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看板 redmaple
作者 ga037588 (丹楓)
標題 [專文] 如何改變命運-了凡四訓新譯與導讀-改過之法篇
時間 2016-05-10 Tue. 10:27:49


了解了改造自己命運的方法與原理,

接下來討論如何反省與改過。



在《左傳》與《國語》的記載裡,春秋時期的大夫,見到人的言語與動作,

就能判斷對方的福禍,沒有不準驗的。


大都是因為吉凶的徵兆,是從內心萌發,進而彰顯於外在的行為。

敦厚的人往往得到福報,刻薄的人則常招致禍敗;

一般人的眼界多有蒙蔽,所以才會說福禍沒有一定的準則,是難測知的。


一個人如果能用至誠的心態處世,言行就合乎天道,

只要觀察他的善行與善舉,福澤要降臨到這人的身上前,自然就能先知道。

同樣的,只要觀察對方的不善作為,禍害要降臨前,也會有跡象。


如果要得到福澤,遠離禍害,還沒說到行善,必須先要改正自己的過錯。

有志於改過的人,第一步是要生起羞恥心。

想想古代的聖賢人物,與我都是個人,為什麼他們可以成為後世的典範,而我自己卻不怎麼樣呢?

這是因為耽溺於塵俗的欲望,行為沒有符合正道的關係。

以為沒有人知道自己的那些行為,所以自以為是地沒有感到愧疚,

慢慢地向下沉淪卻沒有察知。世間那些可羞可恥的事情,沒有比這更嚴重的。


孟子說:恥對人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夠知恥,則可以成為聖賢。失去羞恥的心態,人就與禽獸無異了。
(孟子曰:恥之於人大矣。以其得之則聖賢,失之則禽獸耳。)

這就是改過的要點。


第二步,是要生起敬畏心。

人生在天地之間,一言一行都瞞不了天地鬼神的察知。

即使我們的過錯非常隱微,天地鬼神其實都是知道的。

重的過錯會因此招致災禍,輕的過錯即是折損自己的福澤,我們怎麼能不感到害怕呢?

(以我的經驗,神靈與陰界的眾生,真的都欺惡助善,不是不報,跟在旁邊等對方福盡而已。

當福盡的時候就一擁而上,所以一過那個臨界值,破敗時往往非常迅速。)


不只是這樣,在我們日常生活間,與人們相處久了,大家自然都能清楚地了解我們的言行。

再怎麼樣地掩遮行為,巧妙地修飾妝點言詞,內心的想法早晚會清楚地透露,這些都是沒辦法欺瞞的。

當被人看破時,那些巧心的飾過實在一錢不值,一想到這些,怎麼能不戒慎恐懼呢?


然而,只要我們還活在世上,再大的過錯,都有悔改的機會。

古代有一生都在作惡,但臨死時真切悔悟,發了善念,最後得到善終的例子。

(例子確實有,但難度相當高。那個悔悟要非常真切才有辦法,這點是最難的。)

這是在說一個非常強力猛烈的念頭,可以洗淨百年以來所積造的罪惡。

就像千年無光的幽谷,點燃一盞明燈,則千年的暗寂都消失了;

所以說人有過錯,不論是久或近,最重要的就是改正。
 

但這世間是無常的,我們的肉身很容易就毀壞了。當一口氣沒了,想要改過也沒有機會。

(雖然說改過不嫌晚,但及時就要醒悟是非常重要的,畢竟人生無常。)

以明的來說,千百年擔負惡名,就算子孫再怎麼賢孝,這惡名都沒有辦法洗滌。

以暗的來說,千百劫中沉淪地獄惡道的報應,就是聖賢佛菩薩來,也不見得有能力救援與接引。

(當性靈業重時,即使神佛要救,自己的心性也不見得受渡,願意接納援手。)

想到這些,如何不感到害怕?


第三步,要發起勇猛心。

人之所以沒辦法改過,大多是意志不堅,因循茍且的關係;

我們應該要奮力振作,不要遲疑也不該等待。

小的過錯要當作芒刺在肉,快快去除;

大的罪惡要當作毒蛇咬指,迅速將其斬斷,沒有絲毫疑惑猶豫,

如同易經裡的風雷一卦所示,當機立斷,迅速行動,這就是此卦之所以稱為有益的原因。

(在易經裡有稱,風雷益。)


只要具備此三者,羞恥心,敬畏心,勇猛心。

有了過失就用此三者改正,就像春天的薄冰遇到陽光,怎麼能擔心不會消融呢?

然而人的過錯,有從事情上改正的,有從道理上改正的,有從思想心頭上改正的區別。

所下的工夫不一樣,效果亦是不同。


就像昨天殺生,今天告誡自己不殺;昨天怒罵,今天告誡自己不發怒。這些是從事情上改正。

但這些是從外在強制改變,有百倍的難度,而且病根依然未除,滅了東邊又從西邊生出,

不是根本解決之道。

 
善於改過的人,還沒從外在強制禁止前,已經先明白了事情的道理;

如果過錯是犯在殺生,可以這樣想:上天是愛惜萬物生命的,凡是有情的萬物,都愛惜自己的生命。

為了養這個殺那個,這樣自己心裡能安適嗎?且對方被殺的時候,受到刀割,又被鍋烹,這種種痛苦,深入骨髓。

為了養自己的生命,滿桌的美食,吃完也就沒了,只用菜蔬也是可以充飢解餓的,何必殺害他們的生命,

損傷自己的福澤呢?(了凡是虔誠的佛教徒,我想他是茹素的。)

(葷食確實是殺生,如不能茹素,嘗試節制口欲,減量肉食到合理的營養攝取,也是積福。)


又可以思考,凡是有氣血的動物,都含有靈性,既然存在靈性,那與我自己是可以視作一體的。

就算作不到修慧立德,讓對方尊敬與親近我,豈可殺害牠的生命,讓牠與我結下無窮的仇恨與遺憾呢?

一想到這邊,將對所吃的東西起了傷心與難過,無法吃下了。


如果昨天生氣,那就這樣想:人總是有能力範圍的限制,情理上也是有可以體諒的地方。

如果對方的作為實在是違反情理,這也不是我能掌握的事,何必為了這樣生氣,與自己過不去呢?


又可以再這樣想,天底下沒有稱得上豪傑人物的人,是自以為是的。

也沒有教人怨人與責難人的學問。

如果有任何不如意的事情,都是自己的德性還修得不好的關係,所以與天地間的通感還沒達到。

這些全部都該以自省來思考,所以如果有人誹謗,都是在磨練自己成器。

自己應該要高興地接納,又何必發怒呢?

 
再說聽到別人誹謗而不起憤怒,即使讒言多得像烈火燒到遮天,就如同舉著火把向天空燒一樣,最後自己也會止息;

因為聽到誹謗而憤怒,即使再怎麼費盡心思辯解,就跟春蠶吐絲作繭一樣,把自己纏得更動彈不得;

這樣說起來,生氣實在沒有好處,是只有壞處的。


其他種種過錯,應該都從道理上思考,只要道理上思考得明白,過錯自然就停止了。
 

那什麼又是從心上改呢?過錯有千千萬萬種,這些都是從我們的心識產生的;

只要我們的心不存在妄念,過錯又從哪裡起生呢?

有志改命者,對於追求色欲、名利、好的物質、容易生氣憤怒等等種種過錯,繁如牛毛,

與其要逐類的探求如何改過,不如只要一心一意都想著向善,保持著正念,邪念自然不會污染內心。

就像太陽正當空時,所有的精怪都躲了起來,這點才是改過的精華真傳。

畢竟所有的過錯都是由心而衍生出來的,也須由我們的心來改正,

如同斬除毒樹一樣,直接截斷它的根部,何必枝枝裁修,葉葉摘去呢?


大體來說,最高段的改過,就是調治自己的內心,在當下就清淨內心,使之不蒙塵染。

每當心裡一蒙塵染,馬上察覺,只要能察覺到就能修正想法,這樣就沒有過失可言。

如果作不到這點,那就要常常思考明白道理,用道理來主導自己的思行,改正過錯。

如果還是作不到,最低限度,就是在事情上一一禁止(功過格就是這樣的方法。)


只要明白愈高層次的道裡,下面要怎麼實行就容易多了,要作錯也不容易。

如果只從最下面的事象功夫起作,不去砥礪磨練自己的內心,使之提升到較高的層次,

這樣效果就打了許多折扣。


 
所以說發願改過,以明裡來講,須要好的朋友提醒;以暗地來說,須要鬼神的證明。

只要真心懺悔,日夜都不懈怠,經一週兩週,甚至一月二月三個月,必然會有確實的效果。


可能是覺得心曠神怡,可能是頓開智慧,或是於過去許多不明白的地方,突然間都豁然開朗了。

也可能遇到原本不愉快的人事物,不再生氣反而喜悅;或這是夢裡從口中吐出黑穢的東西;

或是夢到聖賢仙佛來指點接引;或是夢到在天空自在的翱翔;或是夢到幢幡寶蓋等等。

這些種種美好的徵兆,都是過錯消滅的象徵。然而不能因此而自以為了不起,然後就停滯了腳步。


過去蘧伯玉(蘧瑗,字伯玉,春秋衛國大夫,有改過的賢名。)在二十歲時,自己覺得過去有的種種過錯,

已經全部改正。到了二十一歲時,才發現以前所改的過錯還未全盡;

到了二十二歲,回首自己過去的二十一年,好像一樣在夢裡一樣,根本不是清醒的。

於是就這樣一年又一年的反省與改過,到了五十歲時,還是覺得自己前四十九年有許多過失。

古人就是這樣下功夫改過的。


我們都是一般凡人,過錯如刺蝟身上的刺那麼茂密;如果回想過去的往事,常常看不到自己有錯,

這是粗心,眼界被蒙蔽的關係。


過錯多而深的人,往往會有這樣的特徵:

心神常常昏沉不清,常常記不住東西;沒事時常常自尋煩惱;見到有德行的君子,自己感到羞愧,

聽到正道的討論感到不快;對別人施恩反而遭到怨恨;晚上作了很奇怪,不符常情的壞夢;

甚至發言不慎,語無倫次。

這些都是作過孽的徵相,如果發現存在這些徵兆,必須要好好奮發向上,

捨棄不好的習慣,建立良好的新習慣,千萬不要自我耽擱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了凡的改過之法,寫得相當鞭辟入裡。

從要發三種心,羞恥心、敬畏心與勇猛心,到在三個地方,事上、理上還有心上著力改過,

一一清楚地說明與舉例。

最後勉勵讀者檢視自己的過錯,及時努力改過。


譯完這些,也好像在清洗自己的身心一遍,

感到自己還有許多失德與過失的地方,那些過錯多而深的特徵,

我也是有少許包含在內,可見要改的地方還是很多。


大家共勉之。
※ 編輯: ga037588 時間: 2016-05-10 12:43:12
※ 看板: redmaple 文章推薦值: 11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3473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 ̄︶ ̄)b chin327, coldfeeling, janw, sapiens0123, philos, ilovezoz, seretide, am2mania 共 8 個人 說讚!
1樓 時間: 2016-05-10 14:47:22 (台灣)
  05-10 14:47 TW
2樓 時間: 2016-05-10 14:55:11 (台灣)
  05-10 14:55 TW
第二!!哈哈哈哈~~~有些地方寫得很像歌詞
3樓 時間: 2016-05-10 20:27:31 (奧地利)
  05-10 20:27 AT
整個覺得自己是過錯多且深的人哪><
4樓 時間: 2016-05-10 22:08:18 (台灣)
  05-10 22:08 TW
飄過XD
5樓 時間: 2016-05-10 22:42:53 (台灣)
  05-10 22:42 TW
前五推~~~~
6樓 時間: 2016-05-11 23:06:17 (台灣)
  05-11 23:06 TW
前六推~ XD
7樓 時間: 2016-05-16 20:38:10 (美國)
  05-16 20:38 US
A great project. Really appreciate your efforts!
8樓 時間: 2016-06-05 19:29:36 (台灣)
  06-05 19:29 TW
謝謝丹大:)
9樓 時間: 2016-09-07 19:29:16 (台灣)
  09-07 19:29 TW
謝謝大大!
10樓 時間: 2016-11-09 21:19:01 (台灣)
  11-09 21:19 TW
這樣修就有了分別心
先分別禽獸不如人
然後又分別有鬼神
之後又分別為了鬼神而不去做
如果做的事盡是以分別心為基礎
那麼只是在玩盪鞦韆而已
因材施教,方入門者,基礎未穩者,如無分別心,如無依浮萍,不知如何定位前行。不這樣入門紮下基礎,後面都是枉然,畢竟不是人人生來都大根大覺。修行學法就如借舟過河,過了此河,此舟便放下,下一條河,自有下一條舟可用。
11樓 時間: 2016-11-09 21:23:56 (台灣)
  11-09 21:23 TW
我相信那些古人修成功的
一開始很誠實地往內看(先別管那些鬼神佛)
每個遇到的事情都是那個內在過去經驗的投射
什麼時候認出來
那個時候就能放下
那就能停止投射本來就不存在之事
這樣發心(發心去誠實往内看、發心去接受本來圓滿的真相)
心裡面都沒有內疚、也沒有我是有問題的心態
這樣不可能有問題往外投射了
這已經是比較進階而精淳的工夫了,打好了基礎,當然就可以再上層樓。但對那些基礎未穩者,這些都是修行通往上層樓的過程,一樣是十分重要的。
guest
x)推文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