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aseball作者 weber18767 (Cine 21)標題 [閒聊] 關於早期棒球新聞標題較抒情 現在卻偏誇時間 Wed Jun 10 02:33:48 2020
無意間看了棒球維基百科整理當年台灣舉辦U15世界盃的相關新聞:
https://imgur.com/Gync1Dp
當年標題很多像是在看小說的感覺,比較抒情或是充滿想像的詞彙。
但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
近代新聞標題都偏向誇大,甚至玩時事詞彙。
大家比較喜歡哪種?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2.202.244 (臺灣)
※ 文章代碼(AID): #1UtzOG59 (Baseball)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seball/M.1591727632.A.149.html
推 kurtc: 我一直記得三商虎當時的標題 X連不勝 病貓何時能止敗這種的QQ1F 06/10 02:40
→ righthand: 早期就黨國權貴編輯 殺人案也要說的很文雅
壹週刊帶來了誇飾 也帶來了自由
旺旺買中時就是為了消滅前者 走向另一個黨國時代4F 06/10 03:05
推 chargebro: 文雅跟黨國的關聯是?原po的圖裡面標題簡單明瞭,最討厭那種農場標題7F 06/10 03:11
推 suzhou: 1997那是紙本的鼎盛時期 雜誌報紙多到爆炸的年代
當年雜誌用的紙質有的根本是下重本在拼的....
其實壹週刊雖然誇大(同期的其他週刊也是)9F 06/10 03:19
推 cheyin1994: 媒體靠廣告>廣告看流量>流量靠你各位>愛看啥衍生出啥標題12F 06/10 03:21
→ suzhou: 但也因為為了大量鋪貨銷量 雜誌彩色印刷的紙質走向免洗
聯晚的下台一鞠躬 只是證明各家紙本在未來五年收掉早晚了未來純文字的內容也可能都陸續被消滅 逼得圖像走在文字前還好ptt這種古早軟體竟然沒被時代洪流吞噬 算是逆流啊XD14F 06/10 03:21
推 Tokuseki: 批踢踢多虧有多年來建立的用戶群加上鄉民自製的手機app18F 06/10 03:31
推 suzhou: 永遠記得以前有一個叫Young的雜誌 創刊送保險套 贈品強大但也害我班上同學買了到班上拆雜誌吹氣球 被教官抓去記過19F 06/10 03:36
→ lions402: 昨天撿到1994年的報紙 標題看了舒服
可惜只有籃球沒有棒球的24F 06/10 06:26
推 ateng: 自由的標題總要搞同音異字我也不是很愛,有的很硬湊。26F 06/10 06:29
推 richshaker: 同音異字以前更愛用 什麼大異數家涂鴻欽之類的 還有很愛幫球員起綽號28F 06/10 07:08
→ RoChing: 現在幫球員取綽號我倒覺得不如以前了30F 06/10 07:20
→ GeneralRamir: 新聞人路過,一句話解決:「觀眾愛看什麼,上面就會要求報導取向一股腦往那樣做」很多記者問奇怪問題、球員教練說奇怪答案,或是啦啦隊誰奶大什麼的,還不是因為一堆觀眾愛罵又愛看,後台數字會說話,有時主管叫你寫歪一點你還不能說不要31F 06/10 07:36
推 gulong: 我覺得和蘋果進來台灣,改變報紙排版樣式稍微有一點關係。以前是有限版面內容納最大化的新聞數,每則新聞是規矩的方塊排列,必須在有限的空間下精簡的標題,敘述傾向同音雙關、文言體;蘋果進來後,不但頁數增多,每則新聞毋須精簡版面,而且用雜誌的版型設計報紙,跨版面大量出現,加之整份全彩,標題樣式可以任意設計,常見將部分聳動字詞放大以吸引讀者36F 06/10 07:40
推 dawnny: 1992中秋節前夕林仲秋三響砲 民生報:仲秋之夜 虎!虎!虎!黨國體系讓政治新聞弱化 寫手長期耕耘社會新聞43F 06/10 07:45
→ GeneralRamir: 還有上面說「去中華文化」讓記者寫作變差的完全是鬼扯,用字遣詞的功力和個人素質、新聞類型、品牌也有關。
都看無腦八掛娛樂新聞的人,整天只在意yuri峮峮八掛的,私校非專科的大學生請幾個工讀來整稿寫即時餵你們就綽綽有餘了。
中央社、報導者、端傳媒、轉角國際、願景工程..還有一堆煤體裡都有很多厲害的記者在各線努力。這還真多虧去中華文化有成咧,傳統新聞意理哪允許年輕記者做深度挖掘化身採訪非虛構寫作。
現在一堆黨國腦老記者根本無法處理這麼複雜多元的社會問題了,你光是和他說個台南josh他都會嗆你網路名人的東西沒採訪價值。一堆迂腐儒家式君臣父子觀念早該被新的新聞專業意理拋掉了。
現在新聞媒體是分眾化、兩極化,大眾媒體式微,小眾媒體起步。而且社群媒體和數位影音匯流時代讓資訊爆炸、時間使用碎片化..,等等一大堆都是因素。大眾媒體的問題要講的話要很大篇幅,總之和商人玩媒體、廣告商介入編輯室、記者專業訓練和勞動條件、多元平台的跨界競爭、演算法製造同溫層泡泡、假訊息假新聞等等都有關。最大的問題還是社會大眾的媒體識讀和媒體素養嚴重不足,這也是教育部現在108課綱很努力想要補上的。45F 06/10 07:50
推 sustainer123: 等等 退萬步言 假設這種爛新聞是因應觀眾需求好了那一堆擺明不懂棒球 數據老是亂寫的記者又是誰的問題?68F 06/10 08:06
推 starchiang: 記者求快的後果啊,大家競爭,誰越快越有利,但內容正確性就打折扣
現在網路時代,快是非常重要的71F 06/10 08:09
推 GeneralRamir: 還有現在一堆主流的讀者大眾的文字耐受度真的很差,一些比較硬的報導超過6, 700字就看不下去了。標題也是越內容農場越好,為什麼?問問在報社值班看得到後台數字的記者編輯朋友就知道了,主流讀者愛的就是那味,上面命令下來,下面也只能照作,何況每天都有新聞稿量壓力。然後記者的寫作文筆普遍下滑是國民教育的問題,各個領域要用文字的工作都一樣,以前的作文課的寫作教法太古版了,現在誰還和你背抒情記敘論說、還是什麼古文名言佳句,根本是中華黨國遺毒,會考學測只能假裝勉懷死去的長輩或是我有偉大的夢之類的,都在故作新辭強說愁騙自己也騙閱卷老師。真的幸好這幾年教育部和基層年輕教師的觀念都比教跟上時代需求,只是教育這種事看社會成果本來就要時間拉長來看,五年十年都算短了74F 06/10 08:13
推 starchiang: 有寫記者都很資深,但他們也常出錯,趕稿壓力大,哈89F 06/10 08:16
→ GeneralRamir: 要看是哪間媒體啊,有的報社辦公室走進去每個記者編輯桌上堆的書都比考國考還高了,硬要把爛記者抹成整個產業整條船都爛,這種人的水準我還真不敢恭維90F 06/10 08:18
→ anydanyd1992: 懶得跟自己就前言不對後語的人爭論
自己都承認記者寫作文筆普遍下滑 然後又說這是93F 06/10 08:19
→ GeneralRamir: 時間壓力大是真的。報紙和電視記者一天兩則是基本,網路要看品牌看路線還要看任務分工,最daily的一天要4-6則都是常有的事,不過上面講的是即時新聞。還有深度、人物採訪、專題報導、專欄特稿的等等,時間才允許拉比較長。97F 06/10 08:21
推 aqw: 樓上看不懂只想聽自己想聽的吧? 如果你要說呈現出來的結果那的確是以前的記者文筆比較好,現在記者太多工,沒辦法好好處理文字,加上稿量壓力,所以有些記者就濫竽充數,但一些
比較優質字多的媒體,還是有優秀的報導,給什麼人看就寫什麼所以現在給大眾看的媒體新聞很浮誇,只為了吸引點集率,錯誤率還頗高,這是社會結構的問題。他想表明這個,你只想聽以前記者比較厲害,前因後果都不管,就是現代人的閱讀型態導致199F 06/10 09:48
推 chargebro: 等等,原po是問以前標題為何較抒情又不是內文,怎麼會一直扯到黨國我不懂206F 06/10 10:00
→ medama: 同音異字以前真的超愛用 有夠沒梗 後來蘋果出來才正常化208F 06/10 10:21
→ starchiang: 現在比較多梗,因為網路發達了,直接取材網路
但梗用多了,一定都會膩
版上很有名的中時陳志祥,以前專跑體育線
但兩年前,我居然在醫療衛生版看到他的採訪報導
這種資深體育記者被派去採訪醫療衛生,不知道原因何在209F 06/10 1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