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人物在政治的場合失勢,本就是常態。問題是以普遍基層人民的立場來說,第三政黨的存在到底是對誰有利。國家經濟的三架馬車基本就是投資、外貿和內需,而塔黨在投資上走黑金綠能基建;外貿方面既沒沒辦法培養新興產業(一堆小吃店國家隊),又不願意解決ICT產業的缺水電問題,外銷經濟已經封頂(剩下通膨漲幅);而內需方面近期又要油水電三漲,中長期經濟乏力。讓小黨來領頭,坦白說比較能引導基層的經濟進行改革,反而讓塔黨長期執政時,會是得小黨附隨化(親塔的比例會變高),整體台灣政治變得中國化,屆時塔黨一定是偉大光榮正確,而問題一定都是在野黨造成的(當然,小粉綠一定超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