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Y_Research作者 kadar (卡卡達達)標題 [新聞] 第21號(康芮)颱風飛機追風觀測順利完成時間 Wed Oct 30 12:34:47 2024
(一)新聞標題
第21號(康芮)颱風飛機追風觀測順利完成
(二)新聞內容
因應第 21 號中度颱風康芮對臺灣構成威脅,已於今(30)日完成飛機
投落送觀測,清晨 5 時由臺中清泉崗機場起飛,進行約 5 小時的觀測。
「颱風飛機投落送觀測」,或稱為「追風計畫」,為應用飛機於颱風
之作業性觀測,自 2003 年起進行迄今已完成 87 次飛行觀測。此次任務由
中央氣象署、國立臺灣大學理學院颱風研究中心及漢翔航空工業股份有限
公司共同執行。
中央氣象署表示,康芮颱風目前位於鵝鑾鼻東南方約 450 公里的海面
上,其路徑有直接侵襲臺灣的趨勢,由於海面上氣象觀測十分稀少,且各
數值模式對此颱風之預測路徑仍顯示相當的不確定性,因此進行颱風飛機
投落送觀測,以取得關鍵的資料做為颱風預報及警報作業運用。為發揮觀
測最大效益,中央氣象署與臺灣大學針對未來颱風可能之移動路徑、大氣
環境等,規劃飛行路徑。本次執行觀測的飛機為漢翔公司 Astra 噴射機,
其爬升至約 1 萬 3 千公尺的高空,針對環繞康芮颱風的 7 級風暴風範圍
(距颱風中心約 320 公里)與其移動路徑上的重點區域執行觀測(如附圖 2),
所獲得之投落送資料即時透過衛星通訊傳回中央氣象署、匯入該署預報作
業系統,除了提供即時的颱風現況以供分析研判外,並饋入該署數值預報
模式對颱風進行預報。此外,投落送觀測資料亦即時由該署傳輸提供世界
各國氣象作業中心應用。此珍貴之觀測資料可有效協助各國氣象人員進行
颱風之暴風半徑與強度估計;投落送資料亦可供該署及世界各國之數值天
氣模式運用,透過超級電腦演算,以改善颱風路徑與結構預報。
https://i.imgur.com/XY7Rhad.png
(三)新聞連結
https://www.cwa.gov.tw/Data/service/Newsbb/CH/Newsbb_20241030113213.pdf
(四)其他心得或備註
山陀兒之後,康芮也執行了追風計畫
因為各數值模式對此颱風的預測路徑仍顯示相當的不確定性,
希望追風計畫能對路徑誤差有所幫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8.114.139.8 (臺灣)
※ 作者: kadar 2024-10-30 12:34:47
※ 文章代碼(AID): #1d8RTfRr (TY_Research)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Y_Research/M.1730262889.A.6F5.html
→ airua: 可以幫助輝達進化嗎?15F 10/30 12:39
→ irbbb: 原來前一個也有做啊 呵呵呵16F 10/30 12:40
→ cindiaLsaku: 飛中心那個其實滿危險的
真的要整機藝高人膽大
話說台灣有適合的螺旋槳飛機嗎?17F 10/30 12:41
→ airua: 之後可以找馬斯克合作看看23F 10/30 12:43
推 Truer: 推24F 10/30 12:45
推 Bears: 有辦法從颱風眼起飛或降落嗎??25F 10/30 12:47
推 ben108472: 其實只飛一次,意義不是特別大,資料量根本不足,就是看看風圈大小而已26F 10/30 12:47
推 ben108472: 其實目前各模式基本上都統一了,不確定性不大30F 10/30 12:49
推 AllenHuang: 從颱風眼起飛降落對觀測有什麼幫助?還賭命。31F 10/30 12:49
推 xxxff0645: 中心資料更多阿 外圍風場其實衛星掃描就有底了34F 10/30 12:50
推 orze04: 多飛也要有錢和人36F 10/30 12:50
推 ben108472: 美國一天3小時一架的穿心實測,高空探測半天一次,都還不足以準確預報強度路徑,你覺得飛一次夠嗎?37F 10/30 12:50
→ xxxff0645: 而且降落是啥 颱風都是從上面丟探測儀下去啦39F 10/30 12:51
推 furret: 飛一次就夠了 這顆會跑的快42F 10/30 12:55
推 MiaoXin: 爬一萬三再丟,怎麼有人說的好像是衝進去直接看
一萬三高度應該都在雲上面了吧44F 10/30 12:57
→ tytony: 軍方不飛也沒辦法穿越飛行,各氣象單位沒飛機48F 10/30 13:06
推 aegis43210: 氣象呀,軍方那能比,大氣是混沌模式,難度差太多49F 10/30 13:06
推 a89103050: 不知道能不能改用無人機去觀測或投落送50F 10/30 13:06
推 a8785007: 這種都飛到 暴風圈上面的,不是直接衝進去颱風裡面51F 10/30 13:07
推 chaiselover: 突然有點好奇,在別的文章看到,探測儀一枚造價約四萬台幣,飛一次會投15-25枚,這些探測儀可以回收重複利用嗎XD55F 10/30 13:19
推 aa1477888: 有GPS定位是可以把投落送撈回來 但成本會超過造價XD台灣沒辦法像美國那樣搞頻繁的穿心實測59F 10/30 13:23
推 japan428: 這個作業不能靠無人機進行嗎?大型無人機這二十年發展很快耶61F 10/30 13:23
→ aa1477888: 沒有飛機可以用是主要問題 空域權限則是另一個問題63F 10/30 13:24
→ japan428: 要長時間滯空監控的最高級貨就最近我們買的四架MQ-9b64F 10/30 13:25
→ aa1477888: 美國可以那樣搞是因為NOAA有地位...66F 10/30 13:26
→ iio: MQ-9B拿來看一堆雲轉啊轉的 有錢也不是這樣子浪費67F 10/30 13:26
→ japan428: 但價格也是貴到嚇死人,也許可改造一台國產的騰雲無人機上去練練手?68F 10/30 13:26
→ aa1477888: 而且還是有軍方的資源在裡面 台灣基本上是兩條線
而且嚴格來說NOAA是美國軍力的一部分...70F 10/30 13:27
→ kbty245: 美國如果密集觀測的話,一天是會投下超過130個投落送的,再加上飛機維修保養、燃料以及人事費用,那個燒錢速度可想而知…72F 10/30 13:28
推 japan428: i 大,當然不可能把軍方都稀缺的資源投入到這裡,僅只是好奇沒有相關開發或改造大型無人機觀測計畫嗎76F 10/30 13:29
推 aa1477888: 人家NOAA Corps可是軍事部門啊XDD
台灣其實可以考慮發展像SAR衛星這種東西 但錢就....80F 10/30 13:30
→ iio: 大型無人機很貴 而且為了要長時間滯空都是用渦輪
巡航高度普遍也都不高 大型颱風會干擾到客機的巡航要做到能在15KM+的高度長時間巡航 那個價錢和技術..82F 10/30 13:34
→ xxxff0645: 以前龍王台灣有用過無人機成功探測到中心85F 10/30 13:50
→ xxxff0645: 可惜返航失敗 只是後來沒有繼續的樣子87F 10/30 13:50
推 hoyunxian: 是說,我們的福衛七號有幫到多少,有點好奇89F 10/30 14:25
推 b425k1719: 我以為是無人機@@
用真人也太猛了吧90F 10/30 16: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