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asketballTW作者 access4096 (吃飯 睡覺 黑富邦)標題 [專欄] 12強啟示錄/棒球的光、籃球的影 台灣人時間 Wed Nov 27 13:07:09 2024
12強啟示錄/棒球的光、籃球的影 台灣人愛棒球還是愛「贏球」?
文/廖聿偉
2024-11-27 12:15:36|2024-11-27 12:20:13
世界棒球12強落幕,台灣登上世界第一,也在2024年尾聲再度掀起體壇熱潮。近年台灣體育蓬勃發展,加上巴黎奧運,政府光是今年就已兩度派遣戰鬥機迎台灣英雄歸國。12強棒球金盃讓台灣人自豪、驕傲,但風光背後,台灣有更多的體育項目、運動員需要被關注,我們如何培養更多的台灣之光?
你知道中華棒球隊奮戰棒球12強時,台灣男籃也在國際賽奮戰嗎?籃球在台灣是參與人口最多的運動項目之一,但近年來籃壇的國際表現卻不盡人意。根據最新的FIBA世界排名,台灣男籃已滑落至世界第83名,亞洲更早就跌出前10,目前僅排第17名,甚至還落後於關島與印尼等國。對比棒球在12強賽奪冠後的國際聚光燈,籃球的失落令人遺憾,特別是在亞洲盃資格賽中慘敗給紐西蘭,更讓球迷對國際賽的期待一再落空。
棒球的光芒,籃球的影子
棒球在12強賽上的成功掀起全民熱潮,每場比賽都牽動人心;反觀籃球,亞洲盃資格賽卻關注度低迷,甚至未被大多數球迷提及。難道台灣球迷愛的不是運動,而是勝利?當棒球在國際賽場上擊敗強敵日本成為世界第一,籃球卻陷入排名倒退、籃板失守的困局,台灣籃壇需要的不僅是努力,更需要贏球來喚回球迷的信心。
為何棒球可以奪冠?籃球卻持續下探?其問題層面很廣。先回顧本屆棒球12強,台灣以中華職棒為主體陣容出賽,不再倚靠旅外打天下,反而產生極強的凝聚力,同時也反映中職6隊規模發展更健全,職棒競爭力提升等良性循環,成績也直接反映在國際上。
反觀台灣籃壇近年迎來「最好的年代」,職籃蓬勃發展,隊數一度爆增至12隊,甚至加上SBL,還曾擁有17隊的「榮景」,但國際賽成績卻大幅下滑,2021年台灣還能擠進亞洲前10,如今已經快跌出20名,競爭力不足成為一大原因。
儘管P.LEAGUE+與T1聯盟陸續成立,乃至於如今7隊規模的TPBL,但球員過度分散,各聯盟之間缺乏合作、交流,導致整體競爭力下降。當國際賽來臨,必須仰賴旅外球員臨時拼湊陣容,難以在高強度比賽中展現化學效應。
中華隊目前的主要陣容以旅外球員為核心,包括阿巴西、曾祥鈞、陳盈駿、林庭謙和劉錚等人。然而,這些球員多在海外效力,與本土球員的磨合在短期國際賽中困難重重。莫忘台灣籃壇「高光時刻」,台灣在亞錦賽擊潰中國,當時靠的正是SBL培養出的頂尖本土球員,搭配歸化洋將Q.戴維斯。
相比之下,棒球的成功來自穩健的職業聯賽發展。今年中華職棒新增至六隊,市場結構日趨完善,成為中華隊奪冠的堅實基礎。
跟上世界籃球浪潮 提升國家隊實力
另外,台灣籃球要如何快速跟上世界潮流,也成為能否找回競爭力的關鍵。歸化洋將是現今國際籃壇提升實力的主要策略,包括日本、韓國、菲律賓等亞洲列強,皆有高水平的歸化洋將坐鎮,甚至多達數人。
台灣自Q.Davis後,在歸化洋將選擇上始終未能找到理想解答。曾嘗試引入的阿提諾與本土球員化學效應不足,而現役歸化球員高柏鎧在亞洲盃對抗紐西蘭時,也未能展現出關鍵影響力,導致台灣禁區問題始終無解。
目前,台灣需要積極探索第二位、第三位合適的歸化洋將,不僅是球技的補強,更需要能與本土球員形成戰術互補。若能將職籃外援的居留年限與身份政策優化,或利用外籍生培養長期人才,未來或許能建立穩定的歸化洋將體系。
基層籃球的根本問題
台灣籃球人才的培養結構性問題長期存在。HBL與UBA作為青訓體系的重要平台,雖然不斷湧現未來之星,但競爭力與對抗性依舊不足。優秀選手集中於少數學校,尤其以北部為主,導致資源分配不均,難以形成全面的人才庫。
此外,台灣籃球長期偏重後衛,卻缺乏高大的鋒線與內線球員。190公分的選手常被迫擔任中鋒,導致整體球員發展趨於單一化。而亞洲籃壇,如日本的渡邊雄太與韓國的許勳,則展現了高後衛與全能鋒線的發展趨勢。要改變這一局面,必須在青訓階段建立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讓球員能根據國際籃壇需求進行多元發展。
原文網址:
https://www.nownews.com/news/6594615
-----
Sent from JPTT on my Samsung SM-S926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1.223.138 (臺灣)
※ 作者: access4096 2024-11-27 13:07:09
※ 文章代碼(AID): #1dHga1bH (basketballTW)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sketballTW/M.1732684033.A.951.html
※ 同主題文章:
[專欄] 12強啟示錄/棒球的光、籃球的影 台灣人愛棒球還是愛「贏球」?
11-27 13:07 access4096
→ bsp0919: 棒球不再倚靠旅外打天下?
林昱珉、林家正表示:我們算奪冠功臣吧?2F 11/27 13:19
推 aaaaaaron: 這次旅外就2個已經很少了,比台籃才10多人名單就5個旅外的比起來算不依賴旅外。4F 11/27 13:23
推 ray21chan: 看看以前的陣容 今年的12強真的90%中職選手
以前國際賽旅外就佔一半 業餘還有保證名單2到3人 現6F 11/27 13:24
推 ChrisPaul03: 有的小聯盟或日職球員比較早回來打中職
也不能說這些球員是自己養的10F 11/27 13:31
推 bsp0919: 如果潘文輝、李灝宇有回來打 應該只會更好吧?
有誰真的認為能贏紐西蘭的嗎?世界排名差那麼多
棒球冠軍戰擊敗日本是很不簡單 但世界排名才差多少這篇的論調是要這些旅外打回來台灣打嗎?
而去高柏鎧有上場的時候不是很扛嗎?
整篇除了後段的人才培育 其他不知道在講什麼12F 11/27 13:32
→ ChrisPaul03: 冠軍戰的四個投手都是旅外 再加上先發捕手
明年張育成打WBC 難道也要說是自己養的18F 11/27 13:32
→ busman214: 廢話好多文筆有夠爛的= =
不過我覺得高中190打中鋒是偽命題啦,現在少子化嚴重你一隊有一隻190的就謝天謝地了,你是教練不讓190的打中鋒那誰打中鋒? 還是要HBL大家都來打死亡五小XD23F 11/27 13:48
推 ct13579: 這次中華隊有旅外經驗的其實不少,包含臺灣隊長陳傑憲也是,扣掉那些人中華隊很難進四強28F 11/27 13:56
→ kululualex: 那就練球啊…整天跑趴找妹玩,是要怎麼變強?30F 11/27 14:03
噓 hsinchu2950: 認真發展棒球的國家有十國嗎,而且又沒有身材先天限制,有什麼好比的31F 11/27 14:03
推 ChrisPaul03: 還有鞏冠
有超過10國 我們都輸過
從加拿大開始往南邊數 一直到哥倫比亞33F 11/27 14:04
推 skynate: 主要是中職純本土的四爺、林立、老虎、江國豪、小可愛、貓男..等,表現並不輸海龜和旅外36F 11/27 14:06
→ ChrisPaul03: 再加上古巴 波多黎各 WBC時都是MLB球員當主力38F 11/27 14:06
→ ChrisPaul03: 3A以下 我們確實有機會稱王 但是MLB加進來...40F 11/27 14:08
噓 rr1234tw: 28人名單才兩個旅外 台籃10幾人就5個zz41F 11/27 14:10
噓 busman214: 陳傑憲是去日本讀鄉下高中這你也能算旅外? 他日職選秀落選還一度加入台電不打算打職棒 能長成這樣完全是中職養出來的好嗎= =42F 11/27 14:17
推 EKman: 二樓不懂就安靜喔,等等被電就知道45F 11/27 14:17
噓 doS16: 陳傑憲連日職都沒踏進去過,這樣也算旅外是有多雲46F 11/27 14:20
噓 rr1234tw: 哦好像不只五個呢 照推文邏輯馬建豪龍貓也算 再加上歸化 將近一半呢47F 11/27 14:21
推 abc5588646: 台籃會爛就是有一群腦粉在那邊瞎挺。同溫層有夠厚49F 11/27 14:22
推 jacky647873: 陳傑憲高中去日本讀書 日職選秀落選回台灣 這樣叫旅外 神邏輯50F 11/27 14:24
推 busman214: 更別說林立、陳晨威、黃子鵬、江坤宇這些屢屢在國際賽證明自己的球員完全是中職本土養出來的... 事實就是台棒的養成能力遠大於連罰球都練不好的台籃...52F 11/27 14:24
推 a60525025: 照台籃迷邏輯 那陳盈駿不就也國外養的 笑死56F 11/27 14:27
推 ouyt: 對阿 林志傑也是cba養完才打贏中國阿57F 11/27 14:27
→ suchungzen52: 陳傑憲連日職都沒打過這也可以叫旅外www 不懂就別裝懂在那亂說 是台籃仔的笑話還不夠多嗎58F 11/27 14:28
推 abc5588646: 照陳傑憲算旅外的邏輯。高國豪吳永盛龍貓,有去美國讀書的全部都算旅外60F 11/27 14:29
推 busman214: 陳將雙都比陳傑憲有資格講旅外... 人家至少高中還是去強校打二隊62F 11/27 14:29
→ suchungzen52: 這同溫層已經厚到沒藥醫了 粉絲一個比一個還瞎 連國外職棒都沒打過的也叫旅外 這個邏輯真的夠屌64F 11/27 14:29
→ cejb2003: 大B扛成這樣被說沒影響力...會不會看球啊66F 11/27 14:30
推 ct13579: 陳傑憲不算的旅外的話 林昱珉 林家正 吉力吉撈 陳冠宇 張奕 郭俊麟 林凱威 這些主力要不是旅外 .要不就是海歸.少了這些功臣臺灣都很難奪冠,我沒在挺誰.我只是說要單靠本土聯賽要拿下好成績本就不容易,棒球籃球都一樣67F 11/27 14:30
推 a60525025: 林庭謙也國外養的 台籃還敢說棒球靠旅外 笑死人72F 11/27 14:31
→ a60525025: 以後3500打中華隊 我也說他國外養的 去美國4 年啊75F 11/27 14:32
推 hinet1508: 問題就是
1.洋將四節8人次
2.華裔可以兩個
3.p還有外籍生
以上壓縮本土上場時間
4.薪資溢價
5.職業聯盟比賽場次跟假日聯盟一樣
6.例行賽門票超貴
7.新聞版面負面遠大於正面
8.主力操好操滿榨乾黃金世代
9.基本功不佳講不得還要嗆球迷懂不懂
以上77F 11/27 14:33
→ a60525025: 以後古林睿煬打國際賽時 我看又一堆台籃迷說還不是靠旅外的90F 11/27 14:35
→ vvee86914: 台灣參與最多人口是羽球好嗎
體育署最新公布的
鬼扯93F 11/27 14:36
噓 asly45: 認真發展棒球的國家,隨便數了一下:日韓台美加古多波委荷墨尼巴97F 11/27 14:38
推 busman214: 沒人說單靠本土聯賽就能拿下好成績阿 不論棒、籃旅外的一定比都較強啊 所以重點一直都在本土聯賽的養成能力 你本土的實力銜接不上外援和旅外的是要怎麼打?99F 11/27 14:38
推 a2080259: 兩種競賽差太多了 只要是跟體能身材較相關的運動,我們本來就沒任何優勢
只是態度還是要打出來 起碼有點競爭力
另外這次棒球12強拿冠實屬不易,但有些文章去強調世界第一有點.....太外行了259F 11/28 0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