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ccess4096 (吃飯 睡覺 黑富邦)標題 [新聞] 專訪》台灣相隔近30年首位專職裁判 葉俊時間 Tue Feb 4 12:30:44 2025
專訪》台灣相隔近30年首位專職裁判 葉俊宏:裁判愈隱形愈成功
2025/02/04 07:09
記者盧養宣/專訪
「贏的也罵、輸的也罵,」憶起人生第一場執法的比賽,葉俊宏仍記得當時兩邊隊伍都對他的尺度頗有微詞,一晃眼17年過去,他的胸前仍掛著哨子,憑藉沒有消退的熱情,持續從事這份口中「有功無賞,打破要賠」的工作。
目前台灣職業籃球大聯盟(TPBL)有22位裁判、PLG則有14位,兩聯盟共36位裁判,只有一位專職裁判,TPBL去年成立時公開招募專職裁判,符合資格的報名人選為14人,經由聯盟評估審核,葉俊宏成為首位專職裁判,更是台灣相隔近30年來第一位籃球專職裁判。
無心插柳如今成專職裁判
葉俊宏畢業自成功大學會計系,大學畢業之際在高中同學邀約下一同報考籃球裁判,從系際盃等校內比賽慢慢磨練,2014年踏上HBL、UBA殿堂,隨後也執法SBL、PLG,去年在TPBL成立後,成為聯盟目前唯一一位專職裁判。
無心插柳卻慢慢產生興趣,葉俊宏執法數百場比賽以來,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吹判SBL首季,有一戰當時同場執法的裁判漏掉犯規未響哨,對方球隊教練上前理論,原本已經逐漸冷靜下來,「他本來都要走回休息區了,但回頭想想不對,球隊當時落後又走回來。」
葉俊宏回憶,當時告訴該位教練若繼續不理性抱怨可能需要吹判技術犯規,「結果他在我耳邊小聲說:『我就是要給你判技術犯規,你就判沒關係。』」職業隊教練在場上「拐氣」的行為其實並不少見,不過仍讓當時剛吹判成人比賽的葉俊宏至今難忘。
另外一個「大開眼界」的經驗則是2023年夏天,葉俊宏赴美參加 JC2 PRO AM裁判訓練營,在兩位NBA裁判阿科斯塔(Ray Acosta)與薩戈(Natalie Sago)經驗分享下收穫良多。
葉俊宏甚至獲得和阿科斯塔一同吹判的機會,親眼見識到NBA等級的吹判功力,「他們看過的影片一定超過上千小時,下哨的點非常準確,有時候我們吹犯規雖然沒吹錯,但是就會覺得點不對,但NBA裁判的節奏非常準確,感覺完全不一樣。」
葉俊宏形容,阿科斯塔執法過程舉手投足自信十足,與球員的溝通神色自若,「吹判的標準、畫的那個線非常精準,超過一點點馬上就宣判,但在符合標準的範圍就讓球員去碰撞、對抗,哪個時候是犯規完全沒有任何猶豫,那場他帶領我吹判,讓我知道自己還有很多可以學習的地方。」
人生執法的第一場比賽系際盃就受到兩邊隊伍抨擊,葉俊宏沒有因此打退堂鼓,他靠執法順利帶來的成就感堅持下來,「比賽執行得好、達到自己設定的目標,我就會很有成就感,如果離目標還有一點距離,也會想我還可以做什麼。」
裁判是愈隱形愈成功的工作,葉俊宏指出,如果一場比賽結束後,完全沒有提到裁判,球迷只討論球員的表現,就代表該場比賽裁判吹判相當稱職。只是理想與現實總有差距,台灣裁判時常成為眾矢之的,頻在網路上受到抨擊。
被問及是否會看網路留言時,葉俊宏坦言,「現在社群這麼發達,就算自己不看,親朋好友也會傳給你,有時候球迷講的也有道理,看了就會吸收,如果只是單純的謾罵,這麼多年了也學會不往心裡去,靠運動等其他方法消化掉。」
然而不只球迷罵,教練也罵,去年新北國王總教練萊恩、桃園領航猿總教練卡米諾斯相繼公開批評台灣裁判尺度,也凸顯台灣裁判人才培養的困境。
台灣裁判現況與困境
對於外籍教練的批評,葉俊宏認為,台灣裁判的能力在亞洲屬中上,「東超是國際賽,一定會邀請亞洲現役國際裁判執法,落差不會太大,但國內的裁判被三個聯賽分散,不可能每一場都能派出經驗豐富的裁判。」
葉俊宏認為,執法最困難的是一致性,「每場比賽有3位裁判,每個人都是一個個體,三個人就是三個個體,況且聯盟有這麼多裁判。」只是目前國內其他裁判都是兼職裁判,平時除有自己的工作,也會吹判學生聯賽,必須不斷切換尺度。雖然聯盟會固定開會檢討、凝聚共識,但在專職裁判的人數不足下,對吹判品質的提升有一定影響。
TPBL副秘書長陽和平在1996年成為中華職籃(CBA)首位專職裁判,相隔近30年,葉俊宏接下火炬。對於決定成為專職裁判的原因,葉俊宏說,自己這幾年在執法上進步有限,剛好新聯盟提供這個機會,「想說那是不是可以試看看、如果再花更多時間投入,是否能有再往上的空間。」
由於是專職裁判,葉俊宏不會參與學生聯賽、業餘聯賽,沒有比賽的期間必須進行體能訓練,觀看聯盟比賽、剪輯判例分析,並與七個球隊持續溝通,在吹判上進行改善。
何時才能有第二人?過去擔任兼職裁判時,葉俊宏從事過會計、業務等工作,他提到,目前台灣的裁判多在學校有教職,或者有其他穩定工作,在台灣籃球環境發展不夠成熟之下,很難讓裁判放棄原有的工作來當專職裁判。
葉俊宏認為,若台灣籃球像棒球一樣有二軍,就能讓裁判先在二軍磨練,累積經驗後再升上一軍,「這樣裁判之間就不會落差這麼大,只是我們現在的聯盟各自獨立,整體環境不允許,裁判只能靠比賽累積經驗,在培養的過程中,又要兼顧比賽尺度的一致性,就是聯盟的兩難。」
身為聯盟第一位專職裁判,葉俊宏期待整體環境提升,有更多同儕、後進願意加入這個行列,他認為大學剛畢業、甚至25歲至30歲的年輕裁判能形成很好的人才庫,除了放棄原有工作的機會成本較低,尺度也可以從養成階段接受相同的訓練與溝通討論,更容易達成共識。
葉俊宏指出,雖然台灣職籃沒有二軍,但新進的專職裁判也可以從練習賽、友誼賽開始慢慢磨練,透過比賽累積經驗。他最後也給予對裁判工作有興趣的後輩建議,「保持開放的心胸很重要,要能接受別人的建議,但同時具備思辨能力,而且要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比賽。我看過很多年輕的裁判在地方、或者不是那麼重要的比賽,吹判的時候就用走的,這種不認真的習慣養成之後,很容易帶到高層級的比賽,也會影響裁判形象。」
原文網址:
https://sports.ltn.com.tw/news/breakingnews/4940309
專訪》台灣相隔近30年首位專職裁判 葉俊宏:裁判愈隱形愈成功 - 自由體育
「贏的也罵、輸的也罵,」憶起人生第一場執法的比賽,葉俊宏仍記得當時兩邊隊伍都對他的尺度頗有微詞,一晃眼17年過去,他的胸前仍掛著哨子,憑藉沒有消退的熱情,持續從事這份口中「有功無賞,打破要賠」的工作。目前台灣職業籃球大聯盟(TPBL)有22位裁判、PLG則有14位,兩聯盟共36位裁判,只有一位專職裁 ...
-----
Sent from JPTT on my Samsung SM-S926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1.153.131 (臺灣)
※ 作者: access4096 2025-02-04 12:30:44
※ 文章代碼(AID): #1dePVuIx (basketballTW)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sketballTW/M.1738643448.A.4BB.html
推 dgq75148: 加油吧 裁判水準整體提升也能影響球迷收看比賽的觀感1F 02/04 12:37
推 fir1221: 反觀某國際裁判整天刷存在感6F 02/04 13: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