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板
Disp BBS
作者
dsrte
(把握)
標題
Re: [新聞] 主動式ETF有影 銀行圈心驚…衝擊基金買氣、手續費收入
時間
Mon Jan 8 13:42:02 2024
基金比較好吧,可以指定贖回,
方便很多
我知道會計上,賣哪一筆都是都一樣啦
但大家都是定時定額,分批進場
當你需要減碼,或是部分獲利了結
譬如,只獲利了結15%的單筆
若不能指定贖回,只能先進先賣
但是先進的單筆,說不定還在賠錢,要賠錢賣嗎 ?
會計上是都一樣啦,
有賺錢的單筆現賣,沒賺錢的單筆,先放著
還沒賣的,就是不算賠啊
奇萌子比較爽
反正長線向上,解套也是時間問題
不能指定贖回,我是覺得很難減碼,或是部分獲利了結
要賠錢賣,來減碼嗎 ?
有買過基金的才知道,那個方便
而且基金績效也比ETF 好很多
呵呵
-----
Sent from JPTT on my Samsung SM-N770F.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9.199.232 (臺灣)
※ 作者:
dsrte
2024-01-08 13:42:02
※ 文章代碼(AID): #1bcuiiZn (Stock)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704692524.A.8F1.html
※ 同主題文章:
[新聞] 主動式ETF有影 銀行圈心驚…衝擊基金買氣、手續費收入
01-08 08:13
addy7533967
Re: [新聞] 主動式ETF有影 銀行圈心驚…衝擊基金買氣、手續費收入
01-08 13:42
dsrte
→
la8day
: etf也可以改成本當記帳啊
1F 01/08 13:45
推
Gipmydanger
: 反正都是自欺欺人 自己改成本也是一樣 呵呵
2F 01/08 13:46
噓
CKHomo
: 看到沒賣不算賠就可以end了
3F 01/08 13:47
推
rebel
: 不賣不算賠 不過就是心理誤區罷了
4F 01/08 13:47
推
pmes9866
: 呵呵
5F 01/08 13:49
→
zerro7
: 感覺ETF還是比較方便 帳上損益那個看看就好了
6F 01/08 13:50
噓
cityport
: ETF就是基金..你連這都不懂啊
美國券商就可以指定賣哪一筆..是台灣券商太爛
7F 01/08 13:59
噓
toko6290
: 沒賣就沒賺賠,那你可以先賣出再原價買入啊
9F 01/08 14:04
當然,就手動自己做個成本簿
我是直接指定賣出,比較方便
還可以指定獲利多少以上的單筆,才賣出
賠錢減碼,我是覺得很怪
指定減碼,好一點,
反正有人用的高興就好
而且基金的績效,也比較好
呵呵
用的高興就好,不勉強
※ 編輯: dsrte (223.139.199.232 臺灣), 01/08/2024 14:11:41
噓
kevin963
: 呵呵
10F 01/08 14:19
噓
F93935
: 自爽行為。你也可以買張台積電修改成本那邊寫成本三
十塊
11F 01/08 14:24
--
作者 dsrte 的最新發文:
+25
Re: [新聞]川普貿易顧問保證「道瓊衝上5萬點」:絕對不會有經濟衰退 - Stock 板
作者:
dsrte
42.77.22.137
(台灣)
2025-04-08 09:32:04
這位應該就是搞出關稅戰的鷹派 可以去查一下他的維基簡介 本身就是爭議性的人物 還為川普做過牢 他和萊特悉澤都是懷念1960年代的人 那時美國的工人都在鋼鐵廠上班 反對全球化 Sent from JP …
61F 25推
+11
Re: [新聞] 美對等關稅倒數24小時上路!川普拒絕暫緩 不排除永久實施 - Stock 板
作者:
dsrte
42.77.22.137
(台灣)
2025-04-08 09:09:27
33F 11推
+7
Re: [心得] 台灣為什麼要接受川普式霸凌 - Stock 板
作者:
dsrte
42.77.22.137
(台灣)
2025-04-06 04:18:46
34F 7推
+38
Re: [請益] 川普關稅戰的用意? - Stock 板
作者:
dsrte
42.77.22.137
(台灣)
2025-04-05 03:06:50
有一種說法是說川普, 其實是想救美債 但問題是fed今天的說明是, 經濟成功軟着陸 通膨目前已成功降到2.8% 失業率也維持在低位4.1% 經濟成長今年大約是1.7至2.1%之間 所有的數據都不錯, …
94F 40推 2噓
+208
Re: [新聞] 挺新南向 越南台商海嘯第1排 - Stock 板
作者:
dsrte
42.77.22.137
(台灣)
2025-04-04 14:00:27
川普這招, 很多廠商應該會變成,我就不做美國市場, 全力發展其他市場 變成歐洲 中國 亞洲其他國家得利, 資金變成移出美國 因為去設廠到營運,再到控制成本到可以賺錢 也不是幾個月就能搞定的事情 雖然 …
917F 238推 30噓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