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ricebug
作者 標題 [轉錄][歷史] 秦滅六國用了10年 是不是太急?
時間 2011年06月30日 Thu. PM 10:28:26
※ 本文轉錄自 ricebug 信箱
看板 gallantry
作者 標題 Re: [問題] 秦滅六國用了10年 是不是太急?
時間 Fri Jun 17 01:16:16 2011
※ 引述《expectations (前程)》之銘言:
: 當時是義務役兵制,所有的成年男子都是役男。沒戰事的時候需服修建河渠、陵寢、
: 宮殿、長城、馳道等勞役,遇到戰爭時則受徵調為戰士守邊或投入戰役。秦國並沒有
: 把本國人組成的軍隊分散到六國故地去。當時秦軍(實為七國百姓組成的軍隊)主要
: 分佈在北方長城一線防禦匈奴、嶺南一帶壓制南越部族,六國故地反而軍力空虛,致
: 使陳勝、吳廣起義時地方郡縣無法即時發兵鎮壓。 不過最關鍵的是地方郡縣通報秦
: 朝廷有民變時,胡亥不明究理的以妖言惑眾之罪懲治通報來使,致使爾後通報變成地
: 方只有小股盜匪作亂,正遭剿滅中。如果胡亥正常一點,民變一發生就動員徵兵平亂
: ,六國民變或許在初期就被鎮壓下來。 鎮壓過程中如再頭腦清醒一點,停止耗竭民
: 力的勞役、減緩刑法,亂事或許能更快平定。
: 荒謬的是,胡亥一直等到陳勝部將周文率領數十萬軍隊攻破涵谷關、進軍咸陽東郊
: 戲水才大夢初醒,匆忙間派遣守衛咸陽安全的中衛軍前往戲水拒敵十餘日,讓章邯
: 有時間徵調驪山刑徒編組成軍擊退周文軍。周文軍退出涵谷關後,章邯按兵不動跟
: 稍後關中動員增援的本國軍,以及部份自河套南下的北地軍會合後,方才出關鎮壓
: 六國叛亂民軍。 之後就是大家熟知的項羽擊敗、坑殺章邯軍。因此,並不是一開
: 始秦朝廷將軍隊分散於六國故地遭各個擊破,而是主力決戰後被坑殺。
: 秦滅六國後行政體制完善,敗亡主因是暴政苛刑逼民反,加上秦二世胡亥無能昏庸。
: 如果他理智點,即時停止耗竭民力的過重勞役並減緩刑罰,秦帝國或許不會毀在他
: 手裡。 不過說回來還是要怪罪到始皇嬴政頭上,生前伐匈奴、征南越、修陵寢、
: 築馳道...耗竭民力,最糟的是快死了還沒確定帝位繼承人,致使趙高等人有機會擁
: 立胡亥繼位。
因為秦末戰亂,還有歷史很久遠的緣故,現在幾乎都沒有什麼史料素材了
連秦國到底有幾郡幾縣這種事都沒有辦法知道,只能拿史記這類大話精隻字片語當參考
所以不管怎樣的推論都是很有個人意見的,這個就請多包涵了
沒錯你講的就是一般的通說,但現在我比較不傾向將國家興亡推到一個人兩個人的錯上
在中國歷史上習慣把大亂推給昏君,這種說法不僅合乎倫理,合乎政治正確
而且還簡單好用,清楚易懂,但我認為實在相當可疑
若說胡亥昏庸,造成民變沒有被即時撲滅
在秦帝國的制度裡,連地方勦滅山賊這種事,也要回報咸陽中央才能處理動員嗎?
如果需要回報中央,這種制度根本不合裡,制度設計上就有根本的問題
如果不需,可以自行處理,卻連一開始的星星之火都撲滅不了
那這個國家機器根本就沒有發揮該有的機能,這還是制度上就有根本的問題
秦末歷史上沒有被清楚記載的幾個疑點:
在關乎國運的戰爭中,為什麼章邯要動員驪山犯人20萬編成軍團?
本來該有的關中的秦國本土正規軍去哪了?
(a)調去邊疆 後來就散了或獨立了 (b) 分散各地沒有統一指揮被吃光了
(c)大亂一起就解散了
(d)其他答案:本來就不存在 例如在統一天下後秦國本土軍主要成份就被論功行賞
外派各地空降成為長官了
.六國的收編正規軍又去哪了?
(a)調去邊疆 後來就散了或獨立了 (b) 跑光了 (c) 投降了 (d)本身就是叛亂主力部隊
項羽項莊,或是張良那一票舊國的王公貴族,從小就整天在校想復國滅秦
張良孤身姑且不論,項軍在江東還隨隨便便找的到資金糧草,隨便就募了一票人
這些六國餘孽既沒有被殺光,也沒有被摸頭收編
實力強大的非既得利益者勢力的出現,是政治上很大的破綻
劉邦在押解犯人行軍的途中,為什麼帶一票人就落跑起義了
這個事件在當時應該是普遍的現象,這是不是表示國家的政治制度是依靠少數的空降官員
不斷進行不合理的政軍活動,然後又沒有監察力量,內部的威嚇武力本身也不足
當威勢崩解的時候,就會突然發現根本沒人實際在管你,大家就跑了反了
也就是說這也是統治制度本身的缺陷
秦帝國的郡縣統治,應該是不出佔領軍的思維
沒有徹底的歸化人民,而是把人民,很可能特別是舊六國民,當做一種奴役存在
秦國的政治體制絕對稱不上是一個成熟完備的,反而是充滿破綻的
我們可以從一些斷簡殘篇中看到秦始皇在統一後似乎喜好加班,是工作狂
什麼事都要自己過問,自己指揮,自己下令,是什麼都要他決策
這本可能隱含這個國家缺乏制度的問題,可能是缺乏基層人才
也可能是始皇權力慾過大,無意識排擠基層人才
不管哪一種,這和中國晚期成熟的內閣制,多省多部制,軍機處等似乎有相當大的差別
我個人是認為,沒有成熟的官僚體制,是不可能去行使有效的統一國家文明的
而秦的制度離成熟尚遠
漢在建國之後也是施行郡國並行制
我認為這是當時文明與統治手段的一種極限
而中國真正成為統一國家,有穩固的統一文明
我認為要在七國之亂之後才算,七國之亂之後,漢的統一政府終於穩固成熟
成為東亞第一個百年以上的統一國家文明
而七國之亂,距離秦末大戰,剛好就隔了又是一個50年,穩定中摸索了50年才剛好而已
所以回到原題:秦併吞太快!!!應該50年慢慢來XDD
--
┌╮╮‧╭┬╮╭┬╮╭─╮┌─╮┌╮╮╭─╮╭ ╮╭─╮┌─╮
││││ │ │ ├─╯├┬╯│││├─╯╰┬╯├─╯├┬╯
╰ ╯┴ ┴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40.241.14
推 :所以始皇的死因其實是過勞死? 跟雍正一樣XD1F 06/17 01:32
推 :秦國應該發展出代議民主制度...2F 06/17 01:35
推 :廷議?似乎也有一點『議』的性質?3F 06/17 01:49
推 :白起、王翦ㄧ同表示:把對手直接打崩也是ㄧ種錯嗎?4F 06/17 02:12
推 :50年變化太大,即使拖上50年也不能保證六國舊領不出亂子5F 06/17 02:54
→ :你可以說秦滅亡是制度問題,但在滅齊燕前看不到改制的跡象
→ :雖然這麼說,如果沒統一始皇也不敢大修長城討伐南越
→ :說不定能活久一點...
→ :你可以說秦滅亡是制度問題,但在滅齊燕前看不到改制的跡象
→ :雖然這麼說,如果沒統一始皇也不敢大修長城討伐南越
→ :說不定能活久一點...
推 :一點猜想 斬一顆頭就有官爵 有土地有田宅有奴隸9F 06/17 07:09
→ :軍功爵制在戰國後期屢屢斬首x萬甚至xx萬的大勝當中
→ :多數有戰鬥經驗的軍人都有軍功 滅六國後 他們應該都解甲
→ :去當富家翁去了 這時候的秦軍 應該是總員額減少而且多數
→ :是新兵或無戰鬥經驗軍人的情況
→ :所以成也軍功爵 敗也軍功爵
→ :軍功爵制在戰國後期屢屢斬首x萬甚至xx萬的大勝當中
→ :多數有戰鬥經驗的軍人都有軍功 滅六國後 他們應該都解甲
→ :去當富家翁去了 這時候的秦軍 應該是總員額減少而且多數
→ :是新兵或無戰鬥經驗軍人的情況
→ :所以成也軍功爵 敗也軍功爵
→ :甲首才是一顆賜爵一級, 一般首級不是15F 06/17 09:53
推 :關於秦軍下落第四點 我記得各地起義時 都是先殺郡縣裡的16F 06/17 17:55
→ :官吏 會不會那些基層公務人員是原秦國基層軍官轉來的?
→ :官吏 會不會那些基層公務人員是原秦國基層軍官轉來的?
推 :樓上觀點有趣! 所以這些縣令都嚴格執行律法 軍人性格?18F 06/18 22:18
推 :有一些的確是,如睡虎地秦簡的墓主喜就是19F 06/18 23:55
--
※ 編輯: ricebug 時間: 2011-06-30 22:26:35
--
※ 作者: ricebug 時間: 2011-06-30 22:28:26 來自: 118-171-142-172.dynamic.hinet.net
※ 看板: ricebug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221
回列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