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goldenhill (我的人權時代)標題 [新聞] Labubu產品火爆 大陸創業者跟風被割韭菜時間 Tue Jul 22 09:33:20 2025
1.媒體來源:大紀元新聞網
2.記者署名:李清源
3.完整新聞標題:Labubu產品火爆 大陸創業者跟風被割韭菜
4.完整新聞內文:
更新 2025-07-22 4:08 AM
圖:
https://reurl.cc/ko7yNb
圖為2025年6月18日,一名女子正在北京泡泡瑪特(Pop Mart's)主題樂園泡泡樂園內參
觀。(Pedro Pardo/AFP via Getty Images)
【大紀元2025年07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清源綜合報導)2025年上半年,潮
流玩具角色Labubu掀起中國年輕人創業潮,數十個周邊品牌迅速湧現。短短30天後,多
起「暴富神話」破滅,創業者欠債離場。這場喧鬧的IP創業潮,折射出創業跟風與「
割韭菜」亂象的深層問題。
Labubu周邊創業潮迅速蔓延
「單人月入3萬元」「年收益200萬元」……《中國企業家》雜誌報導,Labubu服
裝定製這樣一個「冷門」生意,今年5月爆火,該企業泡泡瑪特的業績預告顯示,收入
同比增長不低於200%。
新開售的「搪膠毛絨掛件盲盒」剛上線就秒空,原價99元的Labubu3.0盲盒隱藏款
在二手市場溢價達20倍,價格飆升至2300元。
Labubu,是香港插畫家龍家昇(Kasing Lung)創造的奇幻世界「The Monsters」
(怪獸家族)中的卡通形象,2025年4月以來,隨著Labubu熱度進一步擴大,多地掀起
「周邊創業潮」。
Labubu自2021年在泡泡瑪特(Pop Mart)推出後迅速走紅,尤其在2023–2025年
間,Labubu周邊產品熱賣,社交媒體上充斥著開箱、展示與轉售影片,部分限量款在二
級市場價格翻10倍。
直到現在,週一(21日),大紀元記者調查發現,小紅書、抖音等平台仍湧現大
量「創業致富」教程,如「月入10萬靠Labubu製作徽章」「自學3D建模製作Labubu香薰
機」等。
綜合媒體報導,在天府熊貓文創集市攤位上,有最近爆火的國產IP(知識產權,I
ntellectual Property)Labubu出售。在廣州、杭州等地的文創市集,同樣有各類「
非官方」周邊產品售賣。
淘寶平台上,一家名為「泡露不露」的創業店鋪在短短一週內銷售額突破20萬元
,創始人自稱「從自由職業轉型為創業導師」。
這些創業者多為90後、95後,包括在職白領、失業大學生及全職媽媽,普遍投入5
萬至30萬元資金進行IP周邊生產與店鋪裝修,夢想「複製成功公式」。
「暴富」崩塌:30天內數十人退場
Labubu爆火之下,平民的「造富神話」開始湧現。《中國企業家》雜誌說,被冠
以「義烏最牛女老闆」的谷會傑靠娃衣兩個月連開3家店、僱500名女工踩縫紉機,粗略
估算單月流水上百萬元;被捧上微博熱搜的「00後手作娘」,靠給Labubu做衣服,單
月收入數萬元。
從2017年起就做娃衣廠的豆子,今年她的曝光量突然大了起來。從她去年4月嗅到
商機開始,幼稚園款的Labubu娃衣最終賣出了17萬套,遠超她的想像。按市場上30元
每套的均價計算,單一款產品就帶來了約500萬元的銷售額。
然而,報導說,5月開始爆火的Labubu,「暴富神話」不到一個月迅速破滅。6月
初,Labubu周邊創業者群中開始頻繁傳出關店、退款、庫存堆積等消息。
小紅書ID為「labula豬豬丁」的沈築,曾經也有靠娃衣「暴富」的幻想,甚至一
度打算辭掉工作全職做娃衣,然而試水了2個月後,發現現實與幻想背道而馳。「我現
在連成本都沒有收回來。」沈築說。
一位在杭州創業的女孩在社交平台發文稱:「二十多天投了12萬,開模做了300個
Labubu陶瓷香薰,結果平台下架、收到版權侵權警告、一天只賣出3個,現在押金沒退
、模具廠跑路。」
根據微博帳號「IP法務觀察」統計,截至6月15日,全中國至少有38家與「Labubu
」相關的小型創業品牌在遭到平台下架或版權投訴後關停,其中一線城市店主的平均
損失高達8.4萬元。
上海一位電商律師指出:「許多創業者並未真正理解『授權』與『版權』的邊界
,落入中介設計的違法商業陷阱。」
Labubu成「短視頻割韭菜劇本」的載體
根據艾媒諮詢2025年報告,超過63.7%的Z世代創業者受到社交媒體內容直接影響
,導致高估風口機會而低估商業風險。
2025年4–5月,小紅書平台「Labubu+創業」相關筆記增長560%,大量標題如「只
需5萬,開一家Labubu周邊店」、「零經驗賺到第一桶金」引導用戶進場。
《中國企業家》雜誌調查說,產業鏈中存在專門提供「IP變種建模」、「去標定
製」、「侵權規避宣傳圖」的中介機構,針對新手創業者開設課程,收費從999元到16,
800元不等。
報導說,某社交平台的「娃衣創業課」,全套課程定價為1999元,單月購買課程
人數已超800人,單月創收超過160萬元。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韓玉明認為:「這是一種『創業神話套皮』,實質是利
用流量熱點進行快速收割。」
一名受害者在接受《財新》採訪時坦言:「我們不是創業,是參加了一場預設收
割(韭菜)順序的投機遊戲。」
中國式創業的「熱點沉迷」與「迷你韭圈」
這場Labubu創業泡沫的快速崩塌,不只是個別失誤,更是反映了當前中國青年創
業結構的某種病態。
營銷領域的知乎專欄作家小馬宋指出,像Labubu這樣的熱點一旦被迅速商業化複
製,就會從「風口」變成「割口」。他強調:「Labubu爆紅只能事後總結,後來者只能
跟風,風口一旦泛濫,就容易變成割韭菜的場所。」
所謂「風口」變「割口」:從「元宇宙小店」、「直播孵化器」、「劇本殺創業
」、「手作市集創業」,到現在的「Labubu周邊」,每一次「風口」都誕生一批自媒體
「導師」與「賺錢話術」,卻鮮少提及現實風險與法律邊界。
短期心態普遍:2024年清華大學的一份青年創業調查顯示,56%的創業者期望「半
年回本」,並希望「流量換錢」;真正擁有商業計劃書與財務預算表者不足18%。
迷你「韭圈」盛行:社交平台上的創業圈子成為小型「閉環傳銷」,先行者賺取
培訓、帶貨傭金,中後段參與者則多數被收割出場。
分析認為,Labubu創業潮的快速興起與快速崩潰,是一面鏡子,映照出中國年輕
人在焦慮、流量、與致富夢交織下的現實困境。IP不是提款機,模仿不是商業模式。當
「創業」被視為逃離打工現狀的捷徑,「成功學」則演變為被操縱的敘事模板。
責任編輯:孫芸#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轉載媒體: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5/7/21/n14557397.htm
6.備註: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121.227.67 (臺灣)
※ 作者: goldenhill 2025-07-22 09:33:20
※ 文章代碼(AID): #1eVkfZgP (Gossiping)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753148003.A.A99.html
→ LawLawDer: 2025還有人在信蛋塔
蛋塔至少可以吃 鄧佳華公仔到底能幹嘛1F 118.165.106.32 台灣 07/22 09:33
→ saisai34: 大紀元又來了3F 36.239.211.125 台灣 07/22 09:35
推 Marty: 弄個套皮就可以賺錢?? 以為自己是杜亦謹??4F 223.140.225.128 台灣 07/22 09:35
噓 xox5678: 大妓院好嫉妒 笑死5F 49.216.161.134 台灣 07/22 09:37
→ Jeff911: 還是接黨的標案比較穩賺6F 49.217.129.81 台灣 07/22 09:37
推 wangyc: 鄧佳華要坐牢了7F 223.140.110.187 台灣 07/22 09:37
→ Julian9x9x9 …
推 Julian9x9x9: 你不要亂說 大陸文創世界第一8F 27.51.74.129 台灣 07/22 09:38
噓 et177158: labubu就是一堆白痴跟風被收割的東西11F 101.10.111.215 台灣 07/22 10: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