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tock
作者 ben108472 (ben108472)
標題 [請益] 關稅的定錨效應?
時間 Thu Jul  3 18:16:37 2025


自從解放日以來,川普實施對等關稅那種誇張稅率之後,又改成全部只課徵基礎關稅10%

而這個10%從當時就被市場定錨了?

原本輸美國的關稅很多根本也不到10%,甚至還免關稅,但市場好像已經完全適應基礎關

的現況,台灣也沒有很多中小企業因為多這個10%而倒閉。

直到今天越南這個對美貿易有著極度順差的國家關稅出爐,原本對等關稅是46%,現在僅
有2
0%,已經被大多數人認為這是非常好的談判,20%關稅很低。

而商品其實進口到美國也不會用最終售價來課徵關稅,其實存在動手腳空間,美國實際收

的稅可能也不如川普聲稱可以多出數千億美元?

但美國進口商大多利潤都很高,多一點關稅可以叫出口國吸收或是小幅轉嫁給消費者,而

未來各國關稅不同,進口商其實更有能力逼各出口國吸收關稅,最終對於美國終端售價影

可能也不如預期的大?

台灣之前的對等關稅是32%,市場認為最終關稅只要10-20%已經是非常好的結果,完全被

普的基礎關稅定錨了。

美國最終通膨不明顯,出口國吞下部分關稅,美國收了一大筆的關稅,川普最後依然是贏

?這應該是始料未及的事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4.128.93 (臺灣)
※ 作者: ben108472 2025-07-03 18:16:37
※ 文章代碼(AID): #1ePbY7gI (Stock)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751537799.A.A92.html
slluu2: 老美怎麼玩都是贏家 世界的大哥 怎麼輸1F 07/03 18:18
Kobe5210: 太早亮底牌的,增加輸面機率2F 07/03 18:22
picaroon: 不得不說 一切都在川寶的掌控中3F 07/03 18:22
suendy: 諾貝爾 經濟學 + 和平獎4F 07/03 18:22
Haerin520: 川普的談判手法很成功5F 07/03 18:22
lionel20002: 拳頭大啊不然呢6F 07/03 18:23
ssarc: 之前是暫緩,根本沒實施,之後實施了才知道結果7F 07/03 18:23
pttstock: 是阿 品牌廠沒吞 都代工廠吞8F 07/03 18:23
ts012108: 搞笑發瘋的背後 就是潛移默化的侵略如火9F 07/03 18:23
Feting: 美國本來就會是贏家,一開始就是來壓榨盟友的10F 07/03 18:24
Sweet83921: 民主的流氓11F 07/03 18:24
ssarc: 一定會漲得,漲多漲少罷了12F 07/03 18:24
MrStone: 先拉高售價再打折的老招13F 07/03 18:25
thetide0512: 沒有定錨效應 只有自我安慰14F 07/03 18:26
qwe78971: 當時給個預告 讓市場有準備 反應就不會這麼強了15F 07/03 18:27
psychic: 本來就是看時間阿,每次歌韭菜都是有副作用的16F 07/03 18:31
jokem: 定也是自己說的 我川才不管17F 07/03 18:36
wr: 你以為只有你發現這件事嗎? 光板上類似的文就n篇數不清了 當全世界投資者都笨蛋嗎18F 07/03 18:36
master56: 20%以下都是漲20F 07/03 18:36
wr: 喊高打折 心理定錨 這些小把戲連ptt這種地方都知道 認為那些華爾街頂尖投資者不知道未免太自大 現在的市場就是基於上面當基礎給出定價的21F 07/03 18:42
joe0934: 美國就是老大,你各位還在玩台股24F 07/03 18:44
dogalan: 有一個說法是較低的關稅最終會被使用者吸收掉漲幅所以對於企業的獲利衝擊較小 考慮這點 如果通膨會上升但企業獲利不減 此時你會想賣股票嗎?
當然最後如果關稅真的對經濟造成影響又是另一回事了25F 07/03 18:44
xephon: 市場就是這樣,利空消滅當利多
再有利空再回調,利空消滅又當利多
大盤就是一直創新高,直到有一天忽然不對勁
就直接熊市一次性大量回調29F 07/03 18:46
tinmar: 關稅談判好像是另類的貿易協定
川普不是討厭貿易協定
是討厭雙贏的貿易協定33F 07/03 18:46
xephon: 這已經演好幾次了,如果單純算營收能賺錢
股市就沒人會賠錢36F 07/03 18:47
iphone9C: 不是適應關稅,是適應taco38F 07/03 18:48
yyy123456789: 所以還有人覺得川普又輸了嗎39F 07/03 18:48
Minihil: 就是收割國家完換收割企業啊 管他買賣方誰吞的40F 07/03 18:53
ganninian: 好吧 某飛禽覺得贏了就是贏了41F 07/03 18:54
chou3321: 現在派對還在繼續 大家不想面對現實而已 什麼利空都當作利多 等越來越多國家關稅課下去 物價上漲之後就會越想越不對勁了42F 07/03 18:56
目前已經課徵10%關稅兩個多月了,美國依舊沒有顯著通膨,你覺得20%就會嗎?而且原油
價格不高,通膨體感就會小
iuirigi: 進美國的商品漲起來 讓稅從美國人民繳給美國政府
然後美國在減稅 多繞一圈做白工
       再45F 07/03 18:59
我有感覺Amazon的價格有漲,特價也變少,但對於通膨影響應該不大
※ 編輯: ben108472 (114.44.128.93 臺灣), 07/03/2025 19:02:25
iuirigi: 最後誰也沒贏 只是讓川三刷了存在感48F 07/03 19:00
ezreal1315: 川又贏49F 07/03 19:02
bnn: 那不是做白工 那是企業減稅 民眾商品增稅
美國歲收入可能差不多 但劫貧濟富50F 07/03 19:03
其實說實話對於一般民眾最有感的是汽油與食物,這兩個與本次關稅關係不大,美國食物
基本上都能自給自足,所以通膨體感很小。
※ 編輯: ben108472 (114.44.128.93 臺灣), 07/03/2025 19:06:01
a8932325566: 最終稅率根本還沒公佈,影響還在後面!
讓子彈飛一會兒,就知道了52F 07/03 19:13
ojh: 就跟百貨公司一樣 售價喊很高再打折 客人就會買單54F 07/03 19:15
banbanzon: 英國10% 中國55% 就是定錨了 剩下的國家在兩者其中區間55F 07/03 19:27
moon1991: 反正做生意不可能賠錢賣貨,毛利低的公司再怎麼讓利,大部分還是要美國進口商吃下來,反到是毛利高的商品可能讓利更多57F 07/03 19:34
但可以轉單啊,越南20%,如果印尼15%,不就能逼你吃下5%
chuzan: 比越南高會重現四月的大盤跌停嗎??60F 07/03 19:35
moon1991: 可想見除非到了奢侈品等級,賣給美國高毛利商品的公司較有可能獲利下降61F 07/03 19:38
如果把10%轉嫁給消費者應該也不難,少點特價偷偷漲價消費者也不太容易發現
farnk14: 痛苦是比較出來的63F 07/03 19:41
githkimo: 之前三普把晶片產業被台灣偷走掛在嘴邊64F 07/03 19:49
bj45566: 反正美股就是繼續噴~65F 07/03 19:53
snaketsai: 現在的貨都只有10%,這個是雙方議價可以處理的範疇,等20%真的要課下去,要馬你東西品質變拼多多要馬漲價66F 07/03 20:00
越南股市今天好像還大漲,真的影響那麼大?講的越南製造業品質比拼多多好很多一樣
kobe245566: 股票噴就是好69F 07/03 20:04
rj486: 不是始料未及吧?現在這個結果符合大部分人的預期。應該是股版看太多,本來這種商人招數就很基本,你去問個大企業有誰不是這樣預測。
如果維持高關稅或零關稅,才是真的始料未及吧70F 07/03 20:17
※ 編輯: ben108472 (114.44.128.93 臺灣), 07/03/2025 20:22:01
smile75896: 20%賣家不會吞一堆毛3道4的最後一定漲價74F 07/03 20:31
banbanzon: 以10%為基準的話 課20%相當於只課10% 根本不痛不癢 那老番癲搞這齣幹麻?不就是想藉關稅之名 跳出wto框架和每個貿易國單獨談75F 07/03 20:37
他其實就是想要用美國的國力向全世界敲詐勒索,效果可能比他想像的還好,所以未來可
能還會有更進一步的動作,反正全世界都買單,美國爽賺關稅何樂而不為
※ 編輯: ben108472 (114.44.128.93 臺灣), 07/03/2025 20:43:25
chenyei: 川普早在第一任就對中國做過一模一樣的事情,那時候有通膨嗎?歷史已經給出答案,結果多數人還是做錯判斷78F 07/03 20:44
perlone: 川普那個10%是有經濟學家做研究的 不課等於白送81F 07/03 20:47
zephyr105: 關稅效果還沒出現吧82F 07/03 21:11
webka: 匯差才可怕,現目前32變28=加稅12%83F 07/03 22:35
placo: 你沒有牌了84F 07/03 23:52
mcgrady12336: 還沒定案未知啦,手上一堆美債像日本那種還要選舉根本就不急85F 07/04 06:17

--
作者 ben108472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