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jimmy5680 (還想飛的企鵝)標題 [分享] 為什麼俄羅斯士兵不造反?時間 Thu Apr 10 07:16:14 2025
外交政策
https://archive.ph/CaHiB
為什麼俄羅斯士兵不造反?
驚人的死亡率與殘酷的虐待,仍無法阻止他們服從命令。
俄羅斯在入侵烏克蘭過程中所承受的慘重傷亡,如今估計已超過莫斯科自1945年以來所有
戰爭的總和,這讓其臭名昭著的「絞肉機」戰術成為聚光燈下的焦點。烏克蘭士兵形容,
俄軍一波波裝備簡陋、準備不足的部隊被當作砲灰投入戰場,導致入侵者的死亡與受傷率
極高。與此同時,俄羅斯士兵本身也施加了極端暴力——不僅針對烏克蘭平民與戰俘,甚
至彼此之間也出現暴行。
為什麼被指揮官視為「可丟棄的步兵」的俄軍士兵,願意默默忍受並參與這種廣泛的殘暴
行為,卻鮮少出現抗議?兄弟鬩牆式的脅迫、單位內部的暴力、士兵之間的虐待,並非俄
軍獨有,但近幾十年來,很少見到如此規模的情況。而在歷史上,許多軍隊的士兵也曾拒
絕服從命令——最著名的是越戰期間美軍針對長官發動的所謂「爆官行動」(fragging)
——但類似的抗命行為在俄軍中卻幾乎完全缺席。這場對烏克蘭的侵略戰爭透過網路的廣
泛紀錄,使人得以一窺俄羅斯軍隊根深柢固的暴力文化如何助長脅迫與共犯結構所構成的
殘酷循環。
關於俄羅斯基層士兵的順從行為,外界曾提出過各種解釋。許多分析聚焦於戰爭所帶來的
財務誘因,例如高額的徵兵獎金(在某些地區甚至是當地平均年薪的數倍)、高於中位數
工資的軍人薪水,以及陣亡後提供給家屬的補償金。有些觀察家則提出宏觀的文化理論,
認為俄羅斯人深受一種特殊的宿命論與虛無主義所影響。另一些人則認為,士兵的動機可
能出於對這場戰爭的真誠信念。喬治華盛頓大學的俄羅斯問題專家瑪琳娜・拉魯埃爾(
Marlene Laruelle)與伊凡・格雷克(Ivan Grek)便指出,這場戰爭為一個高度失能的
社會提供了一種「恢復男性自我價值」的機會,讓「數百萬位社會底層的俄羅斯人得以成
為國家的真正英雄,準備好做出最終犧牲」。
然而,雖然財務與意識形態因素或可解釋為何俄國人會選擇入伍,卻無法說明士兵在面對
絞肉機式的戰術與上級與同僚所施加的系統性暴力時,為何仍繼續順從。儘管確實有部分
士兵逃兵,但實際人數難以掌握。許多被列為失聯的士兵其實已陣亡,另一些則最終回到
部隊。然而,大多數士兵即便面對高傷亡率、裝備匱乏,以及來自指揮官與同袍的普遍虐
待,仍保持相對沉默與順從。
士兵對於如此高死亡率與殘暴行為的服從,最能從俄羅斯軍隊中根深柢固、無所不在的暴
力文化來理解。這種文化構成一種循環,將服從與暴力視為軍人身份的一部分,不斷灌輸
並強化這種行為——不論是作為受害者還是加害者。從士兵一加入軍中開始,便會接觸到
被視為「常態」的殘酷對待,這種不斷重複的暴力經驗會徹底摧毀他們的心理防線,最終
讓他們無條件接受指揮官所推行的戰術。俄軍中制度化的暴力霸凌、極端懲罰與其他過度
暴行普遍到已成為第二天性,使許多士兵能夠在對烏克蘭人甚至自己同袍施加極端暴力時
,毫不遲疑地延續這種暴力循環。
大多數軍隊會使用受控、被授權的暴力訓練方式來幫助士兵適應戰場壓力,並培養部隊凝
聚力。例如,英國陸軍的傘兵團就有「對打訓練」(milling),要求新兵互相對頭部反
覆出拳。而當西方軍隊中發生未經授權的霸凌時,通常會積極加以制止與改革。然而,在
俄羅斯軍中,一種極其殘酷的霸凌傳統——「老兵欺新兵」(俄語稱 dedovshchina)—
—已被制度化為軍事文化的一部分。這種在士兵服役初期出現的營房暴力,以其殘酷程度
著稱,並成為俄軍塑造軍人身份的核心手段之一。
在這套體制中,新兵學會忍受暴力,並在往後將其實施於他人,逐漸成為既是受害者又是
施暴者的角色。根據士兵的敘述,資深士兵對新兵的對待包括勒索、毆打與性侵。一些人
甚至被資深軍官強迫從事性交易。2000年代中期發生的一起惡名昭彰的案例中,一名士兵
遭虐待至雙腿與生殖器必須截除。2018年的另一事件中,一名義務役士兵據稱因額頭上被
用剃刀刻上侮辱性字詞而自殺身亡。
根據人權活動人士的說法,俄羅斯軍中許多可疑的自殺案件實際上與霸凌與勒索有關,部
分死亡甚至被懷疑是假造自殺、用以掩蓋謀殺事件。(俄羅斯軍方並未公布其內部死亡人
數的正式統計。)2019年,一名駐紮在西伯利亞的義務役士兵向自己的部隊開火,造成八
人死亡。他事後表示,這是因為長期遭受部隊虐待,才會被逼到這種地步。
在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中,即便許多士兵在徵召或志願入伍後幾乎立刻被送上前線,根
本來不及接受訓練,也無法經歷典型的「老兵欺新兵」循環,這種根深柢固的暴力文化依
然持續存在。
對士兵的暴力,以及士兵之間的暴力,仍被視為維持服從的手段。據報導,俄軍甚至部署
了「阻退部隊」,用以射殺或阻止試圖撤退的己方士兵。那些抱怨、違抗命令或要求退役
的人,則被關進所謂的「懲罰坑」、拘留中心,甚至遭到指揮官當場處決。在戰場之外,
醉酒的士兵殺害平民與同袍的事件層出不窮。事實上,俄軍士兵彼此間的攻擊頻率遠高於
一個有組織的軍隊應有的水準;在一宗極端案例中,一群俄軍士兵將一位試圖勸阻他們酗
酒與違紀的同袍活活折磨致死。
所有這些暴力行為往往不需付出代價。當士兵遭到非法處決或其他形式的殺害時,他們的
死亡往往被偽裝成戰死或逃兵。
俄羅斯軍方對自家士兵施加暴力,造就了一種行為循環,使暴力變得日常化、內化,讓士
兵逐漸接受暴力為常態,並削弱他們反抗的能力與意志——無論是出於恐懼、無奈,還是
對暴力本身的習以為常。暴力,實際上成了士兵身份、期待與自我表達的一部分。這是一
種跨世代延續的遺緒:無論是俄羅斯或蘇聯的軍隊,歷史上都一再對自家新兵、平民與敵
軍使用恐懼與暴力,藉此壓迫服從、逼迫投降。
這種暴力文化造成了兩種結果。一方面,由於長期暴露於極端暴力之下,又缺乏組織大規
模反抗的能力,部分士兵最終感到無力反抗軍隊,對現狀只能選擇認命——無論是被命令
犯下戰爭罪,或是被派遣執行幾乎必死無疑的自殺式任務。他們可能會私下抱怨,但大多
不會採取實際行動。這種大規模的沉默,並非出於對軍隊暴力文化的認同,而是因為深知
反抗的代價將極為慘烈。為了求生,多數士兵選擇服從,即使明知服從的結果極可能是死
亡。
另一方面,對另一些士兵而言,這種暴力的遺產與反覆的實踐不僅讓他們學會接受暴力,
更讓他們積極參與其中,甚至超越戰爭法規的限制。例如被指控在布查犯下戰爭罪行的某
些俄軍旅級部隊,其施暴行為往往不僅未受懲處,反而受到俄羅斯政府獎勵。這種獎勵進
一步強化並制度化了軍隊內部對致命暴力的容忍與推崇,使暴行變得更加根深柢固、無所
顧忌。
在殘酷軍事文化的馴化下,俄羅斯士兵被困於一個難以逃脫的暴力循環之中。這對如今已
邁入第四年的對烏克蘭侵略戰爭產生深遠影響。首先,由於驚人的高死亡率並未阻止俄軍
服從命令,俄羅斯極可能持續其消耗戰策略,讓烏克蘭士兵面對一波又一波被視為「可拋
棄」的俄軍部隊。其次,俄軍對烏克蘭人的系統性壓迫也將持續,包括對平民與戰俘犯下
的人權侵害與戰爭罪行。
正如布查與伊爾平被解放時世人所見,以及無數俄軍暴行倖存者的證詞所揭示的一樣,俄
軍至今依然奉行極端殘暴的戰術與政策。這種暴力不但沒有讓士兵對戰鬥產生懷疑,反而
助長了他們的共犯心理,使他們更加投入、更加積極地參與暴行。
--
Never give in. Never give in. Never, never, never, never—in nothing, great
or small, large or petty—never give in, except to convictions of honour and
good sense. Never yield to force. Never yield to the apparently overwhelming
might of the enemy.
~ Winston Churchill, Never Give In, Never, Never, Never, 194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74.212.230.218 (美國)
※ 作者: jimmy5680 2025-04-10 07:16:14
※ 文章代碼(AID): #1dzl_1Rp (Military)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744240577.A.6F3.html
※ 同主題文章:
[分享] 為什麼俄羅斯士兵不造反?
04-10 07:16 jimmy5680
推 ypc1994: 俄羅斯軍人待遇好不好另說
但至少大多是志願入伍的 路上拉伕滿少的1F 04/10 08:12
https://rochanconsulting.substack.com/p/announcing-the-test-launch-of-red
https://notes.citeam.org/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724442016.A.FA0.html
俄國習慣先找理由抓進看守所和監獄,再逼人簽下去,所以不會路上拉伕
※ 編輯: jimmy5680 (74.212.230.218 美國), 04/10/2025 08:42:12
→ dangu4rmp: 獲取的資訊不客觀 這答案可能不好聽就是
哪邊都一樣 只信一半資訊就是判斷跟現實有落差4F 04/10 08:41
推 pcfox: 從小就是被洗腦式教育養大的黨國至大6F 04/10 08:45
推 jerrylin: 結論還是只能把俄國的軍工廠炸掉了
俄國有本事就用垃圾兵拿著掃把進攻9F 04/10 09:31
→ liusim: 因為還沒有徵到聖彼得堡啊11F 04/10 09:37
推 andyken: 聖彼得堡跟莫斯科對高薪合約兵都興趣缺缺,天龍人就算有高薪也是不想去死13F 04/10 09:52
→ Kazuma0332: 老爸都這樣了,受了2千多年奴化階級非人本思想教育的兒子只會更嚴重,坐穩了15F 04/10 10:12
→ km850105: 犯罪率高導致監獄人多以及囚犯有較高傾向簽下去,不代表能夠直接推論成拉伕一條龍唉17F 04/10 10:38
推 utn875: 這篇的論點,在2022就有俄國情報單位的分析,印象很深刻21F 04/10 11:35
推 hinanaitenco: 唬爛文 死亡率很高還會前線越來越多人嗎? 俄還沒有徵兵誒
然後士兵要訓練成習慣暴力很正常啊 肉搏戰不敢刺下去還打屁 有沒有大規模虐待平民戰俘才值得關注
虐待成性軍紀就會差23F 04/10 12:01
→ andyken: 為何前線不會多人?你不知道有合約兵這件事嗎?偏遠地區的人被高薪引誘一直有人去當啊,大3年了還在吹俄軍傷亡低,噗
“打”3年28F 04/10 12:09
→ rommel1990: 人死得太快,根本來不及組織起來,也就不會有大型的反叛32F 04/10 12:17
推 lnceric008: 反過來的遺忘也是有,可能斯拉夫人就是這麼硬
疑問34F 04/10 12:36
→ opm: 台灣士兵舉槍實彈向長官了 台灣No.1?36F 04/10 12:38
→ mapleone: 熱愛國家,擁有勇敢不怕死的精神戰力37F 04/10 12:46
→ dfgh5566: 樓上你這種人連國軍都進不去
你的心態還有思想有問題
opm38F 04/10 12:50
推 peterlee97: 這東西在日韓軍以及國軍也有類似狀況 最明顯應該是韓軍 明明把下屬搞得跟狗一樣 但暴行犯上的案例非常稀少..41F 04/10 12:56
→ opm: 全斗煥大概是典範級的韓國軍人吧?44F 04/10 13:04
→ opm: 會反的不見得只是兵46F 04/10 13:05
→ iqeqicq: 因為承襲蘇聯的政委、黨指揮槍的治軍綱領48F 04/10 13:09
→ opm: 複雜的事情想搞簡單的答案...-.-
2024審計部統計國軍近5年度傷損總人數共737人 死300大體上國軍還算服從命令的吧 這5年可不是戰爭狀態49F 04/10 13:14
→ ayuhb: 有錢能使鬼推磨52F 04/10 14:52
Telegram: View @btr80
🇺🇦🩸 "Помогите, помогите..."
📎 На секунду попытались нарисовать портрет личности, которая может работать в ТЦК. Это же вот эти уебаны ущербные, которые ...
Telegram: View @btr80
🇺🇦 🏎 Need for Speed - ТЦК addition 😳 На кадрах сельская местность на Украине, где джипик с псами ТЦК могильщиками гонится за парнями на незапатентован ...
→ dfgh5566: 樓上這種推文已經是散佈假訊息了吧?61F 04/10 16:14
推 whitertiger: 所以大樹哥一直貼一些沒辦法看、看起來經過加工後製、或沒辦法查證是哪裡何時發生的影片做啥 ?
先前還貼了烏軍戰壕被炸,結果被證實是俄軍戰壕被炸的影片
所以現在不敢貼可以查證的影片就對了 ?
有種你就發文嘛,別老是在別人的文底下噓文62F 04/10 16:18
噓 bigtree520: 造謠別人做假?你到底有沒有在看啊?不能看?手機沒力就換一台,空機IPhone 16很便宜啊!如果不能噓,請把這功能廢了68F 04/10 16:37
→ opm: 想當國軍 資格符合的請自行儘速報名 好像缺很大76F 04/10 18:36
推 sas1942: 大樹哥又來呢 不要之後又被人打臉喔XDD
還有大樹哥在說別人造謠之前 要先把證據拿出來喔wwwwwwwww77F 04/10 18:45
推 joe1220: 這種民族個性當初列寧是怎麼成功革命的啊..80F 04/10 19:45
推 whitertiger: 造謠作假被水桶多少次了,還在貼這種來源的影片 ?網友沒辦法看就說網友的問題 ? 真囂張啊81F 04/10 19:58
→ dfgh5566: 希望可以趕快把造謠的桶掉
還給烏軍一個正義的公道
說到底,T G是俄國的通訊軟體,
真的可信嗎?83F 04/10 20:05
推 xul327: TG可信程度和樓上差不多87F 04/10 20: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