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asketballTW作者 usnavyseal (usmarine2008)標題 [討論] 韓國球員: 190-雙能衛 195側翼 197+禁區時間 Mon Sep 16 18:44:56 2024
https://reurl.cc/2jQpxm 來自Grant的亞洲籃球觀察室
https://i.imgur.com/YCnIPMj.jpg
隨著這兩天韓國KBL的水原KT來臺與職業球隊的交流後,臺灣球迷的討論,又逐漸從日本
轉向對於韓國球員的討論。下面就簡單聊聊我這20多年看韓國籃球的心得。
從團隊來看,韓國球員團隊的整體性,進攻與防守戰術的執行性,肯定都在臺灣之上。特
別是哪種不斷切傳的進攻,以及適時變化區域聯防與壓迫性的防守。這些概念韓國可能從
高中以後就刻在每個球員的基因與習慣當中。到了大學、職業甚至是國家隊,只是這些打
法的不斷強化
而個人的基本動作更不用說,其實差不多從10年前開始,韓國在國中以後的籃球基層教育
,大致上就把韓國球員分成三類,一類是190公分以下球的球員,這些球員基本上就是練
習後衛所有的技巧,包含基礎的擋切、外線投射、運球能力等,所以你看到這個身高層級
的所有球員大致上都是走雙能衛路線,儘管還有是一些稍具有個人特色的球員,但是平均
整體就是要往那個路線發展所以你在韓國基本上很少看到所謂的185左右的「純射手」,
因為190以下你沒有雙能衛的技能,否則再往上層級你想要進入大學的窄門,基本上不可
能。
第二類是190-200的側翼鋒線,這些鋒線基本上也不存在什麼射手型的2號(早期有文景垠
或趙成愍這種射手,但是相對是少數),切入型的3號或是低位單打的禁區鋒線。只要是
這個身高區間範圍的,你就是基本的背框、面框的技能都得練。如果你不是那種協調性很
好的球員,你至少要做到能夠背框單打以及空檔三分能進。水原KT的2023KBL狀元文政現
就是代表的例子。天分更好的像崔俊龍那種有傳球視野的,或是像宋橋昌那種有切入破壞
能力的就更好,但是同樣至少要有上面的技能。
第三類是197-205左右的禁區長人,這些禁區球員,原則上可能不會像上面的側翼一樣有
優秀的三分能力,但是基本上至少一定要有的基本功包含:準到完全不能放的兩側45度角
中距離(最好要有翻身後仰能力),近期最具代表性的就是KCC的李承炫以及早一些時間
的吳世根;另外高位肯定要有優秀的策應能力,不會傳球的禁區,在KBL職業賽場幾乎是
沒辦法生存的。還有就是要有很不錯的對抗性,如果你沒有上述那些能力,那你就是要有
河潤基、金鐘奎那種先天跑動或彈跳都一流的球員,不過基本的中距離仍不能少。
因為KBL的環境要求球員必須要有這些能力,沒有的就會逐步被淘汰。所以這這10年的KBL
你幾乎愈來愈少看到所謂的「純射手」、「純苦工」甚至是「純控球」出現,因為這些球
員基本上你是上不了場,甚至快速被淘汰的。也因為這樣的培訓模式,韓國職業球員的個
人能力,在整個東亞地區,平均水準絕對是亞洲最頂尖的一群。
而在韓國整體環境採取菁英制的模式下,球員基本上從高中就定調了未來的路。最頂尖的
那一群會打亞青,然後去延世、高麗大學兩大強權。接著這兩間學校畢業的球員就是選秀
前5順位的熱門人選,打職業的時間基本上應該是至少10年上下,而退休後轉教練的機率
非常大。而選秀第二輪進入職籃的韓國球員,留在KBL的平均壽命可能不超過3年。因此我
們只看到那些在KBL成功的球員的層級,卻沒有看到那些短時間內被淘汰的那些球員。
不要忘記,KBL的球隊數量僅有10支,這在東亞所有聯盟當中是最少的(日本B1+B2共38支
,中國20支,菲律賓12支,臺灣不算SBL共11支),因此要投入職業的門真的非常非常窄
。
而KBL的薪資結構,原則上也有非常明顯的年齡階級制度。新秀進KBL第一輪前5順位最高
就是1億韓幣(245萬台幣),第二輪大概是3000萬韓幣(73萬台幣),而且新人約至少得簽
3年(但第3年可以薪資協商)。而老將則是有保障條款,也就是先不管績效,理論愈老可
以領愈多。這種薪資模式,其實也遭來不少批評,特別球員能夠自由轉隊的機會很低。
另外韓國的訓練方式以目前得到的訊息來看,依然是採取較為傳統的方式。不論是高中、
大學以及職業,練習量都是一天4-5餐,而且總教練的權威極大。因為球隊幾乎都是年資
多的學長轉教練,在學長學弟氛圍極為濃厚的狀態下,球隊球員想要發出怪聲的機會很低
。
因此,韓國籃球目前的基層到職業的發展,就是建立在這種模式下。有沒有效果?跟臺灣
相比,看起來肯定是有的。但是以目前臺灣的環境,還有沒有辦法走向韓國那一套模式,
看起來有其難度。但是問題又回來了,我們既無法像日本那樣走慢慢建立基層與文化建立
金字塔的模式。好像也不想走向韓國這種極度菁英化的模式,那我們到底想要什麼?
找不到方向,或是方向混亂,這在所有職業運動發展時一定會碰到的過程,但怕就是怕,
我們沒有去想,只想就眼前的狀態得過且過,那未來我們永遠都只能「反觀」其他國家。
備註
寫得一針見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8.200.249 (臺灣)
※ 作者: usnavyseal 2024-09-16 18:44:56
※ 文章代碼(AID): #1cw0mgbS (basketballTW)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sketballTW/M.1726483498.A.95C.html
推 A00610lol: 190雙能衛…我們台灣 175就行了
那個是NBA邊緣等級的規格3F 09/16 18:49
推 sniperlin: 台灣比較多 國中180 大學畢業190的中鋒8F 09/16 18:51
→ a30332520: 180的純控球
我們200小馬就被稱超規格11F 09/16 18:51
推 stocktonty: 台灣近幾年小孩就偏弱雞化吧 少子化+過太爽13F 09/16 18:53
→ stocktonty: 戰後嬰兒潮下一代就是六七年級人口紅利 已經用完了台灣同時出現籃球F4跟職棒郭王曹 就6.7年級這世代進入八年級除了後衛還能每年有亮點 鋒線少得可憐
要像曾吳田陳同時出現4個195-200的高機動力鋒線15F 09/16 18:54
推 ke265379ke: 想當初也可以跟許儁之類的打的有來有往 現在看不到車尾燈19F 09/16 18:57
→ allen0981: 台籃矮球員濾鏡:矮湯可以,我也可以。
趕緊轉行吧..矮子別打球了24F 09/16 19:00
推 ayabf: 好好練個人技術比較實在,韓國比日本高也贏不了日本27F 09/16 19:09
推 turkiali01: 澎澎195大中鋒 外線骰 沒低位
黃建智187 陳冠毅188 打四號29F 09/16 19:10
推 bc005228: 台灣有啦啦隊就夠了,其他無所謂也不重要31F 09/16 19:21
推 vy8824: 臺灣嗎?很多鐵板燒師父32F 09/16 19:31
推 ntusimmon: 台灣190的運球 呵呵 195就改檔沒防守的射手了33F 09/16 19:43
推 Bashar: 如果台灣按照韓國用身高分 二三類的人數加起來可能還輸ㄧ類的…34F 09/16 19:50
推 flyclud: 我們其實也是精英培訓制度,只是現在這個精英門有點廣。36F 09/16 20:05
→ moy5566 …
→ moy5566: 澳洲200的都是後衛欸 笑38F 09/16 20:06
推 Ian527: 他們有203的新生代全能小前鋒呢39F 09/16 20:10
推 flyclud: 講真的球隊數量多讓窄門變寬也不是壞事,問題在進入職業後,球員並沒有拿出職業的態度。40F 09/16 20:11
推 samsam80821: 我們要美國的自由且自律 韓國的準度與團隊 日本的靈巧42F 09/16 20:11
推 mumuwei: 記得十年前看他們大學隊來 就很多學校在培養190左右的雙能衛 禁區本土也都能三分投射45F 09/16 21:10
推 ltw89104: 台灣多的是超額薪水的過譽辣雞47F 09/16 21:33
噓 gtxa56: 台灣胖虎 史乳奇49F 09/16 23:49
推 tmaker5566: 講的難聽一點,碰碰這種規格去韓國應該是失業,在台灣還可以打到國家隊先發50F 09/17 01:17
推 ctl: 台灣籃目前就只能期待混血~~不然真的硬體差太多!52F 09/17 05: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