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tock
作者 cjol (勤樸)
標題 [新聞] 林毅夫:美國無法阻擋中國技術發展
時間 Mon Jan 13 23:04:21 2025


亞洲金融論壇

林毅夫:美國無法阻擋中國技術發展

國際即時 2025.01.13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章芸菲)前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兼資深副行長林毅夫今日(13
日)在第十八屆亞洲金融論壇發表演講表示,當前世界面臨的不確定性主要來源於大國之
間的博弈,而非簡單的「兩頭大象打架」。他認為,世界要回歸一個更穩定、更和平的環
境,最重要的因素是中國的增長。當中國的GDP達到美國GDP的15%時,由於中國的人口規
模遠大於美國,中國的GDP總量將是美國的兩倍。


林毅夫指出,像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以及沿海省份的人口總和已接近4億,與美國
現在的人口(約3.3億)相當。這些地區的GDP有望達到與美國相當的水平。他提到,GDP
是衡量技術成就和工業成就的一個很好指標。隨着時間的推移,美國將無法阻擋中國的技
術發展。


林毅夫進一步指出,持續增長的最重要驅動力是持續的技術創新。在技術創新和工業升級
方面,中國有兩個優勢:一是後發優勢;二是中國在大數據、互聯網等新技術方面與世界
各國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此外,中國每年有600多萬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專業的畢業
生,這樣的人才庫使中國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經濟領域具有真正的競爭力。


中國的目標是到2049年成為一個現代化強國。而中國要實現這一目標,其GDP需要從2019
年的相當於美國GDP的22.6%增長到50%。這意味着在2019年至2049年期間,中國需要保持
平均每年4.5%的增長率。這將使中國能夠實現國家現代化的願景,同時也將幫助世界應對
這一偉大變革,實現一個新的、穩定和平的全球秩序。在未來的幾年裏,中國將繼續為世
界貢獻約30%或更多的增長。林毅夫稱,這不僅對中國有利,也對世界有利。


https://www.tkww.hk/a/202501/13/AP6784c432e4b0f8a56f842f72.html
亞洲金融論壇|林毅夫:美國無法阻擋中國技術發展 - 國際 - 大公文匯網
[圖]
前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兼資深副行長林毅夫今日(13日)在第十八屆亞洲金融論壇發表演講表示,當前世界面臨的不確定性主要來源於大國之間的博弈,而非簡單的「兩頭大象打架」。 ...

 

心得/評論:

這是台灣過去的間諜吧
臥底相當成功呢,宜蘭之光

超英趕美射日驅法
趁現在長期佈局中國概念股吧

--
英國老人在海關翻找護照,動作很慢找了很久,女海關尖酸的問:你來過法國?
英國老頭說:我只來過一次。女海關更尖酸的問:你來過怎麼不知道提前拿護照?
老頭:我上次來時沒檢查護照。
女海關高聲叫道:不可能!英國佬來法國我們永遠都要檢查護照!
老頭:44年登陸時候,海灘上可一個法國人沒見著...
旁邊德國老頭說:是的,這個我能證明,當時灘頭確實一個法國人都沒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8.147.251 (臺灣)
※ 作者: cjol 2025-01-13 23:04:21
※ 文章代碼(AID): #1dXIjvVo (Stock)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736780665.A.7F2.html
kenndy: 這麼說那就是阻擋有效了嘻嘻1F 01/13 23:06
woodsaxo: 籃球換還來2F 01/13 23:06
lovepork: 中國謝金河3F 01/13 23:06
qwe78971: 對 500年後追上也是贏 中又贏 贏麻了4F 01/13 23:06
fbifxxkma: 幹你媽的籃球要不要還?5F 01/13 23:09
starport: 道理是有的 但你籃球先還來6F 01/13 23:10
Siika: 林毅夫還我球7F 01/13 23:11
NEX4036: 中 又又 贏8F 01/13 23:11
h1y2c3y2h1: 又双叒9F 01/13 23:12
bj45566: 過氣的老害10F 01/13 23:13
NEWinx: 但是可以拖慢11F 01/13 23:14
bj45566: 中俄伊朝這個新邪惡軸心才是世界不穩定性的來源,烏克蘭就說明一切了12F 01/13 23:16
SabreN: 美帝:收到,我們更加大力道繼續打壓,直到它崩盤14F 01/13 23:17
orz811017: 偷球大盜15F 01/13 23:18
[圖]
kkiiccooo: 聽這咖不如聽毛治國17F 01/13 23:22
henry753: 叛國賊閉嘴18F 01/13 23:26
sank: 一邊遙遙領先一邊被西方卡脖子,搞得我好亂19F 01/13 23:26
bj45566: (IMBO)中國能夠快速崛起有兩大因素:1. 上世紀的科技、工業大國因為各種自身因素在這世紀都廢掉、爛掉了(美國除外);更重要的 2. 人類的科學發展在近廿年明顯遇到瓶頸(Nature 專欄有蠻類似的觀點),給予中國一長段時間的有利追趕機會20F 01/13 23:28
aegis43210: 西台灣都在偷技術,美國自然沒辦法阻擋技術發展,但永遠都會落後美國一步25F 01/13 23:30
bj45566: 看去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化學獎大部分都頒給 AI 就知道人類在基礎科學上的突破越來越少了
如果近廿年人類的科學發展速度能拉近到愛因斯坦、波耳、海森堡的那個年代,中國會因為追趕不及而無法累積足夠的學術、技術能量,難以崛起
可惜現實剛好相反,不只科學,人類的數學發展也面臨停滯(-- 可能與科學發展停滯互為相關,畢竟數學是科學之母)27F 01/13 23:31
deepdish: 幫翻譯:請給我黃金
https://youtu.be/BT2Yz1Lwy0g?feature=shared35F 01/13 23:47
greentiger: 那中國幹嘛零元購富士康啊?有夠卑劣37F 01/13 23:50
chienk: 難怪這咖當初台大會念不下去 去念軍校。38F 01/13 23:51
Shantwo: 20樓這樣分析才有道理 是不用看到中就反39F 01/13 23:52
clausewitz: 問個數學問題。中國人口還不到美國的五倍,如何用15%的人均,創造出更大的總量?40F 01/13 23:53
greentiger: 中國到處在零元購啊!碧桂圓欠缺不還。欠一百給十塊....天底下還有這種事42F 01/13 23:56
bj45566: 就算是最「新潮」的電腦科學狀況也沒好到哪裏去:Linux, MacOS, iOS 都是站在 UNIX 的巨人肩膀上、C & C++ 仍然是最有效率最要求基本功的程式語言、關聯式資料庫仍然無所不在、深度學習/生成式 AI 的技術基礎是類神經網路 -- 那些都是五十多年前(197x 年代)就有的發明了
人類科學科技數學的進展都顯著面臨停滯(esp. 近廿年),中國當然來得及運用「後發優勢」-- 基礎的學問沒啥進展,後發者就很容易「學習」(如果不直接說是「偷」的話)那些包裝層面的皮毛技巧,快速拉近技術差44F 01/13 23:59
blackjose: 上個月中國新的AI:除了比較慢一點,性能完全跟chatgpt一樣。
問他是誰:我是ChatGPT。笑死55F 01/14 00:06
allen0519: 「在技術創新和工業升級方面,中國有兩個優勢:一是後發優勢」 這人邏輯行不行啊 後發的技術是創新嗎?58F 01/14 00:09
PoloHuang: 籃球大師60F 01/14 00:17
bj45566: 有人到現在還不相信中國有自己的大語言模型,還不只一個,而且表現還蠻不錯(效能指標輸 OpenAI, Google, 和馬斯克的 xAI 打平,贏 Meta -- 目前 AI top 5 公司只有 OpenAI 領先幅度比較明顯),唉,算了
不信者恆不信,反正活在自己幻想的世界就很安全安
林把後發優勢說成是創新表現真的是自相矛盾 wwww61F 01/14 00:19
flipflap: 中吹繼續吹 我就放心了68F 01/14 00:22
Roger5566: 科學進展變慢很正常啊 畢竟簡單的都被發現或發明完剩下的突破會越來越難 但若以此說追上容易也不見得除了中國外 印度巴西俄羅斯或歐洲也沒追得比較快
中國豐富的人力資源還是一大關鍵69F 01/14 00:24
bj45566: 從牛頓走到馬克斯威爾的那段時期人類也曾經以為物理學已經發展成熟沒什麼新東西了,結果不久後爆發出一大堆讓人困惑的實驗矛盾結果人類才知道面前至少還有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這兩座物理學大山脈
現在的物理學一樣遇到一堆實驗或觀測的矛盾結果,例如暗物質和暗能量,人類目前的物理學根本無法解
更不用說光是在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這兩座大山脈上人類也停滯蠻久了73F 01/14 00:29
Roger5566: AI與機器人的發達也許就能協助突破這些科學瓶頸
很多前人無法做的實驗可以靠機器人去進行 很有想像82F 01/14 00:34
sdbb: 推556684F 01/14 00:36
bj45566: 現今人類科學的進展程度是:你能利用最新的儀器設備觀測的愛因斯坦在一百年前就預測出的重力波,你就穩拿諾貝爾物理學獎85F 01/14 00:38
Refauth: 中國和俄羅斯可以阻擋美國技術發展嗎?XD88F 01/14 00:39
bj45566: 當然我絕不是說觀測到重力波是件簡單的事... 但是思考挑戰性和觀念創新性根本無法和人類科學快速進步的時代相比
BTW, 我上面說的不少也是參照 Nature, Science 或其他科技雜誌的評論文章,很不完全是自己獨創的見解啦
只是它們沒有把人類科學、數學發展的停滯現象拿來解釋中國的大幅崛起
我個人認為這是很關鍵的
不過自然出版集團也蠻有趣的,一面說人類的科學發展明顯陷入停滯,一面卻持續新增 Nature 子刊、增加 Nature 本刊每年錄取的論文篇數 XDDD89F 01/14 00:40
G12134: 賣國賊 幹你娘101F 01/14 01:16
s213092921: https://pse.is/6yqtnk 雷蒙多也贊成102F 01/14 01:16

 
tungpayton: 林毅夫超準,國師等級,台灣痛失人才103F 01/14 01:34
tedliu1024: 金門營部籃球產編870087等你還104F 01/14 02:05
justin200428: 這不是早就知道?不然中國原子彈誰去抄?105F 01/14 02:34
ashidaka: 北上深廣的人均GDP目前還落後台灣一截,就開始幻想沿海精華區要追上美國?106F 01/14 02:40
s72005ming: 好了啦!球先還來108F 01/14 02:46
yunf: 格局狹隘 的確它無法阻止你科技的發展 但你要知道未來五百年整個歐美可能再也不會輸出技術給中國
到時候又是八國聯軍
你們根本就不知道有萬用鑰匙這種事情109F 01/14 02:49
c41231717: 逸夫 明天你帶球113F 01/14 03:07
saintsmw: 台灣也無法阻擋你偷籃球投共114F 01/14 03:40
henry0322: 操 去游泳啦背骨仔115F 01/14 03:44
biopopo: 小偷要偷真的很難防116F 01/14 04:01
kenro: 就台奸,滿滿大中國至上思想117F 01/14 04:04
[圖]
mypower: 沒法阻擋沒錯,延緩發展進度而已。119F 01/14 05:32
springman: 美國也沒有阻擋蘇聯發展、蘇聯還是解體了!120F 01/14 06:07
GenesisXD: 感謝林同志對中國發展停滯做出巨大貢獻121F 01/14 06:19
puam4444: 目前中國人口向下,老人向上,慘到2100年剩不到7億
當市場越來越小,要如何靠內需拉?122F 01/14 06:29
keltt: 這傢伙繼續吹就對了125F 01/14 07:06
Gipmydanger: 贏麻了126F 01/14 07:06
mdkn35: 想當年土耳其在重要據點從中作梗直接開啟大航海時代127F 01/14 07:24
t932125: 叛逃共匪128F 01/14 07:53
abbasmart: 籃球神偷129F 01/14 07:58
guowei616: 連一線大城最低薪資也才2000多人民幣 想超越美國?130F 01/14 08:00
kuma52: 李克強的下一位^_^131F 01/14 08:06
KickAcer: 中國把開發中國家拿掉就機機歪歪了132F 01/14 08:15
operatorm: 小夫還藍球啦133F 01/14 08:28
o86869595: 走狗134F 01/14 08:29
chrischiu: 中國商品平均低價,因此薪資拉不高;薪資拉高你就要作轉型,這就是兩難135F 01/14 08:33
kv0319: 喔喔喔是喔真的假的137F 01/14 08:59
CLisOM: 以目前人口成長率推估這個世紀末美國中國人口差不多都是7億,印度可能超過17億人口138F 01/14 09:02
PennyFinn: 籃球梗好好笑140F 01/14 09:03
kexfj: 國語課本:7億寄生蟲141F 01/14 09:13
cannedtuna: 接下來是AI科研的時代
沒讀過全部論文的沒資格競爭142F 01/14 09:18
linfon00: 真.無腦吹跪舔第一人144F 01/14 09:29
k62300: 語畢:xxxx145F 01/14 09:44
ice4564: 中國人口多是紅利同時也是泥淖,你要幾億人都拉高收入,上面很難騰出來那麼多位子給你,簡單來說就是大風吹的時候中國需要的椅子特別多146F 01/14 09:50
s213092921: 「拜登政府將晶片製造競賽列為首要任務的四年後,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表示,限制中國獲取技術的努力並沒有阻礙中國的進步。」——《華爾街日報》——「儘管
中國購買先進製程的晶片面臨種種限制,但開發者們已經找到了變通途徑。有跡象表明,中國初創企業追趕美國領先的AI模型的速度要比業內許多人預期的更快。」兩篇報導前後不過雙隔兩天(12/23-12/25),兩篇文章論證拜登的科技政策是如何失策149F 01/14 09:54
NexusPrime: 籃球先還啦157F 01/14 10:08
hcwang1126: 遊泳健將158F 01/14 10:19
tiger508: 抱籃球159F 01/14 10:31
Lee2007707: 這咖是誰160F 01/14 10:45
phoenixtwo: 那就加大對中國科技制裁161F 01/14 11:03
li118: 趕快還籃球好嗎162F 01/14 11:50
fantasyscure: 不用阻擋 中國自己就會炸掉了163F 01/14 12:15
yukai1216: 毅夫粗乃打球,你帶球164F 01/14 12:16
AirLee: 為什麼他能幹那麼高有部分就是緊抱大腿,說中國經濟數據有問題的人都消失了。165F 01/14 12:31
bella1815: 無法阻擋中國(偷)技術發展167F 01/14 12:33
AirGod: 馬山連籃球的帳還掛著,先還球168F 01/14 12:43
tikowm: 只知道靠抄襲反向工程的國家在那吹技術,可笑169F 01/14 13:28
ciaociao: 籃球170F 01/14 13:43
cosmite: 要被吹死了171F 01/14 14:41
thegiver210: 阿里山二號持續潛伏172F 01/14 18:35

--
作者 cjol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