招生,卻讓台灣成為「學工之島」,而僑生也成為「變相外勞」打黑卻成招生噱頭,還踩人口販運灰色地帶
 
過去的台灣僑教政策,鎖定的是優秀僑生,
如今主打來台讀3年高職再直升4年科大的「3+4」產學攜手合作僑生專班,卻一再強調「念書同時能打工賺錢」。

而招生時所說的「台灣最好的學校」,卻沒有一間是公立學校。
泰北年輕學子的7年黃金學習期就這樣給了中後段私校,甚至書還沒念就被送進工廠。

更不齒的是,根據台灣的「人口販運防制法」,對未滿18歲的人,
就算讓對方充分知情或根本沒有扣留證件,只要中間有仲介介入,都算人口販運。

如今,「幫忙打黑工」變學校招生噱頭。一位在台多年的緬甸華僑不諱言,「現在僑界說的是,你如果想做工,就去台灣念書吧,」真的要讀書的學生,不會來了


註記:
https://i.imgur.com/fNmKQeh.jpeg
[圖]
1.同一間公司待4年。
2.年收入65萬。
可以得台灣永久居留證一張



※ 引述《rubberking (怪你過份美麗)》之銘言:
: 高關稅下來
: 比 日 韓 還要高的關稅下來
: 傳產 將會受最大衝擊
: 新警察 青洨 可能不懂
: 但老了回想小時候ㄧ些工廠關廠的記憶
: 有所領悟…………
: 傳產 要麼縮編 要嘛關廠 要嘛外移
: 而且現在還要跟中國 東南亞 競爭!!!
: 外籍員工慢慢將會減少
: 中南部老舊工業區遇上海浪!
: 新興重劃區惨
: 移工買房移民定居 "鬼話‘’   期望 破滅
: 如夢似幻
: http://i.imgur.com/kZKNq7a.jpg
: 台籍年輕人 要嘛幹詐騙,
: 之後"上岸" 中南美洲 25年後衣錦還鄉
: 要麻 像2000~2010年,海外打工
: 要嘛 靠半導體製程???
: 突然覺得感慨啊!!!!!
: -----
: Sent from JPTT on my Samsung SM-S918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4.2.82 (臺灣)
※ 作者: b122771 2025-04-06 12:16:03
※ 文章代碼(AID): #1dyW05ee (home-sale)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743912965.A.A28.html
※ 同主題文章:
Re: [閒聊] 移工外籍買房"鬼話"破滅
04-06 12:16 b122771
IBIZA: 這個部分又是除了移工永住之外的部分1F 04/06 12:26
KrisNYC: 講到後面有點發懶 韭菜吹又生 也沒有要聽的意思2F 04/06 12:26

裝瞎的人太多啊。
路上一堆越南人、印度人、印尼人,都裝作沒看見。
百萬外勞大軍

IBIZA: 這些產學專班的東南亞學生  也都符合中階人力的定義
產學專班希望2030年留用23萬人3F 04/06 12:26
KrisNYC: 政策目標這麼清晰阿5F 04/06 12:34

政府付出42億去東協打廣告招生。估計勞健保幾年就可以回收42億up了。

越南、印尼、印度將0~16歲養育成大人,台灣再引進,變成即時的勞動力。台灣根本賺翻了!!


"合法外勞" - 總結:
勞保局一年可收取約 286.5 億元
健保局一年可收取約 161.4 億元

已知 外籍生與僑生 每月 健保費 826 元,總人數 123,188 名,
計算健保局一年可收取約 12.21 億元(1,221,111,456 元)

移工的薪資單,可見有扣勞保費/健保費
https://imgur.com/VcSg4Am
[圖]

KrisNYC: 還有就業安定基金
2500~3000 x 總就業人數6F 04/06 12:41
Exc4liboor: 讀書都是假的,趕快找個台男嫁,翻轉人生才是真8F 04/06 12:42
GSWGOGO: 移工接盤繼續割9F 04/06 12:44
ProTrader: 科技業也有作業員移工10F 04/06 12:45
IBIZA: 台男也不見得比他專學班同學賺得多
為什麼要嫁台男?11F 04/06 12:45
toto123: 人家台男有房子啊
很多根本賴家 獨生子好不好
台灣上班族 要靠自己薪水 現在房價有幾個普通人可買
房東一堆都是靠繼承來的
台灣為什麼缺工?因為很多人家裡實際上不缺錢找簡單行政領個4~5萬 簡單工作就好了 不用太辛苦
而且他們是貪圖台灣的身分證吧13F 04/06 12:50

取台灣身分證要放棄越南國籍,只能擇一。
取韓國身分證,可以同時兼越南身分證 + 南韓身分證。
所以有管道的,大多都會捨台灣改去南韓。
現代很多台越結婚的。因為兩邊好處都想拿,大多只拿台灣居留證。

toto123: 靠嫁給台灣人其實是最快翻轉人生的方式20F 04/06 12:54

我在北部各大夜市,遇到的情形是
158cm越南男 配 155cm越南女 手牽手逛夜市。

toto123: 台灣缺工實際上都是一些辛苦工作在缺 有限制的21F 04/06 12:54
paul76318: 我是覺得你要是說五年內必統一,之後有大量中國人來支撐台灣房地產,這推論都比移工撐房產靠譜啦22F 04/06 12:59
KrisNYC: 某摳寧 台灣有40%左右的人現在非常敵視對岸24F 04/06 13:05
icekiba: 嫁台男有台灣身分證,離婚還是台灣身分證
就看人是不是很單純還是有計畫的?
順帶一提,離婚後再嫁給越男,那個越男也會有台灣身分證25F 04/06 13:09
IBIZA: 樓上 現在只要薪資達標  越男也能拿身分證
18歲拿到學歷的話  最快28就可以拿到身分了28F 04/06 13:27
TSMCfabXX: 以後想當房東 要準備學越南語了30F 04/06 13:55
silentsand: 升大學的話,特殊選材這個管道就可以進來了,10年前開始已經有不少東南亞學生唸一唸就和台灣人結婚的,此外,港澳東南亞招生的也有不少找管道留下來的31F 04/06 13:58
Yishanhuang: 我覺得可以普發國籍給中國名校的畢業生啦
北京大學這種要來就直接全收了34F 04/06 14:28
master32: 政策正確。台灣人生育率就是這樣了,補助愈來愈多結果生育率越來越低,不如引進大量年輕移工36F 04/06 14:34
jaricho: 移工收入其實不比一些底層台男低…38F 04/06 15:22
castlabell: 外勞怎麼比本勞高薪39F 04/06 15:26
g9xuggf: 快點導入AI 我不要外勞服務40F 04/06 15:36
a951l753vin: 那也是人家加班加出來的 而且通常是台灣人不想去的工廠或餐飲41F 04/06 17:21
icekiba: 台男有祖產一般上班族,越男拼命加班比較高一點的薪水;Dochi?43F 04/06 18:29
※ 編輯: b122771 (49.214.2.82 臺灣), 04/06/2025 18:36:05
waeting: 外勞不用72-2?45F 04/06 19:22

--
作者 b122771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