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tock作者 TyuzuChou (潤潤潤)標題 [新聞] Meta 砸 2.5 億鎂 網羅 24 歲 AI 天才時間 Sat Aug 2 16:51:44 2025
原文標題:
Meta dishes out $250M to lure 24-year-old AI whiz kid: ‘We have reached the
climax of ‘
Revenge of the Nerds’
原文連結:
https://tinyurl.com/4vb9w28e
發布時間:Aug. 1, 2025, 5:38 p.m. ET
記者署名:Ariel Zilber
原文內容:
馬克· 祖克柏領導的 Meta 為了一位年僅 24 歲的 AI 天才開出高達 2.5 億美元的薪資
方案,這不僅刷新頂尖人才爭奪戰的天花板,也引發了外界對 AI 主導未來世界所帶來經
濟不平等的質疑。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這位 AI 專家名叫 Matt Deitke,他最近從華盛頓大學的計算機
科學博士班退學。
最初,他拒絕了祖克柏提出的「低價」方案——四年約 1.25 億美元。
但當祖克柏親自會面,並把條件翻倍至 2.5 億美元(第一年可能就支付 1 億美元)後,
Deitke 接受了這筆可能是企業史上最高之一的聘用合約。
麻省理工教授、大衛· 奧托(David Autor)對《紐約郵報》表示:「
當電腦科學家被當
成職業運動員那樣付薪時,我們已達到《宅男的復仇》的巔峰。」
Deitke 的故事展現了 AI 人才有多稀缺,以及他們翻身的速度有多快。
從博士班退學後,他加入西雅圖的艾倫人工智慧研究所(Allen Institute for AI),主
導開發「Molmo」:
一款可處理圖像、聲音與文字的多模態 AI 聊天機器人,正是 Meta
所追求的技術。
2023 年 11 月,Deitke 創辦了名為 Vercept 的新創公司,致力於開發能自主操作網路
工具的 AI 代理人。該公司僅有約 10 人規模,卻已從 Google 前 CEO Eric Schmidt 等
人手中募得 1650 萬美元。
他在 3D 資料集、embodied AI(具體化智能)與多模態模型上的研究成果讓他聲名大噪
,並在 NeurIPS 2022 贏得年度傑出論文獎(每年僅頒給數十篇、從逾萬篇中挑選)。
Meta 與 Deitke 簽約,再次凸顯該公司在 AI 戰場上的強勢佈局。
據報導,Meta 已為了建立一支 AI 明星隊,支出超過 10 億美元。例如,他們還成功挖
角 蘋果 AI 模型團隊前負責人 Ruoming Pang,以高達 2 億美元以上的合約將他納入旗
下的「超級智能實驗室」(Superintelligence Labs)。
Meta 在週三的財報電話會議中宣布,
2025 年的資本支出將升至 720 億美元,比前一年
多出 300 億美元。
儘管競爭可刺激創新,批評者卻憂心:權力過於集中於少數企業與個人手中,會讓 AI 的
未來發展失衡。
UCLA 教授、數位文化實驗室創辦人 Ramesh Srinivasan 表示:「Meta 等企業目前的 AI
發展方向,正是導致經濟越來越不平等的根本原因之一。」
他對《紐約郵報》說:「
這些公司為少數頂尖研究員開出數億美元薪水的同時,卻裁掉數
以千計的員工,很多如內容審查員甚至不被列為正式員工。」
「諷刺的是,這些被 AI 取代的崗位,正是當年提供訓練 AI 所需資料的來源。」
Srinivasan 說,這種發展模式把利益導向那些打造大型語言模型(LLM)的人,卻剝奪了
最初提供基礎資料的勞工。他將這種趨勢稱為「認知任務自動化」——如人資、行政、律
師助理,甚至 Uber 司機等工作都可能被模仿與取代。
「只要能蒐集到工作的資料,它就能被機器模仿。這些收入型態都面臨威脅。」
當被問及「全民基本收入(UBI)」是否能因應大量失業時,他回答:「那遠遠不夠。」
「是的,UBI 給你錢,但沒有解決關鍵問題:沒有人為訓練 AI 系統的資料而獲得報酬。
」
祖克柏在週三對投資人說:
「我們正在建立一支高密度、高水準的菁英團隊。既然我們要砸下數千億美元投入算力與
數個 Gigawatt 的資料中心,那麼想盡辦法搶下 50、70,甚至更多頂尖研究員,才是合
理的策略。」
心得/評論:
項目 說明
早期教育 高中同讀喬治亞理工與伊利諾理工,GPA 滿分
大學 / 博士 華盛頓大學,博士期間輟學
研究實習 / 就業 AI2 PRIOR 團隊研究人員
代表專案 ProcTHOR、Objaverse、Molmo、Phone2Proc
創業經驗 Vercept 聯合創辦人
目前職位 Meta Superintelligence Lab AI 研究員
相關論文
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user=k4VxCcYAAAAJ&hl=en
Matt Deitke - Google Scholar
Meta Superintelligence Lab - Cited by 3,957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Computer Vision - Deep Learning - Superintelligence ...
推特X
https://x.com/mattdeitke
Linkedin
https://tinyurl.com/3d285mkm
https://i.urusai.cc/U8G1y.JPG
https://i.urusai.cc/4Za2x.JP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50.117.197.145 (臺灣)
※ 作者: TyuzuChou 2025-08-02 16:51:44
※ 文章代碼(AID): #1eZT6d3e (Stock)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754124711.A.0E8.html
推 MrStone: 臉書到底哪來那麼多錢1F 08/02 16:55
推 keio5566: 好屌2.5億鎂, 果然人家都說資工必跑美國, 要是在台5F 08/02 16:56
推 bunjie: 詐騙平台不是浪得虛名的6F 08/02 16:56
→ keio5566: 日韓, 保證連50萬鎂都領不到8F 08/02 16:57
推 paracase: 臉書現在一堆廣告,根本就不是社群軟體10F 08/02 16:59
推 rebel: 宅男的復仇 XDD11F 08/02 17:00
推 Fezico: 這東西應該不是給現金,應該是阿祖給meta股份16F 08/02 17:04
推 rebel: 是大谷翔平還高了吧?以後妹子要去巴結宅男了嗎17F 08/02 17:04
→ Fezico: 科技佬很有錢,但不是這種有錢法。推測是給價值2.5e鎂的權利股,明年前先兌現1e鎂?19F 08/02 17:06
推 bj45566: 24 歲,太厲害了21F 08/02 17:07
推 dosiris: 一直叫我學生去申請這個學校22F 08/02 17:08
推 shinnim: 臉書一直都是廣告平台不是23F 08/02 17:10
推 falcon11: 台灣人被詐騙的錢去了這些人身上 認了24F 08/02 17:10
推 k8: 拿那麼多錢,同事就看他表演了25F 08/02 17:11
→ strlen: 把蠢蛋的錢吸乾拿去送給天才 很好啊26F 08/02 17:11
推 Brioni: 犧牲1000名工程師薪酬,召喚AI大神27F 08/02 17:11
推 wsx26997785: 真羨慕......鬼島只能擠台GG 美國開卡車就有的薪資28F 08/02 17:11
→ Brioni: 應該是先vest 1億美金RSU
要組70人團隊大概要犧牲50000名meta底層工程師29F 08/02 17:12
推 bj45566: Meta 有 50,000 名底層工程師這麼多嗎?31F 08/02 17:16
推 Brioni: 也可能是現金1億+1.5億rsu綁32F 08/02 17:17
推 KMTlikesshit: AI 人才當頂尖運動員挖了 哈哈 Meta 可能開創這歷史,以後搞不好 還有交易了33F 08/02 17:17
推 Fezico: 有吧?covid那幾年一堆阿貓阿狗都去了,只是這段時間這些阿貓阿狗跟領太多的老屁股都被阿祖抓出來殺頭37F 08/02 17:18
推 kausan: 越來越瘋狂了 以後底層大概只能吃草了39F 08/02 17:18
→ TaiwanUp: 矽谷沒有嚴格的競業條款 薪資上限 不會有運動界交易41F 08/02 17:19
→ wsx26997785: 一年就有32億台幣收入......難怪人才都去美國42F 08/02 17:20
→ Fezico: 簽約金應該有,但我怎覺得沒那麼多。大概都是權利股43F 08/02 17:20
推 bj45566: 講羨慕的是不知道美國科技業現在是大裁員一般工程師供養一小撮的天才工程師嗎?台清交資工系學生畢業去美國讀研究所後能到矽谷做一般工程師就很不錯了,現在那些人正發抖害怕自己被裁員44F 08/02 17:20
→ Fezico: 真拿一堆現金先被IRS敲一筆49F 08/02 17:21
推 shlee: 當龍頭的野心很強啊52F 08/02 17:22
→ wsx26997785: 如果生在台灣領基本薪資 獎金看工作表現 年收300萬就是頂天 然後去美國才知道薪水只是美國卡車司機54F 08/02 17:23
→ strlen: 現在本來就是一小撮天才就夠了 95%程式AI寫就好58F 08/02 17:27
推 qwe78971: 國外這收入 頂尖的蠻普遍的59F 08/02 17:28
→ strlen: 剩下5%最關鍵的部份給天才做60F 08/02 17:28
推 tttxxx: 點麵線的app61F 08/02 17:28
→ zer0319: 一樓,美國這些軟體大公司現金多到用不完63F 08/02 17:34
→ NexusPrime: 那幾家超大公司每年隨便都賺幾百億美金,花個1億一年請一個天才還可以吧64F 08/02 17:35
→ tc22: Ai臉書詐騙國家隊?66F 08/02 17:36
推 Kydland: 現在簽AI工程師搞得像MLB在簽球員一樣 還要重磅官宣XD
有沒有831大限啊XD67F 08/02 17:36
推 wsx26997785: 台灣是賺幾百億美金 花500萬台幣請天才 天才謝感賜71F 08/02 17:40
→ poz93: 就不要之後變台籃簽球員 重金找一堆幻神72F 08/02 17:40
推 rebel: 年收300萬沒頂天阿 現在台積發哥 非主管的工程師平均就差不多400萬了 基層工程師現在的頂大概是500~600萬 再過去要主管比較有機會75F 08/02 17:50
推 poru: 詐騙最上游想就知道多賺78F 08/02 17:52
推 Brioni: 美國夢就是$$$$$$$$$$80F 08/02 17:56
→ barker: 台灣人才都在詐騙圈,都可以辦研討會了82F 08/02 18:03
推 KurtMike: 可以學運動員模式,每年搞個科學家選秀。84F 08/02 18:11
推 ichiroa: 4年2.5億鎂,跟雷霆SGA差不多89F 08/02 18:17
→ icelaw: 本來就是這樣啊,NBA也是這樣啊 板凳球員 就200w
跟 當家看板球星的薪水上億 也是天差地遠啊90F 08/02 18:19
推 aimgel: 詐騙毛利超高94F 08/02 18:22
→ tearcolor: AI的世界 一個高手抵過100個雜魚95F 08/02 18:23
→ cylee: AI技術 真的這麼能賺喔?97F 08/02 18:23
推 rereterry: AI兩大難點,一個是乾淨標記過的資料,第二個是有效模型,所以報導其實點出一個重點,資料面其實一直有偷使用者資料的嫌疑,不然成本會墊高很多98F 08/02 18:24
推 JaccWu: 唯一的問題只有他值不值得這個薪水
如果他能帶來更龐大的收益 那是他的本事
而且這些是meta要擔心的 我擔心啥212F 08/03 12:50
噓 MVPkobe: 忘記元宇宙找來多少人了嗎215F 08/03 13:20
推 askker: 詐騙集團會缺錢?216F 08/03 13: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