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ggbi4zzz (釣魚王fubuki)
標題 [新聞] 只是組裝?國產車廠你我可能都不熟悉的
時間 Sat May 10 11:49:53 2025


1.媒體來源:
CarStuff

2.記者署名:
Jason Hu


3.完整新聞標題:
只是組裝?國產車廠你我可能都不熟悉的故事

4.完整新聞內文:

https://i.imgur.com/4AK676Y.jpeg
[圖]
不得不說,近期台灣汽車市場可說相當不平靜。隨著去年 8 月政府直接上路「自製率」要
求,加上近期美國川普政府關稅戰開打,「台灣汽車工業」這個話題又被提起,網路上所有
與論都指向國產車其實已經淪為組裝廠、毫無自主研發的技術,不應該再藉由關稅保護下去


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在這篇專文當中我特別網羅了從古至今台灣車廠所有的自主研發中
心歷史與資料,並且將歷經加入 WTO 之後還持續「堅持」下來的 CARTEC 技術中心做一個
完整的介紹。


從戰後開始說起….
台灣汽車工業發展簡史

https://i.imgur.com/vUFnK0c.jpeg
[圖]
圖片來自網路。
雖然現在網路上常有人批評政府「保護裕隆70年」,但話說回來,也得實話實說——裕隆汽
車身為台灣戰後最早成立的汽車品牌,早期確實是政府扶植的重點對象。

當時台灣剛起步,工業什麼都缺,政府為了發展本土汽車產業,當然力挺裕隆。不過從 196
7 年開始,政策就開始轉變了,政府開始放寬汽車製造的執照申請門檻。接著 1970 年代又
推出高額關稅保護政策,進口車關稅從 50% 拉到 75%,這一波也讓不少新車廠如雨後春筍
般冒出來,像是三陽、中華、福特六和、羽田機械、三富汽車等等,市場競爭一下子熱鬧起
來。


但好景不長,到了 1980 年代中期,為了準備加入 GATT(也就是 WTO 的前身),政府又開
始走市場開放路線。1985 年推出「汽車工業發展方案」,從降低本地零件自製率門檻到逐
步調降進口關稅,一路開放到 1988 年,乾脆連進口車都開放了,國產車廠直接迎戰國際品
牌,壓力山大。


面對這波「全球化衝擊」,裕隆其實早早就開始未雨綢繆。他們在 1981 年就設立了「裕隆
龜山工程中心」,也就是後來大家熟知的裕隆汽車工程中心。這個中心可以說是台灣汽車自
主研發的開端重地,不只打造出國產經典車款 飛羚101,也培養出一票在汽車設計圈打滾的
本土人才。


可以說,正是這一步,讓台灣汽車產業慢慢走出組裝的角色,開始有自己的設計、自己的風
格,也踏進了「自主研發」的新時代。

為了貨物稅減免 3%
自主研發的時代來臨: 裕隆、中華、福特六和、國瑞陸續成立研發中心

在1990年前後,台灣政府為了鼓勵汽車產業自主研發,推出了一項很有吸引力的貨物稅減免
政策。簡單來說,只要國產車的車身、底盤或引擎是自己設計的,每項就可以減免3%的貨物
稅,最多可以省下9%。這項政策主要是希望車廠能夠提升技術,減少對國外技術的依賴,真
正走向自主研發的路。


同一年,政府也成立了「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也就是現在大家熟知的ARTC),目
的是幫助本土車廠強化研發能力,並進一步加入全球供應鏈體系。

不過,這項政策在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就走入歷史,因為這種針對特定產業的
稅務優惠被認定違反國際貿易規則。在入會後這類減稅措施全面取消,不過在加入前有提出
申請的廠商,政府還是給了三年的緩衝期。


而就在這個「黃金十年」的期間,幾乎所有國產車廠都動起來了,紛紛自己下手改造原廠車
款,並帶領著旗下衛星零組件廠商一同研發、投入零組件大量在地化。像是大發銀翼、大慶
金美滿、Nissan March 四門版、Cefiro、Sentra CE/HV、AD Resort N-RV、福特 Mondeo M
2000 等,都是當時的代表作。

即使有部分母廠嚴格限制車輛不能大幅改造,但像是三陽、國瑞等還是依照市場口味,針對
原版車型推出小規模的改造,當然也讓零組件供應商受惠。

接著到了2000年前後,裕隆、中華、福特六和、國瑞也陸續成立了自己的研發中心,不只開
發國內車型,還開始規劃把車子整車出口或是用CKD(全車拆散後再組裝)的方式打進東南
亞、中國市場甚至是日本、大洋洲市場,讓台灣的技術有機會在更大市場規模中發揮。


也就是在這個時期,裕隆 YATC推出的 Sentra 180、Cefiro A33/34、Serena Q-RV、March
、X-Trail;福特六和推出的 Mondeo Metrostar、Escape、MAV、i-MAX;國瑞生產的 Vios
、Corolla Altis 車系、Camry、Wish 左駕、Sienta 左駕等都是台灣人的結晶!


當時也有一些車廠開始拓展到中東、俄羅斯與東南亞等地,不過隨著整個產業走向「全球化
」、以及部分車廠在產品佈局上有所調整,這些本土研發中心有些就慢慢淡出,只有國瑞研
發中心仍有幫助母廠 Toyota運作、服務全球供應鏈。


有了YATC(裕隆亞洲技術中心)這樣的基礎投入,讓台灣的汽車研發人才得以系統性地培育
與成長,為後續在地研發的延續打下堅實根基。如今,CARTEC(中華汽車亞洲技術研發中心
)承接這份使命,持續深耕本土研發,成為支撐台灣汽車產業向前發展的重要動力。


從威利開啟自主研發之路
中華商用車最懂台灣

說到 CARTEC,可能很多人對它的背景不太了解。其實 CARTEC 的源頭可以追溯到裕隆工程
中心和中華汽車合作開發的「中華威利」、代號 CM66。這款商用車是雙方斥資14億元自主
研發的產品,基礎技術來自第四代三菱 Minicab,再經過裕隆工程中心與中華汽車技術人員
共同巧手改造後,性能更強、實用性更高,也因此更受市場歡迎。


中華威利上市短短三年,銷量就突破六萬輛,拿下超過八成的市佔率,成功讓中華汽車坐上
台灣商用車市場龍頭的寶座,一直到現在都還穩居領先地位,同時也藉此帶動旗下零組件工
廠的蓬勃發展

,不用再受制於母廠的要求。

而在中華汽車開始進入乘用車領域後,商用車市場還是沒有忘本,在 1997 年與三菱汽車合
作研發了全新商旅車:代號 KZ 的 Freeca 車型、讓「 RV 王國」的名號更為響亮,不僅外
銷零組件回去給日本、還有賣到菲律賓、越南與印尼等地,光是 1997 年外銷零件產值就達
到 20 億新台幣,為後續 Galant、Lancer、Savrin 與 Colt Plus 等自主開發車型奠定良
好基礎。


1998年,華擎成功設計並量產台灣第一具自主開發的1.2L汽車引擎,並供應給中華汽車「威
利1.2」等車型,使台灣成為繼日本、韓國後,亞洲第三個擁有汽車引擎工業的國家。

CARTEC 中華汽車亞洲技術研發中心成立
為日本三菱注入活水

說到中華汽車的研發單位 CARTEC(全名是中華汽車亞洲技術研發中心),那可真是台灣汽
車界的幕後英雄!它是在 1999 年成立的,當時剛好碰上三菱汽車陷入財務危機,結果反而
成就了 CARTEC 的大爆發。因為這樣,中華汽車有更多機會主導開發許多「只賣台灣」的車
款,不只更貼近本地消費者的需求,還加入了不少創新設計。


你知道嗎?像是一代神車 Lancer、中大型房車 Galant Grunder、熱銷多年的商旅車 Zinge
r、菱利、Delica,還有家庭最愛的 SAVRIN,它們的外型和內裝設計,幾乎都是出自 CARTE
C 團隊之手,這也讓台灣車廠不只會做商用車,連乘用車設計也能跟得上潮流。


即便之後台灣加入 WTO,進口車關稅一路下降,國產車壓力山大,但 CARTEC 沒有退縮,反
而持續升級本地車型,從配備到技術全面加強。還靠著三菱的國際網絡,把像 Zinger、Ver
yca 這些台灣設計的車賣到東南亞,讓世界也看到「MIT 車款」的實力!


在人才培養上,CARTEC 也超給力。靠著參與各種研發項目,培育出一批又一批的優秀工程
師和設計師。說到這裡,就不能不提那台超有名的概念車——Milvas,它可是台灣史上第一
台依照「國際概念車標準」打造的作品!這台車結合了國際級設計師與台灣本土創意,真正
讓世界看見台灣汽車設計的實力。


CARTEC 不只是中華汽車的研發中樞,它還間接帶動了整個台灣零組件產業的升級,接觸到
更多海外市場,讓整個汽車產業鏈變得更強、更完整。這種產業合作不只是「你賣我買」,
而是一起成長、共創雙贏!


母廠重心轉移
中華汽車自主能力更加強大

雖然三菱後來把重心轉向東南亞市場、乘用車部分慢慢淡出,但 CARTEC 依然堅持走自己的
路,沒有放棄開發台灣在地的商用車。像是新一代 Zinger、得利卡,還有最近剛上市的輕
休旅 J SPACE,通通都有它的影子。而且在智慧駕駛技術上,CARTEC 也沒有缺席,從 ADAS
 高階駕駛輔助系統到各種車用電子設備,不只讓車更安全、更聰明,也為未來的自動駕駛
打下了基礎。


進入 2010 年代,中華汽車就開始投入電動車技術開發,而 CARTEC 更是電動車領域的先鋒
。他們不只研發電動車平台,還跨足車聯網、能源管理,甚至幫物流業打造專屬的電動貨車
。像是 e-Veryca 電動版、e-MOVING 電動載具 都是他們的作品。


而最讓人期待的,就是即將在 2025 年底登場的 ET35 純電 3.5 噸商用車!這款車的國產
化比率高達 90%,電池系統是由鴻海供應,電動馬達則由士林電機提供,完完全全是「MIT
夢幻聯隊」的結晶,不但讓中華汽車展現整合國內供應鏈的能力,更為台灣物流業的電動轉
型開出一條明路。


台灣一直都有自主研發能力
你,還覺得國產車只是組裝廠嗎?

寫到這裡,回頭看看,從 1953 年裕隆汽車成立開始,轉眼也超過 70 年了。雖然台灣一年
汽車市場只有大約 45 萬輛的規模,說大不大,說小也不算太小,但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
每一家成立的車廠,其實都曾懷抱著「我們也能自己設計車」的夢想。


當然,這一路走來不容易。有些車廠中途可能因為原廠政策改變,不得不放棄原本的自主研
發計畫,但他們的技術團隊、研發資源,後來很多也變成了母廠供應鏈的一部分,繼續發揮
實力。這些默默耕耘、不太被注意的團隊,其實就是台灣汽車產業的「隱形冠軍」。


現在還具備從上游到下游都能自己來的完整研發能力,而且還持續替台灣汽車產業注入活力
的團隊之一,就是中華汽車旗下的 CARTEC 技術中心。他們不只是在開發新車,幫整個產業
升級技術、推動創新,也一步步地在打造自己的品牌實力。


即使面對市場規模不大、技術門檻又高、資金壓力也很重,還要跟國際大廠競爭,他們還是
選擇堅持走自主研發的路,特別是在商用車和電動車這兩塊領域,更展現出強勁的實力和成
果。


所以——你真的還覺得台灣汽車廠只會組裝嗎?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轉載媒體:

https://www.carstuff.com.tw/topic/item/41540-2025-05-09-11-10-34.html
只是組裝?國產車廠你我可能都不熟悉的故事 - CarStuff 人車事
[圖]
不得不說,近期台灣汽車市場可說相當不平靜。隨著去年 8 月政府直接上路「自製率」要求,加上近期美國川普政府關稅戰開打,「台灣汽車工業」這個話題又被提起,網路上所有與論都指向國產車其實已經淪為組裝廠、毫無自主研發的技術,不應該再藉由關稅保護下去。 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在這篇專文當中我特別網羅了從古至 ...

 


6.備註:
原文有附很多汽車的照片,點進去應該可以比看PTT更好理解,作者的觀點見仁見智,至少
介紹國產車的發展史是不錯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2.100.253 (臺灣)
※ 作者: ggbi4zzz 2025-05-10 11:49:53
※ 文章代碼(AID): #1e7ipaZ3 (car)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746848996.A.8C3.html
NekomataOkay: #1aHcQhR4 (car)
裕隆別想把自己洗白1F 05/10 11:54
Re: [分享] 裕隆70周年紀念日曆手帳開箱 - Car板 - Disp BBS Sturmvogel 既然都開箱70週年了 裡面有手帳 我幫你充實一下手帳內容好了 裕隆的吸血史: 沒人,找空軍要人 沒錢,拿美國人的救命錢:美援+美金 立法獨佔,生產爛車全民買單 江浙財閥特權: 至於裕隆到中國投資 也
ilovedirk41: 要不要看看比較晚成立的現代現在怎樣3F 05/10 11:57
jackie0414: 所以造出自己的引擎了嗎?4F 05/10 11:58
gene51604: 喔是喔 那麼想要國產車發展還課什麼貨物稅阻礙銷售5F 05/10 11:58
MilkTeaMan: 東扯西扯扯完說有鴻海電動車技術國產好棒棒6F 05/10 11:58
jackie0414: 這麼厲害這麼有競爭力,進口車關稅可以降了吧7F 05/10 11:59
afu76519: 如走五菱宏光的模式或許會成功
但雪飛落的經驗讓它有了錯誤想像
直接推百萬名車那智結8F 05/10 12:00
macings: 韓系品牌起步沒有比較早,已經玩到世界前幾大車廠
,台灣保時捷的海外市場玩到全部陣亡11F 05/10 12:03
jack2: 感覺像AI文,不過關鍵零組件台廠沒辦法做也是事實....13F 05/10 12:03
blurish: 看裕隆的歷史,還是反納大將軍po的有趣14F 05/10 12:06
k7881683: 好了啦15F 05/10 12:10
keineAhnung: 好了 下去領50016F 05/10 12:10
orzzz: 一個tinder tantan約到0人,靠父母補助給錢找援交的男生
你會想聽他把妹成長故事嗎?17F 05/10 12:13
hsiung9: 是19F 05/10 12:14
ilovedirk41: 電動車沒什麼專利問題了 發展的如何?20F 05/10 12:16
speedythief: 既然這麼厲害就更不需要關稅保護啦21F 05/10 12:19
celet: 翅膀都硬了  那就更不應該保護阿22F 05/10 12:27
segio: 講國產就知道大概率就是裕隆系了.其他家還真稱不上..23F 05/10 12:32
cjko: 好了啦24F 05/10 12:34
yanzistart: 現代初期 一樣用三菱的技術25F 05/10 12:45
Semaj543: 我就問裡面提到的車引擎變速箱國產的有幾款?26F 05/10 12:45
backchen: 洗白廢文27F 05/10 12:55
thigefe 
thigefe: 結果靠三菱集團28F 05/10 12:56
hsy1107s: 笑了29F 05/10 12:59
OldWang911: 不是幫中共大外宣,不然就是幫中華民國裕隆洗白,這個唉低真的很有事30F 05/10 13:06
atbhao05: 我快笑死這篇是裕隆出錢寫的嗎?是裕隆太廢真的找不到優點還怎樣怎麼都在吹捧國瑞32F 05/10 13:20
frogqoo: 這到底是什麼維基等級洗白廣告34F 05/10 13:52
Dick2: 真的好了啦35F 05/10 14:08
daliares: 阿斗36F 05/10 14:13
jkduke: 當垃圾菌在國外賣的價格比在台灣還便宜時,我就開始放棄國產車了37F 05/10 14:28
jansan: 想洗白 只會讓人感覺更加噁心無恥39F 05/10 14:38
deathmark: 一個智障收了錢用AI寫了一篇廢文,發上來噁心大家40F 05/10 14:52
WestDoor0204: 當年勇多少啦,現在是有任何合理吃補助的垃圾場41F 05/10 15:01
pf775: 至少要贏韓國車吧42F 05/10 15:02
lain2002 
lain2002: 不推廣賽車就沒有競爭力43F 05/10 15:12
shuuptt: 有講跟沒講一樣…44F 05/10 15:34
bilibala: 這種歌功頌德的文字可以免了。從 2017 開始,除了 2022有 1001 台以外,中華車每年出口都在 5xx ~ 7xx 台,對比國瑞每年都出口三萬多台車,根本是人家零頭都不夠!國瑞佔台灣出口汽車數量 96% 甚至 98% 以上!45F 05/10 15:46
cy7872322: 一篇文多少49F 05/10 15:57
b10036088: 回憶當年勇,限時沒啥用…50F 05/10 15:58
neil0611: 然後呢?賣中國比賣台灣便宜?51F 05/10 16:06
Ericcws: 你那邊沃爾沃還在做坦克?52F 05/10 17:09
WoaVoa: 講的那麼厲害 敢不敢取消關稅保護?53F 05/10 17:20
alex00089: 還真的只是組裝,哭啊!54F 05/10 17:23
oo026282: 還是組裝55F 05/10 17:38
AsukaMiku: 業配文56F 05/10 18:00
azraelxx: 上一個被說隱型冠軍的叫,車美仕.....,專門幫垃圾洗白是吧57F 05/10 18:08
umyiwen: 有資格參加考試但是不及格59F 05/10 18:20
tuthoomic123: 有啦有啦 引擎腳有自製60F 05/10 18:23
sinoca: Chatgpt 寫這種文不用10分鐘61F 05/10 18:59
godchildtw: 裕隆花錢買新聞62F 05/10 19:30
kenuser: 寫得越多越覺得可悲63F 05/10 19:31
godchildtw: 幾十年前就說「永不研發引擎」的垃圾64F 05/10 19:32
siegfriedlin: 會做車機 車殼 沙發感覺一點都不厲害 = =65F 05/10 19:53
airnoon: 釣魚王名不虛傳啊哈哈哈66F 05/10 20:01
Lukerr: 好了啦下去67F 05/10 20:17
poco0960: 我記得沒錯,布萊德彼特那台corolla基本上是國瑞版本
反觀...68F 05/10 20:34
brella 
brella: 好慘70F 05/10 21:12
km612tw: 輸中國車就該倒一倒71F 05/10 21:16
deffejfr: 看看現代,看看裕隆,呵72F 05/10 21:27
cospergod: 青鳥怎麼都不出來哭領補助了73F 05/10 23:07
ella7785: 裕隆最近在電動車領域表現的不錯,N7車款不僅自製率高,各方評比也不差,為了酸而酸大可不必74F 05/10 23:32
alex1988316: 車板果然都是裕隆黑,明明很客觀的評論都可以被噓爆,明明裕隆最近在電車方面表現不錯76F 05/10 23:41
Spinner3: 所以呢 現在做了什麼出來78F 05/10 23:59
joyce6813: 裕隆過去油車確實沒做好,但是最近幾年電車令人驚艷
我覺得要給國產車一個機會,台灣不能放棄汽車產業79F 05/11 00:10
GenesisXD: 補貼都拿來蓋百貨跟買新聞了 慘81F 05/11 00:52
bk945043: 電車是鴻海的功勞吧82F 05/11 02:09
deffejfr: 為什麼突然有帳號跳出來協同吹N7啊
其中一個還是裕隆女兒,三隻是同一批購入?83F 05/11 03:05
macings: 推N7的不要笑死人,這車就是鴻海的Model C改標台灣
保時捷,從頭字尾都是鴻海厲害,只是掛那智捷,沒
有鴻海根本沒有N785F 05/11 03:21
LtoM722: 既然這麼厲害 怎麼都沒有後續車款了呢?只會一直魔改老舊的車款 不要吹什麼研發能力了啦……88F 05/11 07:17
hcshin: 所以我說台灣沒有真正的國產車,講「國產車」根本是假議題台灣輸對岸真的輸到脫褲子了90F 05/11 08:35
kklffg: 這篇文值得什麼?92F 05/11 09:31
ccks771: 喔93F 05/11 09:45
Boasoul: 想洗白 不可能..沒實際的東西拿出來都是廢話連篇94F 05/11 10:08
NTU5566NTHU: 喔是喔5555595F 05/11 10:53
a123456cg: 這麼厲害想必不用補助不用關稅對吧?96F 05/11 12:19
oocooc: 洗成這樣真的...97F 05/11 12:55
g031960: 原來沒有做到世界No1都是廢物就對了,挺國產98F 05/11 13:09
dai3345678: 爛就爛,保護個屁99F 05/11 14:53
yesido448: 拿裕隆多少錢發這種廢文文案?這筆有報稅嗎?100F 05/11 17:47
abonce: 其實真的不知道為什麼裕隆會被黑這麼慘,莫非只是政治不正確??101F 05/11 17:56
strive1129: 國產車我只服國瑞103F 05/11 18:38
cute781108: 拜託,要是自主研發那麼好賺,早就一堆人賺爆了104F 05/11 18:41
jck21621: 日韓都希望國產好,反觀台灣是不停自我內耗,做不好被罵,做好了也要被罵105F 05/11 19:00
KYRIEBOY: 台灣車業全靠和泰了啦 就看他們怎麼救產業吧^_^107F 05/11 20:01
Lisapipi: 早期政府的補助各車廠都有拿啦 不要混淆視聽108F 05/11 20:48
ChanteYUYU: 和泰每年都能賺一個股本,這種實力我支持他做自主研發109F 05/11 20:58
lotty2136: 有時真覺得是被帶風向 罵得太莫名 裕隆有不足可是做得好時也該肯定110F 05/11 21:05
grlibeaf: 三菱要貼牌鴻華 就代表裕隆的品質過得了日本這關 不簡112F 05/11 22:03

--
作者 ggbi4zzz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