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hitsukiaoi (緋月)標題 Re: [新聞] 「郭國文的可以啊!」風災10天台南嘉義時間 Tue Jul 22 02:18:54 2025
這東西其實有點困難,像新聞上爆出來的大多老人家阿...
看到基地台有甚麼反應...
我之前住在偏鄉一點的地方,有人整修房子把頂樓租給台哥大當基地台
然後一周後就有人在發傳單連署要拆掉,因為那邊老人多,就她媽被拆了
我家當時用台哥大的手機4G訊號就幾乎收不到了~_~
雖然這樣說有點壞,但不都是自己選的嗎?
就算有地下化,發訊台還是得往天上拉阿,阿一拉就有人來靠北電磁波
給你這樣一搞哪個民營的會願意發展阿,錢太多是不是
還是山洞最安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7.177.189 (臺灣)
※ 作者: hitsukiaoi 2025-07-22 02:18:54
※ 文章代碼(AID): #1eVeIGp8 (MobileComm)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bileComm/M.1753121936.A.CC8.html
※ 同主題文章:
Re: [新聞] 「郭國文的可以啊!」風災10天台南嘉義
07-22 02:18 hitsukiaoi
※ 編輯: hitsukiaoi (220.137.177.189 臺灣), 07/22/2025 02:25:55
推 ctes940008: 你這個很正常,許多大樓上面都有站。
甚至是三大業者一起共構。也有一些是黑站。
城市裡的陳抗也是沒有少過的1F 07/22 02:30
所以這東西只有半國營的種花這個冤大頭不得不做
其他家要是做這東西然後又虧錢就是股東會等著被噴
※ 編輯: hitsukiaoi (220.137.177.189 臺灣), 07/22/2025 02:36:04
→ justice2008: 所以台哥大有人抗爭 遠傳 中華都沒人抗爭???
再說 中華電信有訊號你怎麼不解釋???4F 07/22 06:26
我覺得動腦挺重要的
→ cck196h: 遠傳有喔,因為遠傳都偷偷摸摸架基地台
過了幾個月隔壁新蓋房子的水塔整個變色
才知道遠傳租房子偷偷架基地台
結果就是基地台撤掉6F 07/22 06:34
→ Aixtron: 中華電信有歷史紅利吧?
話說也應該怪政府,像公宅,政府花大多數的納稅人的錢幫少數人,結果基地台不能裝?以前我家旁邊佔國有地的民宅,樓上有亞太,當了幾年風水寶地,後來政府收回來蓋公宅,不要說亞太,連中華尖鋒都跑不動!更不用說一堆政府機關就拼命搞太陽能板,基地台好像沒有?這樣人民怎麽會有信心?12F 07/22 09:42
推 mstar: 我家這邊反而是中華被抗議基地台而信號差,台哥大就收訊正常。19F 07/22 10:32
推 em4: 可是問題是原來有 災後變沒有 應該是修復的問題21F 07/22 10:41
→ ibluestorm: 原本有的別人可能不知道,現在來修復過幾年一定又有人陳抗22F 07/22 10:52
推 TigraBoy: 民營被抗議就直接拆掉,然後可能就不會裝回去,中華則是被抗議就拆,訊號差被抗議就再乖乖裝回去,畢竟還是有半國營狀態,民代會去施壓24F 07/22 11:39
沒錯 中華這個冤大頭就得被陳抗->拆->沒訊號被陳抗->裝 無限浪費錢
其他民營的大概一兩次就懶得鳥那塊地的人了 自己花錢拉線阿(X
推 pupupigman: 水塔變色是黑站吧 不過現在也越來越多共構站了27F 07/22 11:45
推 Alphaz: 經過這件事 當地人就知道中華有基地台沒被發現 等風頭過後就開始抓是設在哪邊去抗議了吧..28F 07/22 12:21
推 cxz7115956: 基地台住抗拆台跟業者有沒有積極佈建是兩回事30F 07/22 16:21
被陳抗被拆就是直接做白工錢丟水溝 簽約 拉線 架基地台都不是成本一樣
國營講難聽點就是那群刁民花自己錢做白工
阿其他是上市公司 哪個股東她媽能接受這種白癡錢丟水溝行為
推 n7555235: 被拆基地台很簡單,先辦中華固網,然後開始抗議自家方圓半徑5公里內的基地台要求拆掉,然後讓他們變成山頂洞人就是爽
用魔法對付魔法才是最爽的31F 07/22 17:10
※ 編輯: hitsukiaoi (220.137.182.36 臺灣), 07/22/2025 17:18:17
推 tcchu: 確實35F 07/22 18:07
推 noleese: 中華、遠傳、台哥大都會被抗議啦 但種花基地台數量就最多啊 有沒有積極是差很多的 風災後也是即時維修、派車才撐得住36F 07/22 23:06
推 Kevinsun: 笑死,中華雖然冤,但人家就是半官股阿,蓋基地台還不是拿我們百姓的血汗錢去蓋,有些區域中華的收訊也是差,那些網路受災戶最慘39F 07/23 13: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