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zlbf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標題 Re: [新聞] 美國前國務院顧問Christian Whiton表示時間 Tue Aug 5 16:00:57 2025
幫忙補全文翻譯
有些用詞有點生僻… 翻錯請指正
在未能與川普政府達成貿易協議後,台灣上週五遭遇了大幅提高的關稅衝擊:大多數出口至美國的商品關稅被調升至20%,從原本的10%翻倍,且明顯高於日本、南韓及歐洲這些已與華盛頓達成協議國家的稅率。
在川普總統第二任期內,隨著其推動「MAGA-美國再次偉大」政策,許多國家的處境因此惡化,而台灣名列前茅。台灣政府可說是一個如何錯誤應對後全球化時代美國的典型案例。
此次關稅上調,緊接著台灣總統賴清德訪美行程被羞辱性取消之後發生——據報導,這一決定出自川普本人。賴清德原計劃以「過境訪問」名義,經停達拉斯與紐約,前往台灣在拉丁美洲僅存的少數邦交國之一。
傳聞取消行程的原因是川普全力與中國進行交易談判,而中國一向將實際獨立運作的台灣視為其領土。由於美國已基本完成與富裕及能源出口型中東國家的協議,並接近完成與日本、南韓及歐洲的協定,一旦與中國達成交易,就能涵蓋大部分對美國最重要的貿易份額。(加拿大和墨西哥最終也會接受對川普有利的條件。)
台灣政府私下將此次行程取消及未能在8月1日截止日前敲定貿易協議,歸咎於川普為追求中美交易的努力。但這一說法遭到美方內部人士否認。川普政府官員表示,如果賴清德願意取消紐約行程,只訪問達拉斯,川普會批准該行程。他們也質疑台灣的貿易談判策略,並將其與日本等更成功的案例作比較。
問題不僅是川普目前專注於與中國達成協議,以及今年稍晚預期舉行的川習高峰會,更深層的原因在於台北多年來的錯誤策略,導致如今難以逆轉的困境。
這一錯誤策略的徵兆,在去年川普成功連任當天就已顯露:賴清德沒有嘗試打電話祝賀川普勝選。前總統蔡英文在2016年川普首次當選時曾致電祝賀,而川普也意外接聽了電話,這在當時因美台沒有正式外交關係而引發轟動。
考慮到2016年通話曾引發爭議,川普這次也可能為避免激怒中國而拒絕再次接聽。但也有可能他會接下電話,延續美台領導人直接通話的先例,釋放雙方關係良好的信號。
有些台北人士表示,賴清德曾受到與川普有交情的朋友建議,不要嘗試打電話祝賀。這本身就是一個問題:這些顧問可能因為並沒有真正接觸川普的管道,給出了錯誤的建議。賴清德本應該有判斷力,讓川普自己決定是否接這通賀電。結果,他只是透過發言人發出一份形式化的聲明。
這個舉動在一些長期關注台灣的華府人士看來,與四年前台灣官員在拜登就職時表現出的興奮形成了強烈反差。拜登曾在歐巴馬政府擔任八年副總統,當時中國在經濟、軍事和科技方面對自由世界的威脅急遽擴張,而美國的經濟與軍事力量卻走下坡,政策軟弱,對台灣保持距離。拜登同時也是長年參議院資深成員的產物,深受一種失敗的外交體系影響,而該體系最根深蒂固的假設是:中國崛起稱霸是必然的,但只要美國不做出類似「自我防衛」這樣挑釁舉動,過程會是和平的。2011年擔任副總統時,拜登甚至在《紐約時報》上以近乎荒謬的語氣安撫性評論中國的寄生式經濟
政策:「但我仍深信,一個成功的中國能讓我們國家更繁榮,而不是更糟。」
台灣駐美代表蕭美琴被允許出席拜登的就職典禮。她與同僚將此事視為重大的外交突破來慶祝。蕭自稱採取「貓咪戰爭」的外交形式(不要問我什麼是Cat war….),並在典禮現場的遠方座位上錄製影片,宣稱「自由是我們共同的目標」。她雖然身處戶外,卻仍戴著口罩發言,這也象徵了台灣政府在疫情期間的可惜政策,導致多數美國人多年無法造訪台灣。
令人遺憾的是,台灣外交官在拜登政府期間自稱擁有良好布局,但實際上幾乎沒有任何證據支持這一說法。拜登確實打破美國刻意保持模糊的慣例,聲稱若中國攻擊台灣,美國將會防衛。然而,他的幕僚幾乎每次都在他剛離開麥克風後立刻撤回這些言論,如今看來,這只是控制一位實際上無法掌握自己政府決策的老人。許多美國選民支持川普,就是為了終結他們眼中拜登政府在對中態度上的軟弱。
台灣選民在2024年將蕭美琴推上副總統之位。華府多數關注台灣事務的分析人士認為,賴清德在對美政策上多半聽從她的意見。這是一個問題。自1979年美國終止與台灣的正式外交關係以來,所有駐美台灣代表都因無法像真正大使般行事而受限,但這不是唯一問題:蕭美琴明顯屬於討厭川普及其政策的那個派系。
她在華府任內最得心應手的是與所謂「人權聯盟」往來——這是一個由國際共和研究所、國家民主基金會等組成的華府網絡,表面上橫跨民主、共和兩黨,但實際上是華府這個爛攤中全球主義「單一政黨」的一部分,視川普為民主的最大威脅。川普則曾試圖切斷這些全球主義組織的聯邦資金。
2022年,蕭美琴在左派媒體《華盛頓郵報》撰文,實質上站在拜登政府一邊,支持其為烏克蘭出手干預,寫道:「烏克蘭戰爭讓世界清楚認識到,民主國家肩並肩對抗威權侵略有多麼重要。」當時這或許看似政治安全之舉,但對於理解川普基本盤的人來說,這是毫無意義且有風險的表態,因為川普支持者普遍認為拜登的介入是昂貴又危險的全球主義延伸計畫。
蕭美琴在華府的存在,在民主黨同時掌控白宮及國會兩院的那兩年間,其實並無太大意義。她對拜登政府的熱情態度疏遠了共和黨人,而共和黨才是能真正為台灣提供軍售支持、推動對中強硬政策的關鍵力量。台灣總統府曾聲稱蕭美琴被「國際媒體評為華府最具影響力大使之一」,這種說法顯然荒謬。
如今,共和黨全面掌控華府,由川普主導白宮,讓像蕭美琴這樣思維路線的人繼續引導台美關係、塑造台灣形象,更顯得毫無道理。她雖未曾直接譴責或疏遠川普,但毫無疑問,她本會更希望拜登連任第二任期,且在政治與私人層面都缺乏與川普或其核心幕僚建立關係的途徑。與她同一派系的人一樣,她屬於全球主義左派陣營。
令人費解的是,即便華府政局已大幅變化,台北方面仍延續蕭美琴式的路線。7月29日,賴清德在總統府熱情接待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ational Endowment for Democracy, NED)主席Damon Wilson。川普曾試圖撤銷這個由美國政府資助的基金會,因為該組織不僅抹黑他,甚至有一名董事曾公開把他比作「希特勒、史達林和墨索里尼」。此外,該基金會還曾捲入一樁名為「National Endowment for Democracy v.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的訴訟。賴為何要見此人,還大肆公開?這是蕭美琴建議的嗎?
不幸的是,這些錯誤發生在台灣在美國形象日益惡化之際。
如今,台灣不僅沒有被視為對抗中國的資產,多數關注外交政策的美國人反而視之為負擔。他們擔心台灣會把美國拖進一場不想要的對中戰爭,且美國民眾對台灣並沒有深厚的文化連結,讓他們覺得「必須保護台灣」。台灣政府自己也沒有把國家定位成一個為自由資本主義奮戰到底的堡壘,反而只是對外宣傳自己是個「晶片工廠」。
川普雖以將外交細節交由副手處理著稱,但他對台灣有一件事記得非常清楚:上屆奧運,台灣派出一位檢測顯示帶有男性染色體的拳擊選手林郁婷參賽,結果她擊敗一名女性奪得金牌。台灣政府甚至派出美製F-16戰機迎接她凱旋。川普當時與另一位同樣擊敗女性選手的跨性別阿爾及利亞拳擊手一併表示譴責。
川普也深信台灣半導體產業盜取了美國技術。他去年曾說過:「你知道嗎,台灣偷了我們的晶片產業……現在他們還想要我們保護。」當時台灣組織和反川普媒體立刻跳出來「查核」這句驚人且被指為錯誤的言論。然而,這並非完全錯誤,像川普許多令人震驚的言論一樣,進一步調查至少部分屬實。美國司法部在2008年和2018年都曾起訴台灣公民竊取半導體商業機密。而我在2010年代初親自聽過一位台灣半導體業資深人士含糊承認,他在1990年代的工作就是「逆向工程」美國晶片——也就是透過拆解成品來推測設計與製程,進而竊取技術。(諷刺的是,那次我正好參加由台
灣政府贊助的訪問行程,而如今他們對這類指控極力否認。)
熟悉川普的人也知道,他很在意各國政府的國防開支。川普或許知道賴清德曾承諾要把國防支出提高到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但他更可能清楚台灣實際花費不到這個比例,甚至一度計畫今年縮減軍費。
台灣的年度國防預算僅約200億美元。相比之下,以色列人口不到台灣的一半,但其國防開支卻是台灣的兩倍以上。川普與國防部高層政策官員布里奇· 柯比(Bridge Colby)都曾表示,台灣應將軍費提升至GDP的10%,接近以色列的歷史水準。然而,關於是否該達到這個比例的討論在台灣幾乎不存在。從華府的角度來看,台北總是口頭宣稱會小幅增加軍費,但連這點 modest 的目標都未能達成。
川普陣營中專注台灣政治的人士也許理解,甚至同情賴清德面臨國會由在野黨掌控的困境。但任何對賴改善局勢的期望,近期都以慘烈失敗收場。民進黨在7月試圖罷免12名國民黨立委,結果全部失敗,這在台灣政治史上前所未見。雖然民進黨官員將此歸咎於基層發動,但這場行動部分是由當時的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與黨團總召柯建銘推動和操盤。
這場挫敗加深外界對賴及民進黨的觀感:他們在選民支持度上陷入困境,無法解決基本民生問題,只能寄望於打「抗中」牌,以及放大國民黨與中國之間可疑的商業往來與親中形象來維繫支持。
民進黨內部缺乏對商業關鍵議題的實質辯論,例如:外籍短期居民移民政策鬆綁、對銀行及保險業的過度監管、能源成本過高等問題。台灣對美國農產品設有高額關稅及非關稅障礙,也限制中國資金投資,即使部分資金並無附帶政治條件。自2020年北京終結香港法治後,大量資本外逃,台灣幾乎未能吸引任何流入,主要受惠者反而是新加坡。
至於美國人想在台灣生活或經商,也常面臨許多不便。儘管沒有官方禁令,外籍人士普遍反映,在沒有台灣配偶的情況下,要開戶極為困難,即便有配偶也要經歷冗長繁瑣的程序。就算信用紀錄良好,美國人仍很難取得信貸。
為了取悅環保人士,民進黨關閉了國內核電廠,被迫用補貼來應對日益高漲的電價。台灣的國營電力公司去年虧損高達130億美元。部分民進黨官員認為,這種去核化後對外能源進口的依賴有其「好處」:他們相信,進口美國生產的天然氣能縮小台灣與美國之間高達740億美元的貨品貿易逆差,這是華府第六大雙邊逆差。然而,天然氣進口實際上無法明顯改善問題。在川普陣營眼中,民進黨政府只是被左派文化議題牽著走——例如非核家園、跨性別政策——對美國商業利益漠不關心,對國防不夠認真,也沒有誠意縮小貿易逆差。
台北當局並非不知道自己與川普關係緊繃,但就算有心改變局勢,努力也顯得無力。5月,台灣駐美代表處以每月6萬美元聘請Ballard Partners進行「戰略倡議及政府關係」遊說。表面看來,找一家與川普關係密切、曾僱用前佛州檢察長Pam
Bondi等川普圈內人士的公司似乎聰明。但實際上,這種做法在許多長期協助台灣的華府人士看來有點冒犯。民進黨長期與奧巴馬、拜登陣營的左派打交道,並視共和黨支持為理所當然。等到發現美國新右派崛起、對台灣漠不關心時,才倉促丟點錢給一些據說在川普圈吃得開的遊說公司。(甚至有不少傳言,Ballard在部分川普核心圈裡已失去部分影響力。)
這正是台灣「失去川普」的核心問題,也說明了即使未來達成貿易協議,雙邊關係仍將殘破不堪。問題不只是外交怠慢川普、防務不足又誇大承諾、外界懷疑台灣是否真會戰鬥、竊取美國智慧財產、為類似「奧運金牌家暴」事件歡呼、沉迷於左派文化議題、反商政策等。更致命的是,台灣根本沒有認真嘗試去解決這些問題,也無法理解、連結美國新右派。花錢請個可能對川普有影響力、也可能早就失寵的遊說公司,或邀請幾位不再舉足輕重的前官員來台受禮、發表總是過度樂觀的美台關係談話,根本無法補救這種缺失。
川普實質上宣告了全球化、後冷戰時代的終結。一個新的世界秩序正在形成——幾乎沒有任何精英級外交政策與經濟專家能夠預測或真正理解它。這個新格局遍及全球,擁有許多行動者和動態因素,但核心是美國的新右派力量。這股勢力不見得每次選舉都能勝出,但已經崛起,並將在未來多年內成為不可忽視的政治力量,不僅影響川普的剩餘任期及任何可能的共和黨繼任者,也將長期塑造美國政治走向。台灣必須面對這個截然不同的環境,並且很可能需要發展出一種尚未成形的修正版政治路線,才能適應未來局勢。
Christian Whiton曾在小布希政府和川普政府第一任期擔任美國國務院高級顧問,負責向國務卿及其他高層官員提供公共事務及東亞事務方面的建議。他現為「國家利益中心」的高級研究員,以及公共事務與政府關係公司Rockies Aria LLC的合夥人。
在此之前,他曾任職於KPMG LLP、富達投資(Fidelity Investments)及奧本海默公司(Oppenheimer & Co.)。
他是《Smart Power: Between Diplomacy and War》一書的作者,並在Substack上主編「Capitalist Notes」。他曾多次受邀出現在Fox Business、Fox News、BBC、CNBC、Newsmax、日本NHK、澳洲Sky News等多家媒體節目中。
Whiton擁有杜蘭大學(Tulane University)的學士學位,以及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工商管理碩士學位(MBA)。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5.91.5 (臺灣)
※ 作者: azlbf 2025-08-05 16:00:57
※ 文章代碼(AID): #1eaRezX8 (Gossiping)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754380861.A.848.html
推 fur: 簡單講一句:賴清德就是個廢物1F 125.227.50.235 台灣 08/05 16:02
→ neo5277: +蕭美琴2F 1.162.139.106 台灣 08/05 16:03
推 EIKD: 結論就是涼了3F 42.76.158.35 台灣 08/05 16:07
推 Cindy26: 唉….這兩個真很爛啊4F 49.215.242.38 台灣 08/05 16:09
推 BingLing: 錯判情勢只會大內宣的蕭美琴5F 42.73.29.217 台灣 08/05 16:11
推 kerotamama: Cat war是蕭美琴自稱是外交戰貓XD6F 1.174.239.194 台灣 08/05 16:15
推 marke18: 爛dpp 蕭美琴完全被看破7F 36.229.148.230 台灣 08/05 16:21
→ isu0911: 要一個非黑即白的政黨多想一點有 能嗎8F 111.80.215.113 台灣 08/05 16:26
→ raku: 這篇就很典型川普團隊式觀點 總是指責你做得不夠多 來形塑似乎有合法搶劫你的權力 他們就是現實主義者 台灣因為實力與中國差太多 事實上面對這樣的談判對手 怎麼打交道(或舔)其實都沒用
隨便拿2個公民犯罪個案跟一個未證實轉述 就想證明台灣偷走了美國半導體 還可以更粗糙嗎?9F 223.136.94.121 台灣 08/05 16:30
→ qq7862427: 綠共吃屎去把,抗中喊的很爽,現在美也只想榨乾台灣17F 111.71.16.217 台灣 08/05 16:35
→ raku: GDP10%大概只值得10秒鐘的討論 這個數字荒謬到沒有任何可行性 那可是2.2兆臺幣 超過50%的政府支出 這些自大自私美國人根本不管他國狀況就隨便講個數字要你做到
你面對現實主義者 他才不跟你搏感情 他就是以利益為導向在採取行動 加拿大跟美國關係鐵的勒 還不是照割
台灣真的交出什麼重大籌碼 喪失核心競爭力19F 223.136.94.121 台灣 08/05 16: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